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艺真,gsk2千足金是真的吗?
是真的。gsk是深圳的一个珠宝生产厂家:百泰,gsk是它的英文缩写。千足金就是金子的含量了。
深圳市百泰珠宝有限公司是集首饰研发、生产加工、批发及零售于一体的世界最大的黄金首饰加工制造商。 旗下拥有“深圳市金百泰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杭州航民百泰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百泰钻饰有限公司”、“深圳市百泰金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百泰首饰精铸有限公司”、“深圳市百泰首饰制造有限公司”、“环冠珠宝金饰(深圳)有限公司”等七家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公司。
走穴唱戏的白秀英为何不把都头雷横放在眼里?
白秀英父女俩为何明明知道雷横是县衙的公安人员为何还要故意刁难:
其一,白秀英性格使然,飘的太高觉得雷横看不起自己,自认为走南闯北,还没见过听戏不给钱的主,因此对雷横这样的人物非常反感。
其二,高期望值作祟雷横对自己的演艺很痴迷,这样的人物理应带前来,结果是个不带钱的家伙,心里很失望。
其三,死要面子活受罪。雷横是官场中人,坐在首席,也算是有身份的人,但是没有带头交钱,感觉在众人面前失了面子。
其四,感觉自己有靠山。自己熟识知县大人,认为雷横在县里当差,肯定知道他们的关系。 因此白秀英认定雷横是拿钱来的,觉得只要用几句话激一下子,便能挤出白花花的银子。
可惜她打错了算盘,没想到遇到了一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因此气急败坏,不依不饶。
为什么师胜杰拜师侯宝林会有很多人反对?
师胜杰出生于相声世家,父亲师世元,母亲高秀琴都是相声演员。跟诸多相声名家一样,师世元并不打算让儿子进入这行,毕竟吃张口饭受苦受累不说,还处处被人看不起。
可跟大部分名家之后一样,师胜杰从小就对相声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着过人的天赋,仅凭观摩记忆,就背下了整段《捉放曹》。并且得到了父亲母亲的高度认可,7岁那年就正式登台表演,从此走上了相声之路。
而在师胜杰8岁时,正式拜师朱相臣。在师父跟父亲的双重教导下,师胜杰的基本功得到很大提升,在哈尔滨也有了一定名气。
1976年,师胜杰和姜昆合作表演了《林海红英》,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姜昆也因此被马季调入了中广说唱团,但师胜杰因为历史遗留原因,留在了北大荒。
1984年6月25日,在“全国相声评比”研讨会上,侯宝林针对师胜杰进行了大量点评,而且全都是五星好评。当时有记者问侯宝林,是不是想收师胜杰为徒,侯大师的回答也比较肉头“不知道胜杰愿意不愿意”。
之后田维贤把这事情告诉了师胜杰,师胜杰刚开始认为侯宝林只是跟记者客套,可经不住身边人的各种语言鼓励。于是师胜杰敲开了侯大师的房门,叫了一声师父。
侯宝林当时激动万分,说我30年没收徒了,你以后就是我的关门弟子。
这事情定下来之后,省里连夜安排青岛印制侯宝林收徒师胜杰的请柬,发给了媒体记者以及同行们。7月8日哪天,青岛友谊宾馆宴会厅人满为患,同行记者加起来有200多人,黑龙江省文化厅领导专程祝贺,包括马三立在内的相声名家也悉数到场见证,师胜杰完成了拜师仪式,自此成了侯先生的关门弟子。
这是师胜杰先生在很多节目中反复提及的拜师过程,但中间也说到了当时遇到的困难。
首先当时师胜杰才31岁,作为文字辈的艺人,师胜杰太过于年轻,甚至比很多明字辈的艺人都小几岁。所以在相声界猛的冒出这么一个大辈,容易引来同行的不满。
另外师胜杰本来是朱相臣的徒弟,对于相声界来说,跳门是很忌讳的操作。即使朱相臣已经去世十多年,但师胜杰依然跟他有师徒关系。侯宝林要挖死人的墙脚,势必会被不少同行阻拦。
所以为了让这次拜师仪式顺利进行,侯宝林找来了不少大人物助阵,尤其是马三立专门从天津赶到青岛,让仪式有了最权威的保障。
等到马三立先生到了之后,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但以上这些官方叙述,存在着诸多矛盾之处,就连侯宝林自己的说辞,也是各种打自己脸,咱们一条一条的盘:
师胜杰的年龄根本也不存在任何问题,他是相声世家出身,只要进入相声行业,辈分就是定死了的。即使人小辈大也没人可以挑毛病,而且师胜杰也并不算什么人小辈大,属于文字辈的中间段。
再者师胜杰既然被认定为跳门,那么他就已经是门里人,而且已经有了辈分。朱相臣就是宝字辈,师胜杰改拜侯宝林辈分是平调的。如果拿年龄来作为阻拦拜师的借口,那么跳门就不应该成立,因为没有辈分的人才可能因为拜师成为大辈,有辈分的前提下再谈年龄小就是废话。
而侯宝林说的“30年没收徒了,你以后就是我的关门弟子”,这话已经被侯錱给推翻。
在侯錱出版的几套侯宝林传记中,明确记载了侯宝林的收徒历程:
1950年,收徒:贾振良、黄铁良。1956年发现曲艺新苗马季,并与1957年收马季、杨紫阳为徒。1961年,收徒于世猷、郝爱民。1962年,收徒李文欣。1963年,收徒胡必达。1966年,收徒殷培田。1973年,收徒丁广泉。1978年,收徒贾继光。1981年,收徒韩宁。1982年,收美籍华人吴兆南为徒。1984年,收康达夫、李如刚、师胜杰为徒。1986年,收开封市相声演员金艺为徒。且不论这三十年不收徒弟是怎么算出来的,光是1984年收师胜杰为关门弟子这事儿,金艺就第一个跳出来表示不同意。
首先金艺曾任开封市曲协副主席,根据《汴梁晚报》的报道,金艺拜师侯宝林的时间是1986年。而且在侯錱主编的侯宝林传记《侯宝林和他的儿女们》中,《侯氏门徒话恩师》章节下收录了金艺的《我是侯宝林的关门弟子》。
当然了,侯家兄妹对于侯宝林的徒弟名单一直没有统一过,侯耀文侯耀华肯定是力挺师胜杰是关门弟子,但对于包括于世猷郝爱民以及金艺等人予以否定。
所以侯宝林到底有哪些徒弟,谁才是真正的关门弟子,时至今日也是一个薛定谔的状态。
实际上侯宝林收师胜杰被同行反对,跟人小辈大,跳门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师胜杰这种拜门弟子,实际上是“侯门势力扩充”的操作,真正要反对的应该是不想侯宝林派系做大的人,而不是抱着辈分门户不撒嘴的老封建瓤子。
师胜杰当年差点被调入全总文工团,进入北京相声圈子。但侯宝林用一句“我希望多年以后,东北还有我侯宝林的徒弟”,直接让师胜杰永远留在了东北。
侯宝林给出的理由是“北京相声圈人才太多,都扎在一起不利于相声发展”。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在表达“全总文工团不是我老侯家的势力范围,你进去了我可就白收你了,还是保持现状比较好。”
假如师胜杰能调入铁路文工团,保证侯宝林不会说出“我希望东北还有我侯宝林徒弟”这句话。
而师胜杰也明白侯大师的心思,一直跟二哥三哥保持甜如蜜的关系,到死都是老侯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