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厄运怎么做,有什么好看点的鲨鱼电影看?
1975年,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上映,奠定了鲨鱼在惊悚片里的重要位置。不仅让当年的海滩旅游业受到重创,也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观众,童年阴影系列里,少不了《大白鲨》这部电影。
四十多年以后,鲨鱼题材的惊悚片又开始增加,国内三年就引进了三部鲨鱼片:《鲨滩》、《鲨海》和即将上映的巨齿鲨。借着《巨齿鲨》即将上映的热度,给各位盘点了10部鲨鱼电影,有惊悚恐怖的,也有脑洞大开的。看完影片介绍,我们再来聊聊《巨齿鲨》这部电影,探讨下为什么这个题材重新火了起来。
1.《大白鲨》(1975年》
斯皮尔伯格必看的影片之一,在那个年代,用模型鲨鱼拍出逼真的效果,让很多人知道了大白鲨这样一个物种,原本离我们很远的鲨鱼,展现在了人类面前。现在回看《大白鲨》,尽管你会觉得模型有些粗糙,但很多惊悚的拍摄手法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在模仿。900万美元的预算,4.7亿美元全球票房,简单算下你就知道这部电影有多么成功了。
2.《深海狂鲨》(1999年)
也许看《大白鲨》的时候我还小,以至于对我个人而言,鲨鱼在我心中留下阴影的是这部电影。影片的故事主线是人们为了研制一种药物,在海底几百米的基地里用鲨鱼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鲨鱼的智商突飞猛进,杀人机器有了自我意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密闭空间、人并非唯一的智慧生物,你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异形》,不过我是先看的《深海狂鲨》,也让我对鲨鱼的恐怖有了深刻的认识。当然,惊悚片里总是少不了性感的女主,电影里的女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鲨滩》(2016年)
说到性感女主和凶猛怪兽的组合,《鲨滩》可以说是把这两个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女主布蕾克·莱弗利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名模。在电影里,她一个人来到陌生的海滩玩冲浪。在冲浪途中,女主发现了一头遭到鲨鱼攻击而不幸死亡的鲸鱼尸体,尸体的气味吸引了鲨鱼远道而来,女主遭到了鲨鱼的攻击,大腿受伤,挣扎之下,南希爬到了一块露出海面的礁石之上,在这里等待着不知从何而来的救援。
这部一个角色串起全片的电影,整个节奏反而足够紧张刺激,尽管是露天海滩,故事还是密闭空间的套路。女主性感的身材、随时都会逼近的鲨鱼、仿佛仙境一般的海滩,都是这部电影的看点。当时在国内上映票房并不高,估计很多人都没看过吧。
4.《鲨海》(2016年)
这部电影在海外和《鲨滩》同年上映,内地是2017年引进,当时我还做了一次观影团,邀请了资深的潜水教练和观众分享潜水的经历,以及真实鲨鱼的一些知识点。
电影讲了两个不作不死的闺蜜跑到墨西哥散心,结果被野导游带去玩笼潜,在笼子旁边撒肉吸引鲨鱼围观。两个苦逼姐妹刚潜到水下,牵引笼子的钢索就断掉,于是两人被困在水下47米的笼子里。电影不仅有鲨鱼的威胁,还有水下深潜时遇到的各种问题。虽然知识点都用到了,但在电影里的呈现方式基本都是扯淡的。这部电影以后,我才知道鲨鱼在潜水爱好者眼中,是求之不得的。
5.《夺命双头鲨》(2012年)
讲完了几部还算不错的片子以后,我就要来给各位展示一些另类的片子了。看完这些你可能和我一样,想把这些导演投喂给鲨鱼。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群人在海上被一只变异的双头鲨鱼袭击,幸存下来的人跑到小岛上也依然没有逃脱厄运的故事。说真的,讲剧情根本没什么卵用,因为电影最大的卖点就是这个变异双头鲨和一群不好看的泳装女郎。特效粗糙到令人发指,鲨鱼咬到人以后,牙齿竟然能卷起来,WTF!!!
6.《夺命三头鲨》(2015年)
你没看错,双头鲨这么一部烂片,还有续作,和《十一罗汉》类似的是,第二部多了一个头。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一部里的鲨鱼,头被砍掉以后还能长出新的头,比起前作,这也算是一个创新吧,但是依旧挡不住烂片的本质。
7.《夺命五头鲨》(2017年)
纳尼?!!!《夺命四头鲨》哪儿去了?可能是像巴啦啦小魔仙里的小蓝染紫色头发一样的设定吧,创作团队觉得你肯定能猜到4头鲨,于是他们就是不拍四头的。这部电影的前面有4个头,尾巴上有1个头。电影还是怪物+性感美女的套路。
8.《鲨卷风》(2013年)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会吐槽,那么一定是你还没遇到一部满是槽点的电影,《鲨卷风》一定要看一下。这片子的设定是龙卷风把鲨鱼吸上天,掉在陆地上疯狂吃人。剧情真是脑洞大开,鲨鱼命都保不住了还TM顾得上吃人?一部全靠扯淡想出来的剧情,不配上屎一样的特效怎么能行?男主拿着电锯钻进大白鲨的肚子里,切开鲨鱼肚子血浆爆发,1分钱特效都不如。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立子杀母?
汉武帝的钩弋夫人是一个传奇人物。钩弋夫人的神奇之处就是,她从一出场就带一种上天注定的神奇气场。并且这种神奇的气场汉武帝不但相信,还特地的为她做宣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葩现象。钩弋夫人的神奇事件很多: 第一,钩弋夫人的手不能伸开,但武帝用手轻轻一掰,钩弋夫人的小手就张开了,里面是一支晶莹剔透玉钩。武帝大喜,当场封为“钩弋夫人”! 第二,钩弋夫人见武帝的时候,武帝已经62岁了。并且和武帝春风一度就怀孕了。刘弗陵在钩弋夫人的肚子里呆了十四个月,和上古明君帝尧一样,武帝非常开心。 第三,钩弋夫人生刘弗陵不到两年,武帝身边的宠臣江充就逼反了太子,不想成为扶苏的皇太子刘据起兵杀了江充,但也兵败被杀,为刘弗陵扫清了道路。 第四,刘弗陵被确定为接班人后,钩弋夫人被武帝找个理由缢杀。虽然死后一个多月,钩弋夫人尸体并不腐臭,而是香飘十里。更为稀奇的是,刘弗陵后来迁陵的时候,没有看到钩弋夫人的尸体! 所以钩弋夫人一生都伴随着神秘。如果钩弋夫人真的是聪明绝顶,为了自己上位,儿子当皇帝,靠自己高超的智慧策划出这一切,但她最后被武帝赐死,是不是有点算计太厉害,反而误了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武帝那么聪明的人,一个小女孩如何才能骗的过老奸巨猾的武帝。 所以钩弋夫人的一生都是疑点重重,我们借助史料,看到底是谁在导演一场大戏骗过了所有的人! 1)钩弋夫人,绝美的河间名姬! 看汉代以前的历史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当时的美女大部分出自赵国。秦始皇的老娘赵姬,自带神话色彩的钩弋夫人,还有后来艳冠天下的皇后赵飞燕。原来历史上的赵国不但多慷慨悲歌的侠士,更多美艳绝伦的绝色佳人。 钩弋夫人自带仙气,被武帝身边的望气者一眼就看出来了。根据现在的常识我们都知道,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当时的钩弋肯定非常有名气,不但长大漂亮而且还擅长歌舞,说不定还拿过当地的冠军。 武帝当时已经62岁,但还是不改好色的毛病,经常从民间搜寻美女。武帝既然来到河间,肯定会有人向他推荐钩弋。武帝一见钩弋风华绝代,所以就把钩弋带回宫了。 这个可能就是最初的样子。如果武帝觉得自己年龄这么大了,还这样到处搜寻美女太不好看。那么身边的江湖术士察言观色,为君分忧想出一个头顶有气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以武帝的大气磅礴,这时候找个小妞不至于玩的这么复杂。 那么什么时候钩弋夫人才自带仙气,手中有钩了呢?应该是怀孕十四个月后,生下刘弗陵。武帝觉得刘弗陵和传说中的帝尧一样,在娘胎里呆十四个月。这个孩子肯定不一般。 所以当武帝开始看好刘弗陵的时候,就开始为钩弋夫人神话了。刘弗陵要是天命之主,那么他的老妈肯定不一般。可定钩弋夫人自己比较实在,不会瞎编什么“梦日入怀”等神迹,那么武帝就要想办法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是武帝在粉饰这些,而不是钩弋夫人在故弄玄虚,从两点可以看出来: 第一,当钩弋夫人怀刘弗陵十四个月后,武帝非常高兴,把钩弋夫人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这几个字钩弋夫人根本不敢想,只有武帝才有这个资格。因为武帝都不敢说敢和帝尧比,那是圣人!武帝唯一一个不嫉妒的理由就是,他自己把儿子比作帝尧。父亲只会想着儿子比自己强,武帝也一样。 第二,钩弋夫人不敢自己称尧母。帝尧是神话中的圣人,如果钩弋夫人敢这样随便就说自己的儿子堪比帝尧,武帝不骂她,也被读书人的口水淹死。钩弋夫人没有那么自大。最主要的是,她是不是知道帝尧是十四个月出生的事,还值得商榷,所以这只能是武帝自己的事。 因此这些故事极有可能是后来加工的,并且在武帝的授意下加工的。 那么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武帝有换太子的想法!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天纵之才,智商情商高的惊人,六岁的时候为了讨好长公主刘嫖,就可以说出“金屋藏娇”的奇思妙想。登基继位之后更是任用了无数的英才,把大汉的文治武功推向了极致。 武帝既然这么厉害,他对他的继承人太子刘据满意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们可以看出,刘据为人宽厚,但和汉武帝的聪明绝顶相比,刘据差的太多。 刘据虽然比较差,但武帝的其他儿子还不如刘据。因此武帝也就忍了,虽然对刘据不满意,但还是对刘据非常好,处处安抚刘据。但自从刘弗陵出世之后,一切都变了。刘弗陵聪明程度类似武帝。恐怕这个时候武帝的小心思就要动了。 但我们都知道武帝聪明。武帝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总是顺势而为。我们都知道当年刘邦有了赵王如意之后,想废掉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因为刘邦认为赵王跟自己非常像,而刘盈生性懦弱,不能把自己的治国理念发扬光大。 但刘邦最后也没有成功,不但吕后跟他作对,满朝文武都不同意。因此就是刘邦那么强势的皇帝,依然最后不得不妥协。刘盈是做了皇帝,但和刘邦预想的一样,吕后后来专权,差点没有把刘氏弄死完了。 刘邦做不到的事情,刘彻能做到吗? 我们先看看相同的: 第一,刘邦有一个吕后,能力非凡,深的大臣拥戴。刘彻有一个卫子夫,号称千古贤后。 第二,吕后家族势力非常大,更有樊哙这样的妹夫。卫子夫就更不用说了,卫青、霍去病名震天下。虽说死了余威仍在。 第三,太子刘盈宽仁,朝臣喜欢。太子刘据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非常得人心。 也就是说,如果汉武帝明目张胆的废太子的话,基本上面对的情形和刘邦一样,并且比刘邦的情况还要糟糕。也就是说汉武帝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但汉武帝比刘邦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从来不大张旗鼓的去做,而是十面包围,让刘据一点一点犯错。武帝一生身兼光明正大和阴谋诡计于一身,他用人的策略和武则天类似。一方面任用人才政治清明,一方面他又任用酷吏,让周围的人对他胆战心惊。 武帝有了换太子的想法之后,就开始为钩弋夫人造势。一个神仙下凡的美女,生的儿子肯定是天命之子。这个孩子肯定是不同凡响的。武帝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不跟你比智商,比贤德。 你说要嫡长子继承制,他说刘弗陵是天命之子。你说太子仁厚,没有犯错,他说刘弗陵是上天派来的。太子再厉害也只是人,而刘弗陵则是神,在起点上就甩太子刘据十八条街。所以太子根本无从下手,也无从反抗。 因此这样的权谋和手段,根本不可能是钩弋夫人这一个小女孩布置出来的,这一切背后的终极大BOSS肯定是武帝。 3)双向打击,不分敌友,也只有武帝这样做了才能善后。 我们在看太子刘据和钩弋夫人的结局: 太子刘据我们已经非常清楚了。仅仅刘弗陵出生两年后,武帝身边的宠臣江充就把矛头指向太子。并且武帝配合江充的演出。 武帝说梦中有很多桐木人跟着他打,江充马上在太子的宫殿地底下挖出了桐木人,这也太准了,太子难道这么笨,只会用桐木人吗?但说再多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太子这黑锅已经是要背定了。 太子刘据还是非常聪明,不想做扶苏。想进宫见父亲说明原因。但这时候宫中已经进不去了,武帝如果想见太子,一个江充是无法阻拦的。武帝这时候不见太子肯定是有原因的。 武帝是等着太子犯错,而不是想弄死太子。但没想到太子刘据一点也不像刘彻想的那样懦弱,而是举兵杀了江充。也就是说,江充逼反了太子。 武帝预料的不错,他认为太子不会反,肯定是因为恐惧才自卫。但事情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不是说武帝自己叫结束就可以马上停下来的。武帝自己派出去的人也搞不清局势到底在哪一步,只知道太子的人已经杀红了眼。 这时候各怀鬼胎的人都出来了,别的王子的势力也希望太子死,局势已经脱离了控制。武帝一派人镇压太子的造反,这些王子的势力早就按捺不住激动,把太子往死里打。因此太子兵败。皇后卫子夫自知罪大,只好自杀,太子也无出头之日,自杀,太子的势力,被清洗的干干净净。 这就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要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会动用你想不到的手段。人命在他心里什么都不是。刘邦没有做成的事情,被他做成了。大开大合! 刘据死了,太子的势力名正言顺的被清理。钩弋夫人应该非常高兴,自己的儿子刘弗陵成了皇位的继承人。自己应该比戚夫人幸运。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武帝是左派右派一起打击,刚处理完刘据,转眼就对钩弋夫人发一通无名火。 据史书记载:後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 没过多久,汉武帝对钩弋夫人发火,钩弋夫人很聪明,把身上的首饰都赶快摘了,很凄惨给武帝跪下谢罪。这时候的武帝已经心肠非常硬了,直接给侍卫说:“把她关到后宫的监狱里!”钩弋夫人还眼泪汪汪的回头,武帝不耐烦的说:“赶快走,你活不了了!” 钩弋夫人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也被武帝弄死了。武帝自己对自己的做法非常自得,还问下属,外人怎么看。下属肯定不敢瞎说,顺着武帝的意思,表示外面的人都不了解,为什么立了钩弋夫人的儿子为太子,又要杀掉太子的母亲! 武帝这时候就非常得意的解释:“以前败坏国家的原因,就是皇帝小,而太后正年轻。这时候肯定耐不住寂寞,找小白脸。这时候国家就乱了,吕后不就是这样吗!” 武帝这样安排到底对不对? 其实看武帝安排的怎么样,还是看结果怎么样。武帝对刘弗陵看走了眼,他认为刘弗陵聪明又健壮。但刘弗陵只活了二十多岁。这是武帝的判断失误,当然他不是医生,这个超出武帝的能力范围,但他对刘弗陵的聪明果断判断没有失误。 另外武帝对霍光的任命非常好,霍光辅佐汉昭帝、汉宣帝实现了权力的平稳过渡。武帝的用人之术非常高明。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武帝杀钩弋夫人去掉了一个不可控的变数,保证了霍光能顺利执政。 其实武帝深通人性,也许站在今天的立场上认为武帝杀死钩弋夫人有点残忍,但站在独裁的皇权制度下,武帝这样做是符合制度的要求。钩弋夫人如果活着,肯定会和赵姬、武则天一样找男宠,而这些人肯定会建立自己的势力。那么到时候国家成什么样子,谁也不敢保证。 至少武帝自己知道,杀掉钩弋夫人之后,国家会是什么样子。钩弋夫人年轻貌美,又是皇帝的母亲,这时候大权在握,能耐得住寂寞才怪。如果刘弗陵二十多岁了,武帝肯定不会走这一步。 综上所述:钩弋夫人的一生看似充满了神话色彩,非常神秘。但认真分析之后发现,这一切背后似乎有一张大手在左右着一切,就连钩弋夫人自己都是一个棋子。要不然怎么没有受益者。 武帝从刘氏江山的角度,杀掉钩弋夫人来确保不安定的变数,这在独裁的皇权社会,对刘氏江山的稳定,是有必要的。也只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人,才敢于做这个决断。否则局势有不稳之嫌。 但汉武帝刘彻硬是凭借自己的天纵之才,做了这么多不合理的事情,仍然保持汉家江山平稳过渡,非常难得,没有愧对千古一帝的称号!说出身边最惨的事?
看到这个话题,就让我想起老家以前的邻居,从小看到幸福一家三口,男的帅气能干,一个县级局副局长、老婆漂亮是一名教师,夫妻恩爱,一个儿子聪明懂事,成绩名列前茅,让人羡慕的一家子。
天有不测风云。儿子读高二时,不知道是学习压力过大?还是家族遗传病的原因(好像听说他妈家族有精神分裂症)。
他经常三更半夜怪叫,后来发展到白天不时叫喊,影响到学习,不得不休学治病。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妈的看儿子这样,每天心里着急生气呀,带着儿子四处求医治病,经常失眠睡不好觉,一年后感觉身体不舒服,检查是乳腺癌中晚期。
唉,一家人一下病倒俩个,母亲为了给儿子治病,自己的病也不太在意,保守治疗,一拖再拖,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儿子的病有所好转,休学一年又继续读书,成绩不错考上了一本大学。
本以为一家人可以松口气了,好好给母亲治病。可真是惨啦,儿子读大二时,旧病复发,无法完成学业,只有回到家里。
儿子病成这样,母亲的病可想而之,不可能有好转,苦苦撑了两年就撒手人寰。
家里就父子俩相依为命,儿子的病时好时坏,父亲没心思工作,在工作中又出了纰漏,被勉职降级。
大家都同情他们一家的遭遇,但没办法。
父亲就草草的办了提前退休手续,一心为儿子。原本好好的一家人,因病致贫,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父亲照顾着儿子,日子还将就过。
父亲注重锻炼身体,天天跑步,因为他清楚自己不能倒下。
可是怕啥就来啥。父亲平时看起来身体挺好的,也没啥毛病,没想到两年后突发脑溢血去世了……
儿子20多岁没工作,就靠遗属补助和社区申请的困难补助1000多点过日子。
你说他好好过日子,找点啥正经事做嘛。没想到他迷恋上打麻将,天天打麻将,那点补助一会就输没了,亲戚朋友也管不住,干脆不理他。
他一个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听说由于没钱,家里水电气都全被断啦……
天啦!你们说惨不惨,曾经父母手心里的宝,现在沦落到如此……
月有阴晴圆月,人有祸福旦兮。
身体健康第一,好好把握当下,遇事调节心情,心情决定一切,大家看法如何?
如果刘备接汉献帝到蜀汉国?
这个问题可以很容易地回答,曹丕不会放汉献帝走,刘备更不会接受他。
从曹操到曹丕,父子二人苦心孤诣经营多年,最后连威逼带利诱,好不容易才让汉献帝把位让出来,不杀汉献帝一是因为他就是个傀儡,没有任何实际权力;二是因为他自己的亲妹妹就是刘协的老婆,他再狠总不会让自己妹妹去守寡吧?最后一点也就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显得自己多么的仁慈宽厚。
虽然可以不杀汉献帝,但曹丕却不可能放他随便出去甚至去蜀汉,原因很简单,汉献帝虽然是个傀儡,可他毕竟是汉王朝名正言顺的皇帝,他到了哪里,哪里的诸侯王就可以以他为名义竖起反对曹丕的大旗,要是让他去了蜀汉,更是等于为蜀汉的正统地位正了名,曹丕自己更加被动了。所以他把汉献帝贬为山阳公,并不代表汉献帝从此就自由了,实际上是被软禁了。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个哭哭啼啼,老实巴交的人,其实不然,刘备所作所为堪称一代枭雄,他至始至终都是有自己称帝的野心的,所以当刘备听到汉献帝被迫让位给曹丕,贬到山阳城时,虽然哭得呼天抢地,但他并未采取实际营救行动,反而匆匆忙忙地下结论说汉献帝已经被曹丕害死了。在曹丕篡位不久,刘备就在诸葛亮的“妙计下,“被迫”称帝,更明显的是称帝的第二天刘备便在大殿上宣布“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以报关羽之仇,根本无视群臣的劝阻,这就说明他完全没把曹丕篡汉的国仇放在心上。
就算汉献帝摆脱了曹丕的监控真去投奔了刘备,其结局也无非就这几种:要么出点“意外”身亡(具体可以参照明初小明王韩林儿的死法);要么继续被软禁终身;即使刘备迫于公论让位于他,也坐不了几天估计又得上演跟曹丕那样的“主动”禅位的好戏。
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
最近经常听人们说,2020年是一个小冰河期的开始。而一位英国科学家却坚持认为全球变暖已经达到饱和点,地球即将进入历时30年的 " 小冰河期 "。而英国NASA 数据亦有佐证:到 2020 年,太阳活动将降至近 200 年来最低水平,太阳表明黑子数量大幅减少,似乎进入冬眠期,甚至预测气温将下降 1 ℃。
冰河期分为,大冰期和小冰期,而大、小河期和温暖期是交替出现的,自地球诞生45年以来,总共发生了5次大冰期,而小冰河期无法确认。
我国历史上处于小冰河期的朝代有:殷商末期、西周初年、东汉末年、三国、西晋、唐末、五代、北宋初、明末、清初。根据记载,在1550年~1880年里,正是我国北方小冰河时期,其中,1660年~1680年和1850年~1880年是最冷的两个时段。而140多年后,2020年可能又一个小冰河期又要到来。而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是1816年也处于这个阶段内?
可能看似1816年的“无夏之年”与“小冰河期”没有什么必然关系,但是也有一定联系。那么,1816年为什么被称为“无夏之年”呢?
关于这个说法,有一个典故。大家应该都看过《窦娥冤》的故事,讲的是一名女子,遭到了奸人所害,最后被斩首。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如果她是被冤枉了,就血溅白绫、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最后窦娥发的毒誓全是实现。当然这只是关汉卿杜撰出来的场景。
然而现实中六月飞雪的事情真真正正的发生过。1816年时“无夏之年”六月全球飞霜,导致20万人被活活冻死。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六月欧洲、亚洲、美洲普降大雪呢?这要从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大爆发说起,造成这一年的极端天气的原因,主要就是该火山爆发造成。
坦博拉火山喷发,创造了“世界上最致命的火山”吉尼斯世界纪录。该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北部,位于东经118°00',南纬8°15',海拔2851米,火山口宽8公里,是一座复合型火山。曾经的坦博拉火山高约4810米,1815年的大喷发“喷掉了山顶”,而坦博拉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
环太平洋火山带(又称环太平洋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或火环)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全长40,000公里,呈马蹄形。环太平洋火山带上有一连串海沟、列岛和火山,板块移动剧烈。环太平洋火山带共有活火山512座,占全球活火山数量的80%。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运动频繁。“火环”上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可算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火山,如喀拉喀托火山、皮纳图博火山、塔匀火山、坦博拉火山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培雷火山等,近代曾发生过多次喷发。
火山喷发指数被定义在0~8级之间,每增加一级,火山爆发的威力会提高10倍。1815年时坦博拉火山喷发猛烈,自4月5日持续到10日,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次火山爆发指数为7级威力。在历史上是少有的,爆发的巨响在2000公里外犹能听见,喷出150~170立方千米火山灰,能量可能达到了8亿吨TNT,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那颗小男孩原子弹爆炸威力的6.2万倍。火山灰柱高达45公里,抵达高至平流层。经过大气流通远至英国伦敦亦可见因火山灰而出现的日落彩霞。同时火山爆发时伴随的地震引发高达四米的海啸。这次火山喷发属于超级普林尼式喷发,全球气温平均下降0.53度,导致1816年全年没有夏天。
当然除此以外,在1812年及1814年亦分别有较小规模的火山在加勒比海及菲律宾爆发,在大气中积聚相当的火山灰。而坦博拉火山的喷发成了“助燃剂”,几次火山喷发叠加。由于坦博拉火山喷发时释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氟和氯等等,它们在大气层中相遇、碰撞、融合,最后形成了阻挡太阳光的溶胶,使太阳的热量难以抵达地球。据记载1816年的5-8月的气温变化就能看出,在这个时间段内,受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一天内甚至会经历“冰火两重天”,起初30℃左右的气温,突然骤降至0℃。于是出现了震惊全球的“无夏之年”。
当时北半球天气出现的严重反常。当时欧洲、北美洲及亚洲都出现灾情和饥荒,夏天出现罕见低温,气温的急剧变化和异常的低温才是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原因。一、在美洲,5月份,美国东北出现霜冻,大部份农作物被冻死。6月份,加拿大及美国新英格兰出现两次大风雪,魁北克积雪余尺,广泛地方有人冻死。到了7月及8月,南至宾夕法尼亚州仍可见河水结冰。二、在欧洲 ,1815年刚刚结束对拿破仑的战争,突然期来的天气反常引致广泛粮食短缺,欧洲各地都有抢夺粮食的情况,8月份德国等地出现了霜冻。亚洲气候亦受影响,中国云南因而出现饥荒。三、在亚洲中国,云南全省出现严重饥荒。在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夏天,农历八月时"天气忽然寒如冬"。昆明及滇西等地连续三年冬天降雪。在东北黑龙江,双城在农历七月出现严重霜冻,作物失收,垦丁逃亡。安徽、江西等地亦有农历六、七月出现降雪的纪录等等。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