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之剑,摩拜宣布启动百城免押金计划?
6月11日,摩拜单车宣布,在全国百城开启新老用户全面免押,且无任何条件限制,无需信用分。摩拜方面透露,今年5月起,摩拜单车陆续在合肥、杭州、东莞等城市实行无门槛免押,“此次摩拜免押城市大批扩容达至扬州、绍兴、龙岩等百城,涵盖广大二三线城市,实现了半数以上运营城市的无门槛免押金。”
另外此次摩拜单车不单推出了百城免押活动,还推出了共享单车行业首个评价体系——摩范分。该评分体系是通过用户行为,历史骑行数据,用户结费情况,以及在平台上其他行为数据(例如实名认证情况等)综合测算得出,摩拜方面介绍,摩范分越高,代表用户的行为越规范,相应地也会享受更多的权益(如获得更多福利、更高机率获得大额红包等)。通过创建这种奖惩分明的体系,鼓励用户文明用车、规范停车。
但细心的观众有可能发现,此次免押金计划中并无一线城市。对于什么时候能实现全国免押金的问题,摩拜方面则表示,将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公布更多举措。
关于摩拜单车为什么会在此时推出免押金计划,且主要针对二三线城市呢?笔者对此的看法是:摩拜此次的举措主要想进一步提升二三线城市的份额,与哈罗单车争夺市场
摩拜的头号劲敌:哈罗单车的逆袭前不久,阿里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曾提到:哈罗单车在1年半内逆袭摩拜和ofo,日订单总量超过二者之和。
与摩拜单车和ofo在一线城市内争夺市场份额打阵地战的方式不同。哈罗单车选择了下沉布局二三线城市,这种避其锋芒的策略让哈罗单车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但也使它在行业中一直处于老三的位置。
但就在今年3月份,哈罗单车全国接入阿里芝麻信用体系,提供免押金骑行服务。据哈罗方面最新的数据显示,两个多月以来哈罗单车注册用户增长了70%,日骑行订单量翻了一番。
而3月份正是其他两家共享单车企业忙于内部事务的时候,膜拜单车被美团收购,管理层剧烈变动。而ofo这普遍被认为面临新的一轮资金链紧张,抵押单车向阿里借款。
所以等摩拜单车忙完了股份结构和内部管理层变动回过头来,昔日的老三已经变成了老大。日订单量已经超过自己,市场份额也在急剧扩张。因此出台一个免押金政策与之对抗,争夺二三线城市份额,是摩拜急需要做的事情。而对于市场基本稳固的一线城市摩拜则没有这么着急推出免押金政策。
也就在3月份,哈罗拿到了蚂蚁金服子公司对其的19亿元融资。无怪乎在美团刚收购摩拜时,就曾有王兴的内部讲话流出,当时王兴认为,摩拜后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哈罗单车。
押金问题是悬在共享单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个人认为共享单车的收取押金的方式迟早会被信用体系取代, 押金作为一种约束用户用车的手段,在共享单车普及之初显得直接有效。但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显露无遗,对于急于扩张抢占市场份额的共享单车企业来说,一面是资金链紧张的压力,一面是巨额押金的诱惑。 法律约束和第三方监管的缺失。相当于是给饥饿的人保管的面包一样。随时都会被有挪用和占用的危险。
而去年几大单车企业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后押金难退的问题,也成了当时网民关注的热议话题。
很显然用信用体系来取代押金,是今后共享单车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且目前来看,免押金政策带来业务上的增长也是立竿见影的。哈罗单车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长远来看,美团收购摩拜单车的价值初步已经体现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了以后,已经是妥妥的腾讯系成员。而腾讯和阿里相比,长于社交而短于金融。阿里的芝麻信用体系在目前的国内来说是一套最好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所以用它来作为单车免押金的依据一点问题也没有。
而腾讯也急待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从微信支付,到京东小白信用。而目前摩拜的“摩范分”也可以为这个信用体系多加了一份数据。
可以预见在将来几个月。摩拜单车和哈罗单车在二三城市甚至一线城市中会有一番市场份额争夺战。而目前被传资金链紧张的ofo,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商业活动自救,并积极推行自己信用体系。共享单车的“三国杀”在未来还会继续。
就用户角度而言,我们大家都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单车企业能提供免押金服务。钱虽然不多,但放在别人那里还有可能拿不回来,想想总是让人不爽。
将进酒是李白代表作?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作此诗时,已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好友元丹丘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创作上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该诗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 ,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将进酒》因为文采飞扬,太过于华丽。以致被选入教材,毕竟语文更讲究文字的优美,从整体来看,通篇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过目不忘。这就是音律的魅力。词句中,特别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一句,更是全诗最为华美的一句,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其次,是它有催人奋进的主旨。这首诗原本是一首劝酒歌,不过细细体会,作者却将全诗的主旨暗藏其中,那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作为学生,自然不适合像李白那样豪饮,不过完全可以学习李白的这种精神。在未来的人生之中,迟早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总能克服。
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可以说李白是一个“寂寞”的人,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能看出来,满腔的一腔热情却得不到重用,所以他还说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是说他自己也很寂寞,正因为这样他才说“但愿长醉不愿醒”。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宋朝大批评家严羽赞扬这首诗说:“一结豪情,使人不能 句字 赏摘。”清初诗评家徐增说:“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贾谊《唐诗选胜直解》说:“此诗妙在自解又以劝人。‘主人’是谁?‘对君’是谁?骂尽窃高位、守钱虏辈,妙,妙!”在公司领导的岗位上?
从管理学角度讲,一个理想领导者,通常需要“德才兼备”,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领导者是很难找到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或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无才”、“无能”、“无德”这几者中,哪一个最可怕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对这几个名词做一个简单的剖析和界定,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好进一步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界定和剖析一下“无才”。
“才”,在这里我们可以界定为才华、天赋,也就是超乎常人的一些能力。这些能力通常不是通过后天习得的,而是生来就具有的。比如说抽象的思维,慎密的逻辑以及敏锐的洞察力等等这些,仅靠后天的学习是很难获得的,必须要有一定的天赋。
“无才”,自然就是不具备这些超乎常人的才华,或者说是禀赋。那么,做为一个领导,无才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抽象的概念能力,很难从错综纷杂的境况中找到问题的根本。
缺乏创新能力,只会按部就班的维持当前的状况。
由于本身才能的有限,可能会限制所领导团队成员才能的发挥。
紧接着,我们再来谈一下“无能”。
相对于“无才”来讲,“无能”便好理解许多。我们在这里就将“能”理解为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或者说是业务能力。在谈“无能”可能导致的结果之前,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这些能力对一个领导者的重要性。
在管理学中,通常将人的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即概念能力、人际能力和技术能力。本文中,我将概念能力划分到了“才”,所以“能”就应该包括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对于一个处于领导岗位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应当是概念能力,其次是人际能力,最后才是技术能力。领导所处的层次越高,这个规则就越适用。
讲清楚了“能”对一个领导的重要性,对于其所导致的后果也就不难说明白。本人认为,无能对一个领导来说是一个短板,但是只要能从其他方面有所弥补,并不会导致什么可怕的后果,特别是在现在分工趋于精细化的当代企业。
再接着,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无德”。
“德”,自然是指品行与道德,而“无德”就是品行与道德不怎么样,甚至很差。那么“无德”的领导会带来那些可怕的后果呢?
要分析无德的领导带来的后果,我们先要说一下领导的权力和影响力。在一个团队或者团体中,领导往往掌握较多的权力,对团队成员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而且,权力越大,影响力就越大。
一个有德的领导,他会善用权力,带给团队的往往是正面积极的影响。而一个无德的领导,他往往往考虑的是自己,权力在其手中就变成为已谋利的工具,带给团队的通常是负面消极的影响,而且权力越大,道德越差,这种负面的影响就越严重,从而导致的结果也就越可怕。
最后,在对这几者有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和剖析的基础上,我们来说一下“无才”、“无能”和“无德”那个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或者说是那个更可怕。
笔者认为,相对于“无能”来说,“无才”更可怕一些,因为“无能”相对于“无才”来讲更容易弥补一些。而相对于“无才”与“无能”,“无德”则更为可怕。因为“无才”和“无能”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工作没做好,或者说是维持现状没有进取,但其不会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而无德则不同,它有可能会带来很严重甚至很可怕的负面影响。当然,每个人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大家如果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欢迎交流讨论。
腾讯和网易各有什么特点?
新浪:曾经的第一门户,现今门户没落,微博式微,而又未有创新业务接续。在其他三大门户的新闻客户端都做得风生水起之时,新浪新闻客户端是唯一从来没有做起来的一个。当微博衰落后,人们才发现,除了门户和微博,新浪已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除了门户和微博曾经各红了一次,游戏、视频、音乐、电商,这些风口上的产业都少了新浪的身影。
腾讯:以社交为切入口,形成覆盖视频、游戏、娱乐等庞大产业,稳坐国内交椅前三。
网易:以游戏为切入口,新闻客户端、云音乐、考拉海购好评不断。作为一个老牌门户起家的互联网公司,面对新浪搜狐的式微,腾讯的一骑绝尘,低调的网易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搜狐:近些年有些衰落之势,门户式微,视频趋于“掉队”,游戏不济,搜狐看起来不太好,但是搜狗,还是很被看好的。
从2005年到2015年,有些老牌互联网企业陷入十年魔咒,日渐式微,走向没落。但也不乏一些老牌但不老化的企业,或厚积薄发后一日千里,或稳扎稳打,愈加强大。今天,决定来梳理曾经的四大门户公司,看看在互联网翻滚的浪潮中,谁被拍打在了沙滩上,谁还依然坐拥潮头。
一、新浪
新浪Q3财报还暂未发布。且看其2015年Q2财报:新浪第二季营收2.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117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净利润1660万美元下滑4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新浪应占净利润为400万美元。新浪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680万美元。
作为曾经“四大门户”的老大,新浪这财报不用说与腾讯、网易对比,其甚至早已比不上同有点“落寞”的搜狐。时光回溯到几年前,新浪与腾讯、网易、搜狐并称四大门户,威名烜赫一时,奠定了其互联网巨头的地位。彼时,在国人心目中,新浪拥有着其他三家无以比拟的地位,平媒人每每因自己的稿件被新浪财经首页推荐而无比兴奋,而企业公关人如果不幸让自己的企业负面上到新浪首页,后果将是不堪设想。新浪那时的权重可想而知。在这种光环下,新浪人,甚至包括一名普通编辑,身上往往或多或少带着一股傲娇之气。这种傲娇之气甚至传至现在新浪日渐没落之时。
在门户逐渐被网易、腾讯赶超时,新浪适时推出了新浪微博,并因为新浪微博一跃再次成为了门户中的领军者,2010年-2011年上下,微博巅峰时期的新浪风光无限。曾经一度,“刷微博”曾是每个人睡前/早起最主要的一件事,流行程度可见一斑。然而,新浪微博并未能幸免于社交媒体昙花一现的悲剧宿命,目前的微博已是老态尽显——依然还有部分人在用,但活跃度大幅下滑。
当微博衰落后,人们才发现,除了门户和微博,新浪已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除了门户和微博曾经各红了一次,游戏、视频、音乐、电商,这些风口上的产业都少了新浪的身影。门户没落,微博式微,而又未有创新业务接续。如此“空虚”的新浪,卖给阿里或是它最好的归宿。
二、腾讯
腾讯帝国依然强大,以社交为切入口,形成覆盖视频、游戏、娱乐等庞大产业,稳坐国内交椅前三。
三、网易
若你走近这家公司,会发现这家不显山露水的公司,其实远比你想象中牛逼得多。先看这两天刚发布的网易Q3财报。11月12日,网易(NASDAQ:NTES)发布了公司截止到201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数据显示,网易2015年第三季度净营收66.72亿元(10.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4.06%,环比增长46.06%;净利润18.82亿元(2.96亿美元),同比增长62.35%,环比增长32.13%。净营收与净利润均是网易历史新高。一家发展了十八年的企业,依然能实现114%的营收增长和62%的净利增长,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再去看一下网易股价,这一年,很少抛头露面的网易股价默默大涨近60%,截至11月12日收盘,市值已接近200亿美元。而另外同一年上市的两大门户“战友”:搜狐的市值是20亿美元,新浪是32亿美元,已经被网易甩出了好几条街。事实上,可能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的是,按照市值计算,网易是中国仅次于BAT和京东的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巨头(已上市)。
跟新浪、搜狐一样,我们再来梳理下网易的产品线。看完网易的Q3财报,突然发现,网易其实在默默中已完成了“三极”产品布局。
第一极:稳健发展的传统优势业务构成了第一极。包括网易游戏(端游)、网易传媒、网易邮箱,这些都是网易发展了十年以上的业务,多年了还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实为不易。
第二极:爆发式增长的手游和跨境电商业务构成了第二极。Q3网易在线游戏净收入为52.13亿元人民币(8.20亿美元),同比增长124.5%,环比增长42.54%。其中手游营收占比53%,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网易游戏目前在国内总体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仅次于腾讯游戏。但网易手游品质口碑总体高于腾讯,最直观之处是,今年以来网易旗下《梦幻西游》手游和三季度新发布的《大话西游》手游,在苹果中国应用商店畅销榜单中长期位列前两名,腾讯游戏放出众多产品围剿也无济于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网易今年刚上线的自营跨境电商网易考拉海购业务,目前增长迅猛,成为网易又一个新增长点。但是自营电商较“重”,对网易自身运营能力也构成了新的考验。
第三极:增长潜力可观的移动产品矩阵构成了接续的第三极。网易移动产品矩阵包括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音乐、邮箱大师、网易有钱、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网易云阅读等。网易新闻客户端目前商业化效果还不错,而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和邮箱大师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拼接产品体验口碑一片大好。网易公开课是全公益性的,典型的网易情怀型产品。这些移动产品目前的营收贡献微小,但相信很快将能在各自细分领域获得突破,为网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提供接续力量。
由此可见,网易在业务链条上的布局已经相对完整,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组合得也比较健康。总体来看,网易是美国投资者乐见的一家稳健又保持可观增长的公司,因此十多年来股价一直稳步上涨,成为中概股中少有的“长牛”。
《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一篇对网易Q3财报的报道中写道:作为一个老牌门户起家的互联网公司,面对新浪搜狐的式微,腾讯的一骑绝尘,低调的网易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的门户如何突围,网易在这一年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四、搜狐
说完新浪,其实同为曾经“四大门户”之一的搜狐,境况也不是很乐观。搜狐与新浪同成立于1998年,同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堪称是最早的一批老牌互联网企业。
近日的11月3日,搜狐移动视频总经理曾雄杰宣布将离职,再加上今年视频领域有关BAT的资本动作较多,而搜狐视频又缩减了版权购买收入,业内有关搜狐视频“掉队”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
也先来看看搜狐最新的Q3财报。总收入5.2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21%,较上一季度增长6%。品牌广告收入为1.5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2%,与上一季度持平。其中,搜狐媒体平台,即不包括视频业务的其他搜狐媒体业务收入为5,100万美元,较2014年同期下降6%,较上一季度下降2%。搜狐视频广告收入为5,700万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9%,较上一季度下降4%。搜狗收入为1.6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53%,较上一季度增长10%。在线游戏收入为1.53亿美元,与2014年同期持平,较上一季度下降12%。
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搜狐其他媒体业务(主要为门户和新闻客户端)及视频广告业务有下滑之势,而游戏业务亦在下滑。不过,搜狐比新浪好些的地方在于,它还有一个搜狗这个目前增长势头和口碑都很好的业务。
关于搜狐视频。大约在2012年、2013年期间,搜狐视频曾经依靠主打美剧的定位,吸引了大批美剧的忠实拥趸。一位搜狐离职员工后来曾感叹:“我在搜狐视频的时候,那时候美剧和日漫都还没出禁播名单,搜狐视频一度垄断了(美剧和日漫)正版视频资源,确实牛的不行。”然而2014年之后,搜狐视频的版权投入缩减了,声音也越来越少了。互联网江湖另一大残酷之处还在于,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长期不发声或没有“砸钱”做什么大动作,人们就会生出这家公司“开始掉队”的猜测。不过,搜狐CEO张朝阳近日在搜狐视频2016营销共享会上接受采访时称,搜狐视频还是处在一线梯队的状态,他称搜狐视频的流量并没有下滑,反而还在增长。流量上应该还是没有下滑的,或许只是BAT跑得实在太快了,所以不进则退……
搜狐畅游,这个业务几年前似乎还不错,旗下《天龙八部》还曾经是一款现象级游戏产品。但近两年,无论是在端游还是手游上,畅游都没有再出现一款超越《天龙八部》的现象级游戏产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陷入亏损、裁员、内斗的负面新闻。在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两强争霸的游戏格局下,畅游的日子恐怕将越来越不好过。
门户式微,视频趋于“掉队”,游戏不济,搜狐看起来不太好。但是,比起新浪,张朝阳手中至少还是有搜狗和搜狐新闻客户端这两张牌可出,搜狐视频也还可以。尤其是搜狗,还是很被看好的。
人微言轻的时候该干什么?
人微言轻相对我们所遇到很多痛不欲生的人与事来说,即使不是最严重的,但也让人特别揪心。
不论是身处生活中或是职场里,当你地位低微,想要发声表达自己想法,完全被人当成空气,而你除了愁肠满腹,根本一筹莫展。此时你该怎么办?
1、人微言轻时,少开口。因为你没有机会开口,即便开口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也得不到别人重视,甚至还会有被嫌弃的可能。
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在商量决策的时候,要懂得,尽量少说话,多倾听。当有人咨询你的意见时,适当提出试探性的建议,把决策权交给有话语权的人,不要直接做决策;当不需要发言时,用沉默的方式,积蓄力量来取得别人对你存在的认可,最终慢慢取得说话表决的权力。
人微言轻时最忌讳的是不甘寂寞,企图用言语吸引别人的注意,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如果这么做,又言之无物,那么以后你说的话,可能再也难以站住立场。
2、人微言轻时,少劝解人。当我们遇到一些激烈的争论,或者说不清的纠纷时,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暂时退到一边。如果非说不可时,姿态要放低,以免引起反感。如果你的话有价值,有可能引起反响,但也有可能根本没人理会,哪怕你说的是真理。
因此多观察,不要轻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人微言轻时,应适当表达“有心之言”,即为什么而说、如何说,以及对方会有什么反应,心里都有个大概的底。切忌“无心之言”,因无心之言而得罪了人,自己有时都不知道,这样就得不偿失啦。
3、人微言轻时,说话多留余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自我成长不可避免的一种方式。人微言轻时,我们要懂得,说话多给对方留有余地。即便是对方的责任,我们也可以学会不苛责别人,给对方留有余地。
因为这是每个人的共通心理:渴望自由,摆脱束缚。说话留余,才不会让对方感到难堪,同时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
4、人微言轻时,多做事少说话。人微言轻时,我们要懂得多做事、少说话。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后,在众多精英面前,他学识浅薄,但他做事尽职尽责,对工作从不挑三捡四。在官场上毫无根基的曾国藩,竟然十年之内七次升迁,连升十级,打破了道光年间的升迁纪录。我们沉默,不是充当傻子,甘愿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边缘人;我们沉默,是为了累积资本,是为了等待时机,更是为了寻找机遇。当我们有了话语权的那一天,也就是我们走上成功的那一天。
在此之前,我们要给自己的内心装一面镜子,给自己定位。当你人微言轻时,更需要了解自己,反省自身,这样才能不断调整心态与行事策略,逆袭成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