江苏官方辟谣“地震云”,徐州铜山区发生地震还会发生与震吗?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5日22时13分在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4.32度,东经117.03度。徐州铜山区(刘集镇、大彭镇、柳新镇)、泉山区、鼓楼区、云龙区及安徽宿州萧县等地有震感。此次地震属于区域应变正常释放,未来几天发生4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许可馨辱骂国民事件至今未果?
抗疫是一场“人民战争”,没想到打卡声讨许可馨也是一场“人民战争”。虽然许可馨事件真相和处理结果至今未果,但我们广大网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继续打卡跟进,仍然有很大的必要和意义。
丨继续打卡跟进,可以继续教育许可馨之流,肃清流毒!
许可馨毕竟还是一个大孩子、一个留学生,我们还是要通过打卡继续狠狠地教育她,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第一,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教育许可馨:你骂中国人为“贱骨头”、自称“恨国党”。这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你还是一个中国人吗?
一个学生,可以出国留学成为一名留学生,但每个留学生都是有国籍的,心中不能没有祖国。你如果学不到钱学森,起码应是一个中国籍留学生吧。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哪有自称“恨国党”,骂自己的同胞为“贱骨头”的?你的言行,严重伤害了祖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广大网民天天打卡报到,就是想看到你给祖国人民一个真诚的道歉和悔过。
第二,我们要入情入理地教育许可馨:你从来“不把集体利益放在眼里”、希望自己在武汉抗疫的医生朋友“临阵脱逃”。这是矫情,还是无知,还是别有用心?
我们要给“榜样的力量”给许可馨看:疫情如战时,全国一盘棋,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坐上高铁餐厢,问诊武汉;近5万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援鄂。
这是像你这种“不把集体利益放在眼里”的人根本想像不到、理解不了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职业道德!当时,是何其震撼,何其感人啊!
而你,却希望自己在武汉抗疫的医生朋友“临阵脱逃”。这是什么心理一一是动摇军心、是别有用心、是狼子野心?!
你是学医药学的,“救死扶伤”是不是医护人员的天职?白求恩,你认识吗?中国也有许多许多“白求恩式的医生”!
第三,我们要因势利导地教育许可馨:你显摆父母的“金钱和人脉”。你的显摆言行,害己又“坑爹”,只能显摆你“三观”不正,只能显示你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富二代“渣女”。
“我爸是X刚”事件,你知道吗?前车之鉴啊!广大网民天天打卡跟进,也想看看你父母出来道歉。你的言行,无疑又把你父母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你于心何忍?
丨继续打卡跟进,可以继续帮助江苏省纪委、监委调查许可馨事件及涉及的人事,有利于早日结案。
1.许可馨到底是“公派、公费”留学,还是自费留学?!
2.许可馨说她一路都是靠父母的“金钱和人脉”开路;今年2月份,一位在美国的叔叔就为她打了5万美元的生活费。我们希望纪监委查查许爸许妈有没有经济问题?许家与“美国叔叔”是交情借款还是交易?
3.许可馨的这么多“不当言论”,是什么性质的言论,该不该负法律责任?!
丨结语
5月初,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在参加北师大的一次会议上谈到许可馨事件:希望其毕业学校能在反思中改进。
5月12日,张伯礼院士为天津全市大中小学师生上了一堂主题为“众志成城、科学防治,在抗疫斗争中彰显民族自信心”的抗疫思政课。
张老用一张课件展示,批评了极少数“知识分子”疫情下扭曲的价值观,其中点名批评了许可馨、方方和梁艳萍等。
5月29日晚,人民日报官方新媒体账号“人民日报+”公布了一段视频,为我们带来了最新消息。
江苏省纪委介入许可馨事件的调查。我们期待事件真相的水落石出和处理结果。
(图片选自网络,鸣谢!)
2o2o年江苏地震数?
2020年江苏地震的次数已经3次了!
事业单位有哪些?
事业单位笔试第一79.75,面试87.56分总成绩第一上岸,事业单位没你想象中难,真的。
我当时在备考事业单位的时候,遭到了身边很多朋友的质疑。还好我当时坚定自己的目标,顺利的考上的事业单位,现在过着轻松稳定的日子,感觉真好。 整体考下来其实没有很难,至少相比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简直不要简单太多。 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些我备考的经验,往下看吧! 笔试 公基考察的知识点说直白点相当于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而且还是降级版本,从考试范围上来讲,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管理、公文、事业单位概况、道德、科技人文等诸多方面,范围广范,内容庞杂,这些知识都是需要自己记忆的。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题目为识记性考题,考试题型上以客观题居多,备考充分,别说通过了,高分也是不难的。但是话说回来,教材上的知识点比较琐碎,考察的很广泛,记起来比较难,要是记忆里再差点那真是要原地崩溃。所以备考的时候尽量不要死磕教材,有老师带着学会好很多。 (1)秦叶事考红宝课 秦叶事考红宝课,老师的授课经验也比较丰富,很注重知识点记忆的讲解方法,一些重难点和核心考点会通过举一些经典的、通俗易懂的例子,更容易理解和加深记忆。 公基知识点靠自己死记硬背是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的知识点记住的,所以在一开始备考的时候就直接跟着能帮助记忆的秦叶事考红宝课学习。它帮助记忆的效果是数一数二的好,是市面上其他同类视频都比不过的,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跟着看视频的同时就能轻松的记住知识点了,不能说通过看视频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在脑子里,但我看一遍视频也能记忆个七八成的知识点。 公基知识点的时候老师把内容细分的很碎片化,接收起来很容易,记得很牢固。秦叶老师在课堂上会穿插进上一堂课讲过的内容讲解回顾,边听课就能复习内容,知识点记住后刷题速度和正确率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记忆首选。 (2)粉笔公基系统班 打基础我用的是粉笔公基系统班,名师团队根据每一模块的内容进行透点分析,刚开始学习的小白基本不会有跟不上的现象,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是很到位的了。用来基础学习见效非常快,天花板级别的基础教程,建议入手。 我报的是直播课的班,送教材讲义,老师讲解的还是比较仔细的,上课的时候还会与大家有互动了。粉笔视频课的知识点讲的挺细致的,非常详细那种,一个知识点会先讲含义,然后举好的例子帮助理解,新手不用担心,是肯定能听懂的。 系统班包括直播课和大概二十多本书,跟着直播课能提高效率,录播课听一会困了可能就不听了,直播会强制你去上课(当然自己不想学的话老师搬到家里也没用)。除了直播课和刷题之外,还要利用上粉笔app的一些快速练习等模块,15分钟15个题,有效利用碎片时间。 刷题是为了见识更多题型和提高做题速度,回顾错题是为了提高准确率。缺了哪个都不行。一定不要放弃数量关系,其实有很多蒙题的技巧,不需要去算但是能大概猜出答案。一定要考每周末的模拟考!一定要考每周末的模拟考!一定要考每周末的模拟考!晚上一定要听老师的直播课,几个模块是同时讲的,听一个第二天去补另外几个,老师讲授的延伸知识真的特别有用。 试题资料 知识点都记住了,试题资料就没有太多的要求了。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试题资料,在选择的时候选择正版的试题资料就可以了。比如电子版的试题资料粉笔app、纸质版本的资料中公、华图公基6000题,历年真题都是可以的,不过无论后期刷什么类型的题,一定要记得及时的进行纠错 ,把错题相关的知识点掌握在自己的脑子里永这样。套试卷没问题之后再去刷另一套的话,薄弱环节才能逐一击破,分数才能慢慢的提高。 (1)华图的公基6000题 教材过完之后就可以用华图6000题,这也是可以加深记忆的一个方法,同时还能够提前熟悉做题的节奏,对之后的刷题缓解帮助很大。这一共是两本,是把解析和题集分开进行的,这样比较做的话,就会比较方便不用来回翻书了,华图的这本题集还是出的不错的,题都已经按照模块给分好了,可以在看完视频课以后去配套的使用,也就是看完一个模块就可以去把一个模块的题给做出来,然后就能直接去对答案,看看自己究竟是哪方面做错了,之后就可以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再复习了。要是哪个板块学的不太好,就再回去看一下秦叶那个部分的课,再加深巩固学习一下,后面就可以多练一下这个板块的题,另外,答案解析也很详细,不懂得地方看看答案一般也都能理解了。 (2)粉笔刷题APP APP里有大量的题型,可以分模块分阶段刷题,分为快速练习、新手特训、模考大赛等阶段,政治、经济、管理、公文、人文科技、法律和其他知识模块,随时随地都可以刷题。能把碎片化的时间都利用起来提高备考效率。到后期的时候还可以参加模考比赛就行模拟考试,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看看自己在备考的人中的总排名如何,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重点复习。另外就是解析+拓展也很详细,每家机构的解析都不一样,可以多方看一下,这样巩固起来也会比较全面。 (3)历年真题 大家都知道事业单位考试没有官方指定教材,这个时候历年真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事业单位考试考原题的可能性很大,毕竟事业单位考试还算是知识性考试,难免会出现原题。有时候做预测题的时候很难,有时候会被打击到,但是你做真题时就会发现,真题比预测题简单多了,逻辑性很强。至于预测题,如果有时间就再做,没时间不做也不影响。前面主要就是看秦叶,看完直接做第一套题,就已经达到70+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考不到70分以上,要么是不认真复习,要么就是复习的方法不对。每看完一个章 节的视频课,就用教材快速过一遍,教材主要是可以进行标注 ,多动手可以加深记忆。刷题的量一定要大,一开始不要急刷真题,毕竟历年真题数量有限,刚开始做套题的时候可以先做模拟题,查缺补漏。经常错的内容一定要记录下来,有重点的去巩固一下。真题留到考试之前一个月集中去做,这样效果会更好些,同时对自己的能力能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如果备考的时间不是很充足的话,那直接选择近五年的历年真题来作为练习题就可以了,如果备考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足,那除了真题之外,大家还可以自由选择一些其他试题 ,大家可以结合着自己的复习时间和复习计划进行做出合理的选择。 无论怎么选择,在刷题的时候一定要重视错题,错题是最重要的,是得分丢分的关键。 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答题,避免由于失误或不认真做错的题丢分。错题的话一定要及时纠正,认真分析做错的原因以及蕴含的知识点、易错点、混淆项,把错题涉及的知识点摘抄在笔记上,利用晨读或者其他自己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去记忆相关的易错知识点,保证下次遇到相同知识点的题时可以做对,这样的话,分数会得到慢慢的稳定的提高了。千万不要裸考上阵,不要死背模板。如果不提前做功课,上了考场只能凭感觉乱答一气,得分不可能高。 保持好心态 如果一直处于一个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中,非常容易使人身心疲惫,这样反而不利于更有效的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当感到疲倦时,适当的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时间,但是休息的时间一定要严格把控,这样才能保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高效专注的。相比于那些很悲壮的学习过程,我的心态还是比较平稳的,这也是我能够经常跳出学习时的盲目埋头苦干,不断地、变换各种角度的进行思考,我可以肯定的说,我的每一天都有所进步的。树立好正确的心态,有决心,沉得住气。事业单位考试没你想象中那么难,竞争压力比公务员、考研小多了,尽管也有很多的不容易,但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学习,不要松懈,一定可以成功上岸的,加油加油加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共发生过几次疫情?
超过90%的年轻人不知道,除去熟知的非典和新冠,建国后还发生过七次瘟疫,每一次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惨痛的经历,背后都有一段尘封的故事。
下面我们就聊聊跟“疫情”有关的那些事。
一、肺结核病
这个曾被西方国家冠名“死亡之首”的传染病,自然不容小觑。
如果要对肺结核追根溯源的话,至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国外曾在埃及的木乃伊里有发现,国内1973年湖南文物挖掘的马王堆里也发现了同样的肺结核病症。肺结核病放在以前是一种传染能力很强的疾病,说一个数据,大家的认识可以更加直观:
在过去的200年内,全球感染肺结核的人数将近10亿,分摊到每年,就有近500万人被感染。
在新中国成立之时,也就是1949年,当年被医院记录的病例就达到了2700多万,而被感染后的死亡率约为100/10万。
最常见的是飞沫传播,病毒进入呼吸道再侵入肺部,潜伏期过后,人体免疫力下降的同时,身体就会自然发病,初期常见于脸色苍白、消瘦乏力,随后出现发热、咳嗽、咳血等症状。其实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有关于肺结核的记载,华佗在《中藏经》也是第一次以“痨病”来定义肺结核,而肖邦、契诃夫、雪莱、鲁迅、林徽因等耳熟能详的名人均是感染了肺结核,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肺结核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肺结核病几乎是无药可治,只能眼睁睁看着身体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过去因为医疗条件和药物等原因,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静养、呼吸新鲜空气、食补等方式来抵御病毒,痊愈率维持在25%上下。直到1940年以后,链霉素被科学家发现,随后再有卡介苗等药物的出现,肺结核才摆脱了“等同于死亡”的说法。
二、鼠疫
鼠疫又称“黑死病”,光从名字看,自然是跟老鼠有关,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的病毒传染,虽然最初是老鼠携带病毒,但并不能直接传染给人类。
后来医学工作者发现了病毒的传播路径,先是通过跳蚤吸食老鼠血液后,再跑到人身上,最终把“腺鼠疫”传染给人类。一旦被感染,如果病人得不到第一时间的治疗,病毒不久之后会进入人的肺部,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原先的“腺鼠疫”变成了“肺鼠疫”,可以通过呼吸道的飞沫进行人和人的传播,并且一旦发病,病情会迅速恶化。
鼠疫在很早之前就已经传播了,例如1855年的云南,1894年的广东。
新中国成立后,察北地区也集中发生过一次鼠疫,当时共波及了10个村子,其中确诊感染者69人,而死亡却有66人。
整个疫情从1949年7月开始,一直到当年的11月5日,当时动员了疫区及周边村落的群众积极加入到捕鼠灭蚤斗争。
一方面做好宣传工作,当时通讯落后,更没有网络移动信号,只能依靠到处张贴字报,提高大家的安全警惕;另一方面给周边的所有人员安排接种疫苗,随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扩散。三、亚洲流感/香港流感
1957年,最早的流感出现在贵州地区,随后向其他省市及国外迅速蔓延,短短数月,全球就有数百万人因为感染流感而失去生命。
同年,有一个国外医学团队研制出专门对抗亚洲流感的疫苗,从而最大程度上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当然,流感病毒并没完全消失,潜伏一段时间后,又进化成了H3N2,以另一个版本“东山再起”,也就是发生在1968年的香港流感。
四、血吸虫病(大肚子病)
新中国成立之前,血吸虫病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而江西地区最为严重。1919-1949年,全国因感染血吸虫病死亡就有将近3万人。
从1949到1956年,国家提出了“消灭吸血虫病”的号召,通过挖新沟填旧沟、焚烧等方式消灭老河里的钉螺,同时控制水源,最终堵住了血吸虫病的源头——钉螺。
五、天花
说到天花,对历史有些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顺治帝就是感染了天花,年纪轻轻(24岁)就抱憾西去了。
顺治帝在弥留之际选择接班人时,也费了一番周折,其中就有天花的影响。
大皇子一岁就夭折,自然不在考虑范围内,本来想顺位传给二皇子,但有大臣建议二皇子只有一只独眼,如果让他做皇帝,光凭长相就有损皇家脸面。
再加上老臣们说二皇子没有感染过天花,如果以后被感染了,再有个意外,又会是一次权利的交替,风险系数太大。
于是,大家建议把皇位留给得过天花的三皇子玄烨,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康熙皇帝。
天花这种传染病原本一直在欧洲流行,并且治愈率很低,在没有出现特效药之前,只能寄希望于自身的免疫力。
直到1796年,国外有一位医生发现了牛痘里产生的脓液,能够治愈天花,治愈天花迎来了曙光。
也就是这次无意的发现,让曾经不可一世的天花,从此消失销声匿迹,而我国也在1961年宣布真正消灭了天花。
六、流脑
流脑,一个曾在哪里听过,却又有些陌生的名字。
1967年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横行,一年之内全国就有300多万人被感染,死亡人数超过了15万。
患者以青少年为主,一旦被感染,成病率很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就算运气好能够活下来,也会留下终身残疾。
七、甲肝
1988年1月,甲肝突然在上海流行起来,通过调研发现,病毒来源于上海的一道家常菜。
八十年代,大家的经济都不富裕,很少有家庭能够天天吃得起肉,当时又恰逢元旦前后,上海人有吃毛蚶的习俗,所谓的毛蚶就是一种贝类。
刚开始每天的确诊人数只有100人上下,随后逐渐发展到每天三四百个,再到每天两三千人,到了1月底达到了顶峰,每天的甲肝确诊人数上升到1万例以上。
当时上海已经没有多余的床位,很多医院的走廊里都住满了病人。
从1988年1月19号到3月18号短短两个月之间,上海就有累计登记病例9万多,可见传播速度之快。
八、非典
2002年年底,非典最早出现在广东的顺德,因为把它归类到非典型的肺炎,所以才有了“非典”这个词。
春节期间的人员流动,非典从广东开始向全国蔓延,随后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类似的呼吸系统疾病,一时间“白醋”、“板蓝根”被误传,出现了抢购一空的画面。
2003年4月,SARS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到2003年7月份,历经九个月的不懈努力,非典不再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SARS病毒开始销声匿迹,并成为历史。
写在最后新冠,就不用过多介绍了,我们正在经历,并还未结束。面对疾病我们永远没有准备,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迅速而又坚决的行动。
所有人不能做旁观者,而要做好各自的角色,积极配合社区的防疫工作,勤洗手、常通风、戴好口罩。
纵观世界的每一次疫情,我们人类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值得庆幸的是,最终这些大大小小的疫情,无一例外都被人类所战胜,都将会成为一段历史。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疫情终会过去,静待春暖花开。最后,向所有的一线工作人员致敬,有你们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