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边境冲突,未来世界最大的冲突会是什么?
感谢提问🙏🙏
社会的现实发展;未来是世界发展冲突,长远来看,世界人民都在盼望。
世界人民无法摆脱冲突,未来的世界是自身阅历的局面;现实总是促使世界思索未来。
在八十年前有个作家认为,人类会爆发核战;世界都属于自己毁灭自己,但这部作品获得诺奖。到了四十年前忧虑机器人的发展,会导致人类无法驾驭,机器人屠杀人类。
现在人们对未来充满迷茫,人类的最大忧虑;仍然是人类是能死的!根据现实科技发展;人类研究的高科技,高科技成为双刃剑。
最后成为杀人的专业武器。比如,就一个疯子触动了核开关。
军事实力对比究竟如何?
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是相爱相杀多年的老邻居了,以前也曾经掰过三次手腕,不过近期印巴都手痒了,那么这对邻居到底谁拳头更大更硬呢?小油瓶带大家来看看印度和巴基斯坦家里都有些什么硬货
导弹和核武器大pk双方最有杀伤力最核心战力,毫无疑问就是导弹和核武器了
印度拥有9个型号弹道导弹,包括射程3000-5000公里的烈火-3导弹,拥有130-140枚核弹头
巴基斯坦拥有射程覆盖印度全境的机动型短程和中程导弹,其中沙欣-2射程最远,可以达到2000公里,拥有140-150枚核弹头
小油瓶鉴定:在导弹和核武器方面,虽然印度在导弹射程上占有优势,但是巴基斯坦同样具备印度全境的打击能力,并且巴铁机动型更高,在核弹头方面,双方储备相当,总的来说,印巴两方的核武器数量和投送能力相当,这也就意味着,双方都对对方的核武器很忌惮。
陆军大PK印度陆军:120万人,3565辆坦克,3100辆步兵车,336辆装甲运兵车,9719门火炮
印度陆军坦克中有大量俄制T-72,T-90,还有水陆两栖坦克,各类地空火炮,导弹,还有大规模无人机
巴铁陆军:56万人,2496辆坦克,1605辆装甲运兵车,4472门火炮
巴铁陆军经常采购廉价武器来维持陆军长期大量战备,坦克方面也是万国牌,美国的、乌克兰的、中国的、俄罗斯的都有,但是巴铁地空武器装备数量较多,有便携式的防空导弹、毒刺、西北风,还有1000多门高射炮
小油瓶鉴定;在陆军方面,巴铁装备相对印度比较落后,但在地对空方面,巴铁实力不弱
海军大PK印度方面,1艘航母,16艘潜艇,14艘驱逐舰,13艘护卫舰,75架作战飞机,兵力6.77万
巴铁方面,9艘护卫舰,8艘潜艇,8架作战飞机
小油瓶鉴定;在海军方面,毫无疑问,巴铁被印度碾压,在海战方面,巴铁只能选择近海防御了
空军大PK印度方面,814架,其中包括200架苏-30,幻影2000,4架空中预警机,米格21/27系列老式飞机
巴基斯坦方面,425架,几十架F-16,100架枭龙,大量歼七等飞机,巴基斯坦在中国的帮助下拥有7架空中预警机
小油瓶鉴定:巴基斯坦虽然飞机数量少,但是飞机员素质高、战术素质高、战术先进,是一只实力强劲的空军,并且在。而印度呢,虽然占了数量的优势,但是一天到晚的摔飞机,飞机维护较差,飞行员平均素质也不如巴铁。
综合来看,巴基斯坦在海军方面和陆军方面不如印度,在空军方面对印度具有优势。
但是印度还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印度的武器装备纸面实力强,但是印度并不具备很强的研发能力,武器也是五花八门,基本全靠买,一旦出现战争,后勤补给不足,维修及弹药零部件短缺,会大大削弱印度的常规作战能力。
印度近期同时与中国?
俗话说“谋而后动”,莫迪不可能不考虑后果。首先,莫迪研判的结果是:不可能“打大仗”。那样的话,莫迪就会无所顾忌了!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印度有了核武器后的“膨胀”。其次,小规模冲突有利于调动印度民众的情绪,有利于转移内部矛盾和印度民众的视线,自然有利于莫迪的执政。再者,这三个国家都与印度有历史渊源及领土争议,具备了操作的基础。
印度与这三个国家的边境摩擦由来已久,但像这次这样“集中爆发”的现象却是“少之又少”。所以,令人纳闷。6月13日,印度军队与尼泊尔军队在双方有争议的卡拉帕尼等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肢体冲突”,并伴随着枪声。6月15晚,印度边防部队无视双方达成的缓和局势的协议,在加勒万河谷越境偷袭,引发大规模的“肢体接触”。6月16日,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冲突再起,并互相开炮。也就是说,印度人“四天打了三仗”。
从“四天三战”来看,印度似乎很“牛”。但是,从战果来看,“莫迪老仙,法力无边”不灵了!在与尼泊尔的冲突中,一死多伤,还被尼泊尔军人开枪下了“一大跳”。在与巴基斯坦的炮火互击中,印度方面“一死两伤”。在加勒万河谷的“肉搏”中,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多人伤亡。既然总是“吃亏”,那么,莫迪为什么还要挑起事端自取其辱呢?首先,我们从印度的自身说起。
从历史来说,印度也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印度是个世界文明古国,但它却在相当长的时期成为了别人的殖民地。从而导致了文明的衰退和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成为现代国家的机会。再加之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等先天条件不佳,导致独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在贫困中挣扎。
种族歧视是印度的一个根深蒂固问题,尽管在法律上早已废除了,但在现实社会中,等级制度仍然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严重束缚了生产力解放,阻碍了人们创造力的激发。再加上人口多,底子薄,使印度的经济发展一直不能尽如人意。直到2003年后,印度才迈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释放,自2003年后,印度迎来了一拨经济高速发展期。特别是莫迪将他在古吉拉特邦的“重视贸易,重视引资,重视软环境建设”的经验移植到国家治理层面后,印度更是加快了与国际社会融合的进程,到1999年底时,印度的GDP已经成功的超越了法英两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茶童出身的莫迪很有野心。当然,也不缺乏“智慧”。可是,当一个人野心太大时,难免就会失了“心智”,会做出一些荒唐之举。莫迪的野心就是要将印度打造成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可是,如果想实现这个“目标”,那就必须确保自己能够长期担任印度的领导人。所以,经济指标和民意便成为了莫迪追求的两大目标。可是,由于受到世界经济普遍下滑的影响,印度去年的GDP增长率只有5.8%,远远低于近二十年来的7%这个平均值,令莫迪在国内很没有面子。然而,随着2020年的到来。莫迪却又受到了更大的打击。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了整个世界。印度自然也是没能置身事外。在经历一段相对平和期后,终于还是爆发了!截止6月18日15时,印度的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达到367264例,死亡12262例。这还是在核酸检测极不充分下的数字。可以想象,如果大面积检测的话,也许数字更惊人。可是,即便如此,也给印度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毕竟,印度的实力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尽管美国的新冠状肺炎确诊病例已经突破200万例,死亡病例也早已超过10万例。但是,美国毕竟家大业大,医疗资源也非常丰富,所以,美国还能撑得住。然而,印度显然就“难以招架”了。
对于印度来说,最可怕的不仅仅是疫情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还有庞大的失业队伍。由于种姓制度的历史痼疾,导致印度的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所以,印度的贫民窟众多,一旦经济滑坡和失业加剧,不仅会有众多人“饿肚子”,更有社会矛盾的撕裂及民族矛盾的激化。印度本来就是个多宗教国家,民族间的冲突时有爆发。所以,如果疫情再继续蔓延的话,很可能会引爆内乱。所以,为了转移这些国内矛盾,也为了转移印度民众的视线。莫迪想到了“应该”在对外关系中做点多么。正因为此,印度与周边邻居的摩擦突然增多和集中爆发了!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和边境冲突源于印巴分治时英国留下的“祸患”。1947年6月,在英国撤出印度大陆前,其英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制定了一个分治方案,将印度分成了两个“自治领”,然而,蒙巴顿方案中却并没有将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确定。这也直接导致了三次印巴战争的爆发,及无数次的边境冲突。直到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仍然经常爆发武装冲突。本月16日,印度借口两名外交官的失踪,在克什米尔又一次挑起了双方的武装冲突。
英国在1814年侵占了尼泊尔,并强行将尼泊尔的卡拉帕尼,里普列克及林比亚杜拉这三个地方划归了印度。2008年,沙阿王朝在尼泊尔的统治彻底结束,尼共(毛主义及联合)等左翼政党执政后,尼泊尔与印度也就有了疏远的趋势。因为担心尼泊尔政府会声索领土主权,所以,莫迪拟定了“木已成舟”的策略,在其实际控制的卡拉帕内,里普列克,林比亚杜拉这三个地区“大兴土木”,建造了公路等基础设施,意在事实“蚕食”尼泊尔,将这片土地“合法化”。这显然激怒了尼泊尔政府和人民。于是,尼泊尔议会在5月13日通过了尼泊尔“新地图”。等于是在法理上收回了这355平方公里的领土。在南亚地区称王称霸惯了的印度也采取了实际行动,向这三个争议地区派出了军队。而尼泊尔显然不能任由印度这样的“霸道”行为得逞。于是也向该地区派出了军队。6月13日,“冲突”爆发了。
拉达克地区的领土争端问题也是英国制造的,一道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将本属于北方邻国的合法领土居然划归了印度。而印度呢?明知不是自己的领土,却还偏偏要“强占”。所以,边境地区的摩擦也就产生了,甚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爆发过战争。可是,印度却不接受历史教训,每逢国际局势有变化,或者印度国内的矛盾需要转移,需要调动印度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时候,印度总会在这些争议地区制造摩擦。所以,在印度国内疫情失控,国际局势出现变化的当下,莫迪又开始“兴风作浪”,并制造了加勒万河谷的“越境偷袭”事件。不过,由于军队素质低下,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从结果来看,很显然,在这三场冲突和对峙中,印度均没有“占到便宜”。可是,即便如此,印度却仍然没有悔意,仍然不断的在边境地区制造“事端”。因此,有网友问:难道莫迪就没有考虑后果?其实,以莫迪的“脑袋瓜子”,显然不可能不考虑后果。但是,由于国内矛盾的转移需要,以及莫迪认为目前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印度,再加之印度也有了核武器,他断定“摩擦”不会升级为大规模战争,所以,也就似乎无所顾忌了。不过,莫迪的“投机取巧”也有可能会害了印度。因为,如果印度屡屡突破底线,特别是忽视邻国维护领土主权决心的话,印度难免会有“自食其果”的时候。
印度和巴基斯坦军事对峙?
谢谢邀请!
自从印、巴分治以来、印巴两国因为边界问题发生了大大小小数次战争。Kashmir/克什米尔地区是引发印巴战争的“导火索”……
这一切矛盾的起因都是英国殖民者指手画脚造成的祸根,中印边界地区矛盾、印巴边界地区流血冲突一切的肇事者都是英国人,由于英国人的一只黑手不负责任的“胡写乱画”给这一地区制造无休止的矛盾和麻烦甚至于严重的流血冲突。
〔Kashmir/克什米尔〕、〔Indo-PakoIstaniWas/印巴战争〕
这些“热词”在印巴之间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之久、印巴矛盾有民族矛盾、宗教信仰矛盾、他国插手干扰造成的矛盾和麻烦等等矛盾错综复杂。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英国人!2019年8月1日、印度军队3.6万人突然大举进犯克什米尔敏感地区、引发愈演愈烈的印巴边界战祸、巴基斯坦被迫召回了“巴铁”驻印度大使、请求美国以及国际社会谴责印度的单方面军事行动、同时“巴铁”也采取措施增派兵力,印巴大规模军事冲突一触即发……那么,这个时候印度为什么突然对克什米尔地区施加压力?大有一举拿下克什米尔地区的雄心壮志,其实是印度现任总理……莫迪玩的政治游戏、莫迪为了谋求连任聚笼人心、在印度“爱国主义脆弱的心理”上再刺激一下印度人的“爱国”神经,采取玩“风险”游戏的手段刷存在、争取选民支持率、已便达到连任的个人目的!
印度人摸清了巴基斯坦这些年国内不稳定因素有点多、经济增长率持续低迷没有能力进行一场激烈的战争。
这就是印巴矛盾的基本概况、那么?印巴之间会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对抗和流血冲突?
半个世纪以来印巴边界地区的矛盾和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印巴两国没有胜利者,最后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拭目以待咯!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不要说这类志气话。目前的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性历史时期,大的国际性战略决策都要从政治、战略、经济、发展等方面去综合分析制定策略。不是头脑一热想打就打,这样正中某些国家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