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萝卜挑战19攻略金萝卜布阵图,历史上有哪些躺着也中枪的事?
74军张灵甫和李天霞的内讧,这几个将领躺枪,最冤的还是3万精兵
最倒霉的国军将领,躺着也中枪,在张灵甫和李天霞的内讧中吃了瓜落
抗日战争中的国军,哪一支部队战斗力最强战功最多,大家都知道是74军。可是少有人知道,74军的内讧一直就有,从未停止过。
74军在抗战期间,一开始是王耀武的51师和俞济时的58师,后来又加入了施中城的57师。王耀武手下李天霞是第一战将,俞济时手下廖龄奇是第一战将,施中城手下余程万师第一战将,后来俞济时和施中城都调走,王耀武带着李天霞、廖龄奇和余程万打造了74军最辉煌的时代,上高战役、长沙会战都是这样的配置。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74军因为薛岳的瞎指挥损失过半,李天霞指挥有方损失最小,廖龄奇临时请假直接当了替罪羊,张灵甫就当了58师师长。本来,余程万这个黄埔一期的老大哥就挺碍事,于是常德会战中,张灵甫的58师见死不救,57师也晚了。到这时候,74军全成了王耀武-李天霞-张灵甫这一系的人。
你以为王耀武、李天霞、张灵甫都是51师出来的就是铁板一块吗?远远不是,当张灵甫和李天霞的斗争开始时,整个国军都要闹翻天了。
张灵甫和李天霞的斗争,一开始只是74军军长的位置。当时的情况是,张灵甫当的58师师长,没啥特殊功劳,不可能连升两级当军长。李天霞功勋卓著,作为74军副军长,扶正实在是情理之中。可是,结果却是,张灵甫生了74军副军长,而李天霞调到了100军当军长,原100军军长施中城当了74军军长。
李天霞天真的以为,施中城不是黄埔毕业的,最后这个军长一定是他的。但他低估了张灵甫的活动能力。在李天霞和施中城在湘西雪峰山浴血奋战时,张灵甫顺利搭上了蒋介石的船,通过委座特批的条子上了将官班。李天霞的后台,除了王耀武就是钱大钧,比起张灵甫巴结上的蒋介石,明显差远了。
李天霞更没想到的是,张灵甫待在重庆,还搭上了宋美龄的线。张灵甫的第一任妻子邢凤英是村妇,看不上,仅仅是判死刑前夕做了一次,生了个张居正;第二任妻子吴海兰被他一枪打死;第三人妻子高艳玉死了两个孩子,又疯又傻,实在不利于走夫人路线。于是,张灵甫娶了湖南名门女子王玉玲。王玉玲找宋美龄认了干亲戚,这个夫人路线走的很顺利。
就这样,当别人都在积极练兵准备抗日最后一战时,张灵甫一直在忙于自己的婚事。婚事一成,就当了74师师长。两件事放在一起,看似双喜临门,其实背后有很强的联系。
当然,张灵甫受器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长得帅!
别小瞧颜值这件事,委座是师从曾文正公的相面大师,看着长得浓眉大眼,那一定是打有前途的。第一眼看到孙元良,看着此君浓眉大眼,一定是党国元良,必须提拔,多不成器都要栽培,犯多大罪都不能判死刑;还有黄杰、桂永清,都是临阵脱逃的懦夫,都因为长得帅,不仅没有处死,反而继续升官。
不管是夫人路线还是外貌协会,总之张灵甫击败了昔日的上司李天霞,成了御林军74师的师长,红的发紫。可是,李天霞也不差,100军在他的调教下,居然从杂牌军跃升到了甲种军,改编为83师。
因为83师和74师都有74军的渊源,在上层也都有俞济时和王耀武的关照,所以一直是并肩作战的关系。在国军中,这两个师也是不相伯仲的主力部队。苏中战役中,83师损失3000人,两次涟水战役中,74是损失6000多人。解放军集中兵力歼灭一个整编师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于是国军开始了建立整编军的行动。
建立整编74军,把83师和74师合并,军长到底是张灵甫还是李天霞?王耀武和俞济时都举荐了李天霞。因为李天霞资历更老(曾是张灵甫团长的旅长,还是黄埔三期),更因为李天霞的功劳更大。但是,很不幸,这件事让善于钻营的张灵甫知道了。
于是,就有了74师在孟良崮的惨败!
张灵甫认为,鲁中战役后,两军就要合并,到时候李天霞绝对要骑在他头上。所以,张灵甫当即决定,改变作战计划,孤军吸引解放军来围攻,为鲁中决战立下不世之功!
李天霞哪里知道这些套路?看到74师异动,直接汇报上级,并且以第一纵队司令命令他后撤确保侧翼安全。张灵甫直接告状给委座,要求脱离第一纵队指挥序列,并且划归第四纵队黄百韬指挥。
黄百韬也不是傻子,他是日械部队,怎么可能指挥美械部队?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张灵甫想的是,将来要是打了胜仗,25师并入整编74军,黄百韬的杂牌军25师就成了张灵甫的!
张灵甫聪明反被聪明误,解放军阻击顽强,国军支援部队根本无法支援他。74师的3.3万人在解放军发起总攻仅仅半天时间就全军覆没了。就连救援最及时的25师都差点被包了饺子。
在李天霞和张灵甫这两位74军名将的内讧中,有多少人躺枪了?
李天霞,完全搞不懂张灵甫在干啥,莫名其妙丢了官职丢了军权。真不是不愿意救张灵甫,总司令顾祝同说张灵甫要投共啊!不躲远点怎么行?
黄百韬,为了救张灵甫,25师大伤元气,结果还受了处分,冤不冤?
汤恩伯,挂着陆军总司令的名头(排名还在总司令顾祝同前面),当了一个第一兵团司令已经够憋屈了,如今还要被张灵甫这个师长穿小鞋。
对了,还有余程万,张灵甫掌握整编74师后,把他一脚踢开,直接啥也没有了。
孟良崮战役之后,这几人都没有被判刑,大概老蒋也知道,战败的最根本原因,是张灵甫指挥无方、不听命令吧!
逆水寒阵营区别?
逆水寒阵营是一种古老的军事战术,它指的是将士兵分散在不同的位置,以便形成一个强大的防御阵型。这种战术与传统的“正水寒”阵营相比,有明显的区别。正水寒阵营要求士兵集中在一处,以形成强大的进攻力量。而逆水寒阵营则要求士兵分散在不同位置,以便形成强大的防御力量。
赫尔松大反攻哑火后?
怎么回事,你没看出来吗,泽连斯基说是这么说7一8月份要在赫尔松大反攻。
马上要到8月底了,泽连斯基还是没有组织乌军在赫尔松大反攻,哑火了,俄军反倒进攻乌军了,这到底为什么。
不外乎这几种目的。
1点,鼓舞士气,给乌军壮胆因为俄乌战争以来,乌军很被动,处处挨打,军事部队损失惨重。
这样也造成了乌军士气低落,一蹶不振,对战胜俄军没有一点信心。
泽连斯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让乌军继续和俄军战斗下去,看到胜利的曙光。
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编造谎言来糊弄乌军,意思就是说,你们好好与俄军战斗。
等时机成熟,我们会组织部队在赫尔松大反攻俄军,彻底打败他们,把领土夺回来。
泽连斯基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组织百万军队大反攻赫尔松,只好编造谎言来制造乌军很强大的假象。
蒙蔽前线乌军,好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为自己卖命,不然让乌军士气长期低落下去,军心就容易涣散,失去战斗力,有这种意思在理面。
2点,吓唬俄罗斯人泽连斯基说要组织百万大军要反攻赫尔松,其实打的是一种心理战术。
主要是想吓唬糊弄俄军,给俄军造成心理压力,击垮俄军心理防线,
不知真相的,真以为泽连斯基有本事组织百万兵力大反攻赫尔松呢,担心到时俄军又拿什么去抵挡乌军。
不过呢,泽连斯基的这样拙劣表演太假了,假得莫说是人不相信,可能连他自己养的狗也不相信,俄罗斯又怎么可能相信呢,哄3岁小孩子差不多。
因为乌克兰正规军不过才几十万人,这几十万正规军折损过半,还缺弹少粮的,若是再招几十万新兵凑百万兵力去反攻赫尔松。
不说白样,就是吃喝拉撒武器每天消耗的都是天文数字,后勤跟得上吗,不可能,打死我不相信乌克兰有这个能力。
没有后勤保障能力,乌军总不可能饿着肚皮拿命去拼吧,这样的话,不但没把俄军打败,反而让更多的乌军去白白牺牲,你说现不现实,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说,这是泽连斯基编造的谎言,制造的假相,就不要当真了。
3点,骗北约军火泽连斯基说要组织百万大军反攻赫尔松。
其用意很明显,又想让以美为首的北约多支援点先进武器弹药,多多益善最好,好有本钱和俄军打下去。
不然乌军拿什么去打,总不可能抱着冲锋枪木棍去打吧,也许还没攻到俄军眼前,就成了炮灰。
这是泽连斯基聪明之处,抱着以美为首的北约大腿不放,北约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万般无奈下,北约不给也得给,不甘心自己扶持起来的傀儡政权就这样败了,没有面子。
泽连斯基看穿了这一点,知道自己一张口,北约就会源源不断地支援武器和弹药。
但是,北约支援了这么多武器弹药乌克兰,乌克兰总要拿出一点成绩吧,泽连斯基为了塘塞过去,只好编造谎言糊弄北约。
就是以反攻赫尔松做幌子,把武器骗到手再说,扯个谎又糊弄了过去,北约知道泽连斯基撒谎也毫无办法,上了贼船下贼船就难了。
不相信泽连斯基也只好相信他,北约处于无奈境地,想脱身没有那么容易。
因为泽连斯基知道中了北约的奸计,现在乌克兰打成这个样子,拜以美为首的北约国家所赐。
不会轻易撒手放过北约,一定会让以美为首的北约国家付出经济代价来弥补怂恿乌克兰和俄罗斯开战所付出的惨重代价。
所以说,泽连斯基谎称百万大军反攻赫尔松是吹牛的,若是听他吹,尿罐都可以吹飞。
他是一个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吹牛不打草稿”吹牛不上税的人。
他说准备百万军队在赫尔松大反攻就大反攻了。
你也相信,我说你那猪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连谎言都分辨不出来,是豁人的。
为什么我这样说,你想也想得到这个问题。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谁占上风,谁处于下风,一目了然,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当然俄罗斯占上风,乌克兰处于下风,很被动,挨打的时间多,反攻的时间少之又少。
到目前为止,乌克兰军事装备损失一干二净,精锐部队折损过半。
现在真正能扛起乌克兰这面大旗的军人凤毛麟角,找不出几个人来。
大多新兵都是滥竽充数,凑个人头,没有实战经验。
即使这样,乌克兰为了弥补军人不足,去征兵抓壮丁,不去当兵的强制去当兵。
你说这样的军人培训都没培训,好多武器都不会使用就送前线了,有什么战争力,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再加上乌克兰的武器弹药不能自给自足,每天消耗这么大,从何而来。
全靠北约源源不断地把武器运送到乌克兰,还不够用,就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一样,你说这样下去,谁耗得起,北约也耗不起,有苦难言。
哪有那么多的钱和武器无底线支援乌克兰,既然没有那么多武器支援乌克兰,乌克兰反攻就缺武器。
乌克兰当然没有底气在赫尔松大反攻,反倒俄军进攻了,这也充分说明俄军后勤得到了大力补充,有充足的武器弹药展开反攻乌军了。
反观乌克兰,根本不可能生产出能满足乌军的武器弹药,依靠外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
后勤保障跟不上,没有充足的军火和部队,乌军又拿什么去反攻赫尔松呢,不现实。
如果让你在三国中选一个完美阵容的话?
如果让我打造三国里的完美阵容,我的答案是:主公我会选刘备,谋臣阵容三人分别选荀彧,贾诩,诸葛亮,武将阵容的五人分别选吕布,典韦,关羽,张辽,黄忠。下面我就来说明一下我之所以选择他们的原因!!
主公刘备刘备是三国时期的励志典范,他从一个小商贩白手起家一步步的实现自己的霸业,虽然创业的路上困难重重,但是刘备从没放弃过,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最终成为一方霸主,而刘备笼络人心的手段也令人佩服,关羽,张飞,诸葛亮都死心踏地的为刘备的帝业竭尽全力,刘备领导的团队,肯定都会死心踏地的为刘备尽心尽力的战斗,所以我选刘备为主公!
谋臣阵容!荀彧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曹操每次出征都会把自己的“老巢”交给荀彧看管,而荀彧每次也都尽心尽力的为曹操打点一切,让曹操在前线征战的同时没有后顾之忧!
贾诩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毒士,“无毒不丈夫”战场之上也是如此。他所出的计谋都是“损人利己”的,但是一切都为了战征胜利!在三国时期贾诩的计策是成功率最高的。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刘备阵营军师,未出茅庐预策三分天下,神机妙算,对刘备忠心耿耿,以至于最后为刘备的事业积劳成疾,病死在了战场上!
武将阵容!吕布,三国时期第一猛将,肯定要带上冲锋陷阵全靠他!
典韦,三国时期第一保镖,即能保护主公,又能冲锋陷阵,必备
关羽,三国时期的帅才,统帅三军威镇华夏,肯定不能少!
张辽,三国时期有勇有谋的大将,曾经带领八百勇士杀散孙权十万大军中,还差点活捉孙权,肯定要带上!
黄忠,虽说是老将但武艺高强,箭法超群,可以起到“狙击手”的作用!
这就是我打造的完美阵容,不服来挑战!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战争史上有哪些经典的对决?
战争史上的经典对决,有太多太多的案列可以拿出来说,古有诸葛大战司马,空城计秀翻天下,岳飞大战金兀术等等。今天想说下彭德怀元帅吊打五星上将麦克阿瑟。
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6月,在苏联的默许下,朝鲜不宣而战突然进攻南韩,朝鲜战争随即爆发。战争前期,朝鲜人民军那是势如破竹,一度把南韩李承晚的生存空间压缩到只有釜山地区,控制了朝鲜半岛90%的土地。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仁川登录
1950年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队支持韩国以抵御朝鲜(本质就是美苏对抗)。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的统帅下,进行仁川登陆,并随即开始了大规模反攻。
抗美援朝
由于联合国军的军事介入,不到一个月时间,朝鲜人民军陷入全面败势,联合国军一度打了鸭绿江,甚至轰炸我东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也应朝鲜的请求和苏联的暗中支持,中共中央决定由彭德怀元帅统帅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彭大元帅VS麦克阿瑟,四大战役即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丢掉了烟斗
第一战:
1950年10月25日来到鸭绿江,随即开始了第一次战役。至11月5日战役结束,共歼敌一万五千无人。直接将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靖江边以南,取得了士气上和战略上的首次重大胜利。
第二战:
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2月24日,我人民志愿军在第一战役的基础上,乘胜追击。采取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方针,共历时一个月的奋战,歼灭联合国军三万六千余人,其中麦克阿瑟的美军二万四千余人。此战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地区,并解放攻入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瓮津两个半岛,迫使麦克阿瑟转入了战略防御态势。
第三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七昼夜的连续进攻,歼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一万九千八百余人,挺进八十至一百一十公里,顺利突破三八线,并前出到三七线附近,解放了汉城,粉碎了美国及仆从国在联合国玩弄的“停战”阴谋,及守住三八线,争取时间,准备再次北犯的企图。进一步扩大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加深了敌人内部的矛盾,为麦克阿瑟的解职埋下了伏笔。
第四战:
是我军为了守住三八线,对联合国军的进攻发起的大规模防御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经过二十一天的汉江南岸坚 守防御与横城地区的反击作战,和六十二天机动防御作战,歼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七万八千余人,掩护了中国新入朝部队的开进,集结和展开,为下一次战役的准备赢得了时间, 并初步取得了在优势装备之敌进攻面前实施防御作战的经验。
1951年4月9日美国政府作出决定,撤销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切指挥权。从此,麦克阿瑟便结束了他50余年的军事生涯。
在和彭德怀元帅的四次大规模对决中,麦克阿瑟可以说即使凭借着装备上的巨大优势也是败的一塌糊涂。自此麦克阿瑟的烟斗再也没有叼的这么自信潇洒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