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扁小朋友无敌版,哪些名将站错了队?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能在混乱之中选择明主跟随,是一个有眼光的将领应该做的事,这直接关系前途与未来,一旦选择一个糊涂的主公,很有可能会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作为将领,光有才能是不行的,还得会站队。
有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对了,加官晋爵、封侯拜将那是常有的事,选择错了,郁郁不得志,甚至有可能身死族灭,那么三国时期有哪些名将站错了队呢?
第一位:庞德
庞德是员猛将,最初是马腾和马超的部将,曾在一场战斗中亲手斩杀敌方主将之一郭援,庞德作战常常冲锋陷阵、勇冠全军,后来跟随马超与曹操作战,马超战败后,带着庞德投靠了张鲁,后来马超又投靠了刘备,而庞德则留在了张鲁那里,后来跟随张鲁一起投靠了曹操,被曹操任命为立义将军。
庞德
庞德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而且忠心耿耿,在襄樊之战中,庞德为了证明自己,在战前发誓要杀关羽,在战争中与关羽殊死决战,并且亲自射箭射中了关羽的额头,要知道关羽可是三国正史上的第一猛将,庞德尚能让关羽忌惮,可见庞德之勇不亚于关羽。
后来关羽利用暴雨涨水的机会,用水军打败了于禁和庞德的军队,庞德和于禁全军覆没,但庞德誓死不降,庞德手下的部将董衡、董超想投降关羽,却被庞德所杀,庞德边战边退,想到樊城投靠曹仁,结果因为小船倾覆而被关羽所俘虏。
庞德不愿意投降关羽,关羽迫不得已杀了庞德,谁也不可能留下一个不愿意投降的敌将,于禁愿意投降关羽,被关羽押送到江陵城,所以活了下来。
庞德被关羽斩杀
庞德站错了队,他的哥哥庞柔就跟随马超一起投靠了刘备,如果庞德投靠了刘备,其成就绝对不亚于魏延,曹操这里本来就人才济济,庞德很难有一个发挥的平台,而且曹操这里外姓将领得不到重用,投靠刘备就不一样了,刘备这里庙小,缺少人才,就容易重用庞德,庞德就能发挥更大的能力,很可能成为魏延那样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至少比投靠曹操地位要高多了,所以说庞德站错了队,还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不过就是虚名而已。
第二位:太史慈
太史慈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骑马射箭非常熟练,尤其是他的箭术,不亚于吕布,吕布有辕门射戟,太史慈有楼梁射贼,更为关键的是太史慈的胆识过人,黄巾军重重包围之下的都昌城,太史慈进出自如,而且是单枪匹马,这种胆识在当时称得上冠绝天下。
太史慈为了帮孔融拉来援军,单枪匹马出城使用计谋骗过黄巾军,并以射箭的方式射杀了几个追赶他的黄巾军,然后跑到平原郡请刘备出兵救援,刘备当即派了三千人给太史慈,然后成功救出了孔融。
太史慈
太史慈在早期一直郁郁不得志,最主要的是没有投靠明主,救了孔融之后,太史慈投靠了扬州刺史刘繇,两人是同乡,但刘繇一直没有重用太史慈,只让他担任侦查情报的斥候,也正是如此,太史慈带着一个小卒遇到了孙策,正史上明确记载了这次太史慈与孙策的单挑,两人不分胜负,后来刘繇被孙策击败,太史慈就投靠了孙策。
即使投靠了孙策这样的明主,太史慈也没有什么作为,孙策只是让太史慈镇守一方,负责抵御刘表的从子刘磐,直到206年太史慈去世,太史慈实际上还是被埋没了,本来可以有更多的作为的,孙策实际上并没有重用太史慈。
太史慈临死前说了一句话:
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
明显是不受重用,如果太史慈投靠刘备或者曹操,都会比投靠孙策的命运要好得多,太史慈很早就认识刘备了,可惜失之交臂,刘备虽然势力小,但正因为势力小,正是缺人才的时候,才会重用太史慈,正史上的赵云军事能力应该不如太史慈,也得到了重用,太史慈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太史慈并不受重用
曹操曾经专门派人给太史慈寄了当归,希望太史慈归顺自己,但是很显然,太史慈是一个忠义之人,不会随便背叛自己的主公,只可惜其一生没有太多发挥的平台,站错了队,要不然也是如同关羽、张飞一样响当当的名将。
第三位:朱灵
朱灵最初是袁绍的部将,与公孙瓒的部将季雍作战时,公孙瓒抓了朱灵全家作为人质,但朱灵毫不为所动,居然不顾自己家人的安然,一点也不影响自己打仗,虽然打败了季雍,攻破了城池,但朱灵的家人全部被杀。
从这件事来看,朱灵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是一个过于理性的人,是一个过于看重事业的人,能够不在意自己家人的性命,在这一点上,朱灵与马超很像,马超也是不在乎自己整个家族的性命,执意起兵反叛曹操,结果引发曹操杀了马超全族,一般人难以理解这种行为。
朱灵
朱灵曾与刘备一起率军截击袁术,迫使袁术无法投靠袁绍,呕血而死。没多久刘备背叛曹操,而朱灵则率军回到曹操那里。
当时曹操是依附于袁绍的,袁绍派了朱灵率军协助曹操作战,作战结束后,朱灵认为曹操是明主,于是率军投靠了曹操,但是朱灵这个人很有个性,有自己做事的风格,就连曹操的话也不太放在心上。
曹操让朱灵率领新军守卫许南,并告诫朱灵要以宽治军,但朱灵不太听,结果军队发生了叛乱,朱灵斩杀了叛乱的将领,并写信报告曹操,曹操责备朱灵没有听从自己的命令,于是对朱灵有了意见。
赤壁之战时,朱灵归赵俨节制,从襄阳顺汉水南下准备参加赤壁之战,但是曹操在赤壁已经战败了,于是军队退回,朱灵后来还参与了曹操西征关中及张鲁的战争,215年后,曹操命令于禁夺了朱灵的兵权,不再启用他,就这样朱灵失去的前途。
于禁夺了朱灵兵权
按理来说朱灵性格是有些毛病,但以他的能力,成为一名有作为的名将还是能做到的,只能朱灵站错了队,跟随曹操之后失去了前途,朱灵如果投靠刘备应该前途会更好,可惜那个时候的刘备,没人认为他将来会成为一方霸主。
第四位:沮授
沮授最初是冀州牧韩馥的别驾,袁绍占了冀州后,沮授成为袁绍的谋士,其人文武双全,向袁绍提出过很多有建议性的战略意见,比如劝袁绍迎接汉献帝,但袁绍不听,沮授向袁绍提出了打败公孙瓒的整体战略,袁绍听了,后来打败了公孙瓒。
沮授还反对袁绍把自己三个儿子分别派到地方做官,这会造成分裂的,但是袁绍还是不听,后来的结果印证的沮授的判断,官渡之战前,沮授给袁绍提出了三年疲曹的战略,袁绍还是不听,急于发动战争。
沮授
沮授在官渡之战时还是袁绍的监军,手握兵权,而且威望甚高,这居然也成了郭图等人诬陷沮授的理由,袁绍分了沮授的兵权,袁绍派颜良攻打刘延,沮授认为颜良有勇无谋、性格狭窄,不能单独率军出战,袁绍不听,果然颜良被曹操手下的关羽所杀。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11万大军只带了800人逃回北方,沮授被曹操俘虏,曹操劝沮授投降,但是沮授不愿意投降曹操,而且还暗中想逃走,又被曹操抓了回来,眼看沮授不愿意投降,曹操只好杀死了沮授。
曹操曾经感叹:要是早点得到沮授,那天下现在应该大定了。沮授这样的文武全才在袁绍那里得不到重视,如果跟随曹操,那曹操的五大谋士就会变成六大谋士,以沮授的能力,不亚于荀彧这样的战略大师和荀攸这样的战术大师,只可惜他站错了队,跟随了能力不足的袁绍,要是跟随曹操,沮授的成就要高得多了。
沮授是难得的人才,被曹操所杀
第五位:高览
高览在正史上是袁绍的部将,与张郃齐名,因为他俩的名字一同出现在史书中,在官渡之战时,曹操成功打败淳于琼,烧了乌巢的粮食,于是袁军军心大乱,张郃与高览原本是被袁绍派出攻打曹军大营的,但是无法攻下,他俩没有完成任务,不敢回去,又怕郭图等人陷害,于是直接投降了曹操。
但是,张郃投降了曹操,就一直步步高升,那么高览呢?默默无闻,史书上从此没有记载了,这只能是两种情况,要么是高览是曹操杀了,要么是曹操没有用高览,按道理来说,高览能与张郃一起率军攻打曹军大营,其地位与张郃应该不相上下的,为什么高览没有被曹操重用呢?
史书没有说,只能是个谜了,在一些评书中,把高览与颜良、文丑、张郃一起列为河北四庭柱,高览不至于一点能力也没有,但是高览的结局足够说明他站错了队,从此在历史上就不再出现了。
高览投降曹操后史书不见记载
第六位:张任
张任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从事,史书上说张任胆大勇猛,有志向又有节气,刘备与刘璋发生战争后,张任与刘备在涪县交战,被刘备击败,张任退守到绵竹,刘璋派出李严出战刘备,结果李严直接投降刘备,张任与刘璋之子刘循退守雒城,刘备继续攻打雒城,庞统战死在此,张任最后也战败被俘虏。
刘备听说了张任的名声,派人劝降张任,但是张任忠心无二,就是不愿意投降刘备,刘备为张任感到叹息,只好杀了张任,张任明显站错了队,虽然他的忠心可嘉,并非变通之人,但为了忠义牺牲自己太可惜了。
张任
当时的刘备正是用人之际,李严后来都得到了刘备的重用,被任命为尚书令,并与诸葛亮一起托孤,如果张任投降刘备的话,也会得到重用的,只可惜张任站错了队。
第七位:沙摩柯
沙摩柯是武陵郡五溪蛮夷的首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派张良联络五溪蛮夷一起出兵攻打孙权,至于沙摩柯为何要帮助刘备,应该是刘备给了他们钱财,并且许诺了某种政治利益,沙摩柯于是率领一万蛮军参战了,结果刘备战败,沙摩柯也被吴军杀死。
沙摩柯本来可以不参与吴蜀之间的争斗,但他却参与了,以五溪蛮夷的力量,根本无法跟吴蜀任何一家对抗,他只要保持中立就行了,明显沙摩柯站错了队,不仅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还牺牲了一万多族人的性命,同时也给整个族人带来了灾祸,孙权打败刘备后,明显会报复五溪蛮。
沙摩柯
第八位:孟达
孟达与法正是好友加同乡,跟法正一起投靠刘璋,后来又跟法正一起投靠刘备,汉中之战后,刘备派孟达攻打房陵郡,孟达杀死了诸葛亮的姐夫蒯祺,并与刘封一起攻下的上庸三郡,并镇守当地。
襄樊之战时,关羽向刘封、孟达请求支援,但被拒绝,关羽败亡后,孟达叛逃到曹魏,受到重用,并被任命为新城太守,诸葛亮北伐前,引诱孟达归顺蜀汉,结果申仪把这事报告给了曹魏,司马懿率军平定孟达,8天行军1200里,突然出现在孟达面前,杀死孟达。
孟达两次背叛旧主,都是站错了队,关羽虽然被杀,但是刘备并不一定会杀孟达,刘备杀刘封并不是因为关羽的事,史书明确记载了杀刘封的原因是:诸葛亮考虑到刘封英勇刚猛,天下平定后最终会难以控制,就劝刘备趁机除掉他。
这跟关羽没有关系,所以孟达不用叛逃,刘备也不会杀孟达的。但是孟达仍然背叛了刘备,背叛就背叛吧,孟达投降了曹魏仍然不安心,又受到诸葛亮的引诱,结果被司马懿所杀,如果一心一意,孟达也不会被杀了,这正是孟达站错了队,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
超级巨人的介绍?
超级巨人是一种强大的存在,具有巨大的力量和能力。它们可以用于各种目的,例如战斗、建筑和救援任务。在战斗中,超级巨人可以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和战斗单位,保护自己的队伍。
在建筑方面,超级巨人可以轻松搬运重物和建造大型结构。在救援任务中,超级巨人可以承担起救援被困人员或清理灾害现场的重任。总之,超级巨人是一种多功能的存在,可以在各种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拳击运动员的实战能力怎么样?
额,这个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小混混不是对手!当然是排除械斗啊,就说空手的情况下,举个亲身实例,首先我不是混混,但上学期间也是没少打架,最高战绩1v4,我倒下之前干倒两个,我说这个不是为了吹nb,是简单阐述一下我的实力大概是这样,不算弱了!我去健身房健身,正赶上他们散打班下课,由于感兴趣,我与其中一个学员,大概训练了半年左右的,一时兴起就比划比划,他不带护具,我带满,而且让我进攻他防守,理由是怕打坏我...我深深的感觉到被鄙视了,于是呼我就各种乱拳散脚上去了,开始他就是挡,我感觉无从下手,我的进攻总能被挡开,正在我绞尽脑汁各种假动作策略突破防守的时候就感觉眼前一黑,就躺下了.......一直拳正中面门。就这样我败了。缓过来之后我俩聊天,他说:你的动作太散了,只进攻不防守,你的左右脸都暴露了,好几回都没打,就这下暴露的太诱人了,实在没忍住就给你一拳.......真的狠狠的打击了我的自尊心。不过确实承认,从基础的力量、速度、反应速度到专业的进攻防守战术动作,没练过的就不在一个档次,人家看你哪哪都慢,处处是弱点,单单比一点我们就不是对手,就是眼睛,我的拳即便打到他脸上他也不会眨眼,始终看着我,这是经过训练的,而我们则不同,甚至贴近比划一下都得眨眼,这就是差距......所以乱拳打死老师傅是不存在的,除非老师傅老的不行了,我认为这个“老”说的是人老不以筋骨为能,而并非是指资深的专业人员。
你最喜欢海贼王哪一个反派?
我能说我喜欢冯酱吗?
哈哈,是冯·克雷,原来是巴洛克工作社所属,代号Mr.2,模仿果实的能力者,和伊万一样是人妖,而且特别崇拜伊万。
让我说道说道为啥喜欢冯酱:第一个就是这个人(妖)跟路飞他们最一开始见面就是被路飞之间的友情打动了,说“朋友啊,让在我们分别在这晴空之下”,
我就想说这个人太有趣了,明明是个坏人,还和路飞做上了朋友;
第二次映像最深的就是在监狱篇里冯酱一直拼死保护中了麦哲伦剧毒的路飞,还求伊万给路飞打兴奋荷尔蒙,
后来又自己一个人为了掩护路飞他们离开模仿成麦哲伦打开门,还拼死拖住麦哲伦。
最主要的是冯酱一直贯彻的伙伴、友情的理念,一直把路飞当做伙伴,路飞也把他当做伙伴,能为伙伴舍命,就觉得真的好感动。
女排郎平太狠了?
不禁让人想起“九一八事变”,郎平这次确实太“狠”了,面对手无抓鸡之力的日本女排还出动全主力来打,还是往死里打,丝毫不留余地。要不是在赛前对朱婷有了深入的研究,我想场面会更加难看。
在赛后,泪点特别低的日本主帅中田久美还是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对于中日大战,她颇感无奈,她主动称赞了张常宁的5次发球,太具攻击性,令日本队二传根本组织不了进攻,不要说有没有效,是根本没机会组织,中国女排霸气到没朋友呀!另外,她还呼吁球员在面对这种困难的时候一定要积极,不要被对方的气势所压倒,必须从身体和精神这2点来提高自己。
认识差距找到差距,可见,这次中田久美是完全被中国女排打服了!日本人向来崇拜强者,看到郎平的高超战术,不得不甘拜下风,令人吃惊的是,日本网友竟然在评论区大喊:中田久美下课,这简直就是小孩和怪物之间的比赛,教练和球员完全没有取胜的欲望,恳请郎平指导一下她们吧。
首先我们承认日本女排是有先天不足的条件限制,但这不是她们输掉比赛的借口,中田久美与郎平也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在连续吃到闭门羹后脑子直接懵掉,只有助理教练在跟大家布置战术,她只能无力地鼓励球员,对于球员来说,这种鼓励是多余的,需要找到突破的办法才行。而郎平这边,即使分差被拉得很大,但她还是会暂停给球员们布置战术,让她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比赛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日本女排的进攻变化太少,这也是我们拦网成功率高的原因之一。相反,咱们的攻手在被对手拦住之后立马做出改变,张常宁也好,袁心玥也好,大家都在不停地变化,这就是2支球队的最大区别。
是的,郎平在这场比赛并没有上替补打,一直让主力打满全场,这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在笔者认为,郎平的用人安排不必过分解读,她也是考虑到下一场比赛在22号进行,打完日本女排之后,咱们还有2天的调整时间,足够了。不管怎么说,支持郎平,支持中国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