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轻炮兵,实战中短枪真的能像电视中轻松对抗长枪吗?
很多影视和游戏因为创作需要,对枪械武器间的实际性能并没有正确的描绘。这对于从影视游戏来了解枪械知识的国内网友来说,确实容易产生很强的误导性。
简单的来说,手枪(即俗称的短枪)除了在部分特殊条件下能够获得一定优势外,在整体性能远远不如各类制式步枪。
手枪和步枪间的性能差距也很好理解,其实就是参数上双方有着天壤之别。
弹药上的差别在现实中,手枪弹和步枪弹有着不小的差别。
手枪为了保证杀伤力往往使用口径较大的子弹,这就造成手枪弹弹头质量偏大,再加上受设计尺寸限制手枪弹长度偏短,因而弹壳内发射药数量偏少,进而降低了子弹发射时燃气产生的膛压,最终导致手枪弹的枪口初速低,枪口动能小。
手枪弹的外形往往较为粗短,弹头质量占比大
而步枪在这方面恰恰相反,弹头整体上并不过分挤占发射药空间,再加上步枪弹本身远长于手枪弹,弹壳内容纳了更多的发射药。因而,弹药发射时可以产生更高的膛压推动弹头飞行,让步枪弹具备了更高的枪口初速和枪口动能。
步枪弹因为装药更多,因而弹壳更长,外形也相对细长一些。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
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是北约制式手枪弹,该弹重12.05克,弹长29.69毫米,弹头质量7.45克,发射药0.5克,发射时平均最大膛压201兆帕。
SS109 5.56毫米步枪弹是北约标准小口径步枪弹,该弹重12.44克,弹长57.3毫米,弹头质量4克,发射药1.67克,发射时平均最大膛压380兆帕。
从上面的参数比较来看,这两种子弹的质量虽基本相同,但发射药却相差了3倍以上,造成的结果就是口径更小的步枪弹反而具备更大的发射膛压,对弹头能够产生更强的推动作用,从而具备更高的飞行速度和动能。
多种手枪弹和步枪弹之间的比较(9毫米的就是帕弹,5.56*45毫米的就是SS109步枪弹)
二战时日军三八式步枪使用的是6.5*50毫米全威力步枪弹,威力更大
枪械上的差距相对于弹药上的差别,手枪和步枪在枪械本身上的差距更大。
手枪是一种单手握持瞄准射击短枪管武器,主要目的用于近程自卫射击。在这种使用要求下,绝大部分手枪的尺寸小,重量小,枪管短,带来的特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快捷,射击迅速。不过,缺点也十分明显,手枪的瞄准基线短射击精度偏低,较小的重量对射击后坐稳定性差,过短的枪管使得燃气对子弹的作用时间偏少,导致枪口初速低。
同样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由于尺寸、重量不再受限,枪管长度也有所增加,发射手枪弹时精度、射程等性能就提高不少。
使用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的美国M9手枪,该枪全长217毫米,战斗全重1.1千克(包括装弹弹匣),枪管长125毫米,瞄准基线长158毫米,枪口初速390米/秒,有效射程50米。
同样发射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的MP5A2冲锋枪,枪管长225毫米,瞄准基线长340毫米,枪口初速400米/秒,标尺射程可达400米。
与手枪相比,步枪的性能参数占有压倒性优势。
军用制式自动步枪为满足交战需要,整体的尺寸、重量更大更重,为了保证射程,其枪管也更长,这些性能特点基本弥补了手枪的缺陷。另外,步枪弹由于有着更高的飞行初速和动能,对人体的杀伤力和物体的侵彻力也更加优秀。
比如M16A2自动步枪(使用SS109系列步枪弹),全枪长1000毫米,重3.77公斤,枪管长510毫米,瞄准基线长501毫米,枪口初速945米/秒,有效射程600米。在侵彻力上,M16自动步枪可在近距离内可穿透车门、木门和普通家具等物品,在600米的距离上也仍然可以击穿2毫米厚的钢板。
M16A2自动步枪
现实中的长短枪对射在现实生活中,步枪使用者可以凭借超高的射速,超长的射程,精准的射击与强大的威力,轻松吊打手枪。
在战斗中,手枪只能在近距离展开还击,而且会遭遇密集的火力压制,同时其掩体也必须坚固牢靠;与之相比,步枪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实施射击,不用担心对方的反击压制,对掩体的选择也相对轻松简单。
这种此消彼长的差距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手枪使用者无法在战斗还击,其遭遇压制后也不能及时转移,只能被迫龟缩在掩体后无法动作,最终只有被合围消灭的结果。影视中那种用靠手枪对抗精良武装的场面终究只能存在于人类的幻想之中。
如果是一二战时期,手枪面对栓动步枪还可能凭借半自动射击的优点在近距离战斗中获得一定的优势。
现实案例步枪对于手枪的优势可不仅限于纸上谈兵,发生在1997年的美国洛杉矶北好莱坞银行抢劫案就为我们展示了这一点。
当年两名穿有防弹衣的劫匪抢劫了一个银行后很快被数十名警察包围。可令人吃惊的是,当时仅有M9手枪和霰弹枪的洛杉矶警察根本无法限制劫匪的行动,反而被劫匪使用AKMS自动步枪(罗马尼亚制AK47步枪)轻松压制,直到赶来增援的SWAT小组使用AR-15步枪对射才算勉强结束了被压制的尴尬局面。最终,该案以两名劫匪死亡,数十名警察受伤为代价结束。自此后,美国警察开始配备自动步枪用于对抗武装匪徒。
通过这起案件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战斗中自动步枪对手枪占有的压倒性优势,并不像某些影视剧中表现那样会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
美国电影《紧急44分钟》就是以北好莱坞银行抢劫案为原型制作
手枪的真正优势手枪的真正优势在于近距离遭遇战,尤其是在室内突发战斗中可以先敌开火。
突发战斗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先敌开火。抢先开火虽不一定击倒对手但至少可以破坏对方的射击意图逼迫其寻找掩体隐蔽,从而最大程度的掌握主动权,为后续行动提供有利支持。
在这种条件下,手枪的优势要远大于步枪:尺寸和重量均便于隐蔽携带,不挤占身体空间;枪支的指向性好,身体动作幅度小,不用瞄准即可完成概略射击;一只手便能完成开保险、上弹、射击等动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拔枪到开火的流程,用时远小于步枪。
步枪则在这方面毫无优势,过大的尺寸重量迫使射手要做出更多的战术动作,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就在突发战斗中很难抢占先手优势。
使用快拔枪套的手枪可以更加迅速的先敌开火、先敌射击
自动步枪无法完成单手上弹等射击动作,面对无准备的突发战斗很难和手枪对抗。
最后再总结一下,在现实中手枪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具备一定的优势,而在大部分场景中根本无法和步枪尤其是自动步枪对抗。影视剧中的演绎只能出现在艺术创作中,千万别把艺术和现实混为一谈
为何实战中很少见到反坦克步枪?
反坦克步枪在实战中其实并不少见,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其实是因为到了后来出现了更好的东西将其取代。
当一头头钢铁怪兽出现在索姆河的战场上时,几乎所有的敌人都被惊呆了。虽然这种钢铁怪兽行动又笨,速度又慢,但无论是铁丝网还是堑壕沟都无法将其逼停。只有拼上自己的性命才能将其摧毁,再加上是头一次出现在战场上,那种对于死亡的压迫感可是不言而喻的。
一战期间的战争模式基本上属于静态战,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士兵挖战壕,然后排成步兵线,在长长的战壕上分布重机枪和步枪兵,再加上后方的炮兵支援,阵地前方在布置上铁丝网。这样的战场就造成了易守难攻的情形,在进攻方冲锋时由于前期的炮火准备,地面被炸的又松软又坑洼,明明是冲锋但速度却和慢跑差不多,再加上双方阵地的距离都是一公里左右,往往进攻方都会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再加上后方火炮支援的不给力,大多数时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进攻方往往会折戟,但顶住冲锋的防守方在准备反冲锋的时候,也讨不到什么便宜,到了战争后期大家不约而同的就开始用上毒气战了。由于毒气是依靠空气传播的,所以根本就不会受战场地形的影响。到了二战的时候为何在欧洲战场上见不到毒气了?除了反人道之外,二战的机动化载具已经能够弥补地形的阻碍,所以就不需要那种不靠谱的气体了。
说回到反坦克步枪,由于坦克的突然出现,躲藏在战壕内的步兵们突然发现,自己手中并没有多少能够摧毁这种铁怪物的武器,所以只好把手榴弹绑成捆,利用集束手榴弹的大威力将其炸毁。
虽然用集束手榴弹能把坦克给炸毁,但那必须是在非常近的距离才可以,可如果坦克已经行进到如此近的距离时,这就证明阵地快要守不住了,所以除了这类用手投掷的爆炸物之外,士兵们急需一种远距离能够击穿坦克的单兵武器。可由于那个时候坦克的装甲还不是很厚,所以能够想到的自然就是士兵步枪的放大版,这样一来反坦克步枪就应运而生了。
在战线上布置一些反坦克步兵,而这些士兵手中的反坦克步枪,可以攻击300米以外的装甲目标,在坦克出现的初期,反坦克步枪可以说是摧毁装甲目标的中坚力量。由于反坦克步枪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应对坦克,所以它的辉煌期基本上是从一战末期到二战中期,但到了1941年之后情况就发生了严重的转变。
由于虎式坦克的出现,让其它参战国明白了坦克重装甲的必要性,随后其它参战国也开始投入自己的重甲坦克。坦克的装甲从几厘米逐渐涨到了十几厘米、几十厘米、上百厘米等。可是这样一来发射大口径步枪弹的反坦克步枪便没有了用武之地,因为到了1941年之后,反坦克步枪已经在无法击穿那些现役坦克,再加上随之应运而生的大当量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步枪被彻底打入了冷宫。
一款武器的陨落向来都不是因为它本身不够好,而是因为有了更好的东西将其取代。
能够担得起守土之责吗?
如果单纯地以加拿大目前的兵力来看,防守整个加拿大,明显是不够的。毕竟在2019年出炉的军事排名来看,加拿大军事实力排名21,而印度尼西亚都排在了第16。作为世界领土第二大的国家, 超级大国美国的邻居,这么点军事状态,的确是有些单薄了。
先看一下加拿大的整体实力。陆军方面,加拿大正规作战士兵约为2.2万人。编制为一个师,豹C-1型坦克114辆,各类迫击炮、牵引炮等炮兵武器400多门,地空导弹“阿达茨”34部,“轻标枪”96部。海军方面,共计9400余人。潜艇“维多利亚”级四艘,各式巡逻舰艇14艘,还有几艘扫雷舰艇和其他支援型舰艇。空军方面,共计1.46万人。四个航空大队,作战飞机140余架(现已缩减到77架),直升机100余架。
似乎猛地一看,这些人也不少了。但是对比一下中国(总兵力200万人),美国(总兵力约为150万人),俄罗斯(约为100万人),大家会发现,加拿大的兵力,实在是少的可怜。更无奈的是,以目前加拿大空军的实力来看,有28%的驾驶员飞行时间压根都不到最低标准的140个小时。而作战飞机的机型为CF-18,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物,加拿大还打算用到2032年。能够作战的武装直升机也只有30架。更别提什么洲际导弹,航母,轰炸机一类的高科技了。不要说加拿大自己了,就连盟友美国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强烈要求其增加空军和防空实力,以满足其所担任的北约防务。
但是以加拿大的地理位置和实际状态来讲,出现这个情况,也在情理之中。加拿大地广人稀,北部大多数地区是处于极寒气温,人口稀少,南部与美国接壤的五大湖和周边地区才是居民的聚集地。所以其防务,首当其冲,是要保护好加拿大居民。所以就有了其“小而精”的发展理念,毕竟发展军备的钱有一部分都用来当社会福利来发了,自然军资方面就吃紧了。
而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当邻居,自然是不需要担心自己的防务问题。加拿大在美国的北边,如果加拿大军队实力强横,所有战斗体系和防御体系一应俱全,军队兵力百万以上,美国早就出手削它去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而加拿大目前这个状态,让美国原本防着加拿大的军队估计都变为帮着加拿大守家的防务力量了。
而且美国与加拿大目前的盟友状态,如果有谁对加拿大下手,那么将面对的是以美国为首的整个北约军事力量。毕竟加拿大不大行,但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他们还是可以的。
主角带领团队打僵尸时?
军队建立了安全圈啊!
其实行尸走肉的僵尸不够真实!第二季中攻下监狱的时候,里面的僵尸警察,瑞克他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全杀死,那么僵尸是怎么突破他们的防爆服的?!
而且僵尸出现原因也没有说明。
楼主的问题是僵尸出现,军队在做什么?这里的问题我想[僵尸世界大战]可以告诉你答案。
僵尸出现,快速传播病毒,可想而知,军队跟政府,无法快速把僵尸与平民区分开的。这时人们的恐慌,骚乱,等治安问题,会给警方带来极大的麻烦。
既然百姓跟僵尸在一起,那么炮弹等大面积杀伤武器是一定不会使用的。行尸走肉剧情的规划就是,军队建立了安全圈。
但是,由于快速传播的病毒,导致安全圈也崩溃!可想而知,一定存在感染的,潜伏期内携带病毒的人存在于安全圈内!
个人认为最具有逻辑的电影就是(将世界末日)以及威尔史密斯出演的(我是传奇)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僵尸病毒,那么只有可能是通过水源!食物传播的。只有那些先天存在免疫的人能活下来!
能否说说在王者里遇到的趣事?
有一次乱斗我用孙尚香,开局我开开心心的去打红,然而???一群大汉出现的我毫无防备,于是我就回归泉水。。
然后复活之后我气势汹汹的打算灭了下路那群小兵,然而突然出现一种怪力把我拉到了两塔之间的草丛里。。。结局你们懂的。。
然后我请求来个队友保护我,木兰姐来了,于是来刷我的兰陵王死了,就在我得意洋洋的嘲讽他时,一个白影冲上来画个圈。。。我想你们懂的。。。
然后我决定跟着队友一步不离,然而??就只有我死了。。。好在对面团灭了,我还是很欣慰的
我觉得我简直不能出水晶,我觉得哪里都有人来杀我,阔怕。。。
然后我想了想,我还是继续和队友并肩作战吧,毫无意外的刚出门又死了🙃🙃🙃
复活后,我发现我队友妲己特别厉害,所以我要跟着她,于是我跟着她杀了几个,然而对面李白像是疯了一样在我四个队友拦着的情况下把我灭了。。。
最后只有三个字。。。。很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