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心血来潮,想跟大家伙儿聊聊奏鸣曲形式和交响乐这几块儿的关系。一开始我也搞不太清楚,感觉这些名词儿都挺唬人的。
最早,我是从听各种古典音乐开始的。最开始就听个响儿,觉得好听就完事儿。后来慢慢听多,就琢磨着,这些曲子好像都有点儿规律,尤其是那些个交响乐,听着挺恢弘大气的,但总感觉里面有些段落特别像。
然后我就开始查资料。这一查不要紧,发现这里面学问还真不少。“奏鸣曲”这词儿,我一查,原来是从意大利语“sonare”来的,意思就是“发出声音”。一开始就是指那些用乐器演奏的曲子,跟人声唱的区分开。
折腾开始
然后我开始较真儿,非得把奏鸣曲形式和交响乐这些个东西弄明白不可。我就到处找资料,看书、看视频、还去网上搜各种文章。这一研究,发现这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
- 发现奏鸣曲形式可不是一种具体曲子,像交响乐、协奏曲,好多曲子的第一乐章都是用奏鸣曲形式写的!
- 发现交响乐,就是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只是交响乐比一般的奏鸣曲更牛,表现力更强,听着更过瘾!
最让我头疼的是,奏鸣曲形式里面还分啥“引子”、“主题发展”、“再现”、“尾声”……我的天,这都是啥!我开始疯狂做笔记,把这些个概念都记下来,然后一个个去对应着那些曲子听,试图找到点儿感觉。
总算有点儿明白
经过一番折腾,我总算摸到点儿门道。 简单来说,奏鸣曲形式就像是一个“公式”,很多古典音乐都喜欢套用这个“公式”来写,尤其是交响乐的第一乐章。而交响乐,则更像是一个“加强版”的奏鸣曲,用整个管弦乐队来演奏,气势更足,情感也更丰富。
现在再听那些古典音乐,感觉就不一样。以前就是听个热闹,现在能听出点儿门道,感觉自己也算是个“入门级”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嘿以后再跟人聊起古典音乐,我也能说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