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军舰南海对峙事件,当初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公然轰炸他国领事馆等同于宣战,可美国就这么干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当年悍然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轰炸造成中国多名人员伤亡,而美国给出的解释是误炸,但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
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清晨5时许,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出动一架B-2隐形轰炸机悍然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B-2轰炸机投下的五枚导弹造成《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当场死亡,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遭到毁灭性破坏。
事件发生以后,中国民众群情激愤,随后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示威者聚集到美国和一些北约国家驻中国大使馆门口高声抗议,并焚烧美国国旗,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强烈谴责北约军队这种“屠杀式”的行为,要求严惩凶手并赔礼道歉。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美国政府随后对此次事件发表了声明,在声明中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误炸”,并不是有意为之,但这种理由并不能服众,中国人民不能蒙受这种不白之冤。
1999年5月10日,时任美国总统公开道歉,对此次轰炸中遇难的死者表示歉意和哀悼,并赔偿中国经济和精神损失3000万美元,3000万美元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事情到这里也划上了句号!
轰炸原因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我们并没有忘记那段黑暗的历史,虽然美国作出了道歉和赔偿,但是生命无法用金钱衡量,在灾难中牺牲的同胞无法复生,让人悲痛不已。
痛定思痛之下我们不禁要问:
当年以美国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1、官方解释
对于这次野蛮事件,美国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误炸”,他们强调要轰炸的目标是南斯拉夫军事总指挥部,当时中国大使馆和南斯拉夫军事指挥部相隔太近,仅有180米远,而且两座建筑的外观非常相似,导致炸错了目标。
除此之外,美国声称中央情报部门使用的是旧版地图,也就是1992年版本的,在旧版地图上,中国大使馆被标注的位置还在旧贝尔莱德市,而B-2轰炸机的飞行员是按照旧地图上面进行轰炸的,所以误炸了中国大使馆。
这种说辞太牵强了!
世人皆知美国中央情报局是怎么样的一个部门,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情报部门,他们怎么可能还使用7年前的旧版地图?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部门存在的意义何在?干情报工作的居然不能掌握最新资讯,这简直就是一种奇耻大辱!
另外,B-2轰炸机投下的是“直接攻击导弹”,这种导弹携带GPS定位系统,当年美国的GPS定位技术稳定、精准,定位误差达到一毫米,而两栋建筑的建筑相距180米之远,GPS系统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失误。
同时最重要的一点,五枚导弹都是穿透性导弹,显而易见是奔着中国大使馆地底下去的,庆幸的是其中一枚导弹出现故障没有爆炸,要不然大使馆地底下的目标难逃一劫,大使潘占林也会牺牲。
2、传言
传言一:斩首行动!
在2005年的时候,北约一名高级将领透露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当年北约得到了一份情报,情报显示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正在中国大使馆里面,为了能够干掉米洛舍维奇,他们权衡利弊之后对中国大使馆展开轰炸。
传言这是一次“斩首行动”!
但是这种说法遭到了潘占林的否认,因为轰炸发生在当地时间23点45分,这个时间点大使馆里面的人都在梦中,并没有什么南联盟总统,所以这种说法不足为信。
传言二:F-117A残骸说!
从1999年3月份开始,美国就对南联盟展开持续轰炸,在3月27日晚上,美国一架F-117A飞机被南联盟击落,当时中国和南联盟协商,要求获得飞机残骸进行研究。
因为F-117A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款隐形飞机,研究价值巨大,据说飞机残骸被藏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地底下,但是飞机携带定位追踪系统,当中国发现定位系统以后已经晚了,美国方面已经追踪到飞机残骸的位置。
为了不让中国获得飞机隐形技术,美国下定决心轰炸中国大使馆,从而摧毁飞机的残骸,这就是他们使用“穿透性导弹”的原因,这是有目标的打击。
但是中国大使潘占林否认了这种说法!
传言三:摧毁南联盟通讯系统!
轰炸事件发生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大使馆为了哀悼在轰炸中牺牲的人员,纷纷降半旗以示安慰,不久之后,英国和丹麦几家媒体发表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
报道声称:
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真正目的是摧毁南联盟通讯系统,美国当时认为中国大使馆里面是南联盟的“无线电转播中心”,为了摧毁他们的通讯系统所以选择了轰炸。
但是这种说法遭到美国方面的极力否认!
3、真正原因
以上官方的解释和各种各样的传言都已经无从考证了,真假也不得而知,但是美国既然敢不顾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舆论压力悍然轰炸中国大使馆,肯定有原因的。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为了打击南联盟最后的出路,在科索沃战争爆发前夕,俄罗斯和中国对南联盟一直持支持态度,但是俄罗斯当时对南联盟只是出于一种人道主义支持,并没有实际行动,这样支持南联盟的只剩下中国一个国家了。
为了打击南联盟的信心,美国对中国大使馆展开轰炸,这是一种示威,事情后来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轰炸事件发生一个月之后,南联盟签署了北约关于科索沃所有的条件,他们屈服了。
而中国在签署协议的会议上投了弃权票!
中国当年为何不反击首先,中国当年处在经济发展关键期,而反动战争之后国内经济发展会受阻,甚至倒退,战争比拼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那个关键的时期,战争是我们无法承受之重,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隐忍。
然后,美国已经公开道歉和赔偿,如果中国在那个时候发起反击不是明智之举,舆论上也说不过去,在国际社会上来说,别人如果承认了错误、也承担了责任,你还得理不饶人,这样有理变成无理了。
最后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的中国没有今天这样强大,不管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和美国没有可比性,贸然发起反击只是以卵击石,只有韬光养晦才是王道。
事实证明当时的选择是极其明智的!
结语当年中国航空人员的一句话让人泪目,他说道:中国三名记者是被波音公司生产的飞机炸死的,让人悲痛的是我们需要用波音公司生产的飞机才能把他们的遗体运了回来。
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落后注定要被挨打!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在“韬光养晦”多年之后,中国越来越强大,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在中美会晤时说的那样:
你们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同中国讲话。
这句话听着太提气了!
老美为什么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因为现在吸毒贩毒猖獗,越演越烈,严重的威胁到社会稳定和民众的生命安全。
若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势必造成吸毒人口增加,贩卖毒品更加猖獗。
目前美国国内非常严重了,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在街上随处可见吸毒的瘾君子。
神情恍恍惚惚游荡在街头,或者横七竖八躺在街头,像这种瘾君子,大多因吸毒一贫如洗,无家可归。
没钱怎么办,就会去偷抢,因此造成的治安事件层出不穷,严重的威胁到社会稳定和民众生命安全。
到了晚上,民众一般不敢出门,出门十有八九就会被抢,有钱也许能保住你一条命,没钱就很难说了。
这些人毒瘾发作了,在没钱买毒品的情况下,没有什么事干不出来的,杀人放火就成了家常便饭,搞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每天生活在恐惧中,美国现在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怪谁呢?怪美国政府不作为,在打击吸毒贩毒这方面手段不够狠。
过于心慈手软,才造成毒品泛滥成灾,横扫整个美国,若是美国政府再不狠狠打击毒贩的话,就真的完蛋了。
现在拜登政府知道事态严重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迫不得已,4月27日才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
宣布紧急状态目的就是让美国各个冶安部门严厉打击贩毒者,吸毒者,查来源,堵源头。
不过呢?就看美国打击毒贩的力度够不够,力度够狠的话,就会减少毒品在美国蔓延,对治安环境相当有利的。
若是走过场,敷衍了事,没落实到实处,那么拜登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就是一句空话,起不到一点作用。
军工板块为什么上涨?
军工板块的上涨,一方面是因为国际环境的影响,但只是催化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近期有新增资金入场,他们既不愿意去追高高在上的科技股、消费股,也不愿意去低估值的金融地产股中捡漏。所以,他们相中了近年来涨幅不大、估值也不算离谱,且有国际环境催化剂以及自身也带有中国制造的光环的军工股。
就后续走势来说,A股历来有瘦田无人耕,耕开众人抢的传统。尤其是当A股市场进入到一轮强势周期时。所以,中航沈飞的赚钱示范效应出现后,的确会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涌入军工股。所以,虽然周二的军工股有所疲软、分化,但,温度一旦上来后,很难迅速降温。所以,后续行情仍有一定的投资机会,尤其是估值相对合理且能够契合民用,比如说消费电子领域以及契合自主可控产业升级方向的品种。
1962年印度被打的大败而归?
说起来,印度这个国家还是比较奇葩的,从印度河文明产生之后,一波又一波的外来民族就接踵而至。总之印度历史说白了就是一部血泪班班的外来民族侵略史。
在古代的大多数时间里,印度都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统一国家的名称。更悲催的是印度的独立也不是靠自己的力量通过民族革命的手段取得,而是英国殖民者“大发善心”恩赐的产物。这就造成了印度这个国家独立后,一直到今天都有一种很奇怪的民族心理,总结起来说就是“自大”而又“自卑”的矛盾结合体。
因为印度的独立是英国殖民者恩赐的产物,所以英国允许印度独立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安什么好心,不但允许印巴分治,还遗留下了一个克什米尔问题,至今让印度和巴基斯坦头疼不已。这也是老牌殖民者为了控制殖民国家一贯玩弄的所谓“平衡”伎俩。
好在印度基础不错: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上南亚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就让印度在独立后自信心膨胀:一心要做南亚地区的霸主和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强国。上世纪50年代尼赫鲁倡导的不结盟运动就是印度想当第三世界领袖的政治图谋。那时候新中国也刚刚建立不久,印度想得到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支持,中国也想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孤立,所以中印两国各有需求,一度关系走的很近,还曾有过一段甜蜜的蜜月期。
说实话,在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和印度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争端,由于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在两国之间,广袤的喜马拉雅山区绝大部分都不适宜人类生存。所以中印双方之间连一块界碑都没有,边界一直实行的是模糊管理。自从1858年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后,由于英国不断蚕食中国领土,这才为日后的中印边界争端埋下了祸根。
1914年,中国辛亥革命成功不久,英国在中印边界的民族地区策划分裂,并以探险、测绘为由进入中国领土,在地图上画出了“麦克马洪线”、“约翰逊线”等,说那是中印边界线,这些乱七八糟的鬼画符,把属于中国的12.5万平方公里划给了印度,这个面积相当于一个福建省。但是中国历届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些英国人划定的边界线,我们认为喜马拉雅山麓才是中印国界,而英国却把喜马拉雅山山脊作为中印分界线。
但由于那时候印度没有独立,所以英国主张的非法边界线也就是说说而已,并没么什么实质性的行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倾尽全力在打那场关系国运的战争。已经于1947年独立的印度此时却在背后捅了中国一刀:公然出兵占领了麦克马洪线的南侧,等于是侵占了我国的领土。但我国本着与邻为善的原则还是不愿意和印度闹僵。为和平解决中印领土争端,周总理四次访问新德里,共同制定了两国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老人家也给印度外交部写亲笔信,说:“总而言之,中国和印度是友好国家,过去一千年如此,相信今后一千年一万年也是如此。”
我们的推心置腹,印度却并不领情,不接受中方搁置争议的建议。1960年,印度再次向中国提出了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无理要求。
此后,中国开始了3年自然灾害。在这期间,1961年,尼赫鲁宣布了他的“前进政策”,要把印度的国界线尽一切可能向中国推进。1962年,印度步步逼近,在中印边界争议地区部署了20多个据点,有些据点楔入中国哨所之间,有些已经到了中国哨所的背后。
再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忍无可忍,奋起还击,结果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印度的实力支撑不起它的野心。从1962年10月19号傍晚,中国各参战部队抵达克节朗河北岸,进入战斗准备开始,截止1962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后撤,中国取得了全胜。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那么印度既然已经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已经失败了,为什么今天还要再次对中国进行挑衅呢?在我们眼里,印度这是纯粹有点自不量力,其实站在印度立场上也很正常,具体原因如下:
1、印度从来没有认真分析在1962年战争中失败的根源,错误的结论必然导致错误的行动。
如果说中国对印度自卫反击战开战前,印度是自信心膨胀,战争失败后,印度猛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转向了极度自卑。印度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可怜的受害者,在国际上到处诉苦。国内宣传也是如此。印度国内长期流行一种说法:正是中国背叛了印度的信任,才袭击了印度在拉达克和东北边境特区的防线。这就造成印度国民普遍没有对1962年中印战争失败的根源进行过真正的反思。
印度政府在1992年发表了一份官方历史文件,印度国防部历史局还编撰出版了一部书籍《印度:1962年与中国冲突的历史》在这两份文件中,印度政府都认为:装备恶劣、准备不足的印军是被迫对抗优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直以来印度军方分析家普遍觉得: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情报设施不足,不清楚中方的力量、机动能力和战术,还有就是中国的人海战术是导致印度失败的主要因素。
所以当印度觉得自己已经克服了1962年的那些不足后,就会再次蠢蠢欲动。
2、印度国内涌动的民族主义情绪是中印边界争端高热不退的主要原因。
正是因为印度这种奇怪的民族心理造成了印度国内一直有一股强烈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复仇情绪。再加上这几年印度在莫迪政府的领导下,印度经济发展的不错,又大量购买了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然后民族自信心又一次膨胀。所以印度参谋长辛格才会叫嚣:今天的印度早就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
印度是个没有长远战略的国家,历史上也很少有大一统的时候,所以印度在处理大国关系时往往显得鲁莽和笨拙。我们要高度警惕不成熟的印度政治家在国内民族主义的裹挟下可能会采取的冒险行动。
3、印度对国际形势的误判可能是印度挑衅中国的原因之一
1962年印度之所以挑战中国,就是误以为中国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国内经济形势很困难,没有力量和决心与印度争夺极为边远和艰苦的喜马拉雅山区,所以才敢于采取军事冒险行动。当然结果告诉印度政客,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在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上面向来就不会含糊。
现在的情况和1962年有很大相似之处:目前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矛盾早就浮出了水面,中美贸易争端也搞得如火如荼,加上美国在南海和台海地区的施压,在印度看来中国在应对美国方面就已经力不从心,没有精力两线作战,因此中国目前没有能力应付印度的挑战,所以印度才会表现的如此咄咄逼人。所以我国为了防止印度铤而走险,有必要展示我们的霹雳手段和坚强决心,以打消部分印度政客和好战分子的侥幸心理和冒险念头。
4、印度国内的矛盾迫使印度政客通过挑起中印边界矛盾以达到转移国内实现的目的。印度这些年引以为傲的就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就将印度打回了原形。如今印度国内疫情横行,每日感染人数居高不下,未来的日子里很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心。在疫情打击下,印度经济衰退,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老百姓生活严重下降,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所以印度政府需要找到一个让印度民众宣泄不满的排泄口,以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不满程度。边界争端就是最好的由头,这也是为什么近一段印度不单单是和中国发生了边界争端,和尼泊尔、巴基斯坦的边界争端也同时发生。如果不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像印度这样四面树敌,要么是印度政客真的疯了,要么就是有更大的图谋。
你听说过哪些通过蛛丝马迹破获的案件?
导读
警方在办案过程中,除了要询问会开口的人,也要仔细观察不会开口的物品,这些物品往往能够提供惊人的线索,帮助警方更高效更准确地破案。
服务员报案女服务在打扫宾馆卫生的时候,发现3楼的楼梯上竟然有血迹。恰好306的客人退房走到了门口,服务员赶忙追过去问问他知不知道血迹是什么回事。306的客人是位秃顶男子,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自己的手割破了。”
服务员没有再追问下去,直接去306打扫卫生了。但是她在306的卫生间发现了一个塑料袋,从外边看整个塑料袋是圆圆的。
联想到3楼台阶上的血迹和秃顶男子退房时提的行李箱。女服务员顿时被吓得大喊大叫,她冲出房间报了警。
宾馆分尸警方很快来到了现场,经过勘验,塑料袋里装的正是一个女性头颅。根据法医的判断,死者的年龄在30岁左右,身高在1米6左右。除了之外,警方还在死者的颈部发现了一根红细绳。法医由此推断,死者是由于机械性窒息造成的死亡,凶手在死者事后进行分尸。
那其余的尸块去了哪里呢?凶手究竟是谁?为何要对死者下此狠手?只有解开这些谜团,警方才有可能抓到凶手。
通过对现场的进一步勘查,警方却发现现场几乎没有留下很合有用的证据。唯一的一枚男性指纹居然还是残缺的,根本不具备比对条件。
凶手老练“凶手是一个十分老练的人。”这对警方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警方从现场仅有的线索只能推断出凶手可能从事屠宰或者医疗行业,而且分解过不止一具尸体,最坏的后果就是凶手是一个连环杀手。
女性死者的身份难以辨认,警方先从查明秃顶男子的身份入手。但是由于宾馆经营并不规范,店老板并没有登记秃顶男子的身份证号码。这也证明了凶手是有备而来的,特意选择这个有登记漏洞的旅馆。
警方调取了旅馆内的监控,但是监控也只是拍到了男子离开的背景,并没有正脸照。从监控中,可以看出男子完全不慌忙,十分从容,可以看出嫌疑人心理素质很好。
除了监控,住在307房间的住户也向警方提供了一条有用的线索,在案发当天下午4点15分左右,曾经听到306房间里有女子呼救声传出。
开口的情人梅根据这个时间点,警方排查了当天下午3点之后的监控录像,果然发现接近4点的时候,秃顶男子在马路边等人。等到4点的时候,秃顶男子就和一名红衣女子一起朝着旅馆的方向走去,两个人一路上还有在聊天,红衣女子看起来不像是被胁迫的样子。
通过对女子随身物品的检查,警方发现女子包中有一包已经拆开的情人梅,包装上写着中山物价所监制。难道女子来自中山吗?
通过与中山警方的沟通,发现中山当地有一名叫做张静的女人已经失踪了很多天。相仿的年龄,相近的容貌,经过DNA对比,被害女子与失踪女子确实是同一个人。
连环杀人狂对张静的手机进行调查发现,事发前,张静与一个来自汕头的号码联系很频繁,通过两地警方的努力,最终排查出机主就是秃顶男子曾祥福。曾祥福,贵州人,离异后便没有再婚,一直都是一个人居住。
在对曾祥福的审讯中,警方发现曾祥福果然是个连环杀人犯,在被抓之前他还在网络上跟很多女性聊天,假装自己是个富豪老板。曾祥福前前后后共杀害了张静、黄凤、小梅等多位女性,犯下的罪行让人震撼,真的是丧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