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巨无霸,魔兽世界怎么扩大自己的背包?
1.首先,需要给魔兽世界安装一个插件,如大脚插件。
2.插件安装完成以后,背包整合是默认开启的,5个背包会被整合成一个大背包。
3.如果背包UI缩放的太小,会影响视觉视觉效果和操作,就需要将背包放大一些
4.放大背包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点击背包右上角的锁,解除背包锁定状态。
5.第二步,背包解除锁定以后,将鼠标放在打开的背包界面上。
6.第三步,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同时向上滚动鼠标滚轮,即可放大背包。
7.放大后的背包,跟人物模型做个对比吧。
你在各种游戏里遇到过什么外挂?
这个是正常的开挂游戏状态,几乎从2.0之后接触游戏的新手,最先需要学会的就是如何使用和设置外挂
其普遍程度和必要程度比起WOW里的魔盒大脚可以说有过之无不及
接下来介绍下每个页面的功能。。
左侧《主控》
大部分功能基本一看就可以懂
穿墙行走作为实实在在的BUG行为,经常发生玩家被GM扔进监狱找人保释的情况┓( ´∀` )┏
自动/快速的区别主要是游戏窗口是否进行切换,常规的回合制游戏(例如梦幻西游)在进入战斗时会切换到战斗场景。而快速战斗的时候游戏就像第一张图的情况一样。不再进行切换屏幕,而是在下方的战斗状态栏反应战斗中的情况。
右侧《副控》
主要功能就是设置账号登录,游戏优化等内容,
战况:参战的战宠/骑宠/人物的相关属性。
说话:有些剧情需要玩家在聊天窗输入对应的语句,或者方便开启某些功能的命令。(比如WOW中可以通过/施放 来使用技能)。
地图:就不说了。
脚本:这个要结合脚本制作模块来介绍。
在主控下方的脚本制作可以打开这个页面,类似于WOW中的宏。
这里提供了玩家通过自己编辑命令,结合外挂实现游戏的自动化,从最简单的交通脚本(从A村跑到B村)开始,一直到后来全自动解各种繁琐的任务,其功能不断丰富,以致于石器时代逐渐演变为放置类游戏。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自己做赚钱脚本的深渊中不能自拔。。。
主控的下方的《资料显示》
这一个模块也很简单直白由于图太多我就不全部截屏了
这里看到邮寄功能不得不提一句。
早期的石器,练级期间几乎没有任何续航能力。包里就15个格子,物品不能堆叠。
挂机升级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办法回血。虽然有自动回家买补给的脚本,但是效率也相当低下。
另一点就是练级一定要进行组队,你当队长无所谓,回家补给就算了,但是你当队员,如何配合队长的挂机脚本实现协同就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但是游戏内部可以通过宝宝携带物品给好友远程送东西的设置。配合脚本用邮件来获取对方的道具信息,实现自动远程补给。。。因此医院经常看到一群小号身携巨款蹲在药店MM旁边刷屏:买 买 买
这个界面基本上是新手入门的重中之重
战斗中如何行动,战斗外如何补给,丢弃垃圾道具,发生了意外如何处理等等。
全民开快速战斗挂机的年代,如果你加了一个组,但是外挂设置出了问题,是可以把一队人卡着半个小时打不完一场战斗的。。
资料库,类似于WOW数据库。不过属于民间整理。也很粗糙,但是基本能解决绝大部分常见问题。
可以发现,玩家们的智慧确实是非常恐怖的。
更比如魔兽争霸的地图编辑器,Minecraft,甚至是EVE。
你只要给他一个自由的平台,他就能玩出你想不到的东西。
当然,能捏脸捏模型的,最后都成了小黄油┓( ´∀` )┏。
这游戏XX块卖给你们真是亏了!
以下是原答案
这个就要强答一下了
首先“外挂”名字的由来可以参考这个问题。「外挂」这个词是怎样由来的?
接下来就要说一下里面提到的
石器时代
原版游戏页面是这样的
标准的回合制RPG。
但是这个游戏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物动作实在是
太慢。。。
一个单位一回合的战斗时间几乎要到5秒。在点卡模式下是会让人无聊+肉疼崩溃的。
实际上服务器早就根据回合开始时的决策计算出了战斗结果
于是最开始的变速齿轮就应运而生了。节约了多少点卡和网费。玩家各种欢庆。
以至于后来开始出现阿贝、万宇等等外挂
除了加速,自动来回踩暗雷怪,甚至直接跳过了回合战斗游戏中传统的战斗场景切换。
玩家看见自己站在原地发呆,外挂的一个页面就可以展示双方的HP/MP状态,以及各回合执行的策略
最后还有脚本编辑器可以自己制作自己需要的脚本功能。
其实说到这个地方,这个外挂并没有什么惊艳之处。(左上角黑色区域是原游戏窗口)
直到后来居然发展出了
脱机外挂
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再怎么玩游戏了。
对于千禧年前后,一个接近1G的客户端,居然出现了怎么玩几个M就可以玩网游的脱机外挂
2D的游戏页面直接被简化成了马赛克,由于游戏内的互动(除了交易)全是靠聊天系统运作。
你面朝NPC打字,NPC就会产生对应的回复,做一个简单的选择窗口也很简单就实现了。
那可是第一次体会到
顺丰为什么开始做外卖了?
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快递公司,顺丰快递一直以“速度快、安全性高”闻名于世。
甚至寄重要物品这一块,连同行都推荐“寄顺丰”,可见顺丰的口碑之好。
图源@顺丰官方
正因如此,不少人都曾畅想过顺丰“把天赋带到外卖业”的情景。
而顺丰确确实实有过这方面的试水:
如果你在美团/饿了么点麦当劳等餐厅的外卖,外卖会自动让顺丰快递进行派送:
但这毕竟还是别人家的平台,顺丰最终的目标,显然还是创立“自家的平台”。
就在今天,我收到消息:顺丰真的要开始做外卖了!
顺丰把旗下这个外卖产品命名为“丰食”,取“丰衣足食”之意,也算是别有一番丰味吧:
目前,丰食仅能在微信小程序上搜到,还没有好玩吗可以使用。
那么,“丰食”外卖的体验如何,我今天就用它来点个外卖试试!
“丰食”使用初体验
打开“丰食”小程序,除了常规的点餐按钮(上图),令人瞩目的,还有下方的“入驻大牌”展示:
可以看到,像必胜客、真功夫、西贝莜面村以及吉野家等著名连锁餐饮品牌,都纷纷加入了丰食。
满怀期待的我打开【外卖下单】选项,却发现:
对,没了,就这么多。
上面那些入驻商家,真的就是顺丰能拿得出手的全部“粉丝”了。
7家能点的餐厅,休息了2家,还有一家点进去显示暂停提供服务,合着就4家能点的是不??
你搁这打麻将呢?
而且你仔细研究一下剩余商家的起送费:
味千,30起送,大鸽饭和马来一号更夸张:足足50块才起送。
对比隔壁美团的起送费,简直高下立判:
不过至少顺丰有一点做得好:
先不管起送费多少,起码在两个平台点餐,价格都是一样的。
以味千拉面为例,无论是在顺丰还是在美团,一碗拉面都是40块~50块之间:
那为了我亲爱的粉丝们
再贵咱也要点一碗味千拉面,试试丰食这个平台靠不靠谱哇!
干了兄弟们!
然后我就发现事情有点不对了。
你们看,我下单的时间是中午12:33,但配送时间为什么显示是15:00~15:30???
然后我赫然发现,顺丰居然还有个送餐时间表: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中午要吃顺丰家的外卖,你就必须要在11点前下单,顺丰小哥12点再给你送过来。
真有你的,顺丰!
最终我啥也没吃到,只能去楼下买包方便面草草了事。
丰食的重心:团餐
当然了,我们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
目前丰食还在起步阶段,未来肯定不止这些商家入驻。
所以大家还是可以期待一下下的。
另外,根据我查资料得知,目前丰食的重心,还是在团餐,即主打面向企业员工的送餐服务。
团餐,被业界认为是餐饮行业的最后一片蓝海。
从2018年起,我国的团餐市场就以每年3%的增幅不断增长:
但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此前都少有专门做企业团餐的服务,它们更多是针对个人、小团体来提供服务。
特别是疫情期间,能为全公司员工统一订安全美味的外卖,是不少老板所需要的。
另一方面,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
团餐对食品安全和配送能力,均有更高的要求。
毕竟几百份外卖同时配送,这数量不是美团小哥一个外卖箱能装下的。
刚好顺丰快递小哥“运送大件货物”经验丰富,运输能力远超一般的美团饿了么小哥。
那不是降维打击吗?他们不送团餐,谁送团餐?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据丰食负责人透露:“丰食”原本是顺丰内部的订餐平台。
直到最近,顺丰CEO才大手一挥,决定将丰食推向全国。
图源:新京报
看得出来,团餐这块巨大的蛋糕,顺丰绝对不会放过。
从表面上看,“丰食”是顺丰打造的一款企业订餐平台;
深层次上,则是顺丰利用自身在配送、渠道、线上运营等方面的优势,想要抢夺的下一个餐饮流量入口。
丰食界面
失败了的话,就当做一次试水;
可一旦在外卖领域成功,顺丰的体量,又将增长好几个数量级。
先抢商家,再抢用户,顺丰甚至玩起了“补贴价格战”的游戏。
丰食推出了“瓜分500万”的活动,用户可通过“邀请企业入驻”和“我要推荐企业”页面推荐企业。
部分文字&图源@华尔街见闻
奖励十分诱人:推荐的企业6月30日前,在丰食消费1000元,推荐人可获得500元奖励。
害,优惠力度这么大,我都想当推荐人推荐咱们公司去订团餐了。
@老板,你在看吗?
王卫的目标,不止于此
成立20多年,顺丰已是中国快递界巨无霸,不想再做只是“送快递的”。
自2017年2月上市之后,顺丰就变了,它不愿意把自己禁锢在现有的业务领域里。
CEO王卫曾对公司员工强调:靠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宿命。
因此,尝试新颖的、可持续的、利润较高的增值服务,对顺丰来说是势在必行。
从2012年上线网络购物平台:顺丰优选;
到2014年上线实体店“嘿客”;
再到2016年统一将线下超市定名为“顺丰优选”
可以说,王卫一直不甘心让顺丰只是家“送快递”的公司。
然而事与愿违:
2019年4月,顺丰旗下的生鲜超市品牌“顺丰优选”,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关闭线下门店。
王卫对新零售的执着停在了2019年,顺丰的便利店之梦也走到了尽头。
不甘心的王卫卷土重来:
2019年3月,顺丰同城实现独立公司化运作,正式发布了“顺丰同城急送”品牌。
截至2019年年底,顺丰同城已服务超过10万中小商家,和2000万的个人用户。
显然,“丰食”的诞生,将是顺丰CEO王卫扩展“同城业务”的下一步棋。
那么丰食会取得成功吗?你会尝试点顺丰家的外卖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
怎么看待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
唔,不太确定这个问题要对比的是两家的游戏产品质量,还是运营、宣传之类的。所以大概从自己认为的一些角度给一些观点吧,也算是抛砖引玉。
腾讯游戏,端游时期以代理游戏为主,自研游戏为辅;手游时期后逐渐加强了自研能力。民间传说“用薪创造游戏,充钱你是爸爸”(大雾)。
不得不说QQ、微信两大入口给腾讯游戏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这使得其很早就汇集了大量玩家行为数据,在后续游戏的运营有了非常多的经验可以依靠。同时,也令每一次新游戏的发表都能获得大量的关注。比如说端游时期的《剑灵》,手游时期的《绝地求生》*2,通过QQ弹窗、聊天界面QQ秀、公众号推送、游戏频道入口等进行了极大规模的曝光和预约活动。
此外,腾讯内部的产品竞争制度(即同一品类的游戏同时开发、发行,资源优先倾斜表现优秀的产品)使得腾讯的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说有很高的完成度,不论是剧情、玩法、氪金等等。这一点更多表现在手游时期,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使游戏能更大面积地覆盖到相应的目标群体,并产生最优解。
现在,腾讯游戏提出了新的理念,即扶持独立游戏、拓展自己的游戏品质(逼格(划掉))。例如《末剑》,无氪金、纯免费,绿色环保到让人不相信是腾讯家的。这体现腾讯游戏的升级转型,其已不满足于成为一家纯创收公司,也想成为像暴雪、波兰蠢驴一样受人尊敬的公司。推出WeGame即可以说是为了聚合用户群体,也是为了能够在将来通过该平台发布的良心游戏升级公司形象。
而这一点,网易游戏好几年前就已经熟练掌握了。
网易游戏,主要以自研游戏为主,代理游戏眼光很高。民间传说“充钱你爸还是你爸”(再次大雾)。
谈网易游戏,其实应该把网易的自研游戏,和代理游戏(主要是暴雪系)分开谈。代理暴雪系游戏真的是网易的一步妙棋,在那个端游为主,魔兽至上的年代,这为网易积累了很大的观众缘。及至后来的炉石、OW,暴雪系游戏一直使得网易游戏在玩家群众保持着不错的观感。包括暴雪系之外的《我的世界》、《光遇》等,可以说网易的游戏代理眼光很高也很毒。
而自研游戏这一块,起源于零几年的代理纠纷案之后,某三石勒令网易在自研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使得网易拥有着极为丰富的游戏自研经验和能力。可以说,网易在游戏自研这一块,有着十分熟练的“套路”。这个套路主要包括游戏的活动内容、玩法上面;初次接触网易游戏,会被他庞大的活动系统、玩法系统惊到;但玩多之后,会发现你能在每一款网易游戏中找到熟悉的影子。不过,请不要看不起这个套路,其可以说是网易在十多年的自研道路上心血结晶、集大成者。网易推出的手游,最近突然集中火爆的原因,有部分功劳可以归属于此。同时,出色的自研能力也使网易积累了一批优质IP,这是最近火爆的另一主原因。
此外,网易游戏在同品类游戏布局方面做得比腾讯更远更深,这从年前的两款吃鸡游戏,加年后即将发布的六款吃鸡游戏上可见一斑。网易游戏一直在探索同一品类的游戏(甚至同一IP)在不同用户群体的覆盖可能性。细分垂直市场的深度耕耘,是其能够在腾讯占据游戏业最高地位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纵横捭阖的原因。
总结下来,在固有印象中,研发能力网易>腾讯,运营能力腾讯>网易,流量方面腾讯>网易,形象方面网易>腾讯;至于氪金程度,其实这两家半斤八两,毕竟公司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呐。
现在什么网游好玩?
既然是网游,那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交了,与真人一起玩才有乐趣。
在选择网游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如果你是技术型可以果断选择MOBA类型的游戏,目前主流的王者荣耀、英雄联盟、风暴英雄等都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而且职业联赛也很多,不仅可以跟一群好友一起拼杀,还可以观察精彩的比赛,一个游戏能玩上很多年。
如果喜欢稍微技术含量低一点的,我觉得炉石传说也不错,一对一对战,牌类对战游戏,有丰富的卡牌,如何运用完全由你自己来选择支配,游戏中充满不确定性,乐趣就在于此,精心抽出来的卡牌也是非常有收藏价值,是一款非常不错的网络游戏,还可以手机玩,多平台同步。
如果喜欢打怪升级类型的游戏,那选择就比较多,本人已经N多年不碰这类型的游戏了,太熬时间了,基本放弃了,现在偶尔跟朋友打打王者农药,其余时间自己就玩单机了,不着急,随时可以停,更适合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玩。单机游戏质量也非常高,画质和游戏性也足够强,只是社交元素会稍微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