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皇家骑士团,海王有什么看点?
海王怎么混成了“正义联盟”最尴尬的英雄?
还有3天,《海王》就要上映了。
美国影评人说:这将是DC超级英雄电影的翻身仗,是继《神奇女侠》之后,DC最成功的超级英雄电影;甚至有人放话:在DC超级英雄电影中,《海王》将与《黑暗骑士》。
这些好评让粉丝对这部电影格外期待。但不管电影出来效果怎么样,不可改变的一个事实是:海王是“正义联盟”里比较尴尬的一个英雄。
海王的出身:半人半神的“大海之王”
根据漫画中的内容,海王是美国慈恩港灯塔看守人与海底之国亚特兰蒂斯女王所生、拥有半人类、半亚特兰蒂斯人的血统。
海王原名亚瑟·库瑞,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特质:他能在水下自由活动与呼吸、并操控海洋生物。他的武器,是著名的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武器,能操控大海力量,掀起风浪的魔法三叉戟。
【海王亚瑟·库瑞】
在DC漫画世界里,他是正义联盟的创始人之一,是海底城市亚特兰蒂斯的国王。作为一名君王,海王统治着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地表,全球97%的生物圈皆可听其调配。
但是,海王并没有表现出国王的霸气。他自小由其生父抚养长大,爷俩过着再普通不过的生活。海王青年时代没有什么传奇,整天不是和鲨鱼海豚玩耍,就是跑到海里救个渔民啥的消磨时间。
【在正义联盟中,海王也没有站C位】
电影《海王》的故事,主要是:海王亚瑟·库瑞的出生,成长,并最终成为“大海之王”的故事。
小时候,海王在海洋馆控制了玻璃缸里的鲨鱼,鲨鱼撞击玻璃缸,吓跑了欺负他的小孩。
【操控海洋馆生物的“小海王”】
海王长大后,他的母亲亚特兰蒂斯女王被其子“海洋领主”奥姆谋杀。愤怒的海王来到亚特兰蒂斯,击败了同母异父的弟弟奥姆,同时还向亚特兰蒂斯人揭露了奥姆杀死母亲、夺取王位并企图挑起与人类战争的丑恶罪行。
【海王的母亲,亚特兰蒂斯女王】
因为海王拥有皇室血统,还是两个种族爱的结合,能带领亚特兰蒂斯和平发展走向辉煌,所以加冕为亚特兰蒂斯的国王,掌管七海,还被赋予亚特兰蒂斯王权的象征,能操控大海力量、掀起风浪的三叉戟,之后成为海王,守卫海洋和人类世界。
【手持三叉戟的海王】
海王的超能力:超级适应力,超级操控力
作为一个超级英雄,海王也有超级速度、超级力量,在电影预告片中,他能一个人刚翻几百吨重的潜艇。此外,他还有着极高的防御力,能抵抗大部分人类武器的攻击。
【海王一个人硬刚起了一个潜艇】
但是,这些超能力相对于那些陆地上的超级英雄,只能说马马虎虎,海王真正厉害的,是在水下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海洋生物的操控能力。不论在水上水下,他都能自由呼吸,他能号令各种海洋生物。
三点局限:海王是一个尴尬的英雄
当海王举起三叉戟时,能够劈波斩浪,其场景展现出极致的力量之美,如同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降临,令人心潮澎湃。
即便如此,海王依然有其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导致他在“正义联盟”里的位置比较尴尬。
第一,离水则弱
海王的力量在正义联盟的七名创始人里排在中游,虽然能举起数十吨乃至百吨以上的重量,但不及超人、神奇女侠以及绿灯侠。
他的防御能力也一般,普通的刀枪无法伤害到他,但如果是锋锐的利器以及很猛烈的火力是可以破防的,防御在联盟七巨头里面也是中规中矩。
海王的速度,在大海中会有超音速一般的潜泳速度,但在陆地上只比常人稍快,远不及其它超级英雄。
可以看出,离开了大海,海王的超能力中规中矩,没啥特色。
第二,没有发挥出装备的全部威力
【海王的三叉戟】
海王的装备是亚特兰蒂斯王座的象征——三叉戟。这可以说是海王最大的亮点,不但锋锐无比,而且属于上古时期的神器,可以使用魔法攻击。不过,尴尬的是:海王几乎都是用它来肉搏,这就使得武器的威力大打折扣。
拿兵器来近身格斗,正义联盟里的神奇女侠就是这么战斗的,而且神奇女侠的战斗技巧比起海王明显要高出几个级别,所以海王不但力量速度智慧比超人闪电侠蝙蝠侠比下去,在战斗方式方面又比神奇女侠逊色。
第三,海王的宿敌黑蝠鲼
【海王的宿敌黑蝠鲼】
一个超级英雄厉不厉害,有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考察他的夙敌。
当上“大海之王”后,海王的夙敌就是黑蝠鲼。严格上来说黑蝠鲼并没有超能力,他是靠他那套潜水服和头盔增强他的力量,能做出一般人办不到的怪力。
一般人在水中会因为水压而走起来不容易,但他也因为那套战服的关系,让他能在水中不受水压而自由行走,黑蝠鲼本身也很会打架,因为之前也练过各种武术。而他的头盔能够供他在海里呼吸,眼睛也能发射镭射以及配备各种致命的武器。
这样的夙敌算不上多厉害,像雷神和洛基之间的大战,这里是没有的。
最后,还想强调一点:海王的超能力尴尬,并不影响粉丝喜爱他,说这么多也并不影响我对《海王》这部电影的期待。
光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就很值得期待。导演温子仁以作品闻名于世。
【导演温子仁】
他2004年执导《电锯惊魂》,2007年执导电影《死寂》、《招魂》等,2013年执导《速度与激情7》,他的电影破了很多票房的记录,他永远能用最小的成本拍摄出最好的电影,最后获取很高的票房。
【“马王”扮演“海王”】
而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也是炸裂了。扮演海王的是《权力的游戏》里的“马王”,扮演亚特兰蒂斯女王的是妮可·基德曼。
有这些超级大腕儿,会不会将海王在“正义联盟”中的位置提升一个档次,不断向C位靠近?也未可知呀。
30岁的大玉儿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8年?
所谓的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只出现于各种传闻与如今的荧幕之上,正式的史料中,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证明当年孝庄太后曾委身多尔衮,何来下嫁之说与子嗣。
孝庄太后的婚姻,本身就充满离奇色彩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各部之后,为了强化自身实力进攻明朝,开始与蒙古联合,而其采取的联合方式之一,就是联姻,其中蒙古黄金家族后裔的科尔沁部,是女真着重拉拢的对象。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而当时皇太极后宫的15个后妃之中,有5人共有单独的宫殿,其中有三人来自科尔沁蒙古。
更神奇的是,三人是姑侄关系,也就是皇后哲哲、宸妃海兰珠与庄妃布木布泰,庄妃,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
布木布泰,姓博尔济吉特氏,小名大玉儿,其13嫁给了时年34岁的皇太极,而在大玉儿出嫁之前,皇太极已经迎娶了大玉儿的姑姑哲哲,也就是后来的孝端文皇后,换句话说,大玉儿其实嫁给了自己的姑父。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哲哲嫁给皇太极多年,却始终没能生育男丁,因此科尔沁部又送去了大玉儿,不久后,大玉儿的姐姐海兰珠也被送嫁皇太极,姑侄三人共侍一夫,这样的婚姻关系在中原必然是悖逆人伦,但是在满蒙地区,这并没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姑侄三人中,姑姑哲哲作为皇后地位很高,而且很受皇太极的敬重,海兰珠极其受皇太极宠爱,海兰珠所生的皇八子若非早夭,恐有被立储的可能,相对来说,庄妃大玉儿其实是最不受宠地位最低的一个。
按照相关史料记载,大玉儿“无它好,独嗜图史”,大玉儿基本上没有其他爱好,只是喜欢读书而已,也没心思去参与后宫之间的倾轧斗争。
诸王相争,孝庄所生的福临捡漏满洲入关之前,皇太极驾崩,由于其并没有指定好继承人,使得皇位空缺出来,并且成为诸王之间争夺的焦点。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非嫡非长且年纪很小的福临竟最终胜出,而在这场帝位之争中,就传出了孝庄太后为了儿子的前程,与多尔衮有染的传闻。
按照当时的八旗制度来看,各旗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推选本旗旗主成为继承人,也因此导致各方争斗不断,皇太极死后,他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长子肃亲王豪格都正值盛年,并且实力旗鼓相当,也是竞争最猛烈的两个人。
豪格拥有两黄旗与正蓝旗的支持,多多尔衮手中则握有两白旗,镶蓝旗的旗主济尔哈朗实力非常弱,握有两红旗的礼亲王代善,成为最终结果的关键。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长子,是皇太极的兄长,当年也是最有资格与皇太极争夺汗王之位的人选,所以其威望极高。代善之子告知其“众人已议定睿王”的时候,代善却不置可否。
各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多尔衮率先退让,提议让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继位。
多尔衮如此提议的打算很简单:
一,福临虽然年幼,但终究是皇太极之子,可以得到两黄旗与正蓝旗的拥护;二,借福临的登基,迫使豪格退出帝位之争;三,福临年幼,多尔衮能够借此摄政。这个折中方案得到了各方的赞成,如此一来,福临成为了满洲入关的第一位皇帝,然而皇太极膝下子嗣不少,为何偏偏选中福临,成为了后来人们怀疑多尔衮与福临之母孝庄太后有私的一个理由。
为何是福临?其实也并不算复杂。
皇太极膝下11子中,除去长子豪格,当时的老二、老三与老八都已经离世,四子、五子、六子、七子与十子都是庶妃所生,地位太低,真正有成为嗣君资格的“五大宫”后妃之子,只有孝庄太后所生的九皇子福临与麟趾宫懿靖大贵妃所生的十一皇子博木博果尔。
但是,博木博果尔的生母懿靖大贵妃身份比较特别,她虽然也出身博尔济吉特氏,但她原本是满洲曾经的宿敌林丹汗的妃妾,后来林丹汗大败,她作为战利品被皇太极纳入后宫,也因为这个缘故,博木博果尔难以获得各旗的承认。
也就是说,福临被选中,其实与孝庄、多尔衮之间有什么私情并没有关系。
顺治时期的孝庄太后,其实仿佛花瓶荧幕之上的孝庄太后,在朝政与后宫之间游刃有余,手段相当凌厉,然而实际上,当年的孝庄太后在顺治朝并没有太大的作为。
由于福临年幼,多尔衮摄政,在此期间,清王朝的所有大事完全都由多尔衮掌握,所以他从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父摄政王。
当时的多尔衮已经权倾天下,成为了大清皇权唯一的实际掌握者。
同一时期,孝庄太后实际上长期与年幼的福临分宫居住,母子俩根本见不上面,而这显然也是多尔顿防止孝庄太后利用小皇子染指朝政的一个举措,孝庄母子无力反抗,只能隐忍顺从。
顺治七年,也就是多尔衮摄政的最后一年,江南正式出现了孝庄太后下嫁的风闻。
南明遗民张煌言写了一首诗: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这样的流言蜚语传得煞有其事,一群长居江南,根本没亲眼见过的人之间盛传着,多尔衮被称为皇父摄政王,就是因为孝庄太后下嫁了,所以多尔衮才称作“皇父”。
而且,满洲入关之前,本来就有收继婚的习俗,弟弟迎娶兄长留下的寡嫂并不稀奇。
所谓三人成虎,关于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被传得越来越像真的,甚至清史名家商鸿逵也认为孝庄下嫁虽然没有确证,但有蛛丝马迹可寻。
但与此同时,更多的史学家认为,当年的张煌言本身就反清,他写下的诗并没有任何根据,自然不能够作为孝庄下嫁的证据,而顺治帝尊多尔衮为皇父,类似于古代“尚父”的尊称而已。
而且,孝庄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因为明末被毁,直到顺治十年才修好,孝庄太后也才入住,当时的多尔衮已经死去三年,张煌言所谓“慈宁宫大婚”的说法,自然是子虚乌有。
何况,满洲本身就有收继婚的传统习俗,即便是在皇室也并非没有过,倘若孝庄太后真的下嫁多尔衮,在满洲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不可能没有任何记载。
多尔衮身后的悲,可能就是孝庄的意思顺治七年冬,多尔衮于狩猎途中离世后,孝庄太后才真正开始走向朝堂,当时的顺治帝仅有十三岁而已,对于多尔衮的各种清算,人们自然更相信是孝庄的主意。
原本,多尔衮被举行国葬,随即,顺治帝下诏从其王府收回玉玺,十天后宣布亲征,仅仅两个月后,当年被多尔衮屡屡打压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告发多尔衮曾有意篡位,多尔衮身后的悲凉下场,由此开始了。
最终,多尔衮被剖坟斫棺,掘墓鞭S,所有的荣耀都被褫夺削去,整个过程雷厉风行,虽然都是以顺治帝的名义下的诏,但真正的意思,都出自慈宁宫,从此也看不出,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之间,存在着一丝一缕的情分。
孝庄太后下葬的迷惑孝庄太后崩逝之后,的确留下遗诏,让其皇孙康熙帝玄烨不要将其送回昭陵与皇太极合葬,而是要陪伴自己的亲儿子顺治帝福临,也因为孝庄太后的遗诏与祖宗家法相悖,使得康熙帝左右为难,竟将孝庄太后的葬仪搁置了三十多年,直到雍正朝才解决。
母陵陪子陵,这无论是满洲还是中原,这样的规制都不符合礼制。
事实上,孝庄太后的下葬在清朝初期属于非常规的操作,因为满洲原本的传统是火葬,努尔哈赤、皇太极与福临,三代皇帝都是火葬,直到康熙时期,深受中原土葬的影响,清朝皇室才开始盛行土葬。
如果按照传统,康熙帝不能接受,如果土葬,那么孝庄太后也不能与皇太极合葬,所以康熙帝只能将祖母的棺椁停在东陵风水墙外,修建暂安奉殿放置长达37年,也就是说,孝庄太后最终独葬昭陵,跟多尔衮压根儿没关系。
执金吾是何等官职?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出自《后汉书》,据说是刘秀早年的人生两大目标。这句话与后来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有异曲同工之妙。执金吾是两汉的九卿之一,部级干部。阴丽华是光武帝刘秀的发妻,第二任皇后。
执金吾是什么官?执金吾就是秦汉时期的中尉,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名为执金吾。执金吾职掌北军,职责有两个,一是护卫京师防卫和治安,二是皇家卫队。
两汉京师有南北二军,南军掌宫城防卫,首领叫卫尉。北军负责整个京城的防卫和治安,类似于现在的公安部兼卫戍部队。同时执金吾还兼任皇家卫队,负责皇帝出巡时的安保工作。
卫尉和执金吾都是九卿级别的高官,两汉中央官制叫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丞相掌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级别。
三公之下按职能划分为九卿: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中尉(执金吾)、少府。九卿之下各设司监。
当然,九卿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部级单位”,远不止九个,比如还有大司农、水衡都尉等。各阶段九卿究竟指哪九位部长,略有差异,一般情况执金吾算作九卿之一。
刘秀所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就是指他偶然看到皇帝出行时,皇家卫队(执金吾)的威严壮观,觉得很拉风,有点类似小朋友看国旗班的雄武,由此感慨而发。谁知一不小心,执金吾竟成了刘秀手下“微不足道”的小官!
阴丽华与刘秀的婚姻阴丽华是南阳郡新野人,阴家与刘家有一定交往,两个家族都是南阳豪族。阴氏是春秋时期齐相管仲的后人,南阳刘氏是汉景帝的庶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人。
阴丽华的异母哥哥阴识,跟刘秀的哥哥刘縯,应该有不错的交往。当年尚在长安读书的阴识,听闻刘縯举兵,立刻抛弃学业回到新野,率领族兵加入刘縯的队伍。
刘秀与阴丽华成亲,发生在刘縯举兵的第二年,那一年刘秀已经二十七周岁,阴丽华十七周岁。刘秀为何一直到二十七岁才成婚,一直是个谜,寻根拜祖认为,刘秀其实并不像史书描写的那样,早年就是个读书种田人,他应该是当地豪强,江湖人士,有点像老祖宗刘邦,所以婚姻耽误了。
刘秀娶阴丽华后,要出巡河北,为了防止阴丽华受到更始帝刘玄的加害,刘秀就将阴丽华送回老家,由他姐夫的侄子邓奉保护。
后面的故事大家很熟悉,刘秀在河北为了拉拢当地豪族刘杨,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建武元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派人将阴丽华接到身边,而此时,他与郭圣通的长子刘彊已经出生。
建武二年,刘秀立郭圣通为皇后,刘彊为太子,而发妻阴丽华的身份却降为妾。史书上说,是阴丽华“固辞后位”,我觉得有点不实。
刘秀与郭圣通虽是政治婚姻,从他与郭圣通生五子一女的情况看,俩人夫妻关系应该相当不错。当然刘秀对阴丽华也不赖,跟她也生了五个儿子。那么后来为何刘秀要废掉郭圣通,改立阴丽华呢?
有人认为,刘秀为了兑现当初的诺言,他的真爱一直是阴丽华。其实这个说法一点靠不住,我不是说刘秀不爱阴丽华,至少刘秀更立皇后,其目的跟爱没多大关系,而是政治形势的需要。
在更立皇后前两年,因为度田事件造成了全国性的动乱。度田是刘秀与豪强世族的一次摊牌,而这些豪强世族很多都是刘秀的功臣。刘秀对豪强们的叛乱,采取边打边拉的政策,好容易压制住了他们,也让刘秀惊出了一身冷汗。
在刘秀的功臣集团中,存在两大阵营,一个叫南阳集团,一个叫河北集团。到度田事件发生时,河北集团的核心人物都已经去世,对皇权的威胁不大,最让刘秀头疼的就是他的家乡南阳集团的功臣派。
刘秀更立皇后,其实就是为了安抚南阳集团。因为郭圣通家族就是河北豪强,阴丽华家族就是南阳豪强,她们分别代表两大势力集团!废郭圣通就是因为河北集团势力的衰微,立阴丽华就是为了给南阳集团一个未来的预期。
揭开这个本质,似乎让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变得黯然失色,有点残忍。不过,我们也没必要遗憾,事实上刘秀与阴丽华虽不像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的那么美满,至少他们夫妻感情还是不错的。
阴丽华之所以走上后位,除了政治因素,跟她的优良品行有关,《后汉书》记载:“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被誉为一代贤后。
刘秀是否真的说过此话?再说一个让大家失望的事(我是不是太过分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很可能是《后汉书》作者范晔编造的!《后汉书.光烈皇后纪》记载:
“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在长安是他少年时代,那时候是王莽新朝时期,他在长安求学,十几岁的少年。按《后汉书》记载,在去长安前,刘秀就结识了阴丽华,那时候阴丽华还是几岁的小丫头,还没长开。不说一个几岁的小丫头,能美到什么程度,刘秀那时候就说出这样的话,岂不是有点流氓?
再说,既然那时候就心仪阴丽华,为何一直拖到自己二十七周岁才娶阴丽华。西汉规定,女子十五岁(虚岁)前必须出嫁,否则就课以重税,阴丽华嫁给刘秀时,已经十七周岁了!
显然记载有问题。
史书记载刘秀去新野在哪一年呢?地皇三年,即刘縯起兵的那一年。那一年,刘秀因为宾客犯罪受牵连,跑了,跑到新野避难,顺便帮他哥哥采买粮食。刘秀见到阴丽华,应该就是在那一年。我们前面提到过,阴识那时候正准备加入刘縯,我估计跟阴识具体联络的,就是刘秀,因而他有机会出入阴府。
所以,范晔的这段记载,要么搞错了时间顺序,要么就是他编造的。为什么要编造,因为刘秀和阴丽华在历史上的口碑太好了,他们应该有个美满的爱情,应该有浪漫的海誓山盟!
别怪我打碎了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我只是根据史料分析。其实,爱情是否美满,完全存在于读者自己的感受,试想一下,刘秀与阴丽华蜜月分离,刘秀的牵肠挂肚,二人的悲欢离合,那不也是一种甜蜜吗?何必在意真的圆满!
成吉思汗的子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9914条回答。
成吉思汗在《元史》确切记载的,有6个儿子。
按照出生顺序依次为:
术赤
察合台
窝阔台
拖雷
兀鲁赤
阔列坚
我们分别看看这6个儿子的结局。
术赤
术赤是铁木真的长子,但一说他的母亲孛儿帖被蔑儿乞部的首领脱黑脱阿抢走的时候,并没有怀孕。但铁木真在义父王汗帮助下抢回孛儿帖,这个女人已经怀孕,后来生下了术赤。
传承游牧民族的特点,并不太看重血统,铁木真还是很宠爱术赤,而术赤这个名字就是蒙古语的“意外闯来的客人”。
术赤年龄最大,少年时期就跟随铁木真四处出征。比如1207年攻打蒙古部落,1211年和1213年两次攻打金国,1217年伐吉利吉思,1219年征讹答剌和花剌子模,术赤都有很大战功。
铁木真众多儿子中,术赤的战功最大。虽然蒙古人是幼子继承制,但战功卓著的长子也是很有可能继承大汗宝座的。
但术赤的身份毕竟存疑,成吉思汗唯恐族人不满,实际上剥夺了术赤继承大汗的权力。
术赤被任命为距离蒙古草原最远的西面金帐(钦察)地区大汗,当时这里还是比较荒凉的,引起了术赤的不满,开始对父亲不太尊重。
1223年成吉思汗召他觐见,术赤说自己有病拒绝赶来。在术赤身边的将领则密报他其实没有大病,铁木真非常恼怒,认为长子忤逆,试图派兵攻击。
但在铁木真调动兵马期间,术赤却真的患上重病死了,时年45岁。铁木真既往不咎,命令术赤次子拔都继承汗位。拔都继续西征,于1242年建立了强大的金帐汗国,奴役了俄罗斯人长达200多年。
察合台
察合台同术赤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但两人不合。
察合台的性格比较粗暴,心眼较小,铁木真并不喜欢他。
察合台也参加了一系列作战,战功仅次于哥哥术赤,但也明白自己性格缺陷导致不能继承大位。
即便如此,他也不愿意让哥哥术赤继承,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察合台推出同父同母的三弟窝阔台为大汗。
窝阔台同察合台关系很好,成为大汗以后经常同察合台商议大事。
察合台是察合台汗国的大汗,地盘主要是今日的中亚河中地区及新疆西部,相当于西辽的版图。
察合台59岁时善终,寿命也是比较长的。
窝阔台
窝阔台是铁木真三子,同术赤、察合台是同父同母的兄弟。
窝阔台从小就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又高瞻远瞩。
虽然他的战功不如两个哥哥,但威望则高于他们,是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
1229年9月13日,窝阔台在库里尔台大会中被察合台、拖雷、铁木哥斡赤斤等宗王和大臣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管理整个蒙古帝国。
原则上,哥哥弟弟都要听从窝阔台的号令。
窝阔台有生之年继续西征和南下,彻底消灭金国、西夏,占领中国北方地区。
窝阔台随后同南宋开战,但蒙古骑兵不适应长江流域复杂的山地和水网地形,战事不利,陷入焦灼。
在攻打南宋的同时,窝阔台指挥麾下的军队和汗国向东打垮了高丽,向西命令金帐汗国一直攻打到波兰和匈牙利。
可惜,窝阔台有着嗜酒的问题,在1241年饮酒后突然暴毙,时年57岁。
窝阔台突然死亡,引起了激烈的汗位争夺战,蒙古人远征的大部分攻势由此停止。
拖雷
拖雷是铁木真四子,也是孛儿帖所生,是铁木真正妻孛儿帖的幼子。
拖雷虽然年龄较小,也跟随铁木真立下很多战功,比如攻打金国,远征西亚等等。
蒙古人的习俗是幼子继承,也就是成年的哥哥们负责四面征讨,甚至自立门户,但幼子则留在部落管理。
虽然三个窝阔台成为蒙古帝国大汗,但拖雷仍然继承了铁木真的大量地盘和军队。铁木真的13万精兵中,就有10万为拖雷继承。
这为拖雷后代夺取蒙古帝国大汗宝座,奠定了实力上的基础。
铁木真死后,拖雷同窝阔台联手彻底消灭金国,随后攻打南宋。
在1232年,拖雷停止南下北伐蒙古草原的时候,突然死亡,时年41岁。
一种说法是,窝阔台和察合台看到拖雷实力太大,唯恐他会武力篡位,就暗中下毒将其害死。
兀鲁赤
兀鲁赤是铁木真第五个儿子,生母不详,很可能也是孛儿帖。
他生下以后在儿童时期就夭折了,没有长大成人。
阔列坚
阔列坚是铁木真第六子,母亲是忽兰皇后。
亦惕蔑儿乞酋长答亦儿兀孙同成吉思汗为敌,最终战败,被迫献上女儿忽兰请降。
蒙古人本来对妇女贞操不重视,但铁木真发现忽兰还是处女,对她很是宠爱。
成吉思汗征战西域七年,在妻妾当中只让忽兰随行,她的地位仅次于大皇后孛儿帖。
阔列坚出生以后,因为母亲受宠,所以也是铁木真的爱子。
但阔列坚的年龄较小,无法同四个哥哥争夺汗位。
更重要的是,铁木真死后,根据蒙古的习俗父死子继,忽兰成为窝阔台的妻子。
而哥哥窝阔台,也就成为阔列坚的从父,这大大影响阔列坚的地位。
成年后,阔列坚主要拔都混在一起,两人关系亲密。
在1235年,跟从拔都伐俄罗斯(蒙古征服基辅罗斯),阔列坚中流矢而死。
察兀儿
察兀儿是铁木真第七子。
铁木真打垮速度塔塔尔人以后,抢夺酋长也客扯连的女儿也速干为妻。
有意思的是,也速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竟然找到自己正在逃亡的姐姐,一起侍奉征服者铁木真。
也速干生下了察兀儿,但察兀儿在儿童时期就夭折了。
术儿彻,铁木真第八子。
铁木真打垮乃蛮部落以后,抢夺一个美丽的乃蛮女子为妻。
这个妻子生育了儿子术儿彻,但他同样在儿童时期夭折。
成吉思汗除了8个儿子以外,历史记载还有6个女儿。
前5个都是孛儿帖所生,可见孛儿帖的生育能力惊人,一共生育了10个子女。
SFC皇家骑士团2如何转职成天使骑士啊?
达到属性要求,实战中被打死一定几率转职,详细是性格为L,MP92,STR135,VIT122,INT144,MEN119,AGI122,DEX124的女性 ,要注意的是剧情角色不小心死了之后达到要求也有可能转职成天使,但是会变大众脸,所以水巫女什么的要小心别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