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山体滑坡,因山体滑坡形成了300米高的坝体?
个人认为四川盆地上面不会形成湖,而且这300米高的坝体不能形成也不会让它形成。
为什么说四川上面形成湖的几率小呢,甚至是不太可能出现。我们可以想象这300米高的坝体形成后对于坝上沿江两岸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现在,库区的最高水位是175米,总容量393亿立方米,沿江两岸的建筑也大多就是按照这个水线标准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富余高度。如果江水因堵塞形成堰塞湖,这些江水分分钟就会翻堤上坝。这300米高度又会新增几百上千亿立方米的水,这所带来什么样的破坏性,我们可以想象一番那个景象。这样的灾难性可见一般。
这上坝上,那坝下的情况又将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三峡、葛洲坝电站由于上游的来水停止,库区内的水源因为没有补充就会流尽,发电站自然会停机,更重要的是下游航道因此会干涸。虽然两岸也有一些支流汇集于长江,但这些终究是小河流,满足不了长江上的航运及用水需求。长江断流,船舶停航干秃秃地立在航道中。这是其一。
其二是当这300米高的水现在是一滴也不向下流,当汇集的水一旦下泄的时候,这么大的一个量下游怎么什么处理,能不能处理的问题。当前的三峡、葛洲坝水电站是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修筑才拥有了今天的处理能力,这300米高的大坝显然不会拥有这个功能,这就必将造成汇集的江水溃坝垮堤的情况。这么巨大数量的水一下子冲下来,有什么设施可以阻档调节。没有,至少短时间内是没有能力来处理这头“猛兽”了。
大水之下,坝下全线告急。面对越往下越平坦的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沿江城市,那还不是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被淹没,被巨大的水浪所破坏。
所以,这样的假设是不成立的。就算是有这样的堰塞湖形成,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排除它。小伙伴,你们认为呢?想问大家山体滑坡泥石流发生之前一般有什么征兆?
四川受地形、地质因素影响,夏季暴雨来临容易突发滑坡体、泥石流。泥石流(滑坡体)发生的预兆和逃生知识:请大家认真研读,学会自救。
泥石流是山区由暴雨等水源引发的,含有大量石块、泥沙的特殊洪流。其特点: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峭的山沟咆哮而下,山谷犹如雷鸣。大量泥砂、石块横冲直撞直到完成堆积。泥石流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因其发生的是突然性,人们往往会盲目的逃生,导致更大的伤亡。
(一)泥石流(滑坡体)发生的预兆
1.水井(泉水)发生异常。干枯多年的水井突然冒水,或者从未干枯过的水井突然干枯了。滑坡前缘坡脚有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涌出等异常现象
2.动物出现异常。各种动物惊慌失措、躁动不安,猪不进猪圈、狗不进窝、牛不进栏等;鸡四处乱飞;老鼠不进洞,满街乱窜。
3.山体出现异常。山体突然出现放射状裂缝(裂缝处能感受到凉风或者热气),说明滑坡体下滑受阻;土体出现鼓包(凸起)现象;山体出现小范围坍塌或者松弛现象;山坡出现变形,并携带白色水流。
4.地表建筑(树木)异常。房屋、篱笆、树木或者其他物体突然发生倾斜等现象;房屋墙体、地砖突然出现拉裂现象。
5.河水发生异常。河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浑浊,并携带杂物(柴草、树枝、木料等),证明河流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6.山谷异常声响。听到沙沙声音,却找不到声音的来源,这可能是泥石流即将发生的征兆。山沟(山谷)发出轰鸣声或有轻微的震动感,说明泥石流正在形成,必须迅速撤离。
(二)泥石流或者滑坡体发生时逃生方法
1.应对任何突发状况,都要冷静,千万不要慌了神,沉着应对。仔细观察周围
环境,并做出正确判断。
2.如果是发生滑坡体,迅速向滑坡两侧奔跑,绝对不能沿着滑坡体方向上下逃生。
3.如果是泥石流发生(山谷传来轰鸣声),必须迅速向泥石流流向两侧(即和泥石流流动方向成垂直方向转移)撤离到安全的高地,绝不能在谷底逗留。
4.注意要尽可能避开滚石和冲积物的砸伤。
5.如果来不及撤离,你所在位置正是滑坡体正中,千万保持冷静,就近抱住大树,随机应变。
因此,无论是泥石流还是滑坡体发生,都要冷静处理,掌握科学的自救方法才是上策。但愿这种事永远不要发生!
四川哪边的山体容易滑坡?
1 四川的东部山体容易滑坡。2 东部山体容易滑坡的原因是由于地质构造和地形条件的影响,该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地势陡峭,土壤松散,降雨较多,这些因素导致了山体容易发生滑坡。3 此外,东部山体的植被覆盖相对较少,根系不够牢固,也增加了山体滑坡的风险。4 在选择居住地或者旅游目的地时,应该注意东部山体的滑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