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剧场,可以推荐一部你最爱的英剧或美剧吗?
当然是推荐《西部世界》了,此剧故事碰到了各种主要科学和哲学的难题,科技与人类复杂的交集。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个故事会怎么发展,或者来回答任何这方面的问题,但在这里,我们挑选了一些目前为止最有趣的问题。
1、我们能控制人工智能吗?
每一次有人醒来(或者说是模拟系统重启?),“原住民”就应该开始他们的程序,扮演他们的角色,直到一些游客们来到故事剧情中。游客们可能会和“原住民”一起去冒险,否则他们或许会被强奸或杀害。在任何情况下,当故事重制,“原住民”的记忆就会被抹去。
据说由于某些原因,一些“原住民”似乎能记得他们被干扰的部分过去的生活。这或许和公园创始人罗伯特·福特博士创建的“软件更新”有关,也有可能与神秘的共同创始人阿诺德(Arnold)有关。
幸运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今天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相信,人工智能完全失控是一个神话,我们能够控制这些智能软件。很少有计算机和语言科学家认为机器可以像人一样学习听和说,他们现在也只能是有限的水平。
2、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模拟世界中吗?
每一个在“西部世界”醒来并过新一天的人,不管你是去工作、喝酒、打架,或是其他什么事,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是不是主题公园设计师创作下的模拟状态。
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表示,在人类世界里,我们同样不能证明自己不是生活在某种计算机模拟之中。
有些人认为,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注意系统中的任何错误来“摆脱”这个模拟世界。而现在,“西部世界”中的一些机器人似乎在朝这个目标逼近。
3、什么是意识?
在第三集中,作为公园创始人福特向伯纳德解释到,另一个公园创始人阿诺德一直致力于在“西部世界”的机器人“原住民”中“创造意识”。他给他们记忆、即兴创作和自我兴趣,但是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寻找一个对于意识更加关键的元素。这个元素被发现了吗?
意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因为科学家也不明白什么对人类的自我意识负责。但是他们相信,不同的生物有着不同层次的意识。那么,机器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意识吗?
无论是哪种方式,总有研究人员并不认为意识是伤害人类的必要条件。
4、机器人能进化吗?
“进化锻造了这个星球上有感知生活的全部,通过的是错误这个唯一的工具。”福特在第一集中告诉伯纳德。而这正是伯纳德后来在一次奇怪的深夜谈活中,偷偷告诉多萝西的。
机器人可以进化吗?这是对某种越来越觉醒的意识负责吗?这可能给机器人其他的能力吗?
像史蒂芬·霍金这样的科学家担心,不断进化的机器人是现实的前景。但是人工智能并不是霍金的长处,而人工智能专家相当确信未来的机器人将会做那些我们设计的程度动作,并不会有更多的进化。然后,神经网络系统正在学习教自己新的技巧,包括谷歌的DeepMind。
5、什么是自由意志?
福特不仅提到机器人没有意识,还说道他们是没有自由意志和传递意识的中介的。“他们只能感受到我们让他们去感受的东西。”第三集中,福特一边解剖着一位“原住民”的脸,一边对一位Delos员工这样说道。
但是剧集中已经有很明显的暗示,“原住民”们在原有的程序之外可能存有某种程度的意识。除了拥有意识,他们是否有能力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
这很难回答,因为首先我们得探讨人类自身是否拥有自由意志——我们通过基因和后天成长,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行为。也许《西部世界》中的机器人也在面临同样的问题。
6、人们是否会滥用智能机器人?
在《西部世界》中,规定客人们可以酗酒、擅闯民宅、随意射杀“原住民”。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
以邪恶的方式滥用机器人可能是未来会出现的问题,而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也在研究这种现象,并指导机器人们去避开攻击者。
在一份2015年的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一群孩子们在公共商场向机器人拳打脚踢、扔东西的过程。然后他们把数据转换成了图表,以规避人类对机器人的伤害。
7、我们能上传人类的思想到机器人身上吗?
在其中一集,福特不经意地向伯纳德提到,人类已经解决了几乎所有问题,除了死亡。与此同时,黑衣人在主题公园中寻找一个隐蔽的迷宫,而这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钥匙。
这也就引发了一种猜想,那就是“上传思想”——人们可以把大脑上传到机器中延续生命,打破躯体的束缚,走向永生。
而今天的现实是,人类尚不了解大脑的单一神经元是如何工作的,更别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产生意识和人格。即使我们参破了其中的奥秘,转移大脑这种想法在物理学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cf末日剧场蛇女是第几关?
出现关数:除了1、2、4关,17、19、29限时加分赛,20小BOSS关.30大BOSS关和31关其余有90%的可能出现(巨人城废墟中有一个bug,可能会出现隐身的蛇女,玩家无法攻击到,解决方法:新加入的玩家可以看见且可以攻击到。)
末日剧场里面的剧毒蛇女也会出现,不过比巨人城的好打,出现烟尘之后,剧毒蛇女会扑过来(注意扑击无效),然后停顿2秒钟,之后攻击才有效。
毁灭都市中,剧毒蛇女只出现在第4关。
移动速度和攻击力高,生命值低
有什么恐怖片推荐?
1.青魇
郝冬(黄轩 饰)在收听午夜电台节目时,谈到了自己失眠的痛苦经历,郝冬的女友——电台DJ依凡(薛凯琪 饰)开始对他进行心理辅导。
而郝冬却对她讲述了自己的梦魇——
一个白衣飘飘的长发女子(周楚楚 饰)从高楼坠落,这令他难以安眠。而更令人恐惧的是,他那些关于九里村的童年记忆,虽然支离破碎,却令人不寒而栗。
当时,建国初期,一对夫妇来到了九里村,支援村里农业生产建设,丈夫叫建国,是杂交水稻专家,他的妻子名叫骆晓月。
来到村子没多久,建国因下河触电身亡,而晓月则被村长的智障弟弟骚扰。
后来,晓月竟然在夜间被人用柴刀杀死。警察调查中,发现智障弟弟为最大嫌疑人,但是由于其为精神病,故未受惩罚。
20年过去了,郝冬再度回到九里村,住在舅舅家,又遭遇了一连串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景象。
当他一步步揭开真相时,也陷入了对于凶手杀人的回忆中,陈年往事如疮疤被揭开,真相令人瞠目结舌。
2鬼宿舍
百度百科刚读7年级的12岁男孩查特里(Chatree)第一次离家。期中时,查特里的爸爸突然将他转学到一个离家很远的寄宿学校。看起来很奇怪,但查特里却很清楚为什么,因为他是唯一知道父亲秘密的人。 在期中转学是非常残酷的,查特里必须重新适应新的班级、新的同学和这个一点也不像家的宿舍。最惨的是,查特里睡的床,听说在他之前有很多“人”都睡过……在学校里,查特里很孤单。直到交到了一个朋友维秦(Vichien)。他们常常一起溜到学校后方荒废的操场上玩。一直以来,有个传说是关于那里一个被封闭的游泳池,据说曾有个小孩在那淹死了,原来维秦是个鬼魂。 一次在看电影时,查特里偶然间发现维秦的身份,因为他(维秦)无法看到屏住呼吸的活人。这件事让查特里毛骨悚然,他竭力避开维秦,但是渐渐地他发觉自己又陷入了孤寂中。他偷偷的观察维秦,发现维秦其实也是个很孤单的人。于是,查特里重新回到了维秦身边,两个孤单的背影又互相有了依靠。在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本来以自我为中心而十分闭塞内向的查特里渐渐学会了互相关心,学会了与人分享快乐。查特里和维秦变得很熟了,但是维秦却始终对自己的身世和死因闭口不谈。终于,查特里慢慢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到晚上6点,维秦就会消失。 原来,维秦是死于一次意外,是溺水去世的。但是舍监夫人(普兰妮)却一直误认为是因为她没有藏好维秦父亲贪污被捕的报纸,而使得维秦看见后自寻短见。或许是舍监夫人哀怨的心结没有解开而化 成诅咒,也或许是上天的特意安排,使得维秦的灵魂不得不每日同一时间重复当时溺水的过程。 在查特里逐渐了解这一切后,他决定帮助维秦摆脱这一个宿命。他询问了有许多鬼知识的同学努依“博士”,努依告诉他要帮助灵魂必须把自己的灵魂和肉体分离。 手上的表响了,身边的维秦又消失了。他刚刚说要陪自己去看水箱,查特里飞快赶到实验室,用乙醚将自己弄晕死过去,他的灵魂离开了肉体,飞奔向维秦溺死的泳池。他拼劲全力用爱的力量救起了维秦的灵魂,使他终于摆脱了宿命的困扰而走向了通向来世的道路。
3.鬼影
Thun是一个年轻的自由摄影师,拥有有自己的工作室,他经常接拍一些家庭照、婚纱照等,一天他与女友Jane参加完聚会回家,途中因醉酒撞到了一名女子,车子还撞上路旁的告示牌,Jane本要下车看那名女子的情况却被Thun阻止,Thun要女友赶快驾车离开肇事现场。回到家的Jane整日坐立难安并指责Thun冷血,而此时他们身边也开始发生怪事,Thun看到他拍摄的照片中有一些奇特的光芒,开始时他以为只是拍摄失误,后来他仔细检查后发现照片中的神秘影像与被他们撞倒的女子容貌相似,有时他甚至觉得有人就在他身旁。Thun颈部开始出现疼痛,种种奇怪事情的发生促使两人开始留意那天车祸的相关消息,可是他们一无所获,但怪事仍接连发生,Thun的大学好友一个个自杀身亡,最后Jane发现原来一切事情都与Thun有关。
25岁的泰国摄影师「东」(Ananda Everingham)与女友「珍」(Natthaweeranuch Thongmee)与友人喝酒后,二人驾车归家途中,不慎把一名女子撞倒,车子失控继而撞上路旁的告示牌。不省人事的女子躺在路中心,但此时后面已有车辆驶至,二人没有下车探视伤者,反而选择赶紧驾车逃离现场。
可是意外发生后,离奇怪事就接踵而来,「东」发现他拍摄的照片中出现一些灵异的光芒及影像,有些照片像是有人站在照相机前,把镜头都挡住了,但是实际上在拍摄照片时,并没有这样的情形发生。
开始时他以为只是拍摄失误,后来他仔细查证后,才意识到照片中的神秘影像与被他们撞倒的女子容貌相似,与此同时,「东」不单恶梦连连,颈部也出现莫名其妙的痛楚……
「东」的朋友一个一个神秘的相继身亡,他决定深入调查这些纠缠他不休的照片后的真相
4.双瞳
台北,热闹繁华的都会大城,现代高科技生活与华人几千年的传统信念并存。在这个冷漠异境的城市里,人们相信鬼魂就像是高楼大厦般真实可及。城市车水马龙、人群往来穿梭,一个身心受创的警官正和不知名的神秘恶魔搏斗,受威胁的不只是他的性命,还包括他的灵魂。
警官黄火土(梁家辉饰)的世界正逐渐四分五裂。两年前由于揭发同僚贪污,黄火土被打入冷宫,被安排在冷门的外事组工作,他的同事对他怒言相向,他的妻子清芳(刘若英饰)受不了他长期不回家而要求离婚。
就在此刻,三宗离奇的命案却使整个警局 天摇地动 。三名受害者的身分彼此没有关联,但是前来验尸的法医(杨贵媚饰)却在三名死者脑部共同发现一种神秘的黑霉菌,而且三人都是在历经幻觉的状态下死亡。
显然这是连续杀人犯所为,且为台湾历史上的头一遭。负责侦办的警局又缺乏这方面的专才,在社会人心惶惶的氛围下,高层只好求助于美国。美国联邦调查局派了一名专门侦办此种案例的专家凯文·莱特(大卫·摩斯)前来协助。
既然有外国人的参与,黄火土就有事做了,虽然他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极不讨好的位置。他以前的办案伙伴李丰博(戴立忍饰)警告他如果他帮那美国人破案的话,会使得整个警局再度蒙羞,后果会如何恐怕就不只是打入冷宫而已。
但是黄火土身为一名警探的直觉却强过于他的政治判断,他和莱特很快上手此案,也因此使得案情大有进展。
然后令人震惊的发现产生了。他们发现凶手是按照一种古老罕见的道教图示来杀人,藉由将作恶的人送入五种残忍恐怖的地狱受刑,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这同时也预示了将会有更多的受害者出现。对黄火土而言,这似乎暗示著冥冥之中有股超自然的力量在操控一切,但是对于重视实用科学的莱特来说则无法苟同。
到底他们寻找的是个邪恶的连续杀人犯还是一个索命的鬼魂。当另一个血腥证据又出现时,他们似乎不得不同时接受两种假设的可能性。
人真的有预感吗?
这里有一个预感变成现实的案例,讲的是一个女孩子预感自己将死于16岁,结果她真的在自己16岁生日之后死了。她叫玛丽,她预言自己会死。我相信预感,科学无法解决自然界的终极奥秘,那是因为归根结底,我们也是奥秘的一部分,我们也在试图解决自己身上的谜团。
玛丽的全名叫凯瑟琳·玛丽·霍布斯。她童年的时候生活很不幸,八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离婚了,对这么小的玛丽来说,父母离婚是痛苦的。到了中学时期,玛丽的一个好朋友死于心脏病,生活中总是发生分离事件,导致玛丽很抑郁。
尽管悲伤的遭遇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对玛丽来说,好朋友的离世深刻的影响了她。她把死亡和分离储存在意识深处,并发展出了一些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预感。她想到了自己会死亡,她甚至公开谈论自己只能活到16岁,她无比消极。
玛丽无法摆脱这种恐惧,她的想法也开始变得混乱起来。在她预感的未来中,生活对她总是怀着敌意似的。玛丽觉得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黑暗和阴郁的,这其实就是抑郁症的开始。这种心理变化和无中生有的想法开始破坏她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强烈的感到,自己会死于16岁。
为了帮助玛丽缓解精神上的恐惧和压力,她的家人带着她搬家了,搬到了一个新地方生活。玛丽在那里交了一些朋友,她的适应力仍然很强。但是玛丽的预感自己将死于16岁的想法并没有改变,这就意味着,如果思想保持不变,改变环境也是徒劳的。
仅仅在新地方渡过了一段短暂的快乐时光,玛丽预感自己会死的信念又产生了。当她快到16岁的时候,她跟她妈妈说,“我不想长大,妈妈,我还是想做一个小女孩。”她妈妈安慰她,“我们都会长大的,每个人如此,虽然这不容易。”
因为害怕自己的会死,玛丽开始封闭自己,足不出户,她拒绝去任何地方,拒绝离开自己的房间。她消极的自我想象让她始终生活在恐惧中,焦虑中和猜疑中。一直到她16岁那天,她忽然发现自己还活着,这有点让她如释重负。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的预测和猜想是如何把自己困住的,除非她走出来。
玛丽发现自己过了16岁生日并没有死的时候,她开始克服恐惧,并意识到这种预测是没有根据的,她开始过着正常的生活。但是在1987年7月23日的晚上,玛丽失踪了,没有任何解释,就是突然不见了。
当天晚上,玛丽还在看书,到了夜晚11点的时候,她跟她母亲说,自己会去附近的书店买一本书。书店的位置不远,原本,玛丽打算约朋友一起去书店,但那晚并没有人陪她去,所以自己独自前往书店。
玛丽去买书之后,就一直没有回来。当天凌晨3点左右,她的妈妈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的头部被击中了,醒来之后,她也没在意,继续睡去。直到第二天,她发现玛丽的卧室是空的,不久,她报警,然后警方和群众展开广泛的搜索。
直到9天后,有徒步者报告,在米德湖附近发现了凶案现场。警察去调查,在那里发现了两块沾着鲜血的石头,经过鉴定,上面的血液与玛丽相符。警方得出结论:玛丽死于头部的反复打击——她的预言成真了。而且,玛丽的母亲还发现了她生前留下的一封信,玛丽的信中说,“如果我死了,你们就会收到这封信,但是,不要纠结于我的死亡,我爱你们。”
至于凶手,其实是一个谜。
有哪些想象力爆表的科幻小说值得推荐?
科幻作品和现实研究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本文中,五位著名科学家谈到了赋予他们灵感的书籍和电影。
风之谷
《风之谷》
(宫崎骏,1984年)
推荐人:简·扎拉西维奇(Jan Zalasiewicz),莱斯特大学古生物学教授
我小时候很喜欢阿西莫夫、克拉克和海因莱因的科幻小说,但现在重读一遍时,常常感到失望。某些情节确实精彩,但总体上有点沉闷呆板。我当上父亲后,知道了宫崎骏,他的作品就没有那种沉闷呆板的感觉。他创作的电影老少皆宜,不管是年幼的孩子,还是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成年人都能看懂,在理解上也不会有太大偏差。他对历史、政治和环境问题的思考非常深刻和悲观。作为一个研究人类世概念(认为人类正在改变地球的地质环境,会给后代带来不好的后果)的人,我觉得他的作品很能打动人。
《风之谷》的背景是末日后的世界,海洋充满酸性,散发着有毒气体的森林里栖息着模样可怕的巨型昆虫。女主角娜乌西卡属于一个较小的人类群体,他们为了生存而战。娜乌西卡努力保护在其他所有电影中都会被视为怪物的巨型昆虫,并试图让有毒的森林恢复原有生态。她知道,昆虫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是什么怪物。
我认为,只有少数几位当代流行艺术家的作品反映了人类世的现实和由此产生的后果,宫崎骏是其中之一。他直面困境,但他知道,人类必须迎难而上。生活将继续。我们在那种情况下竭尽所能。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这个被破坏的世界里尽力而为。
《西部世界》第二季截图
《西部世界》
(电视剧,2016年至今)
推荐人: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神经科学家、斯坦福大学兼职教授
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能否理解智力的原理,从而能在不同的基体上复制它们?一个相关的问题是:我们可不可以在计算基体上创造意识?答案不得而知,但似乎是可以的,因为大自然用一千亿个细胞来构建我们有意识的大脑。
这些问题是电视剧《西部世界》的核心,我正好是该剧的科学顾问。故事发生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创造出外貌神态、心理活动和言谈举止都与人类别无二致的机器人。一家公司修建了一个类似美国旧西部的公园,游客可以在那里射杀机器人,跟机器人妓女上床,和机器人一起冒险。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些机器人开始产生自我意识,记起了前世的经历,这给人类带来了大麻烦。
对于机器人能否产生意识的问题,我们目前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只能说有这种可能。人工智能(AI)的发展道路有很多条。只开发软件而不涉及实体,要更加简单易行,但我们是否希望以及是否能够创造出像人那样的AI,还有待观察。
几十年来,我和同事们一直在撰文讨论这些问题,但当你把想法融入科幻作品时,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我觉得,《西部世界》很好地将这些问题带入了公众视线。
《星际穿越》中的安妮·海瑟薇
《星际穿越》
(克里斯托弗·诺兰,2014年)
推荐人:乔凡娜·蒂内蒂(Giovanna Tinetti),伦敦大学学院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
《星际穿越》描绘了太阳系以外的行星,这是我喜欢该片的地方。我在伦敦大学学院有一支团队,专门研究这些行星的性质,它们通常距离地球几十甚至几百光年。我们开始寻找类似于地球的行星,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行星极具多样性,它们是如此奇特,以至于我觉得自己的兴趣已经略有转移。
在我看来,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星际穿越》中对系外行星的描绘非常准确。探险队离开地球后到达的第一颗行星是一个水世界,巨大的海啸朝他们扑面而来。我们相信,类似这样的行星肯定存在,他们后来到达的冰世界同样如此。我们知道,很多岩质行星距离母星非常遥远,因此该片对系外行星的描绘大概就是它们的真实面貌。我还认为,该片对地球场景的描绘非常逼真,如果气候变化继续下去的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星际穿越》让我们看到了这些行星可能的模样。现在,我一想到水世界,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电影里的那幅场景。有时,我进行公共科学讲座时,会使用《星际穿越》的截图。你不是描述行星的密度或者面貌,而是展示一幅图片,让所有人对你想表达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很有用。
奥拉夫·斯特普尔顿的《造星者》
《最初和最后的人》/《造星者》
(奥拉夫·斯特普尔顿,1930年/1937年)
推荐人:马丁·里斯(Martin Rees),皇家天文学家、剑桥大学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名誉教授
我不太喜欢看科幻小说,但我喜欢奥拉夫·斯特普尔顿(Olaf Stapledon)的书。我第一次读他的书是60年代上学期间。当时我只是随便翻翻,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书似乎相当有远见。
他在30年代写的《最初和最后的人》(Last and First Men)和《造星者》(Star Maker)充满了奇思妙想。《最初和最后的人》涵盖了未来20亿年的历史,讲述了18个不同的人类物种,第一个就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离开地球,向其他行星迁徙。其中一个人类物种拥有巨大的大脑,没有身体。与躯体分离的大脑能创造新的物种(他们创造了他们之后的人类物种),这一想法非常有创意。如今,我们也在谈论类似的想法。
《造星者》的情节更加波澜壮阔。叙述者诞生于地球,后来进入太空,逐渐与其他地方的智慧生命融合。然后,他遇到了造星者。造星者创造了包括人类宇宙在内的很多宇宙,其中一些比另一些运转得更好。其中有一个宇宙可以说是先于休·埃弗雷特(Hugh Everett)对量子力学作出了很有意思的诠释,认为只要存在量子不确定性,如果两个选项都被选择的话,宇宙就会分裂。还有一个宇宙根本没有空间维度,只有时间维度,斯特普尔顿称之为音乐宇宙。这些想法极具匠心,尤其是考虑到它们写于上世纪30年代。
《火星救援》剧照:基因编辑能否用于人类太空旅行?星际旅行会带来什么好处?
《火星救援》
(雷德利·斯科特,2015年)
推荐人: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发明人
《火星救援》讲述了马特·达蒙(Matt Damon)饰演的一名宇航员,孤身一人受困于火星,同行的其他宇航员因为沙尘暴而被迫离开。该片涉及两个主要挑战:首先,那名宇航员在这个环境恶劣的星球上如何独自生存,为自己提供食物和能源;其次,地球上的太空科学家如何让他回家。
我的工作主要是基因编辑,我一直在研究以精准方式修改细胞DNA序列的CRISPR技术。2012年,我们首次发表了我们的CRISPR研究成果,此后,这项技术被全世界广泛采纳,用来修改人类以及各种动植物细胞的DNA序列。
《火星救援》上映后,在我的实验室里引起了热烈讨论。我一边怎么样这部影片,一边思考,基因编辑能如何用于人类的火星之旅。例如,达蒙饰演的角色为了生存,在火星上种土豆吃。如果能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你可以改变土豆的习性,使它们需要更少的水分,或者更适应火星的环境。
我们在地球上已经麻烦缠身,我宁愿看到我们解决地球上的问题,而不是花费宝贵资源把几个人送上火星。尽管如此,我们是一个喜欢探索的物种,我们是冒险家,如果要前往火星,我觉得这会催生很多有趣的技术和想法,而这或许会使地球受益。
翻译:于波
校对:其奇
编辑:颖仔
来源:The Guardian
造就:剧院式的线下演讲平台,发现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