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货行动,物流工作的发展前景如何?
2020年,宏观经济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积极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物流运行逆势回升、增势平稳,物流规模再上新台阶,物流业总收入保持增长,物流运行实现提质增效,单位成本缓中趋稳,为抗击疫情、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物流规模再上新台阶,社会物流总额超300万亿
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迈上三百万亿元新台阶,达300.1亿元。分季度看,2020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7.3%、-0.5%和2.0%,物流规模增长持续恢复,四季度增速回升进一步加快。
2010-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逐年增长,2020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持续回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基本持平,社会物流总费用达14.9万亿元。
物流业总收入保持增长。2020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2%。物流业总收入增速自三季度由负转正,四季度以来呈现加速回升态势,恢复至上年水平。
景气指数回升,物流企业活力持续增强
物流行业维持较高景气水平。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物流企业业务量及订单水平均稳步回升,物流供需两端同步回升,市场活力持续增强。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在2月份降至26.2%,之后快速回升并保持在荣枯线50%以上水平,到2020年12月为56.9%,并已连续10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反映出中国物流行业运行稳中趋升。
物流产业就业形势较好,新增就业超百万人
物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从业人员快速增长。根据测算,2019年末,我国物流岗位(既包括物流相关行业法人单位和从事物流活动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也包括工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法人单位的物流岗位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数5191万人,比2016年增长3.6%,年均增长0.9%。
从就业结构特点来看,一是物流专业人才保持较快增长,物流人员专业化程度提升。我国物流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数超过1200万人,比2016年增长16%,年均增长3.9%。
二是运输物流仍是吸纳就业的主体,其中道路运输较快增长,铁路和水路有所放缓;
三是电商快递、多式联运等新型行业成为新增就业的主要动力,“十三五”时期快递物流行业新增吸纳就业超过100万人,年均增长10%,多式联运及运输代理行业新增吸纳就业超过15万人,五年年均增长8%,增速均快于行业平均水平。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42米司机还要货运资格证吗?
4.2米的蓝牌货车不需要货运资格证。根据《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文件提到落实国务院有关“放管服”改革要求,精简道路货运行政许可事项,研究推动取消道路货运站场经营许可、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立项审批、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
扩展资料:
1、已经办理《道路运输证》的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可至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道路运输证》注销手续,苏州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不再以 “未按照规定的周期和频次进行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和“未按照规定参加年度审验”等为由实施行政处罚。
2、并督促其到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或者年审手续。同时,苏州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不再为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出具《客货运输车辆使用性质信息联动核定表》,相关车辆可直接向公安车管部门登记申领行驶证。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
在空间站上厕所虽然不方便,但还不算太大的问题,女性航天员最具挑战的是生理期问题,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就需要面临这些挑战。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圆满完成首次出舱任务,翟志刚、王亚平执行此次太空行走,叶光富在舱内提供支持。
此次出舱持续大约6.5小时,三位航天员密切协作,完成了大小机械臂悬挂装置和转接件的组装工作,并进行了典型太空动作的演练,为以后的空间站任务奠定了一定基础。
此次任务的完成,意味着我国首位太空行走的女性航天员诞生,王亚平再次创造一个“首次”。其实从神舟十三号发射之时起,人们就非常关注女性航天员在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王亚平在空间站的隐私保护问题,平时怎么上厕所,还有在轨六个月期间的生理期问题如何解决等。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女性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看完之后,你会直呼心疼!
1、王亚平进入空间站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空间站位于距离地面400公里处的太空中,失重、真空和强辐射是此处最大的环境特点,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可以解决真空和辐射的问题,但失重恰恰是建造空间站的目的。
所以在空间站生活的航天员,需要长期处于失重状态,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要面临的就是六个月的失重生活,这会给她的身体带来什么变化呢?
首先是肌肉萎缩。
可能对于普通人来说,偶尔失重可能是件很好玩的事情,物体变得的轻巧,人也会成为“大力士”,很轻松就可以举起重物。但长期在空间站生活,身体的肌肉组织处于松弛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发生萎缩的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王亚平在空间站生活6个月之后,身上的肌肉至少会损失20%~40%,哪怕她每天都会进行身体锻炼,都无法完全避免肌肉的萎缩。
其次是骨骼流失。
同样因为失重的原因,王亚平不仅会肌肉萎缩,她的骨骼组织也会因为用力较少而发生流失的情况,尤其腿骨和脊椎骨流失最为严重。
根据国际空间站的数据显示,航天员在空间站一个月流失的骨质,相当于一位老人在地面上一年的流失量。因此六个月之后的王亚平,各个部位的骨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流失情况。
第三是体液减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进入空间站的头几天,三位航天员的脸看起来有些浮肿,这不是因为长胖了,而是由于失重引起的“太空脸”。
在空间站里,王亚平的血液会更多的向头部聚集,这让她有明显的肿胀感。为了能够适应失重环境,王亚平身体内的体液会减少,血液也会减少。从她首次出舱前的画面中,可以看出之前的“太空脸”已经缓解了很多,这是因为她的体液已经减少了。
总之王亚平进入空间站之后,在长期失重的环境中,身体会发生各种变化,这也是长期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返回地面时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的原因。
2、王亚平在空间站的日常生活会有哪些挑战?我们再来看看王亚平在空间站日常生活方面的情况,失重让她的吃饭、睡觉、洗漱、上厕所等都跟在地面上有所不同。
在太空上肯定吃不到新鲜的食物,也没办法打火锅,不过我国的航天食品多达120多种,航天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吃什么。只不过在太空吃饭要小心翼翼,不能有残渣飞出,吃饭产生的各种垃圾也要小心处理,因为食物残渣很可能会漂浮在空间站立,被航天员不小心吸到鼻孔里。
睡觉就比较难受了,我们在地面上累了躺床上会很舒服,但在空间站里,航天员是无法感受到那种躺下后的放松感的,他们躺与不躺都一样。不过我国空间站有专门的睡眠区,每个航天员都有自己的“卧室”,隐私保护非常好,王亚平睡觉时要把自己绑在“卧室”里。
洗漱方面跟在地面上也大有不同,刷牙时不能把漱口水吐出来,刷完牙要把水和牙膏一起吞咽(太空牙膏可以吃)。洗头的话要用头巾包裹起来揉搓,每次洗头要用至少三个头巾:一个有洗发水,一个清洁洗发水,还有一个起干燥作用。
事实上这些日常生活还不算什么,这是每个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但不得不说长期以这种方式生活,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3、王亚平在空间站想去厕所了该怎么办?来生理期了又该怎么办?上厕所的问题我们单独列出来分析,因为这对王亚平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目前还没有任何官方公布过女性航天员在空间站如何上厕所的相关信息,但我们还是能从太空厕所的设置上猜测一二。
空间站上的马桶那真的是比黄金还贵,国际空间站美国舱段的最新安装的马桶,据说要23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5亿元左右,这是天价马桶。
其实空间站马桶严格来说不能算是马桶,它是个空间站宇航员排泄物处理系统,是个科技含量十足的装置。在空间站失重的环境下,宇航员上厕所时产生的排泄物并不会主动“向下”,这就需要马桶的负压装置来辅助收集宇航员的排泄物。
不仅如此,国际空间站以前的马桶对女性宇航员非常不友好,马桶分为大便和小便两个系统。大便装置有个直径10公分左右的洞,这个男女可以通用;但是小便装置是个装有漏斗的管状设备,男性宇航员对准漏斗小便就可以了,可女性宇航员很难这样参做。
当然了,美国去年新安装的马桶在设计上考虑了女性宇航员的使用,这一点相比至少改进了很多。我国空间站的马桶采用的当然是最新的技术,会充分考虑女性航天员的使用。
所以当王亚平想上厕所时,并不需要特殊处理,同样可以使用空间站里科技含量超高的废物处理系统,并不会出现特别不方便的情况。
不过有一点非常具有挑战性,就是如果王亚平来生理期了该怎么办?太空马桶可以把航天员的固体排泄物收集起来,将尿液蒸馏、净化后重新输入水循环系统,但这个水循环系统无法处理人体的血液。
也就是说女性航天员生理期期间是无法正常使用厕所的,那该如何是好呢?
截至目前位置,还没有任何官方公布过女性航天员在轨期间生理期如何处理的问题,不过国际空间站有这方面的案例。
在国际空间站里,女性宇航员面对生理期问题采取了非常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她们通过服用避孕药来阻止生理期的到来。哪怕是世界上在轨时间最长的美国女性宇航员克里斯蒂娜•科赫,她在轨328天的时间里,一直依靠服用避孕药来解决生理期问题。
我们知道,长期服用避孕药对女性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那么王亚平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物资中可以略知一二,天舟三号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准备的物资当中,有一个包裹是专门为女性航天员准备的,里面有化妆用品和卫生用品。
也就是说王亚平很可能是让生理期正常到来,然后使用特制的卫生用品来处理此问题,只不过在此期间无法正常使用厕所,生活中也多了一些不便。
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关于我国女性航天员处理生理期问题的方法,都是通过蛛丝马迹进行的猜测,没有任何官方公布过相关信息。
4、结语神舟十三号已经完成了首次出舱任务,在接下来的太空任务中,还会有1~2次太空行走任务,下次很可能是叶光富执行自己的首次出舱。
作为我国唯二的女性航天员,王亚平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空间站的女性,也是我国第一个太空行走的女性,未来还会创造多个“首次”,最美航天员名符其实!
最后预祝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能够圆满完成既定的全部空间站任务,五个多月后凯旋而归!
太原啥时候取消从业资格证?
从描述来看,是计划在18年年底取消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车的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但截止到18年5月份暂未有公布相关规定。
根据2017年09月20日交通运输部等十四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计划在2018年年底之前要取消部分道路货运行政审批事项。所以结合描述来看,是计划在2018年年底前取消部分车辆的营运证与从业资格证。
日本机场职员擦拭乘客行李的地址是真的吗?
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乘坐飞机的时候,你的行李正在经历什么?
从托运行李之后,到目的地重逢之前,这段时间行李都在被如何对待?
其他机场都不好断言,但是在日本成田机场,你的行李被放到传送带上之后,旅程应该还是很美满的。
无对比无真相,下面这些是某些发达国家的机场人员,在装卸行李时摔扔行李的地址。
扔的如此顺手,就像我们平时把用过的废纸扔进垃圾筐一样随意,难怪有时候我们拿到行李都一块划痕一块瘪的。
很多人宝贵的东西都放在行李箱里,但是却被这么折腾着,不说箱子会不会摔损,里面的东西如果很贵重的话,估计物主都要心疼死了...
但是相比来看,日本的机场员工简直太温柔了吧!
这是一段网友拍摄的地址,ANA全日空的地勤工作人员,正在机场搬运行李。
和其他国家机场对比,他们更加细心和专业,行李都放置的如同豆腐块一样,能感受到每个行李都被小心对待。怪不得日本的服务业如此优秀。
日本成田机场能做到托运行李“零遗失”,就也和这种服务精神密不可分。
成田机场是日本最大的国际机场,每天的客流量约为11万人次,运输行李数量约为10万件。其货运吞吐量居日本第一、全球第三。
而负责如此庞大运输量的就是长达26km的自动化行李运输系统。当你的行李放到传送带上之后,就开始了奇妙旅程。
传送带的内部有激光扫描仪器,行李会接受多角度的扫码识别,然后根据航班等信息,自动将行李划分。
利用最先进的传送带技术,做到高效分拣。行李们就像日本料理店的回转寿司一样,一切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而且每条输送路线上的行李数量都有限制,这样也能防止行李拥堵或者损坏。
接着到了行李检验点,还有检测人员人工核对信息,双重检查,进一步减少行李运输失误。
最后行李被精准的运到转运点后,会由人工分拣并装车,一件一件摆进飞机用的小集装箱。
最重的行李放在下方,然后是小行李横着叠放,最上方就是一些易压坏的行李,一个个摆得都跟小豆腐块一样。
清点好后,集装箱会由小拖车运送到对应飞机的位置,再由行李搬运工负责装机,当然是很温柔滴。这样,我们的行李就跟着我们一起飞啦~
对比之下,下面这种运输系统真的是很无语了吧...(好心疼箱子)
从以上这些,我们更加感受到成田机场服务的细致与专业。
负责在成田机场分拣运送行李的员工也表示:“安全”“迅速”“正确”“用心”就是他们的服务宗旨。
所以在成田机场没有发生过丢失行李,或把行李运错机场的情况。
而且除了运输分拣出去的行李,那些运送到成田机场的行李也会被用心对待。
日本机场的效率很高,基本上客人下飞机走到行李提取处,行李就已经从飞机上传送过来了。
而且在行李提取处,还会有专业的服务人员,他们负责把行李一个个排开,确保行李之间不会出现撞击,或者在一个地方大量堆压。
他们还顺便把行李摆正,提手向上,方便顾客到达行李提取处后,直接拿取。
如果遇到了下雨天或下雪天,机场的服务人员还会将淋雨的行李箱一个个擦干,不仅是把他们当作简单的物品来对待。
除此以外,对于特殊物品他们还会单独包装,比如在机场运输中最容易损坏的乐器。有些网友的乐器就没有逃过机场恶劣服务的魔爪,摔个稀烂。
但是在日本成田机场,服务人员会把乐器等易损坏的大件行李,装进专用的防冲撞盒子里,减少运输磨损。
这么用心的服务,感觉对待行李就像对待小baby一样。那以后大家去日本机场,也可以放心的把行李交给他们了,这样行李和你都能有个安心的旅程啦~
关于日本,我们专业,赴日工作留学,加weixin:monsterxi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