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战斗机,歼25战机是真的吗?
歼-25这种被称为“鬼鸟”的战斗机,制造权归之加拿大《简氏防务周刊》,被泡制出来,缘自简氏的设想,中国成飞,在打造出歼-20以后,可能会制造一款更为强大的战机,在歼-20基础上外形更科幻,猜测不谓不合理,按照中国军机“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研制路子,还是有可能,不过叫不叫歼-25就另当别论了。
歼-25并非一个真实的存在,但可以想想,其实美国正在发展,就连日本都在琢磨。日本是次先声夺人,先放出“I3”的大招放在那,即信息化、智能化和敏捷性,什么云射击呀云云,心雄万夫,让世人对日本军国梦的死灰复燃不得不警惕。美国自打2011提出研制,世人尽相信,那是缘自其技术基础雄厚。2017美国GE公司在俄亥俄州Evendale实验室第五代发动机开始演示,这点谁也比不了,它的强大,它的奢靡,都是出类拔萃的,无人怀疑,而中俄却难以为继,只能说唯有更加努力。
老欧洲没有研制五代机,与美国人联合研制的F-35,只能说将就着用,因此在六代机上欲发力,即自立门户的意思。2016德法牵头,公布了概念图,一看就是F-16XL+F-22+苏-57的大杂烩,德国等不及,又想购买F-35了呢。此前几年,法国忙于“神经元”,英国有“雷神”,二者都与美国X-47B的外形很像,中国有款“利剑”,俄罗斯“电鳐”如今也不知去处,看好无人机,中国推出“暗剑”一时气象新,咸说挺好的。
六代只有一初步的定义,不过想像图都挺科幻,想像六代机,中国在五代上难以超越美制F-22,这一代只能说通过加速发展不致使自己落后太多,要想在六代机实现超越,发动机首当其冲。提起航空发动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发动机发动机,国人都难掩一点小激动,毕竟这个问题可当大事。
全民飞机大战2023出什么飞机?
1全民飞机大战最好的飞机:钢铁雷霆,飞机初始生命值150,和甜心战神并列第一,初始攻击180,速度160位列所有飞机第一。此外它的等级最高可提升至50J,唯一能到50的战机。高富帅必选飞机。
2第二名:甜心战神,初始生命跟钢铁雷霆一样150位居第一,初始攻击160,位列第二,速度140位列第二,最高等级可提升至40J。 跟钢铁雷霆差距很明显。
3第三名:狮鹫战神,初始生命值120,初始攻击140,速度130,可最高提升到40J,但是成长没有甜心战神高。需要300钻石购买。
X战机计划如今研制进展如何?
不容乐观,韩国人自己已经将其降格为4.5代,而且韩国购买F-35以及印尼很可能撤资对其冲击很大。
今年10月15日,韩国在其首尔航空航天与国防展览会(ADEX)上,首次展示其在研的下一代战斗机KF-X的全尺寸模型。韩国宣称该机首架原型机将在2021年完成制造,在2021与2022年间进行首次。但是负责研发的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KAI)在新闻资料中,称该机为4.5代战斗机,而且创造性的发明了“具有第五代战斗机特征的4.5代战斗机”这一新型名词。该机没有设置内置武器弹舱,腹部有4个半埋式武器挂点,可挂载AIM-120空空导弹。两边机翼各设置3个翼下挂点,在进气道下方安置瞄准吊舱。从布局来看,该机属于放弃完全隐身能力,只是将雷达反射面积控制较小。
韩国的KF-X计划,早在2001年由金大中总统提出,韩国先后跟瑞典萨博、英国BAE和空中客车谈过合作。到2010年韩国与洛克希德·马丁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并成功忽悠印度尼西亚加入。但是该计划进度非常迟缓,屡屡被推迟。该战机飞机设计部分是洛克希德·马丁提供的,但韩国一直到2017年才确定气动基本布局方案,但随后美国国会否决了向韩国提供关键技术的转让,包括主动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系统,电子光学瞄准(EOTGP)和射频干扰系统(RF),韩国不得不重新规划到航电布局,与以色列埃拉特和法国泰利斯签协议作为替代,直到2019年2月才宣布完整整体规划设计。
但是对于韩国这个KF-X计划,目前整体上还是相当悲观。一方面是重量级合作伙伴的退出,韩国之前进行KF-X计划时,左手拉着洛克希德·马丁,右手拉着欧洲宇航防务(EADS,现并入空中客车)。但是洛克希德·马丁给韩国完成飞机设计外包工作,以及美国国会拒绝25项关键技术转让后,就已经终止了和韩国的合作。而欧洲宇航防务在与韩国合作是带有向其出售台风战斗机的想法,在韩国宣布购买F-35之后就宣布退出。之后韩国又再找过洛克希德·马丁谈合作,但洛马并未同意。
洛马不同意的道理很简单,在韩国已经开始装备F-35情况下,如果KF-X黄掉的话,韩国只能购买更多数量的F-35,而如果帮其搞成功KF-X的话,反而会冲击F-35的销售市场。
另一方面就是经费超支,以及合作伙伴印度尼西亚很可能退出。原先印度尼西亚被忽悠参加,主要是韩国宣称搞成功后,印尼只需要花13亿美元,就可以拥有48架KF-X,并且拥有KF-X的20%股份以及拥有组装生产线,广告相当的诱人。但KF-X不仅进展缓慢,而且财务问题以及预期价格都要上涨不少,韩国国防分析研究所评估认为,KF-X的开发预算将超过10万亿韩元(92亿美元),最终成本将达到2亿美元左右,是F-16高端型号的2倍以上。
所以印尼的退堂鼓敲的很气响,目前印尼已经拖欠该项目2.3亿美元研发费用,他要求重新展开谈判,获得更多技术转让以及财务细节。同时,印尼在2017年已经向俄罗斯订购了11架苏-35BM战斗机,并与俄罗斯开始第二次批次约30架左右的谈判,这些可以视为KF-X的替代选项,并挤占印尼市场份额。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亚已经跟巴基斯坦在谈引进枭龙 block 3战斗机以及生产线和技术转让事宜,印尼已经做好准备,对KF-X无所谓。
可不可以利用涡扇15研发一款单发低成本隐身战机?
涡扇-15“峨眉”发动机成功在即,人因问,可不可以利用ws-15来研发一款单发低成本隐身战机呢?要不然研制出来的涡扇-15使用效率不高,只满足一型飞机使用,有点不划算。魂舞大漠觉得,参照美国F-35B设计,正变得完全可能,国内可以用在未来两栖攻击舰上,也可以对外销售,我们正缺乏一款作为五代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日本打造出“出云”,越来越变得毫不遮掩,要购买F-35B以实现拥有航母的梦。据专家分析,未来在中国周边,将部署400架以上F-35,低成本的隐身战斗机正呼啸着迎着海风而舞。美国今年给世界航母排名,以20艘的数量位列第一,不少人可能觉得纳闷,除了10艘“尼米兹”级,1艘“福特”号,哪来的这么大的数量?细心的人们发现,美国是把他的8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1艘“美国”号两栖攻击舰计算在内的,这些攻击舰本来就搭载着AV-8B“海鹞”式舰载战斗机,并正在实现F-35B上舰部署,不是航母又是什么呢?垂直起降战斗机正是一种能力和实力的体现。
▲“真实的谎言”。来自1994年的电影,施瓦辛格驾驶AV-8B反恐,一时引爆了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眼球,顺带说明一下,我们当年对它还是有所关注的,因为太贵而放弃。垂直起降战机灵活部署性强,在陆地可作前沿战术攻击机使用,而在海上成为两栖舰制海制空的神器。在大海之上,世人常能见到满排41000吨的黄蜂”为中心的编队,以制海模式可搭载20架AV-8B,并6架SH-60B“海鹰”反潜直升机,足以应对低强度冲突,也给了航母更充足的部署和维护时间。“美国”级满排近5万吨,以其满排水吨位丝毫不次于其他国家的航母,它典型的搭载模式,6架F-35B,另有12架MV-22B“鱼鹰”等,可以说是满满的威力。也可见之,在打造之初,即有接替航母部分使用的考虑,航母威力大,但使用成本也高,只要两栖舰搭载上固定翼舰载战斗机,作战要素一样不缺。我国现阶段还没有直通甲板的两栖攻击舰,现在没有不等于将来没有,也不等于我们没有考虑。航母的造价、使用和维护费用较高,我们可能造不了那么多,如果能从现在研制一款低成本的五代垂直起降战斗机,也可接替航母使用。
▲“鹘鹰”双发。沈飞一款歼-31,正为上舰处心积虑,从目前看,登上航母不无可能,最大起重已接近30吨,使用两台俄制RD-93发动机,单台推力8.3吨,两台16吨,在多次表演中,表现出了极高性能。如果我们研制一款最大起重31吨,近似F-35B的,垂直起降战斗机,使用单台发动机,目前也只有涡扇-15可以胜任。我们看珠海歼-10B的表演即知道,它飞得精彩,不仅仅取决于矢推,更在“太行”大推力发动机。据此还知道,歼-10B成功,收获了矢量推力技术的成熟,如果涡扇-15早日能成熟起来,再研制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困难,当然五代机,研发周期长,研制成本高,我们第一次研制,其投入成本不菲也是可以想像的。前苏联鼎盛时期,研发了两种垂直起降战斗机,雅克-38和雅克-141,可以说基本成功了,不过最终都归于失败,也见研发的困难和投入之高。不过,如前所述,个人以为非常值得。
▲无可替代。网络早就在传说,什么大红鹰,歼-17,尘埃落定以后,也轻轻。过去没有计划,要在发动机不成,“心脏病”成为阿喀琉斯之踵,长期制约着我们的垂直起降战斗机研制计划,据悉,当年我们从俄罗斯购进R79发动机全套技术图纸,对包括RD-41升力发动机和矢量推力喷管在内的技术多有接触,想法是好的,毕竟现实困难太大,因而放弃,不过也从中可以看出,不是没有研制的考虑。2017年岁末,俄媒体曝出,重启雅克141,有与中国合作研发的想法,不过我方未置可否,从未有任何官方证实。与我们的纠结相反,美国得益于一款成熟的F-135发动机,在成功借鉴雅克141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自己的低成本五代机,一机三型,正在大量外销,并正式开始接替三代“海鹞”,正式登上“美国”号攻击舰。对此,我们应未雨绸缪,早下定决心,以满足我们未来两栖攻击舰使用。
幻影4000战斗机为什么没有量产?
法国在上世纪60年代退出北约,在失去了美国空军的支援后,法国空军意识到自己需要一种双发重型空优战斗机来执行远程防空任务,才能避免法国本土遭受苏联空军远程轰炸机的突袭。法国空军甚至在1976年评估了F-15“鹰”式战斗机,并一度考虑采购该机。
达索公司的幻影4000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诞生的,该机原型机在1979年3月首飞。幻影4000基本上是幻影2000双发放大型,安装两台M53-P2涡扇发动机,采用与后者相同的气动布局,只是在进气道两侧增加了固定式鸭翼。与2000相比,4000的全长增加了20%、翼展增加33%、翼面积增加80%、最大起飞重量从17.5吨增加到32吨。
虽然幻影4000使用与2000相同的雷达和武器,但由于机身的放大,其载油量是2000的三倍,使该机的载荷/航程能力大幅提高,成为名副其实的重型防空战斗机。该机在试飞期间表现出了完全能与F-15匹敌的性能。
达索公司大力游说法国空军以高低搭配模式采用幻影4000,配合幻影2000组成法国空军战斗机力量的中坚。但是囊中羞涩的法国空军对4000高昂的价格望而却步,在80年代初认为幻影2000已经足够好了,于是始终没有下达订单。此后,法国空军又把注意力转向了与欧洲国家联合研制欧洲战斗机,随后独立单干让达索研制出阵风战斗机。与先进半代的阵风相比,幻影4000的吸引力显然不足。
最后,幻影4000在出口上也连遭打击。由于两伊战争的爆发,对该机非常感兴趣的伊拉克空军没有来得及签下购买订单。该机高昂的单价甚至吓跑了以土豪著称的沙特,转而购买美国的F-15战斗机。
就这样在高昂成本和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幻影4000没有获得一架订单,达索只制造出了一架原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