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西游教师节答题,河南一小学家长因在班级群发了句家长又有作业了被老师踢出群聊?
从孩子家长的身份来看待这个问题,我感觉家长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过错。
首先作为老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老师布置了作业,家长感慨了一句,并不完全是在抱怨老师。
其次,老师的动作过于简单粗暴。还没和家长说上一句话呢,就直接把他踢出群里了,就在现代礼仪里,约等于就是当众把你推出门外,不允许任何辩解的。
第三,由此即彼,从老师对待家长的态度可以类推出,他平常对待学生的态度,很可能经常把情绪宣泄在在学生身上。而且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估计这位家长的孩子在班里一定不好过了。
碰到这样的小学老师,只能说运气太不好了,要是有办法换班或者转学的,就尽快行动。
所以咱们中国的家长尽自己最大能力给孩子择校,其实也是为了很大程度上,避免遇到类似这样的老师。毕竟好的学校里面的老师素质应该也会相应的高一些。
部分家长会给自己孩子的老师送礼品?
学生家长与老师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表达友好和谢意时赠送礼品也无可非议,但家长单方面在过节时送老师礼品明显不妥。从四方面来加以分析:一、首先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上升到规章制度和纪律约束的层面,坚决杜绝因为学生求学问题收受家长的礼品;二、其次从社会舆论监督和净化社会风气的角度,让人们的观念向正确的方向转化,坚决拚弃社会上的吃拿卡要现象,与不良习气做斗争;三、从人民教师的角度,要热爱自己的神圣职业,规避一些有争议和受谴责的行为;四、从家长的角度,要正视师生关系,不要用自私、庸俗化的东西来玷污教育的这块儿净土。分享至此,欢迎交流!
学校里面是上得好优质课的老师还是教学成绩优异的老师是好老师?
就看你从哪方面来区分了:
上好优质课的老师,去县里、市里或者省里参加比赛,取得好成绩可以给所在单位增光添彩,这就是好老师!
但是,一般能够上好优质课的老师,学生的考试成绩一般不那么突出。
而成绩优异的老师,一般都是教学比较看重成绩,死抓死抠课本知识得来的,而上公开课比较差一点,但是学校追求成绩,那么这就是好老师。
其实,我觉得上好优质课老师能力更强一些,在教学上不死板,拓展的范围广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好处更多一些;而教学成绩好的老师,大多比较死板、严厉、学生比较害怕,不敢学习不好——中国现在的教育就是看学生成绩,因为成绩好了,才能读好大学,将来有好工作,讲课好、教的孩子成绩不好,似乎也是白搭吧!
人们的观念在这里,不好改变。我还是欣赏上课好,成绩也好的老师,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孩子的大幸运!
职场中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
作为一个混迹职场12年的老兵,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的感触较多,也曾经为这个问题焦虑过,横不得有十八般武艺能够抵挡职场上的任何情况,但殊不知都是停留在术这个层面。
既然题目说“最有用”这个限定词,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我的答案(对我自己而言)是:换位思考。
一、为什么说“换位思考”是最有用的必备技能?为什么说“换位思考”是最有用的必备技能?这个问题已经被太多的人论证,包括我自己栽过的坑,吃过的亏,正是因为自己当初不知道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1.职场最强调的是对外贡献
皮特·德鲁克所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有深刻的答案,他说,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泛指今天我们职场上的一切从事知识工作的人)需要有5方面的特质,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要对外部有所贡献,即我们所做的工作要对周围的同事、下属、上司、客户产生贡献和价值。
2.对外贡献的核心基础是换位思考
一般而言,职场中几乎是所有事情,都是在一个组织、团队下开展的。如果把客户和服务的对象纳入进来,则必将产生需求侧、供给侧,而换位思考就是最为基础的技能要素。不然,客户是不买账的,同事是不合群,领导是不满意,下属是有情绪的。
3.成功的人,绝大多数是懂得换位思考的人
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一书,就很好的阐述了“换位思考”所带来的威力,以及能促进成功的能力。我们知道的行业大咖、领域专家、显赫政要等成功人士,绝大多数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懂得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搞定对方”。对方有需求,我就站在对方的角度、结合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予以满足。
二、如何做到换位思考?以下是我采取的办法,方法可能有点土、甚至笨,但这么多年来,我自己摸索后确实适用。1.先停下来,刻意让自己先“换位思考”
看上去有点大道理,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微乎其微。我的办法是,凡事外部传递过来一个信息、任务、要求、指示,第一时间不是给反馈、给响应,而是刻意的让自己停几秒,冷静的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当前的这件事情。相信我,即刻给出响应,往往容易带有自己主观私欲,或者是我们常听到的——惯性思维。
2.行动上,时刻换位思考
大道理都懂,但我们在说、做的时候,往往又不是换位思考,很多时候都会有一种情绪 —— “凭什么是我?!凭什么是他?!”,我自己曾经也是这样的愤青和执拗。客户投诉、领导不满、员工牢骚…往往是你的工作没有让其满意,就其根本就是没有站在他的角度来考虑、执行当前的事情。所以,我经常会假设式的思考:如果我这样做……,他会怎么样?
三、换位思考是“道”,说、写、读、做大多为“术”做什么 和 怎么做 是2个本质上就不同的问题,但我们大多都会奔着“术”去下功夫,当然还有很多的人连“术”都懒得去努力。我个人的建议是:有2-3项非常优秀的技能,已经够用了。我们都是凡人,不是天才,能够熟练掌握2-3个技能已经非常难得。而有“术”之后,若依旧盯着“术”,学完天下武功,是完全不可能的。以我从事的IT行业为例,IT技术更新换代实在是太快了,我们完全跟不上技术的迭代速度。而以“道”驾“术”,可能在后期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举个例子:
我有一个同事,“演说”的能力超级厉害,我自认为自己的演讲还算不错的了,但他是我非常崇拜的对象。但这个同事,太追求“术”本身而没有换位思考,甚至后来公司董事长听到他说话就头疼、烦,不想再听他啰嗦。
总结一下:
我个人认为职场最重要的能力应该是 —— 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首先是从思想上,即刻停几秒,不要让自己的惯性思维先入为主;其次,是行动上,要切实的在执行换位思考。最后,我想说的是 —— 职场要有“术”、有真本事,但成功更需要“道”,即换位思考。
家长殴打老师学生威胁跳楼成年后打老师教育信任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哪?
近些年来,老师屡遭家长或学生的威胁,甚至殴打,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屡遇尴尬。这是实情!
但这是“教育信任危机”?
“三味”认为题主的这个说法并不太准确!
当今社会和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面对教育和成才的激烈竞争,很多人对子女的教育重视度已近乎疯狂。
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当然源于对教育的信任和依赖。
不过,必须认清:人们对教育的信任和依赖,决不等同于对教师的尊重!
如今的现状就是如此——
一方面,社会或人们在对子女教育上高度依赖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另一方面,人们又对学校或教师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过于苛刻或不尊重。
“三味”讲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今年9月开学时,初一新生分班时,有个学生的小升初成绩并不好,按规定肯定只能分到普通班。但由于其父母在县里的关系很好,家里又不差钱,硬是插入的学校重点班。领导一句话,学校和老师只能接收。
但是该学生的成绩确实较差。不仅基础差,而且学习习惯和态度也存在严重问题。老师对家长反映情况,家长还不高兴。后来,还经常在家长群里表露出对老师的不敬和不满情绪。甚至还在其他家长面前,公然骂班主任和老师不会教育。
这样的家长,既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教育环境,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同时又自傲自大,打心里看不起老师,不尊重老师。
这样的家长,其实对老师来讲是十分难缠和危险的!一旦老师不小心出点差错,他便很容易得理不饶人,将小事化大,凡事喜欢上升到法律层面去追究。
由此可看出,出现这类“教育信任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
家长的家庭教育义务被淡化;而孩子的受教育受保护的权利被无限放大!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