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达与巨像pc,但游戏内容已丰富到令玩家难以忘怀呢?
发行游戏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假如一款游戏足够优秀,那商家很难抵挡住出续集带来的诱惑。那些公认的优秀作品几乎都是有续作的或者同系列作品的,比如COD系列,刺客信条系列,看门狗都要出到3代了,全面战争系列,古墓丽影系列,正当防卫系列,孤岛惊魂系列,GTA系列,乍一看很少有游戏非常成功,而厂家不考虑出续作的。
厂家放弃原有已经成功打通市场的IP,而重新完全创立新的世界观需要冒非常大的勇气。
当然,这里不讨论那些小作坊制作的独立游戏,独立游戏往往题材新颖,而且不常出续作,比如深空遗物,比如弃船等,这些小众游戏甚至大家名字都没听过,当然也不会有序作。这里只讨论那些顶级的游戏,并且没有续作。
那些优秀的独苗《天国:拯救》Kingdom Come: Deliverance
《天国:拯救》是一个能让你沉浸于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史诗冒险的剧情向、开放世界角色扮演游戏。与入侵的敌人战斗以为你死去的双亲报仇。完成能改变剧情走向的任务,并做好每个能影响剧情的选择战马工作室18年2月份的作品。硬核中世纪冷兵器游戏。游戏甚至真实到,盔甲要一层一层穿。刚刚放出来的时候,因为是小作坊的作品,刚出来的时候游戏有很多恶性BUG甚至会导致无法推进主线,不过经过了一年半的打磨,基本上已经被开发商消除了。
游戏在难度上也非常硬核,随便找一个杂兵可能是剑圣级别的,而玩家可能连个炮兵都不如。打击感做的十分棒,拼刀的感觉很棒。
《热血无赖》Sleeping Dogs
人称香港版GTA,中国元素和港片风格让中国玩家对这部游戏有天然的亲和感。对古惑仔的刻画入木三分。但是可惜的是,制作组倒闭了,永远不会有第二部了。
打击感也非常棒,拳拳到肉。沈威这个主角营造的代入感很强。剧情优秀。跑酷,射击,飙车,GTA能给的这里一个不少。
《量子破碎》Quantum Break
人称买美剧送游戏,微软发行,游戏体积达到了100多G,可能有70%以上都是地址文件。原价112元,而打折时甚至只要20几元就可以入手。
剧情很丰富,基本是美剧的套路,可惜游戏叫好不叫座,有着80%以上的好评率,Steam上更是达到了特别好评,而销量就是上不去,哪怕是降价到了20多元。买的人还是不多。
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出在了男主角的选角上面,主角的魅力撑不起人设这应该是致命缺点了。
《阿玛拉王国》Kingdoms of Amalur: Reckoning™
个人认为不输上古卷轴的作品。在自由度,复杂度上面都是当时顶级的作品。目前只在EA的Origin上有售。原价160港币,打折时最低能到40港币,怀旧玩家可以入手。
同样死于开发商的解散。当年只留下了这个新闻让人无限唏嘘。
但是这个IP因为太成功了,所以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复活的新闻。目前最新的消息是THQ可能会接盘这个IP。
日系受苦三连
《只狼:影逝二度》+《血源诅咒》+《仁王》
只狼,目前来说是符合条件的,但是考虑到只狼出来只有几个月。而且开发商表示过会有只狼2,因为只狼这部作品伏笔埋得太多,以至于DLC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庞大的线索,只有全新的只狼2能处理掉这些问题。
血源诅咒2的制作已经被提到了2018年的日程了。而《仁王2》已经在2018年的E3展上展出,2代出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丛前作看,FromSoftware不出续作是不可能的。
那些看起来只有一部的,其实还有很多系列作品《起码与砍杀》
大家都在吐槽2代跳票永无止境,以为骑马与砍杀只有一部。其实骑马与砍杀也有两个独立资料片,叫做:Warband,With Fire and Sword。
《尼尔:机械纪元》
没错Steam上只有一部,但其实尼尔是一个庞大的系列游戏,有着非常宏大的世界观。
PS3平台上有一部作品叫做《尼尔:伪装者》。而Xbox 360上的作品叫《尼尔:型态》。
与尼尔共享同一个世界观的作品则是《龙背上的骑兵》。
目前能想到的就是这些,遗漏的就需要靠大家来帮忙了。
空灵三部曲结局解析?
结局:日向对万次郎与龙宫寺揭露武道穿越一事后,三人便至决斗现场,最终伊佐那于打斗中输给了万次郎,并且为救鹤蝶而被稀咲枪杀身亡,稀咲则遭遇车祸而死。
《ICO》《旺达与巨像》《食人的大鹫》是上田文人迄今为止仅有的三部作品,但与“三部曲”惨淡的销量相对应的是这三部作品带来的巨大影响力。特别是前两作得到了众多游戏界专业人士的超高评价,同样也被全世界很多玩家奉为“第九艺术”的经典代表性作品。
708090后小时候你是否记得玩卡带游戏机里的第一个游戏?
我是80后,其实是80线上的,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小时候接触的第一台游戏机就是FC,也就是红白机,接触的第一个游戏就是旷古迄今的超级玛丽。虽然超级玛丽不是我的菜,但是当时看着小朋友们拿着手里那个带着十字键和A,B键的长方形手柄和电视里“惊艳”的互动画面,自己还是被震撼到了。记得当时是在家附近有个商店,游戏机在屋里,站在窗外需要支付4元人民币才能给玩一个小时,很多小朋友都守候在哪,探讨着怎么吃到更多的金币,找到隐藏的蘑菇。回头一看,自己玩游戏已经将近30年了,虽然算不上狂热玩家,也没有收藏主机,但是自己还是玩过很多主机的。小学的时候玩的最多的就是FC,后来又出了小霸王学习机,上了初中,开始玩PS1,那时候也没钱买,记得有次为了玩生化危机2,在同学家厚着脸皮等了一下午,又求他的同学把机器借给我们玩一天晚上,当时太高兴,忘了拿存储卡,晚上玩生化危机着实体验了一把生存恐怖游戏。上了高中因为学习紧张玩的比较少,上了军校后因为管理比较严格,也没有玩游戏的时间,但是还是攒钱买了世嘉的DC,后来工作了,有了充裕的时间,自己买了心仪的(其实早就过时的)PS2薄版,在旺达与巨像的广袤空间里,体验了一把当英雄的感觉,当然也少不了实况足球。后来又购入了PS3,PS4,SWTICH,自己又陆续出手了,主要是玩的时间人太少。2020年6月,因为索尼独占的顽皮狗大作,最后生还者2要登录PS4,在闲鱼上从一个职业玩家手里淘了一台SLIM限量版,自己心中对顽皮狗的神海和美末系列还是有着深深的爱啊,自己机器里也只有神海和美末的数字版,想在入生化2和旺达,感觉顽皮狗简直把游戏制作成艺术品了,这几个游戏太经典和耐玩了。
我觉得80后很特殊,出生在那个电子产品很匮乏,后来成长过程电子产品有着大爆发似的增长的年代,所以我们对电子产品很好奇,又会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一定有那么多时间玩,但是总对电子游戏有种特殊的感情。现在,我玩游戏的时候也会带着女儿玩一会,不过她的心情和我可不一样,女儿和我约好了,等我老了,也让我晚上最新的游戏机,这就是她的孝心,哈哈。
最左边这台蓝色的就是我现在的主机,港版slim500G限量版。
ps4好玩的网游?
给你推荐一个游戏。
《超进化物语》:是一款创新剪影暗黑风格且以进化为题材的策略养成类冒险手游,游戏里不仅有着暗黑魔幻的游戏背景,还有很多供玩家选择的英雄角色、武器、怪兽。玩家将可以在这里培养自己喜欢的怪兽,让它进化为最强的怪兽,玩家还能自主为怪兽定制各种基因和纹章,改变怪兽的属性和技能。核心战斗不同于传统的回合制半回合制,其中加入了物理碰撞机制。90后的年轻人该怎么活?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谢谢。
个人认为,现实与“诗和远方”,并不矛盾。人活着即要现实,也要有诗和远方。两者都要有。
现实是做好眼前的事情,是生存之本,也是近期目标;诗和远方,是长期的人生规划和梦想,是理想的彼岸。诗和远方,从深层次来讲,并不是到遥远的地方玩一次就算是诗和远方了,而是一种长期为之奋斗和拼搏的一种动力,一种精神源泉和人生目标,是一种丰富的精神世界里的追求。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能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人生成长和历练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一段人生经历。
每个人,能够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自己的心中可能在多年前或多或少就有了一个模糊的目标或梦想。只是不同的人,为之努力或坚持的程度不同,因此就可能造就出了不同的人生。
没有诗和远方的人生,是没有动力和精神世界匮乏的人生;没有现实的人生,对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人来说,可能会缺少根基的。所以,无论是选择远方,还是眼前的现实,都是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拼搏的,去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在漫长的岁月里慢慢累积的。
近期的现实,其实是为了将来的远方而铺路的。当然,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一下子就能到达远方的话,当然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远方。可是大多数的90后年轻人,毕业才不久,都还在为生存而努力,都还在财富的积累过程中。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阅历,积累财富的过程。
茅盾说:“奋斗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为。”
年轻就是资本,就有无限的可能。只要有想法,有主见,并为之一直努力。
祝您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