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用什么武器好,什么可以挡子弹?
大家好,我是成铭金咖。作为一名生活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我认为大家都知道,现代子弹的威力可是很大的。而电视机的液晶面板制作相当精密,在外力的冲击下很容易就碎一地,防都防不及,还敢拿子弹射。
其次而这台中国的液晶电视不但保护了人,自己也仅仅只是被钻了个小窟窿,还能继续使用,只能让人直呼厉害了中国制造。自从这台电视机是中国制造的品牌被熟知后,美国人觉得这质量太牛了,除了不怕摔以外,关键时刻还能救命呢。
最后中国液晶电视一时间就在美国人气暴涨,销量也有了明显的增长。至于那台扛住了子弹的中国电视机,已经成为了那家超市的吉祥物。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生活相关的文章,谢谢!
喜欢拿枪的头像是什么心理?
这是一种渴望冒险 ,不安分 喜欢冲动的心理
大部分男人都是喜欢枪械的,喜欢枪械一是因为许多男人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在小时候都有一个保家卫国的梦,作为武器,枪械就是男人的最爱了。
此外由于男性本身具有的雄性征服欲望往往使他们喜欢表现出英雄主义,而作为武器,威力巨大的枪械就是最好的贴身武器了。
枪的威力和什么有关?
枪的威力,和使用的弹药大小有关系。一般来说,弹药的尺寸越大,枪的威力也就越大。
击中不同的子弹,从左至右分别为12.7×99毫米弹、7.62×67毫米弹、7.62×51毫米北约弹、7.62×39毫米步枪弹、5.56×45毫米北约弹和5.6×15毫米运动步枪弹
弹药的尺寸,是由两方面组成,一个是子弹的口径(口径在弹药的表示上是以弹药外侧的直径作为标示的依据),另一个是弹壳的长度。例如苏联的7.62×39毫米步枪弹,其中7.62表示子弹弹头的直径为7.62毫米,而39表示其弹壳的长度为39毫米(大约值)。这两个尺寸越大,枪械的威力也就也就越大。
下面列举一下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几种子弹的尺寸。
上图为14.5×114毫米弹
苏联14.5×114毫米弹,弹头直径为14.5毫米,弹壳长度为114毫米,其能量可达29800至32200焦耳。用于重机枪。
上图为12.7×99毫米弹
美国的12.7×99毫米弹,弹头直径为12.7毫米,弹壳的长度为99毫米,其能量可达17876焦耳。这种子弹除了重机枪使用以外,在大口径狙击步枪和大威力手枪上也有使用。
上图为12.7×108毫米弹
中国/苏联的12.7×108毫米弹,弹头直径为12.7毫米,弹壳长度为108毫米,其能量可达19230焦耳。这种子弹多用于重机枪及大口径狙击步枪。
上图为7.62×51毫米北约弹
7.62×51毫米北约弹,弹头直径7.62毫米,弹壳长度51毫米,属于全威力枪弹,其能量为3362焦耳。这种子弹是M14自动步枪、M240通用机枪与M134机枪等许多美国枪械和北约成员国的标准用弹。
上图为7.62×39毫米步枪弹
苏联7.62×39毫米步枪弹,弹头直径7.62毫米,弹壳长度39毫米,其能量可达2010焦耳。这种子弹是AK-47突击步枪等苏制枪械使用的子弹。
上图为5.56×45毫米北约弹
5.56×45毫米北约弹,弹头直径5.56毫米,弹壳长度45毫米,其能量为1785焦耳。这种子弹是M16系列突击步枪、M249机枪等美国枪械与北约系统的枪械的标准用弹。
上图为5.45×39毫米弹
苏联5.45×39毫米弹,弹头直径5.45毫米,弹壳长度39毫米,其能量为1328焦耳。这种子弹伴随着AK-74突击步枪开始服役,并逐渐代替了7.62×39毫米步枪弹。
上图为5.8×42毫米弹
中国5.8×42毫米弹,弹头直径5.8毫米,弹壳长度42毫米,其能量为1873焦耳。这种子弹是95式自动步枪所使用的子弹。
从上面的列表可以看出,尺寸越大,其能量也就越大。
762毫米子弹有几种?
7.62这个口径的弹种相当多,步枪、手枪弹都有,遍布全世界和各国军队。
最常见的7.62mm口径是北约的NATO标准弹和苏式的7.62mm弹。具体型号太多就不多说了,美式主要有M59、M61、M80等型号;苏式主要是M43弹。
NATO标准弹有三型,分别为12.7X99mm的大口径子弹(.50BMG),5.56X45mm的小口径枪弹,再就是7.62X51的全威力步枪弹。
这种7.62NATO弹应用广泛,装备时间比较长,从小部分加兰德M1到后来的FAL步枪、M14步枪,以及一些狙击枪、机关枪都有使用,是整个北约的标准弹药,比如M134加特林机枪就是这种弹药。民用型的7.62NATO称为温彻斯特.308in,有细微差别。
在NATO标准树立之前,美国使用的是7.62X63mm的.30-06弹,也被称为“春田步枪弹”。这种弹是二战时美军主要的通用子弹,无论是春田步枪还是M1加兰德还是各种机枪皆采用了.30-06。现在这种弹药被部分狙击枪采用,在美国的民用市场上也是比较普及的猎枪弹,可用于猎熊。
苏式的7.62mm全威力弹大体有两种,一种是7.62X54R,一种是7.62X39mm,前者目前主要应用在俄罗斯的狙击枪和机关枪上,后者是AK-47、AKM等武器的弹药,以M43弹出名,是一款中间威力弹药。
上图.从左到右:M43弹、7.62NATO、54R弹
7.62X54R源于1891年沙俄陆军上校莫辛和比利时枪械设计师纳甘共同推出的“莫辛纳甘式步枪”,后缀有个“R”是因为这是款凸缘弹。
上图.7.62X53R一般都是芬兰对纳甘子弹的生产标准
这种弹药从沙俄时代一直用到现代,最主要的使用武器是莫辛纳甘,此外俄国的马克沁M1910、DP28等机枪,SVD狙击枪都采用了这款全威力子弹。比较出名的弹型有7N1、57N323S,以及中国53式步机枪弹。
此外7.62步枪弹中还有许多异形,比如增径的弹药、大药瓶的马格努姆等等,实在太多就不一一举例了,我们仅探讨常规的。
手枪弹中也有不少7.62mm,其中最出名的是托卡列夫手枪弹,即7.62X25mm弹药。这种枪弹后来跟随54手枪一起被中国仿制,称为51式手枪弹,装备了51式、54式、80式等手枪,也是中国曾经比较主要的手枪弹,在国内影响力大于满世界都是的9mm帕拉贝鲁姆。相信许多收藏子弹壳的小伙伴,手里都有不少这种弹壳。
战争年代7.62X25mm托卡列夫弹应用最多的其实是冲锋枪,比如我们熟悉的PPSh41“波波沙”冲锋枪,它的71发大弹鼓中塞的就是这款子弹,其它的如PPS43冲锋枪也采用了这种子弹。
托卡列夫手枪弹其实是德国毛瑟7.63X25mm的山寨品,这0.01的差异基本无人当真,按英寸标的话毛瑟手枪弹也被称为.30in毛瑟手枪弹,基本上就是一种产品(但并不好通用)。这种子弹是“盒子炮”的御用子弹,但毛瑟在当年输给了9mm鲁格弹,这导致7.63X25mm弹影响没有9mm帕拉贝鲁姆大。
以上就是一些比较大路货的军用7.62mm子弹,它们有些还在继续发光发热,如7.62NATO和7.62X54R等,有些却基本被淘汰了,如托卡列夫和毛瑟弹。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有的枪打得伤害比较高?
首先完整一下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式:为什么不同型号的枪支使用同一型号的子弹,发射后的效果不同?
第一、相同子弹用不同的枪支发射后,肯定会有不同的!
决定弹头的射程、威力、飞行曲线的因素,就弹药自身来说是长径比和装药量的设计!
第二、对弹头威力和射程造成外部干扰的是枪械的设计。
(一)闭锁方式的不同使得发射药在枪膛内的次发力方向有所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射击精度,当然这种影响是不太大的。不同的枪械应勤务对象不同所以采用的闭锁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的闭锁方式有:
1.枪机回转式闭锁:可以承受较高的膛压,适合栓动步枪,如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
2.枪机偏移式闭锁:可以承受较高的膛压,适合半自动步枪,如苏联SVT、SKS半自动步枪
3.滚柱式闭锁方式:不能承受高膛压,适合冲锋枪,如德国的MP5冲锋枪!
4.惯性闭锁:不能承受高膛压,适合冲锋枪,如乌兹冲锋枪和波波沙!
5.枪管摆动式闭锁(勃朗宁式):不能承受高膛压,适合手枪,如勃朗宁手枪。意大利伯莱塔92!
6.闭锁片式闭锁:可以承受高膛压,适合轻重机枪,如苏联DP机枪和著名的德国MG42机枪!
7.肘节式闭锁方式:不能承受高膛压,适合手枪,如著名的德国鲁格P08!
8.闭锁块移动式:可承受高膛压,适合机枪,如鬼子的歪把子机枪!
大家不难看出因为不同的闭锁方式造成了枪械的不同,使用同样弹药的枪支,发射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
1、M1911勃朗宁手枪和汤姆逊冲锋枪都是用11.43mm的相同弹药,但是一个是有效射程50米、一个是200米!
MP5冲锋枪和伯莱塔92都是用9mm!
2、98K和MG42都用7.92mm步枪弹,98K的射程能到2000,可是MG42却能达到恐怖的5000米!
(二)导气方式影响的只是半自动枪械和自动枪械。
导气方式本人单的认识就是长行程和短行程的区别:
长行程:会提前排出推动弹头的气体以致于降低弹头的威力。结构组件较重,但是很牢固。如AK47!
短行程:活塞的运动范围不大,因此枪支重心的前后位移不会太严重,对于射击时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帮助。也不会过多的分散推动弹头的气体。采用短行程活塞设计的枪支大多都是小口径步枪。如德国HK G36突击步枪、中国95式自动步枪。
(三)加工精度,对枪支的干扰肯定是相当重要的!各国的机械水平和专注度都会影响同等弹药同等枪支的发射威力和精度。比如中国的63式步枪,本来是一支好枪,但是因为种种因素造成了中后期生产的63式根本就不能和初期相比!
(四)膛线缠距,
1、缠距就是枪管中的膛线旋转一周所前进的距离,缠距越小,弹头的转速就越高,弹头的稳定性就越好,当然了,如果缠距过大,会使弹头产生不稳定的情况,就是弹头在击中目标前就丧失稳定状态。高速的旋转使得弹丸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飞行距离远,但是穿透效果太高,影响对目标的伤害。转速低的使得弹丸飞行距离不大,但是在对目标的伤害确实很好的!
2、所以缠距的数值选择决定了同种枪械条件下的精度的威力,普通步枪就是缠距适中,狙击步枪的缠距就大,有利于远距离杀伤!400米有效射程的突击步枪一般就是缠距小,加之小口径弹丸的长径比大,击中目标后的停止作用和翻滚效果特别好!
3、如:M16使用的是5.56毫米枪弹。M16A1式步枪缠距是305毫米,M16A2式步枪将之修改为178毫米。
(五)枪管长度,
1、枪管的长度决定了弹丸在枪膛和枪管内受高压气体推动作用的时间长短。
2、长的自然是作用时间长,射程远。短的反之!
3、枪管的长度也决定的缠距的大小,长的能给大缠距提供存在的基础!
4、如:二战开始,很多主力标准步枪就被缩短枪管当做骑枪,便于操作的同时就损失了射程和威力!
5、当然枪管的长度也要适可而止。
(六)膛线设计,
1、在枪膛内切出螺旋状凹沟,当弹头通过枪膛时会因而产生旋转,在膛外飞行时形成陀螺仪式的稳定效果,弹头可以飞得较远,弹道也比较稳定。
2、膛线的旋转角度必须要根据弹头的重量、长度、以及速度来考虑。
3、膛线根据旋转的方向可分右旋、左旋(从射手方向看去),一般常用的条数有:4、5、6、8条,所以常常可以在枪枝规格中看到像是“6条/右旋”之类的规格。
4、现代制造膛线的方法主要有:单点钩切法、多点拉削法、模头挤压法、锤锻法。
根据本人的想法,也就知道这些因素会在同样弹药条件下,发射后会有不同效果的射程和威力、精度了!
(七)外挂的器材影响
1、挂接刺刀后的步枪精度和威力会受到影响,加装刺刀后破坏了原有枪械的平衡使得瞄准受到影响。击发瞬间枪身的稳定,而刺刀恰恰容易破坏这种稳定。加装刺刀相当于增加了枪口部分的重量,放大了枪口部分的晃动,使得射手更难保持枪身的稳定。枪口太贴近地面时,地面对膛口流场会产生影响。所以射击时枪口不能太贴近地面,否则子弹会向上飘。带着刺刀同理,如果枪管下方带有刺刀,会导致命中点偏上。当然,在短距离射击时,这种偏差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2、加装消音器的枪械精度和威力会受到影响,为了达到消音效果,消音器的结构就是分散枪口压力,排出气体,减少枪口的压力和速度!
谢谢!请点赞!请评论或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