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生物股吧,怎么样能看出一支股票到顶了?
判断一家山公司那个是股票价格到顶的依据有许多,不能仅仅靠着一个技术指标或者一个数据来做决策。一定要懂得从“大”到“小”的策略,逐一分析,综合排查,才能够得出一个较为完善、可靠的结论。
这就好比:我告诉你一个人的体重是150斤,你能否判断出他是不是出于肥胖??
同理,判断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是否到顶,我们也需要综合分析:
大环境的周期,以及经济的情况;
个股的基本面和估值情况;
技术形态的走势;
如果能够从大到小的从这三个方面去逐步分析,我认为是可以得出一个比较为靠谱的结论!
第一,大环境的周期,以及经济的情况!股市是围绕着经济而波动的,因为经济是具有周期的,它是围绕着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而变化的,所以,股市也会根据经济周期而提前做出反应,从而演变为一种牛熊周期的变化。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衰退,股票市场的估值过高,那么自然会从牛市进入熊市;
而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见底反转,股票市场的估值过低了,那么自然也会从熊市逐步进入牛市;
几百年的历史里,股票里市场一直是围绕着这样的周期而演变的。
就好比美国股市1900~2009年的走势中我们可以发现:
美股合理的估值区域为10~20倍的市盈率,在此期间大部分的股票会上涨;
而大于20倍市盈率,乃至高于25倍的市盈率其实就是一个估值过高,风险较大的区域,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个股会进入一个股价逐步见顶,有涨转入跌的局面;
而当市盈率小于10倍的时候,大部分的股票股价会止跌触底反转,进入上升区域;
所以,几百年历史的规律让我们明白了,想要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是否到顶了,你得先确认你所在的市场是否进入了牛市高估区域,这点很重要!
这时候,就会有部分“杠精”要说了:“不是有贯穿牛熊的大牛股存在吗?”我在这里说一下,这是极小部分的个股。当你的认知没有达到能够找到这些个股,并且发掘它们,拥有它们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懂得认清自己的能力圈边际,从“简单的”分析、从大概率的、从容易入手的操作策略开始!
第二,就是个股的基本面和估值!在股市里看一只股票是否有投资价值,不仅要看估值,还要看基本面!而个股的股价是否达到了顶部区域,也需要通过估值来判断价值,用价值决定交易策略。
关于这点我想用一个好玩的段子来解释,我觉得形象,又有点意思:
那就是如果你拥有一个180斤的女朋友,你可能不会觉得开心。但是如果你把这个180斤的女朋友变为了两个90斤的美女,你一定会很开心!其中180斤的老婆代表着一只低价值,高估值的股票,而两个90斤的老婆可能就是两只低估值,高价值的绩优股了。
因为女人的价值之一就来自于身材、脸带!毫无疑问,大部分的情况下90斤的女人一定是比180斤的女人身材更好,脸蛋更漂亮、更细致的。所以对于男人来说,两个90斤的女友可能诱惑更大,想要拥有的价值更高一些。
在股市里也是如此!!
估值(就像体重)是衡量一只个股的价值高低(女人的颜值、身材等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
在基本面没有问题(在女性各方面条件不错)的情况下,估值越低的股票,往往投资的价值就越高,而估值越高的则投资价值越低。
那么,想要判断一只股票的股价是否到顶了,我们可能就需要通过基本面和估值两个因素来综合分析了!
1、一定要选择基本面没有问题的股票!
如果基本面有问题了,那么无论现在的股价高与低,估值高与低,都算价格到顶,应该立刻远离。
这就好比,你看中了一台跑车,但是跑车的引擎是有故障的,甚至有无法上路的风险。那么即便这辆车目前的价格看起来非常诱人,你都不应该买下它,因为未来所承担的维修费用和风险远远超过了现在购入的价格。股市里也是这个道理,基本面就像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引擎”,你可以通过这几点判断:
①业绩保持3-5年稳定盈利;(没必要强调复合增长,保持稳定盈利即可)
②负债合理,在20%~60%之间;
③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高,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2、要在低估的时候买入,在高估的时候卖出!
如果基本面没有问题,但是个股的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并且高于中位数非常多的距离,那么就是股价见顶的信号!
估值我们可以通过市盈率TTM,也就是滚动市盈率来判断。
只需要取一段较长的周期(可以是3-5年,可以是一轮完整的牛熊市)里的估值中位数,然后进行结合分析、判断即可。
当估值低于中位数,为低估,下方拉扯的空间越大,说明投资布局价值越高,离阶段性底部区域越近;
而当估值高于了中位数,则为高估,上方的拉扯空间越大,说明投资的风险越高,离阶段性的顶部区域则越近。
第三,就是技术形态的走势判断!万变不离其宗,股市里都有坐庄的机构,每一只股票都会有,他们也是人,而他们的坐庄流程无非就是三个形态:
1、底部区域的震荡洗盘;
2、洗盘吸筹完成后的主拉升形态,边拉升,边出货;
3、出货完成,行情结束后的下跌;
所以,判断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到顶的前提条件一定是进入了主拉升区域的技术形态之中,而绝非在底部区域和出货完成结束后的时间周期里。
那么,对于在主拉升区域里我们如何判断股价处于高位了呢?我认为可以通过几个方法:
①量价齐升,进入主升浪后半段,并且短期拉升的幅度很多!要知道底部横有多长,竖有多高,所以底部横的时间越长,说明主力拿到的筹码越多,自然拉升的幅度就越大。短则几个月可以拉升出1-2倍的空间,长则几年可以拉升出3-5倍的空间;
②高位滞涨横盘,并且放出特大利好消息!如果出现了主拉升行情阶段里的高位滞涨,并且停留时间有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而这段时间里还有不断的利好消息出台,那别怀疑了,基本都是主力在利用所谓的赚钱效应+利好消息吸引散户接盘呢,往往预示着股价即将进入主跌浪阶段;
③、突破图形技术形态的趋势线。
其实技术形态里图形的支撑和趋势线往往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们是否达到底部区域或者顶部区域。
这可以从历史高点或者历史低点中寻找规律。
观点:
以上就是技术形态判断股价进入高位的方法。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技术形态永远都是辅助,一定是建立在前面两大要素的基础上来帮助你更完善地做出分析。千万不能只重技术,还忽略了周期规律和价值定义的根本!!
结论:综上,我认为只要按照上面三个顺序和策略,从大到小地进行分析和排查,你就会得知自己所持有的股票是否见顶!
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判断股价见顶是要通过“面”来判断,而不是“点”!
因为面的范围较大,而点过于精细,前者容错率较高,后者过于投机!
因此,当你判断出股价进入“顶部区域”的时候,可以采取逢高、分批、分时地策略止盈,这就可以避免一次性卖出的尴尬,也可以大大提高你卖出的获利价格,增加你的主动权。反之也一样!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如果你觉得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点赞支持哦。
如何才能选出心仪的股票?
每个人心仪的股票,标准都不同。
我来说说我的选股标准。
必须是好公司。我对好公司的要求非常高。
第一,行业一定要在上升期。
整个行业如果都不行,那么我也不指望在夕阳行业中找到朝阳个股。
毕竟,能够改变行业,给行业带来第二春的企业,不是没有,而是太少了。
第二,公司的盈利能力必须要强。
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必须要高。
毛利润率决定了企业的上限,净利润率决定了企业的实质。
毛利润率高,代表产品的利润高,产品利润高代表了可发展的空间很大,行业很好。
只有竞争特别激烈的行业,才会因为竞争压缩毛利润。
很多人会觉得,诸如白酒、医美、互联网等行业,竞争很激烈,但是其实这些市场,毛利润率极高,行业发展空间和潜力还是极大的。
只有当行业的毛利润率开始下降了,开始打价格战了,整个行业才开始走下坡路。
净利润率,决定了公司到底赚不赚钱。
当然,不要太过在意净利润,净利润和毛利润中间的部分,是销售成本,或者说是市场成本。
市场成本这一块,其实很多时候是有猫腻的,比如销售佣金给的更好,吃回扣,利益输送等。
不要在意净利润,是因为水分,但不代表净利润不重要。
净利润低的公司,很容易因为市场竞争,直接亏损,抗风险能力极差。
第三,企业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我非常看重市场占有率,或者说是行业地位。
行业欣欣向荣,企业欣欣向荣,但是市场占有率始终上不去。
这就成了风口上的猪,没有持久的发展性。
一旦风停了,猪很容易从空中坠落。
容易摔的企业,只能赚快钱,而我不想赚块钱,因为风险很高。
所以,一家企业的营收增长,在我看来,比起净利润增长更重要。
企业只要营收增长,市场占有率增长,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方法来增加自己的净利润。
第四,看不懂的企业不买。
实话实说,个人的认知有限,有很多企业,尤其是科技类企业,太过“玄幻”,不选择。
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连专利都没有,或者说没有太多竞争力,又是相对冷门的小众市场,实在是看不懂。
虽说都是宣称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但看不懂,相关资料、研报也没有,那还是暂时不参与。
对于技术这个东西,我始终抱着敬畏之心,毕竟更新迭代太快了,而且容易被颠覆。
所以,宁可错过,也坚决不碰这些看不懂的企业。
毕竟,不想靠运气去赚认知范围外的钱。
必须有资金关注。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钱是有时间成本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
股票的上涨,离不开资金,没有资金的推动,股价始终是上不去的。
很多人说,好的股票,散户买的多了,也会涨。
问题是,散户都是做短线的,当股价不涨了就会开始抛售。
指望散户发现企业价值,其实是挺难的,绝大多数散户是先发现股价大涨后,才去认可价值,最终在价值高位接了盘的。
言归正传,大资金发现价值的能力,远超散户。
也就是金子发光,需要引起大资金的注意,如果大资金没有注意到这个金子,那是金子还是沙子,还真不好说。
我们选的股票再好,资金不认可它的价值,那它就没有价值。
那些每天成交量只有区区几千万的个股,建议就不要过多的讨论价值了。
在这个每天5000亿,高峰期轻松破万亿的市场里,有太多的眼睛在寻找价值了。
好的股票,一定会有资金关注,而且是持续关注。
所以,成交量很低迷的个股,最多只是关注,坚决不入手。
所谓的潜伏工作,还是让人别人去做吧,资金是有时间成本的。
即便错过了所谓的底部,也不要太可惜了。
必须要有上涨趋势。作为一个右侧交易者,我从来不去抄底。
我认可价值,尊重价值,但我不喜欢被价值砍一刀,我不是巴菲特。
巴菲特之所以选择左侧交易,原因是资金量太大,右侧交易筹码拿不到那么多。
作为一个小散,我只需要动动键盘,几秒钟就能顺利入场了,所以我没必要潜伏。
确实,我也会对感兴趣的股票做价格分析,估值分析,找到所谓的合理安全价格区。
但我发现,真正的底部,一般都会低于安全区不少。
也就是说,往往会有地下室的存在。
但我也从来不进入地下室抄底,因为能开挖地下室,要么就是资金刻意为之,要么就是存在着我所不知道的雷。
所以,为了防雷,我从来不进入地下室探秘,A股市场太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了。
如果符合好的公司,又有资金介入的话,大概率是会走出上升趋势的。
量价与业绩成长配合,部分个股可以长期处于上升通道。
选择在个股进入上升通道后入场,是我一贯的作风。
至于如何判断股价进入上涨趋势,也不是很困难。
个股股价再多次下跌过程中不再创出新低,股价越过中期的均线,比如60日,120日。
股价不断向上攀升,成交量放大,就是上升趋势。
只买上升趋势中的股票,是我的大原则之一。
市场环境好,资金面宽松。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宏观环境。
如果前三条都是讲的如何选择和买入我心仪的股票,那么这一条就是我做交易的大原则。
我始终相信,覆巢之下无完卵。
很多股票的上涨,是因为大环境出现问题而夭折的。
确实,有一部分股票,在大盘行情很差的情况下,依然走出了非常好看的个股行情。
但是,这类个股实在太过凤毛麟角了。
可以说,都是幸存者偏差,都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即便是企业非常好,资金很关注,股价也在上升通道中,一旦大环境变差,大盘行情走熊,我依然会选择减仓,甚至清仓。
经历过几轮熊市,我明白,市场随时可能会给你致命一击,一旦补跌起来,也是非常恐怖的。
资金面宽松的情况下,垃圾的股票也会因为资金的轮动而出现阶段性上涨。
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优质的公司也会突然遭受到部分市场资金的突然抽离,出现断崖式下跌,资金的踩踏,然后一蹶不振。
正如不去抄底下跌趋势中的个股一样,我也不会在市场大环境比较差的情况下,选择逆流而上。
毕竟,作为一名小散,我无法影响市场,只能被动的跟着市场涨涨跌跌。
资金离场的时候,我也没法让它们回来,更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回来。
即便优质上市公司可以穿越牛熊,我还是幻想着自己可以躲过熊市,最大程度的把握时间价值。
毕竟,整个投资市场里,并不是只有股票一种玩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可以让我去参与,本金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
冒险主动去吃套,等待时间来拯救,不仅浪费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对于自己本身来说,也是多了一份煎熬。
而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最后做个总结。
在市场大环境好的情况下,选择优质的上市公司,跟着资金一起入场,享受上升趋势给到的价格回报。
这就是我心仪的股票投资策略。
平时,管好自己的手,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机会出现。
再差的市场环境,资金都会做出一轮吃饭行情,也就是说,一年有一次小机会。
平均两到三年,就会有一次小牛市,而平均七到八年,就会有一次大牛市。
牛市里,符合条件的股票非常多,可以尽情的去驰骋沙场。
而熊市里,不符合条件的震荡市里,不妨放下股票,放眼全市场。
投资的机会无处不在,选对时间,踩准节奏,才是最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