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民歌,世界公认十大西方歌剧名曲?
1、世界十大歌剧包括:《浮士德》、《乡村骑士》、《卡门》、《图兰朵》、《阿依达》、《茶花女》、《弄臣》、《托斯卡》、《奥赛罗》、《蝴蝶夫人》和《艺术家的生涯》。但另外有些排名也将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莫扎特的《魔笛》、《费加罗的婚礼》排在十大歌剧当中。
2、弄臣。根据法国维克多·雨果的剧本《逍遥王》改编,由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作曲,意大利弗兰切斯科·玛利亚·皮亚维作词,1851年3 月11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
3、茶花女。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剧本《茶花女》改编,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
4、卡门。根据法国普罗斯贝尔·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法国著名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作曲,法国亨利·梅拉克和吕多维克·阿莱维作词。1875年3月3日首演于巴黎喜歌剧院。
5、奥赛罗。根据英国威廉·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朱塞佩·威尔第作曲,意大利阿里戈·博伊托作词,1887年2月 首演于米兰。
6、艺术家的生涯。亦称《波西米亚人》、《绣花女》。四幕歌剧。根据法国亨利·谬尔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改编,由意大利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作曲,意大利朱塞佩·贾科萨、路易基·伊利卡作词,1896年2月1日,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图林。
7、托斯卡。根据法国维多利安·萨尔杜的剧本改编,由普契尼作曲,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科斯坦齐1900年1月14日首演于罗马科斯坦齐剧院。
8、蝴蝶夫人。根据美国约翰·朗的小说和大卫·贝拉斯科的话剧改编,由普契尼作曲,意大利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1904年2月17日首演于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
9、浮士德。根据德国大文豪歌德原著诗剧《浮士德》,第一部份改编而成。于1859年03月19日首演于法国巴黎抒情歌剧院。
10、乡村骑士。由塔尔焦尼·托泽蒂(G.Targion-Tozzeti)和梅纳希(Guido Menasci),根据韦尔加(G.Verga)原著的短篇小说合作改编,由马斯卡尼(P.Mascagni)谱曲,1890年5月20日在
11、图兰朵。芭蕾舞剧《图兰朵》改编自同名歌剧,在80多部世界性的歌剧中,普契尼的《图兰朵》是唯一一部中国题材的作品,多年来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历演不衰,今夜无人入睡更是广为传唱,成为歌剧选曲中的流行歌曲。罗马孔斯坦齐歌剧院(Constanzi Theatre)首次公演。
爱的罗曼史的故事?
首乐曲,主旋律取材于西班牙传统民谣。1952年,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的导演,邀请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叶佩斯,为这部影片配乐。叶佩斯别出心裁,只采用一 爱的罗曼史曲谱把吉他为整部影片配曲,并且由他一人独奏。该影片的主题音乐就是这首《爱的罗曼史》,是叶佩斯根据西班牙民歌改编的。影片《被禁止的游戏》上映以后,《爱的罗曼史》广为流传,并成为所有知名吉他演奏家的保留曲目;乐曲优美纯朴的旋律与清澈的分解和弦完全溶为一体,充满温柔和浪漫的气息,《爱的罗曼史》甚至成为吉他的同义词,是吉他曲中的一首不朽名作。
这首曲子的含义:是叶佩斯为了表达爱情的浪漫而改的西班牙民谣 所以名字叫romance
此曲也是吉他学习者的必须学的一首曲子。据说《爱的罗曼史》本是一首西班牙民间练习曲目.几乎每位演奏家都曾练习过.
演奏这首曲目时叶佩斯使用得是十弦琴,但是这位大师在把位变换过程中,可以听到明显得中断.
如今叶佩斯已经过世,除了古典吉他教材,有关吉他音乐的历史材料,很少见人提起。他为之配乐的电影《禁忌的游戏》如今似乎也默默无闻,而插曲《爱的罗曼史》却闻名世界..... 歌词:
你是我池塘边一只丑小鸭
你是我月光下一片竹篱笆
你是我小时候梦想的童话
你是我的吉他
你是我夏夜的一颗星星
你是我黎明中一片朝霞
你是我初恋时一句悄悄话
你是我的吉他
你是我沙漠中的一片驼铃
你是我雾海中的一座灯塔
你是我需要的一声回答
你是我的吉他
国外有个很有名的女子小提琴组合叫什么?
古典辣妹
古典辣妹(bond)是一支另类女子乐队,这支古典弦乐演奏组合(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由四个光彩照人又才华横溢的女孩子组成,包括:海莉、伊奥、塔利亚和有一半广东人血统的叶嘉,她们将古典音乐与电子音乐相结合。她们强调自己是古典演奏家,演奏的宗旨是为了打破音乐界限,将古典音乐的精粹与世界各地的声音和节奏互相结合,实现音乐的大同,把不被大多数人涉足的古典音乐展现出全新的概念。 这支被称为“拉提琴的霹雳娇娃”、“古典音乐界的辣妹”的古典弦乐演奏组合个个成员都来自正统的音乐学院,队中的第一小提琴手海莉毕业于英国乔凯音乐戏剧学院;与莫扎特同一生日的第二小提琴手伊奥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24岁的中提琴手塔利亚来自澳大利亚,拥有悉尼音乐学院的一级学士学位;年龄最的大提琴手叶嘉是个具有中国血统的混血儿,曾经就读于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最近,这四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古典辣妹推出了第一张专辑《诞生》(《BORN》),环球唱片公司不惜动用了25万英镑宣传推广费用,为她们打造声势。古典辣妹也不众望,专辑一出版便占据了古典音乐排行榜的第二位,并进入了英国金曲榜的前十位。虽然有人对古典辣妹音乐的界定提出过疑议,但是专辑《诞生》的排名不论在古典还是流行榜上都一直居高不下,可见其极旺的人气。
2001年Born发行了首张专辑《Born诞生》,这张专辑以强烈的节奏感取胜,洋溢节庆般的欢愉气氛,令人怦然心动。曲风结合了Trance、House、Latin、Salsa以及古典音乐,作曲者与编曲者的大胆创意令人钦服,其中“Victory”一曲融入了罗西尼歌剧《塞维里亚的理发师》之序曲;“Oceanic”取材自圣桑《动物狂欢节》的“水族馆”;“The 1812”则改编自柴可夫斯基的同名作品《1812序曲》。另外,“Korobushko”选材自俄国民歌;“Bella Donna”与“Dalalai”取用了浓烈的古典音乐语汇;“Winter”和“Kismet”则充满着清淡的口味。从这些歌曲中可以发现,Bond完全颠覆了人们的刻板印象,重新为古典音乐定义,进而填平古典与流行音乐之间的鸿沟
以狂野性感形象及其独特音乐风格俘虏万千乐迷的bond,首张大碟《born》取得超过两百万张的销售佳绩。经过9个月的录音、设计新造型、远赴西班牙拍摄mv的工作,第二张大碟《shine》已作全球发行,新碟甫一推出,即登上各大销量榜的首位。由第一小提琴haylieecker、第二小提琴手eos、中提琴手taniadavis、大提琴手gay-yeewesterhoff组成的bond,因在首张大碟中以崭新的方式演绎古典作品《四季》,从而被冠以古典辣妹之名。随着全球热辣巡演,bond的人气疯狂飙升。新专辑《shine》的音乐灵感依然来自民谣和古典名曲,并且混合了拉丁、吉普塞等多种民间音乐素材。
四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辣妹”,一面演奏巴洛克时期作曲家albinoni、阿根廷探戈大师piaz-zola的作品,一面大玩重金属摇滚乐队ledzeppelin的《kashmir》。强劲的音乐节奏、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如梦如幻的电声伴奏,听者不知不觉间便陶醉在热情澎湃的音乐中。几位音乐“邦女郎”还激情演绎了007系列电影的主题音《bondonbond》。magnusfiennes、stuartcrichton、orion三位最具分量的音乐人组成了本张专辑超强制作阵容,bond的超凡魅力尽在《shine》!
十二三岁的男生建议看哪些书?
看到题主的问题,感觉又看到了我小时候的模样,小时候也特别喜欢看书和连环画。
题主说到孩子12岁多了,应该是上初中的年纪了吧?
既然从小喜欢看书,那么基本的阅读能力还是可以的,我记得我就一二三年级的时候会用根据拼音来阅读,再往后直接看非注音版了。
那个时候也不像现在幼儿、少儿、青少年、青年、成年书籍区分的这么明显。
为什么提到这个话题,水浒传也有简版和精装版。
简版里面是简单的一个个故事描述,而精装版则是半白话的一种形式。
单从阅读能力提升上来说,对于您孩子阅读水浒传我还是赞同的,毕竟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写作大家关于人物、剧情的描写能力,从细微处着手等要点(著名的武十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我能感觉到作为家长担心《水浒传》对于孩子价值观塑造的不利,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马上就要到青春期,最容易出现热血冲动的情形。
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将一本《水浒传》上升到这个层面。
第一,您孩子从小喜欢看书,便是好静的这一类,性格当然也偏沉稳,现在的家长受身边环境影响,往往喜欢自己的孩子外向,会打交道,《水浒传》中关于交流和语言的艺术也有很多,可以从中借鉴。
第二,担心孩子受其中的不良影响,学坏,这无可厚非。但是,青春期的叛逆就是你越不想让他做什么越想去做什么,堵不如疏。不妨将央视版水浒与书籍结合起来看,里面宣传引导的还是善的一面。
第三,个人觉得可以让孩子与《三国演义》同步进行阅读,两者冲动与克制,暴躁与谋略,各有千秋。
第四,言传身教,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学区房。其实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次于文化教育。
总结:价值观、是非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融合变化的,没有必要因噎废食,《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自有其道理在。
另外,在这个阶段,不仅仅要逐步培养自己的阅读、写作兴趣,还要积累相当一部分的知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特色升学考试做准备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PS:推荐一些吧
《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海底两万里》、四大名著、哈利波特系列、《老人与海》、金庸系列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
其实好的书有很多,养成阅读习惯对于以后学习中的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题外话:侦探类小说涵盖面最广)都有很大帮助。
家长给予适当引导,人生的路还是要自己去走的呀!
电影阿诗玛的主要演员们近况如何?
电影《阿诗玛》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64年拍摄的,距今已经55年,就算那时候电影中的娃娃,现在也已经年过半百。
《阿诗玛》改编自撒尼同名叙事长诗,这部电影公映后创下了中国影史三个第一: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歌舞片; 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古代生活的音乐风光片; 第一部荣获西班牙桑坦德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最佳舞蹈片”的中国电影。
1994年,《阿诗玛》荣获文华大奖,并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刘琼,主要演员有饰演女主角阿诗玛的杨丽坤、饰演男主角阿黑的包斯尔,此外还有韩非、崔超明、冯奇等。
导演刘琼,湖南湘阳人,生于1913年10月16日,逝于 2002年4月28日,享年89岁。刘琼是中国著名导演,作品除了《阿诗玛》,还有《女附马》、《乔老爷上轿》、《51号兵站》、《李慧娘(京剧)》等,其中《李慧娘》获得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女主演杨丽坤,云南人,彝族,生于1942年4月27日,逝于2000年7月21日,享年58岁。除了主演过《阿诗玛》,杨丽坤还主演过《五朵金花》,其清秀美丽的人物形象一直被很多人铭记并怀念,只可惜,后来由于受到迫害造成精神失常。
男主演包斯尔,内蒙古伊克呼盟人,生于1938年7月18日,逝于 2002年8月10日,享年64岁。包斯尔1978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后参演过《两个小八路》、《济南战役》、《关东大侠》、《天地人心》等影片及电视剧《林海雪原》、《响铃公主》、《努尔哈赤》等。
韩非,剧中饰演阿支,原籍浙江宁波,1919年3月17日生于北京,1985年1月4日因心脏病逝于上海,享年66岁。韩非是中国五六十年代最著名的电影演员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喜剧大师”,曾主演过《幸福》、《乔老爷上轿》、《女理发师》、《锦上添花》、《魔术师奇遇》等5部喜剧影片。
崔超明,剧中饰演热布巴拉,广东人,生于 1918 年,逝于 2011年,享年93岁。崔超明以饰演反面角色见长,1961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后,相继在《独立大队》、《南海的早晨》、《兵临城下》等影片中塑造过一系列中高级国军军官形象,将角色丑恶的灵魂和残酷的本质表演得淋漓尽致,让人恨之入骨。
冯奇,剧中饰演海热,生于1924年,逝于2015年4月13日,享年91岁。冯奇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曾参演过五十多部电影,在《铁道游击队》中出演过王强。2005年8月,冯奇被授予第10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由上可以看出来,当年参演《阿诗玛》的主要演员及导演均已过世,但他们留下的作品却是不朽的,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