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装备,DNF男弹药选步枪还是手弩?
关于DNF男弹药选步枪还是手弩荒古武器的问题,小编我这样和你说吧,我的装备是成型幽魂恍惚,用白12荒古步+红11艾格尼斯,单刷一圈卢克前五图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用白10地狱+0强无附魔非洲石头,单刷前五图只要15分钟。猫大这种完全体弹药,竞速地址中还需要很大程度的依赖平X,更何况我们这些装备手法更次的弹药。
弹药的技能伤害,说实话这版本对比大部分职业,都是不够看的。当然,你要是只打过气副本安图恩,那么步枪优势很大,反正伤害都溢出了不是吗?另一方面拥有高等级的子弹,平X输出所占比例很大,女弹药偏向于技能,男弹药普攻更强,手弩有很好的子弹倾泻能力,以及子弹数比较多,快速的射击能力对怪物有压制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DNF女弹药用什么武器呢?
手弩好,它比自动攻高,鹰眼短弩和双翼之弩对弹药来说都不错 鹰眼短弩 手弩武器 普通取出速度 物理技能:MP-20% 冷却时间-10% LV35级以上可以使用 物理攻击:223~238 魔法攻击:270~278 力量 +10~14 物理暴击+5% 命中率-1% 双翼之弩 手弩武器 普通取出速度 物理技能:MP-20% 冷却时间-10% LV30级以上可以使用 物理攻击:200~208 魔法攻击:236~244 力量 +10~13 物理暴击+3% 命中率-1% 跳跃力+40 [硬直弹]技能Lv +1
战争时缴获了敌方军舰或者大炮归自己使用后?
战争中缴获对方的军舰和大炮,解决弹药问题一般靠的就是缴获和合理的安排后勤。特别是各种火炮,在战事特别吃紧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好的火力补充物,弃之可惜。
二战时苏德双方都有将缴获的火炮拿来补充己方的习惯,例如苏军的1900/02P式加农炮和1902/26野战炮就是例子,这些炮很多继承自沙俄军队,后来成为苏军相当普遍的装备。波兰人根据苏联人20年代的许可证生产了大量的该型火炮,后来在战争中统统便宜了德国人。
德国人将76.2mm的1900/02P略作修改就命名为IeFK 294(r),75mm的1902/26则命名为FK 02/26(r),很自然的就装备了德军。他们有缴获自波兰的弹药库存以及想配套的军工厂,又有相当大的火炮保有量,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都有同类装备,所以这些火炮列装德军后并不会产生什么弹药问题,更何况这些弹药还能在苏联人那里缴获补充。
后来苏联人改进生产了1927年式团属野战炮和1902/30型76.2mm野战炮,这些苏军极为广泛的武器依然被德军缴过来就用,都用熟了,而且满地是炮弹,干嘛不用?
坦克方面也是例子,苏军虽然在二战时打出了汹涌的钢铁洪流,但许多所谓的“战损”其实是让德军拖去再利用了。从小小的T34-76到厚重的KV-2都有不少落在德军手里,稍事休整换个涂装就成为纳粹铁蹄的一部分。只要量大,就拥有成建制使用的价值,后勤补给也就不是问题。
德军一般也不对这些坦克火炮做什么大的改动,战争时期也没那个空闲去做大的调整。他们往往把缴获的坦克变成统一的部队,这样便于统一维修和技术支持,后勤方面也会容易的多。在二战的战场上任何装备都不过是消耗品,拿敌人的东西以战养战没毛病。
战争打的是资源,打的是工业,战场除了合理消耗掉武器外,还有很多东西实际是给“浪费”掉了。这里面包含撤退时抛弃的、士兵丢弃的、部队藏匿的、运输途中被拦截的等很多很多因素,反正别指望士兵们能在时时刻刻拼到最后一刻子弹。大量的战场遗留物资经过打扫和细致的分门别类,就能让其重新变成支持战争的财富。
许多炮弹就是这么打扫战场得来的,遗弃的炮兵阵地、打烂的坦克、投降的敌方军队、缴获的弹药库都可以提供海量的配套物资。只要注意收集和储存,很容易就能在大战中形成对口的后勤项目。德军在二战中这套玩的极为熟练,美械、苏械、英械都有不同程度的“拿来主义”,反正大炮哪怕剩一发炮弹也有其巨大的价值。
至于军舰那就更没毛病了,大型军舰缴获非常困难,二战法国的舰队集体自沉也没让它人捡到点荤腥;德军斯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在乌拉圭与英舰大打出手,宁愿自沉也不投降;沙恩霍斯特号战巡1V14,宁死不屈;二战时一艘战列舰动辄成百上千的舰员,再加上一个与舰同休的死硬舰长,几乎没有被生俘的可能。
所以根本不用去想象这些大型战舰的下场,即便能生俘,它们的主炮弹药在当时也是不比现在导弹便宜多少的专产订制货,让工厂照着原装弹药仿制就行。大口径舰炮都是分装弹药,弹头口径和尺寸无误就没有什么发射问题。
俾斯麦的姐妹舰提尔皮兹号,炸得坐沉后被盟军俘虏,但是没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它被出售给一家挪威的拆船公司,挪威人把水面上能拆的都拆去卖钱了。德国人在尼古拉耶夫船厂俘虏未完工的苏联级战列舰“苏维埃乌克兰”号后,把它当成了巨型的金属矿山,生生拆走了4000吨钢材。
小型的军舰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舰炮炮弹并非难以生产的东西,海军也不是一支靠贫穷就能支撑的军种。工业国家除了仿造炮弹外,还可以通过铣炮膛改闩以及干脆换炮来解决问题。几门火炮对应整个战争的消耗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进口弹药也是方法。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人掳去的北洋水师“镇远”、“济远”、“平远”、“康济”“广丙”及“镇东”等等10舰,只有“康济”被日本人拆光武器放回来运送丁汝昌的尸身。“镇远”被日本人维修后列入“一等铁甲战列舰”,船上的德国大炮都是现成的,进口点炮弹就能发射。不过这时战争已经结束了。
战斗机降落时真的要把弹药全部扔掉?
兔哥回答;如果是陆上机场着陆,战斗机如果没有负伤的情况下并不需要抛弃弹药。战斗机都有一个规定的载弹量,只要不超载,起飞能够起来降落就没有问题,这并不是瞎说。首先战斗机是非常费油的,对于燃油的消耗是很大的,战斗机带弹起飞时都需要加满油,最少也是半满油,而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燃油消耗很大。我们以苏-27战斗机为例,这款飞机的载油量能够达到9.4吨,而苏-35的载油量更是达到了11.5吨,足见战斗机的耗油量是很高的。我们举个例子,苏-27战斗机最大航程是3790公里,9.4吨的满油量平均一吨油飞403公里,这还是不开加力,用最省油的方法飞行。因此,战斗机只要升空,回来时的重要就会远比起飞时的重量轻。
另一个原因,战斗机不是舰载机,降落时不需要采取暴力的方法下降,跑道足够长,只要按照规定的降落要求就不会有事。战斗机挂弹飞行都是去搞实弹演习或是打靶训练(打仗就不说了),你把弹药用完也比带回来扔掉要安全的多,影响也小。就算是带弹回来也不会抛弃弹药,在自己的国土上,机场周边都是庄稼地或是居民,你把炸弹扔下来怎么可能,即便是属于抛弃不爆炸也不能随便扔啊,毕竟不是一架飞机,每天都要训练,就算炸不到人员,也破坏环境吧。重要的是弹药都是花钱买的,这么折腾谁受得了。关键是没必要,如果太重,多飞两圈就是了,别忘了飞机能载十来吨的燃油,把油烧完总比扔炸弹要好,当然这是正常的情况下。(战斗机油箱位置↓)
战斗机平时训练,演习中根据要求携带所需的弹种,是不会允许带弹回来的,除非是你的投弹装置发生了故障,无法投弹,只能带弹回来,这种情况通常也是需要带弹降落,目前,带弹降落的问题已经很普遍也很成熟了。不要说普通的炸弹,导弹,就是核弹也有过带弹降落的事情。当然,假如飞机发生故障,比如,起落架放不下来,只能是弃弹,通常战斗机基地周边都有弃弹区,这样就可以扔掉弹药。这也只是假设,平时战斗机都是挂弹训练,注意是假的教练弹,只有实弹训练或是演习什么的时候才挂实弹,而且挂上就不能带回来。
飞机着陆有严格的限制,其中的重着陆就是很容易出现的情况。所谓重着陆就是着陆时的速度,角度大,使垂直加速度过大造成飞机的损坏,这属于人为因素和特殊气候下造成的。舰载机由于航母的甲板距离短,需要阻拦索助降,舰载机通常会把危险性比较高的弹药抛弃,但并不是所有。目前,舰载机的带弹着陆也有了重大的进步,弹药的抛弃对于舰载机来说不是个简单的事,后果很严重,很可能扔下的弹药就落入它人之手,这是很不利的。所以能不扔掉弹药就不会扔。
至于起降架强度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强,战斗机起落架都是弹性结构,能够抗衡下降重力加速度的冲击,只要不采用重着陆就不会损坏起落架,起落架的强度都经过严格的检验。如果不按照规定去作,再强的起落架也架不住,即便是起落架不损坏,其它部位也会损坏。所以并不是加强起落架就能避免。起落架有重量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加固,但完全能够满足正常的降落要求。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是怎么得到武器弹药和资金的?
美国和北约在阿富汗军事驻扎时,塔利班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巴基斯坦半自治的部落山区就是阿富汗塔利班的大后方,那里简直就是民间生产枪支弹药的乐园,巴基斯坦政府也管不了他们。阿塔和巴塔如亲兄弟,塔利班想获得武器和炮弹简直是易如反掌,只要有了枪炮,人们望风归顺,连美国、北约车队都要向塔利班交保护费,贿赂塔利班求安全,何况当地的富户商贾,贩夫走卒,种田耕农,他们怎么可能不向塔利班纳税进贡,服徭服役。塔利班作为一方大佬,实在是想不富都难。
当年某个欺行霸市,占江占海的市霸砂霸,他们的团伙财产是十分惊人的,光一个砂堆,拍卖就超过四千万元。参照一个黑恶势力,联想一下塔利班能有多富,总之实在令人羡慕。再想想之前的塔利班,不用花钱搞基建,不用给公务员队伍发工资,也不用发什么养老金,只用大把收入供成员们享受。如此,没坐江山之前的塔利班真的十分富裕。不过,当家后的塔利班,这要钱,那要钱,不知能否把阿富汗管理好。
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部落山区,有枪就是草头王,美国根本压制不了塔利班,甚至和塔利班做起生意,让塔利班挖矿转巴基斯坦卖往美国,塔利班才是阿富汗财富的得益者,何愁没钱。过去美国根本深耕不了阿富汗,广大农村山区依然是塔利班的天下,美国扶殖的阿富汗政府只是龟缩在城市里的纸扎班子,没啥基础。阿富汗塔利班早已控制阿富汗的财路,美国走了,他们自然要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