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的详细内容?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主要内容: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宛子山前。在宛子山波月洞内,住着一个凶残、狡猾,善于伪装的千年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上山送斋的村姑和朝山进香的老妪,全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变成成老丈又被孙悟空识空。
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唐僧失去了孙悟空的保护,白骨精轻而易举将其擒获,只有猪八戒逃出真奔花果山。孙悟空不计前嫌,立即赶往波月洞。途遇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孙悟空将其打死,变成金蟾大仙的模样。让白骨精在唐僧面前重现三次变幻的伎俩,唐僧幡然醒悟。孙悟空现出本相,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师徒四人经过此番磨难,重又踏上征途。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人物形象分析?
白骨精:此人很聪明,奸诈,诡计多端(利用唐僧对付孙悟空)也很执着,而且不畏强权,敢于为了自己的目标向比自己强大(孙悟空)的人挑战。
孙悟空:很忠诚,神通广大,坚决果断,慧眼辨妖魔,勇于搏斗、嫉恶如仇。唐僧误会他,念紧箍咒,他都没有放弃保护唐僧。不过容易冲动,他大可以不必和白骨精起正面冲突,完全可以偷偷地把白骨精解决的嘛。
猪八戒:此人贪吃,好色,胆小懦弱,盲目,不仅蠢还很小人。这点在张纪中版的表现最明显。而在央视的那一版猪八戒还没那么蠢。
唐僧:此人善良,胆小 ,没有辨识能力,死搬教条,不听解释、迂腐,不知好歹,死心眼。经常以一种愚善给孙悟空添麻烦,给自己惹妖精。
沙和尚:随和,不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胡乱说明。
三打白骨精的内容简单概括?
三打白骨精内容概括: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
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特别是在如今社会里,有人表面是善良的,内心却是阴暗的,利用各种卑鄙手段,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西游记故事当中带有三次的?
西游记故事带有三次的: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车迟国斗法降三怪、黄峰领坎坷逢三难等。
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3”是个吉祥的数字,是个好兆头。譬如“三阳开泰”、“三多九如”,寓意多福多寿多子。
古人以“三”表示宗教礼仪社会生活,如行礼有三让、三揖,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男人要三十而立、不孝有三等等。可见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白骨精为何三次送上门?
这个问题问的确实也对,明明知道不是孙悟空的对手,还一次又一次的送上门去,那不是作死是啥?虽然你有百般变化,但都难逃孙悟空火眼金睛。白骨精很明白变化再多也遮不住火眼金睛,就是为了迷惑肉眼凡胎。
那为什么还要送死去呢?当然是为了吃到能够长生不老而且又能把他从万劫不复里解脱出来。白骨都能化成精当有多大的怨气,这些怨气就是她万劫不复的根,她知道只有吃了唐僧肉才能摆脱这一切,为了能够解脱也只能铤而走险了。所以,既然那么冒险三次送上门,自然是为了能够吃到唐僧肉,这点毫无疑问。
大家怎么认为呢?还有更深的见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