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6郭嘉,咸鱼之王79?
阵容推荐:孙策-吕布-荀彧-诸葛亮-郭嘉
资源用在吕布身上升级激活第四技能,在战斗的中生命值首次低于30%可获得100的怒气加持,获得伤害50%的回血,这样吕布是非常牛的。
三国演义武将代码?
蜀国:
刘备0 SR92 关羽1☆75 SR104 张飞2. SR108 诸葛亮3 ☆74SR105 赵云4 ☆76 SR112 神88 马超5 SP73 SR100 黄月英6 SR96 SK81 神85 黄忠26 庞统28 邓芝34 祝融38 孟获41 法正48 刘禅55 徐庶56 姜维57 王平58 魏延63 关银屏64
魏国:
曹操15 SR94 司马懿16 SR106 夏侯醇17 SR116张辽18 SR115神89 许褚19 SR101 郭嘉20 SR97 神91 甄姬21 SR110 许攸27 曹丕32 荀攸35 张春华36 荀彧39 曹仁42 ☆80 徐晃49 典韦50 曹植61 夏侯渊62 陈琳69
吴国:
孙权7 SR93 甘宁8 SR107 吕蒙9 SR103神87 黄盖10 SR107 周瑜11 SR102 大乔12 SR113 陆逊13 SR98 神90 孙尚香14 SP71 SR114 孙坚29 太史慈30 张昭33 小乔37 孙策40 祖茂46 鲁肃51 徐盛59 步骘60 韩当66 凌统65 诸葛恪68
群雄:
华佗22 SR99 吕布23 SR111 神82 貂蝉24 ☆79 SR95 张角25 三英神84 神86 贾诩31 SP72 袁绍43 公孙瓒44 华雄45 祢衡47 蔡文姬52 SP77 庞德53 SP78 陈宫54 神董卓83 刘协67 左慈70
真三国无双6英雄数量?
《真·三国无双6》全系列一共可操作66人,
其中魏势力角色本传13人(猛将传追加庞德、王异和郭嘉3人,6代魏势力全系列可操作无双武将共16人),分别是:
夏侯淳,典韦,张辽,许褚,曹操,夏侯渊,徐晃,张合,曹仁,曹丕,甄宓,蔡文姬,贾诩,猛将传追加庞德,王异和郭嘉;
蜀势力角色本传17人(帝国追加徐庶1人,6代蜀势力全系列可操作无双共18人),分别是:
赵云,关羽,张飞,诸葛亮,刘备,马超,黄忠,魏延,关平,庞统,月英,姜维,刘禅,星彩,马岱,关索,鲍三娘,徐庶;
吴势力角色16人,分别是:
周瑜,陆逊,孙尚香,甘宁,孙坚,太史慈,吕蒙,黄盖,周泰,凌统,孙策,孙坚,大乔,小乔,丁奉,练师;
晋势力角色9人,分别是: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邓艾,王元姬,钟会,诸葛诞,夏侯霸,郭淮;
其他势力角色7人,分别是:
貂蝉,吕布,董卓,祝融,袁绍,张角,孟获
难道诸葛亮那么怕郭嘉吗?
对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后人多有评价。在曹操阵营中的谋士,有很多人推崇郭嘉。甚至有一些人对照诸葛亮,说出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话。似乎是说,如果不是郭嘉早死,诸葛亮就可能不会出世一般。那么,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由来。郭嘉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他最初去投奔袁绍,发现袁绍不是能够成就王霸之业的主人,因此他选择了离开。这个时候曹操手下的谋士戏志才去世,他感到没有可以商谈的谋士,于是请荀彧帮忙寻找智能之士,于是荀彧推荐了郭嘉。曹操和郭嘉一见如故,从此两人开启了共同奋斗的历程。
郭嘉在曹操手下,确实对曹操的事业起了重要的作用。曹操任命郭嘉为司空军祭酒,在军中帮助自己出谋划策。每当曹操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刻,都会和郭嘉商量。而郭嘉也会尽己所能,给曹操指点迷津。在袁绍威胁曹操的时候,郭嘉为曹操分析两者的差异,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让曹操坚定对抗袁绍的信心。
在讨伐吕布的时候,曹操面对固守不出的吕布,因为士卒疲敝准备撤退的时候,是郭嘉劝谏坚持进攻,终于消灭了吕布。在孙策准备袭击许都的时候,又是郭嘉判断孙策必然会死于刺客之手,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
在与袁绍的战争中,郭嘉也屡献奇策。当袁绍死后,曹操趁势攻打河北,在多次取胜后,郭嘉却劝曹操撤退。他认为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各不相让,应该放缓攻势,让他们内斗。然后在两者互相削弱的基础上加以攻击。这就是郭嘉提出的著名论断,“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这个论断在三国时期的多角斗争中,屡试不爽。
果然,在曹操撤兵后,二袁为了争夺冀州发生了内斗,曹操因此得以轻易的平定了河北。此后,曹操讨伐袁尚和三郡乌丸时,又在郭嘉的建议下,轻装前进,出其不意地在白狼山消灭了敌军主力,阵斩了蹋顿单于。在袁尚、袁熙两人逃亡辽东后,此时郭嘉已经病死。但是曹操依照郭嘉的遗书,不进攻辽东,让辽东的割据势力公孙康杀了二袁投降。
从郭嘉的一生来看,他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奇谋之士。用曹操的评价就是,自己没有办法决断的事,郭嘉能够帮自己拿定主意。可惜的是郭嘉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了,为此曹操十分悲痛。他对手下还说出了本想将后事托付郭嘉的话来。
至于诸葛亮的事迹就流传更广了。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后,诸葛亮就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在刘备集团的战略制订上,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他提出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跨据荆益,等待天时。当时机来临后,刘备集团便发动两路北伐,匡扶汉室,重建汉室江山。
诸葛亮的《隆中对》比较复杂,但是这是因为刘备的实力太弱造成的。当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时候,刘备正是事业的最低谷。这个时候刘备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正是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再加上《隆中对》的指引,才使得刘备的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开创了蜀汉政权。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托孤。在蜀汉政权风雨飘摇的时刻,又是诸葛亮力挽狂澜。他与孙权重新修好,重建军队,平定内乱,发展经济。在他的有生之年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将郭嘉与诸葛亮两人拉上关系,提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理由,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郭嘉在世的时候,诸葛亮并没有出山。但是在郭嘉去世之时,正是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之日,这个时间似乎有些巧合。这好像是在说明,如果郭嘉还在,诸葛亮就不会选择出山一般。
第二个原因是曹操在遭遇赤壁之战的失败后,感叹说,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不会让自己遭此惨败。那么,假如郭嘉不死,那么曹操不遭受赤壁之战的失败,刘备、孙权恐怕就会灭亡了。如同那句诗一样,“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那样一来,诸葛亮岂不是就算是出山,也对刘备的事业无济于事了吗?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二、郭嘉之死与诸葛亮出山的关系。其实,郭嘉的死与诸葛亮出山没有丝毫的联系。郭嘉去世的时候,才刚刚三十八岁。他的死因是因为生病,这完全是一个意外。在郭嘉去世后的葬礼上,曹操同心的对荀攸等人说,咱们都是同辈之人,只有郭嘉的年纪最小。我本来想等到将天下平定后,把后事托付给郭嘉,谁知道他早早地就去世了,这真是命运的安排啊。
因此,如果不是因为病症的原因,按照正常情况,郭嘉应该还能够多活很长时间。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就很可能会与出山的诸葛亮相遇了。而这个时候,诸葛亮又在干什么呢?
史册上对诸葛亮的早期生活记载得并不详细。我们只知道他跟随叔叔来到荆州定居,并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为妻。诸葛亮在荆州本来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前程,这是因为他的社会关系十分广泛。他的叔叔与刘表有旧,自然受到刘表的看顾。他的岳母与刘表的妻子是姐妹关系,都是当地大家蔡氏族人,而他岳母的兄弟蔡瑁正是掌握荆州军权之人。
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一个嫁给当地另一个大族蒯氏的蒯祺,另一个则嫁给了当地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而庞山民正是庞统的堂兄。从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看,诸葛亮也是混迹荆州上流社会的人士。从刘表的长子刘琦对诸葛亮的器重,我们也可见一斑。
但是,诸葛亮却没有在荆州谋求一官半职,而是退隐江湖,去躬耕陇亩去了。我们从诸葛亮平日里喜欢唱《梁父吟》,并且自比管仲乐毅,就可以看出这并非诸葛亮的本心。这主要是诸葛亮对于刘表集团的不满,不愿意为他们效命。他一面通过学习,走访民情,来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一面在等待天时,等待自己效力的主公。
在郭嘉随同曹操平定河北的时候,刘备也来到荆州避难。在刘备四处寻访贤人,充实自己的实力时,诸葛亮也在观察考察着他。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终于现身与刘备相见,并且向刘备献出了自己的战略设想《隆中对》。
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一下《隆中对》,就会发现虽然它的结构比较复杂,实现起来也很困难,但是它却是刘备集团唯一可以采取的战略方案。并且这个方案虽然在实施中出现了意外的波折,最终还是差点成功了。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对当时天下的各个势力情况都有着准确的判断。
诸葛亮甚至对刘备内部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他在北伐中,专门给关羽留下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就是为了照顾关羽的性格、情绪而量身打造的。仅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刘备去寻访诸葛亮之前,诸葛亮也在考察着刘备。当诸葛亮对刘备认可后,方才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出山辅佐刘备。
因此,在郭嘉去世前,刘备和诸葛亮也正是在互相寻访,互相考察的时期。诸葛亮的出山,与郭嘉根本没有丝毫的关系。就算是郭嘉没有因病去世,刘备还是要去三顾茅庐,诸葛亮依然要献策《隆中对》,出山辅佐刘备。
三、郭嘉不死对赤壁之战的影响。那么,我们看看第二个原因,那就是郭嘉如果不死,会不会对赤壁之战的结果有影响。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曾经哀叹说,如果郭嘉不死,绝不会让我遭受如此惨败。可是,如果郭嘉真的还活着,曹操就能避免赤壁之战的失败吗?我看不见得。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也是在总结经验教训。他哀叹郭嘉,无非是想起了郭嘉的那条著名的论断,“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这条论断,在平定河北袁氏兄弟的战争中,在平定辽东的战役中,都收到了奇效。而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却忘记了这条论断。
在当时,曹操在轻易的夺取荆州,并在当阳长坂坡打败刘备,消灭了刘备步兵主力后,在对下一步的战略行动显出了急于求成的心态。在面对逃往江夏的刘备势力,和盘踞东吴的孙权势力,曹操想要一举将他们全部消灭。
他写信对与自己有姻亲关系的孙权,想靠恫吓的手段,逼迫孙权屈服。他和部下甚至幻想着,孙权会去讨伐刘备作为投降自己的见面礼。谁知道,曹操最终等来的是孙刘联军的抵抗。由于事先曹操对这种情况没有准备,从一开始就落了下风。最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遭失败,三国鼎立的基础也因此形成。
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他肯定会对河北的袁氏兄弟,辽东的公孙康一样,向曹操献计对付刘备和孙权。他会向曹操建议,暂缓向刘备发动进攻,免得给孙权以压力。曹操在荆州转入战略防御,对军队进行休整整编,消化荆州的胜利果实。在等到孙权和刘备双方因为矛盾互相争斗的时候,曹操再出兵消灭他们。如果这样,曹操的形势要好得多。
不过,在这里有两个因素,使得郭嘉的建议能否实现成为问题。第一个因素是,曹操是否会采纳郭嘉的建议。我们看曹操对郭嘉的评价,那就是自己如果无法决断的事情,要靠郭嘉的帮助。那么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曹操决断的事情,郭嘉也是很难改变的。
而赤壁之战就是曹操决断的事情。世上有很多事都是以结果来反推起源的。我们看到,当赤壁之战失败后,大家认为曹操不给部下以战役间歇,立刻投入对东吴的军事行动,是一种冒险行为。可是如果曹操的恫吓起了作用,孙权在张昭等人的胁迫下,向曹操迎降。曹操一举消灭了孙权和刘备两家势力的话,我们就会赞扬曹操当机立断,连续作战的精神。
所以说,在赤壁之战前,曹操的选择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曹操正是看到了有加速战争进程的希望,才发动了赤壁之战。在曹操已经下定决心的情况下,郭嘉就算是出言劝阻,估计也是无济于事的。这样,赤壁之战依然会爆发,曹操依然会失败。
第二个因素是孙刘两家是否会争斗。曹操如果采纳郭嘉的建议,避免赤壁之战的爆发,但是他所想的孙权与刘备两家的争斗也不一定会发生。这是因为孙权和刘备两家阵营,并不是袁氏阵营那样的眼光短浅。在刘备阵营中的诸葛亮与孙权阵营中的鲁肃,是坚决的结盟派。有他们的努力,孙刘联盟必定会形成,也会维持下去。
孙权和刘备都是心怀天下的君主,他们都把曹操当作自己最强大的敌人。在曹操占领荆州后,由于他占据长江上游,对孙权和刘备都是巨大的威胁。这个时候,刘备在江夏,孙权在江东,两者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曹操即便不发动战争,他的巨大威胁也是孙刘联军结盟的基础。而且,两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都要占领荆州。所以,占据荆州在曹操就成为双方共同的敌人。
有这些情况的存在,郭嘉幻想的孙刘联军互相争夺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的。相反,曹操反而可能会遭到孙刘联军的进攻。孙刘两家为了自身的战略安全,必须要夺回上游的荆州。他们只能趁曹操立足未稳,没有来得及消化胜利果实的时候发起反击。否则,一旦曹操站稳脚跟,带给孙刘联盟的是更大的军事压力。
由于有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即便是郭嘉活着,他也不可能阻止孙刘联军和曹操的战争。他想要采取的策略,由于有诸葛亮和鲁肃的存在,由于有刘备和孙权的战略眼光,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曹操和孙刘联盟的战争不可避免,如果不发生赤壁之战,就会发生孙刘联军对曹操的进攻之战。最终,曹操依然难免失败。
结语: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含义无非有两层。一是郭嘉死后,诸葛亮才出山辅佐刘备。似乎诸葛亮的出山要看郭嘉的存在而定。二是如曹操所说,如果郭嘉不死,曹操就不会遭到赤壁之战的失败,那么诸葛亮辅佐的刘备就会遭受灭顶之灾。如果我们从历史上来分析,就会发现,这两个含义都是不正确的。
第一个含义不正确是因为郭嘉的死与诸葛亮的出山没有任何关系。郭嘉的死是一个意外,他因病去世时年仅三十八岁。而诸葛亮在郭嘉去世前,就和刘备之间开始了相互间的寻访和考察。无论郭嘉去世与否,也阻止不了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的事实。
第二个含义不正确是因为郭嘉即便不死,他也难以阻止志得意满的曹操发动赤壁之战。而且即便是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不发动对刘备和孙权的军事行动,他也阻止不了孙刘联盟的建立。最终,缺乏水军的曹操还是会在孙刘联军的攻击下失败。只不过是孙刘联军由于有了喘息之机,会比赤壁之战时更强大而已。这样,曹操会输得更惨。不过,假如郭嘉不死,他就会和诸葛亮在一个战场较量,就会给我们后人留下更加精彩的历史篇章。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猛将传徐庶新野之战打法攻略?
呼!终于打完了。这作的剧情内容还是比较厚道,打了我35个小时,当然如果按照本文方法打的话,全故事模式打下来,可以省掉10小时,不过鉴于鼓励大家自己体验游戏,还是建议自己先打一次,遇到一些比较困难,或者描述不清晰的关卡再查询。
本文包括《三国无双7》故事模式4个势力(魏蜀吴晋,他没有特殊剧情)的所有关卡特殊要求条件,我们说的IF剧情也包括在里面,但是除了IF之外还有一些开启新关卡的特殊条件。另外还有各个特殊条件的解法,以供大家参考。
魏传关卡特殊条件
1:洛阳脱出战:吕布击破后,在虎牢关之战里吕布台词变化
2:徐州之战:陶谦离开前击破开放濮阳之战
注:在早期的话,由于没有好的马匹,导致这个条件会比较难达成,徐州之战的战斗分成2个部分,第一部分跟条件没有关系,因此随便打打就好,等进入徐州城后,会提示任务目的改变,陶谦由徐州大城转移到小城撤退,这时候玩家要一路绕路去追,途中杂兵比较多,三个关卡需要击破大众脸武将开门,如果要一开始就想开启的话,就选择简单的难度来打吧,然后路上尽量别去撞杂兵,沿着路边走,必要时无双赶路,按道理来说,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
3:宛城之战:
a)曹昂,曹安民救出,会对赤壁之战造成影响(if相关条件)
b)曹昂,曹安民救出失败,下邳之战开启
c)典韦生还,将出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注:曹昂与曹安民的位置要需要小绕一下,在东门的地方往上击破两武将就可以顺利救出2人,如果要达成条件b的话,无视他们两就可以。典韦生存的话,具体我还不清楚,因为我第一次打的时候,是全战场任务做完的,但是没出,第二次打的时候,除了把战场任务都做完后,我还把全场的兵器都打掉,于是典韦就生存了,如果这就是条件的话,注意在地图左上角还有个连*炮,记得打掉。
4:白狼山之战:
a)郭嘉顺利撤退,会对赤壁之战造成影响(if相关条件)
b)郭嘉顺利撤退,将会在新野之战登场
注:其实全场跟郭嘉跑就好,注意羌族来的时候过去帮忙就可以,乐嘉基本就会存货下来。
5:新野之战:再救援曹仁前击破徐庶,会对赤壁之战造成影响(if相关条件)
注:曹仁与徐庶都在金锁阵里面。曹仁在中间,玩家需要逆时针从2点位置一直绕到6点位置才能进中间救曹仁,而徐庶的位置在5点,也就是说,恩,这个条件算简单的,再找不着,点开战场情报就能看到徐庶的位置。
6:赤壁之战:当完成宛城之战条件a,白狼山之战条件a,新野之战条件之后,在开战前郭嘉会出来那啥,选择郭嘉对话出战,则可以进入if剧情,如果选择曹丕对话出战,则正常流程走。ps:这if剧情真心蛮扯的。。。。。
正常剧情
1:定军山之战:黄忠击破,夏侯渊生还,夏侯渊将在樊城之战登场
注:在清完本方本阵附近的敌兵后,会提示黄忠进攻天荡山(天荡山的位置在左上角),这时候从本方营地北面的门出去爬楼梯就能到达天荡山,然后把黄忠杀了就可以**天荡山陷落,天荡山不陷落,则夏侯渊不死,
if剧情
1:建业压制战:收归5名降将,在许昌**战会有援军出现
按照流程走即可,地图上会有提示哪5名敌将会投降,打到一半血就会投降了,当5名敌将都投降后,孙权也会自动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