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莫言,为什么说日本文学界只关注中国三个作家莫言阎连科残雪?
中国当代文学一直以宏观(集体)为思考对象,莫言、阎连科和残雪的作品则是把目光转移到微观上,即具体描写做为独立个体的人。通过对一个人经历的叙述,来展现社会的现状,这种文学构思恰和日本文学价值的取向相一致,以上三位被其关注是必然的了。
如何评价山东高密作家莫言的作品?
作品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魔化”已经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
探寻作品刻画的现实,有一条路可走——把原高密县《县志》(近百年的)找来读一读,与莫言笔下的高密做一个全面的对照,看一看与当时的现状是不是相吻合,出入到底有多大,魔幻到一个什么程度。再把这个情况与莫言同龄的当地人,尤其是同学和80多岁老人的真实感受结合起来,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比较、思考和判断,或许能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结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比如莫言粉丝与莫言就是一个立场,他们的观点肯定是认可和赞扬的。因此,单纯的、简单地来看其作品好坏,是得不出想要的结果的。
当然,紧密结合高密的历史沿革与人文风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客观论证,是会得出想要的结论的。只是,目前是否有人愿意去这样做,就不得而知了。
你认为浩然和莫言的作品怎样?
浩然是写高大全式的工农兵形象的代表作家,在那个特殊年代,特定的时代背景,只能诞生像浩然那样紧跟时代潮流的作家。
他的作品有时代局限,不能经得起你岁月的检验,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换言之浩然的作品局限是他的时效性。
而莫言则不然,他的作品是有很深的土壤积淀,扎根贫瘠的土地,通过揭露黑暗、丑恶、腐朽、来鞭挞人性的弱点,从而引导人们向上走,向美好前进。
莫言的作品是让人读后有思考,有泪水,有纠结,余味悠长,从莫种意义来说,莫言的作品是能够流传下去的。
写爱情,莫言也是表现出嫉恶如仇,爱憎分明。
莫言还活着吗?
莫言应该还健康的活着吧。
12月27日,冯巩在社交平台晒出了一段与莫言会面的画面,两大名人的罕见合体引发热议。
当天现身的两位都十分接地气,刚开始,莫言一个人在房间里等待着冯巩,或许是感到不好意思,冯巩露面时表现得十分不安,表情也看上去很紧张。
进到房间后的冯巩一路弯腰走向莫言,他先是对莫言拱了拱手,然后直接紧紧地握住了莫言的手,嘴里还一边喊着“哎呀我应该先来,失礼了,真抱歉”,看上去十分低调谦和。
虽然冯巩是位老艺术家,但是视频中的他将自己的姿态放得非常低,一副谦虚的样子。
随后,冯巩握着莫言的手表达着崇拜的心情,直言自己从小就崇拜莫言,对此,莫言惊讶地问“真的假的?”
紧接着,冯巩又直夸莫言的作品写得好,笔名起得也好。
最后,冯巩表示自己最近也想要开始创作,需要起一个笔名,想问问莫言觉得怎么样的笔名比较好。
对此,莫言开玩笑地帮忙想了一个,直言“闭嘴”,说完这句话两人一起大笑了起来。
整段视频两人有来有回地互相逗趣,画面看上去十分有意思。
评论区的网友们都夸赞着两位,莫言的罕见露面也让人们感到十分惊喜。
这次现身的莫言和之前并没有多大变化,依旧十分谦和,看上去更加慈眉善目。如今的他也已经有了66岁的高龄,但好在精神状态各方面都非常不错,身姿挺拔,声音也中气十足。
莫言全部小说的名字?
●莫言创作年表
一 长篇小说:
1. 《红高粱家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南海出版公司 1999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9月再版。
2. 《天堂蒜薹之歌》,作家出版社1988年初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再版修订本《愤怒的蒜薹》。
3. 《十三步》,作家出版社1989年初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改名《笼中叙事》再版,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另版。
4. 《酒国》,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2月、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9月再版,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重版。
5. 《食草家族》,华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6. 《丰乳肥臀》,作家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9月修订再版。
7. 《红树林》,海天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8. 《檀香刑》,作家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9. 《良心作证》,莫言、阎连科合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10. 《四十一炮》,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11. 《生死疲劳》,作家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12. 《蛙》,发表于《收获》杂志2009年第6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二 中篇小说:
1. 《雨中的河》,《长城》1984年5期;
2. 《金发婴儿》,《钟山》,1985年第1期;
3. 《透明的红萝卜》,《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4. 《流水》,《风流》,1985年第2期;
5. 《球状闪电》,《收获》,1985年第5期;
6. 《爆炸》,《人民文学》,1985年第12期;
7. 《筑路》,《中国作家》,1986年第2期;
8. 《红高粱》,《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
9. 《狗道》,《十月》,1986年第4期;
10. 《奇死》,《昆仑》,1986年第6期;
11. 《高粱酒》,《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7期;
12. 《高粱殡》,《北京文学》,1986年第8期;
13. 《欢乐》,《人民文学》,1987年第1—2期合刊;
14. 《弃婴》,《中外文学》,1987年第2期;
15. 《红蝗》,《收获》,1987年第3期;
16. 《玫瑰玫瑰香气扑鼻》,《钟山》,1988年第1期;
17. 《生蹼的祖先》,《长河》创刊号,1988年10月;
18. 《二姑随后就到》收入长篇《食草家族》;
19. 《复仇记》,《青年文学》,1988年第11期;
20. 《你的行为使我恐惧》,《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
21. 《父亲在民夫连里》,《花城》,1990年第1期;
22. 《白棉花》,《花城》,1991年第5期;
23. 《怀抱鲜花的女人》,《人民文学》,1991年第7—8合期;
24. 《模式与原型》,《小说林》,1992年;
25. 《幽默与趣味》,《小说家》,1992年;
26. 《红耳朵》,《小说林》,1992年第5期;
27. 《战友重逢》,《长城》,1992年第6期;
28. 《梦境与杂种》,《钟山》,1992年第6期;
29. 《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收获》,1998年第6期;
30. 《牛》,《东海》,1998年第6期;
31. 《师傅越来越幽默》,《收获》,1999年第2期;
32. 《我们的七叔》,《花城》,1999年第1期;
33. 《野骡子》,《收获》,1999年第4期;
34. 《藏宝图》,《钟山》,1999年第4期;
35. 《司令的女人》,《收获》,2000年第1期;
36. 《扫帚星》,《布老虎中篇小说》2002年春之卷。
三 短篇小说:
1. 《春夜雨霏霏》,《莲池》,1981年第5期;
2. 《丑兵》,《莲池》,1982年第2期;
3. 《雪花,雪花》,《花山》1982年第3期;
4. 《为了孩子》,《莲池》,1982年第5期;
5. 《售棉大路》,《莲池》,1983年第3期;
6. 《我和羊》,《花山》,1983年第5期;
7. 《民间音乐》,《莲池》,1983年第5期;
8. 《金翅鲤鱼》,《无名文学》,1984年第1期;
9. 《放鸭》,《无名文学》,1984年第1期;
10. 《白鸥前导在春船》,《小说创作》,1984年第2 期;
11. 《岛上的风》,《长城》,1984年第2期;
12. 《白鸥前导在春船》,《小说创作》,1984年3、4期合刊;
13. 《雨中的河》,《长城》,1984年第5期;
14. 《黑沙滩》,《解放军文艺》,1984年第7期;
15. 《白狗秋千架》,《中国作家》,1985年第4期;
16. 《石磨》,《小说界》,1985年第5期;
17. 《老枪》,《昆仑》,1985年第6期;
18. 《秋水》,《奔流》,1985年第8期;
19. 《大风》,《小说创作》,1985年第9期;
20. 《枯河》,《北京文学》,1985年第8期;
21. 《五个饽饽》,《当代小说》,1985年第9期;
22. 《三匹马》,《奔流》,1985年第9期;
23. 《草鞋窨子》,《青年文学》,1986年第2期;
24. 《断手》,《北京文学》,1986年第3期;
25. 《苍蝇 门牙》,《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6期;
26. 《凌乱战争印象》,《虎门》,1987年第1期;
27. 《罪过》,《上海文学》,1987年第3期;
28. 《猫事荟萃》,《上海文学》,1987年第11期;
29. 《飞艇》,《北京文学》,1987年第12期;
30. 《养猫专业户》,《天津文学》,1988年第2期;
31. 《革命浪漫主义》,《西北军事文学》,1988年第5期;
32. 《复仇记》,《青年文学》,1988年第11期;
33. 《马驹横穿沼泽》,《青年文学》,1988年第11期;
34. 《遥远的亲人》,《时代文学》,1989年第4期;
35. 《爱情故事》,《作家》,1989年第6期;
36. 《奇遇》,《北方文学》,1989年第10期;
37. 《落日》,《西北军事文学》,1989年;
38. 《地道》,《青年思想家》,1991年第3期;
39. 《辫子》,《青年思想家》,1991年第4期;
40. 《粮食》,《文友》,1991年;
41. 《人与兽》,《山野文学》,1991年第4期;
42. 《飞鸟》、《夜渔》、《神嫖》、《翱翔》、《地震》、《铁孩》、《灵药》、《鱼市》、《良医》,分别发表于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文学》。1991年;
43. 《屠夫的女儿》,《时代文学》,1992年第5期;
44. 《姑妈的宝刀》,《时代文学》,1992年第5期;
45. 《拇指拷》,《钟山》,1998年第1期;
46. 《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钟山》,1998年第5期;
47. 《白杨林里的战斗》,《北京文学》,1998年第7期;
48. 《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北京文学》,1998年第10期;
49. 《蝗虫奇谈》,《山花》,1998年;
50. 《祖母的门牙》,《作家》,1999年第1期;
51. 《儿子的敌人》,《天涯》,1999年第5期;
52. 《沈园》,《长城》,1999年第5期;
53. 《天花乱坠》,《小说界》,2000年3期;
54. 《嗅味族》,《山花》,2000年10期;
55. 《冰雪美人》,《上海文学》,2000年11期;
56. 《倒立》,《山花》,2001年1期;
57. 《木匠与狗》,《收获》2003年5期。
58. 《养兔手册》,《江南》2004年1期。
59. 《麻风女的情人》、《挂像》、《大嘴》,《收获》2004年第3期。
60. 《与大师约会》,《大家》,2004年第5期。
61. 《小说九段》,《上海文学》,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