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心,在江湖行侠仗义的人叫什么客?
叫做“侠客”,这个称呼是带有一定拥戴之心的,只有来去自如、不听命与人活组织,武功高强的人才可以配得起“客”,而“侠”字则体现了在江湖武林心存仁义道德的英雄之心,做的事光明磊落,侠与义往往是分不开的。
诸葛亮的出山对刘备有什么意义?
纵观古今得天下者,背后一定有位谋士,明朝的刘伯温,汉朝的张良,唐朝的徐茂公等都是一等一的谋士。
骁勇善战,不代表百战百胜。任何行事都讲究个谋略,通俗点讲就是思维逻辑。
刘备集团最初没有谋士,行军打仗节节败退,刘备还差点死在曹操手里。
刘备虽然没有雄才伟略,但是看出行军打仗节节败退的原因,没有一个好的谋士是关键所在。
刘备被曹操击败,走投无路投奔荆州刘表,刘表安置刘备在新野,安营扎寨抵御曹操。逃难到此的徐庶,听说刘备乃皇亲国戚,又求才若渴待人忠厚,所以投奔到刘备帐下。
刘备见之委以重用,后来曹操用计绑架其老母,使徐庶归于自己帐下听用。徐庶临走,为了报答知遇之恩,推荐好友诸葛亮给刘备,说诸葛亮的谋略如大海一般滔滔不绝,自己的谋略才如小溪一般细水长流。
刘备听了,心想还有如此出神入化的人物,一定重金聘请辅佐自己。后来才有家喻户晓,三顾茅庐的故事,自从刘备得了诸葛亮,那算是如虎添翼画龙点睛,不仅占了荆州,还攻占了巴蜀和汉中。
诸葛亮的出山,可谓带给刘备不少好处,借荆州巧娶孙权妹妹,善待张松得赠巴蜀地图,火烧赤壁堵截曹操报煮酒囚禁之仇,攻占巴蜀处使三国鼎立之势,白帝城托孤誓死辅佐刘禅,……
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为刘备集团统一江山而奔波着。从六出祁山可以看出诸葛亮,想在有生之年完成,答应刘备统一中原的遗愿,可谓用心良苦痴心一片。
刘备为头领,诸葛亮为军师,一个出谋划策,一个发号施令,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看《三国演义》让晶晶明白,欲速则不达,可遇不可求的道理。晶晶有话不同的观点,带给你不一样的情感感知。
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曹操是一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忠义之士,还是奸恶之徒?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曹操肯定不是奸恶之徒。不然不会那么多能人志士跟随他打拼,“建安七子”都在其麾下。我是很佩服曹操的,从一无所有奋斗到称霸一方可以说是“一代枭雄”。他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曹操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被封为费亭侯,可以说曹操出身贵族,所以家里有钱可以多读书,经史典籍阅览个遍,特别喜欢兵法,诗歌,音乐都有悟性。年轻时候就喜欢行侠仗义,打抱不平。20被举为孝廉,在京都洛阳为郎,任洛阳北部尉。但是朝廷奸臣当道,东汉朝政日益腐败,终于爆发“黄巾起义”,曹操有了用武之地在颖川大破黄巾军牛刀小试,初露锋芒。
后来董卓专权朝政,倒行逆施,曹操散万贯家产,组织军队号召天下英雄起兵讨伐董卓。曹操雄才伟略建议始终得不到认可,东征西讨积累大量军事经验。
曹操雄才大略一生戎马生涯成就主要三个方面:
1、曹操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豪强,用人唯才是举,不论出身,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最著名的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若为君故,沉吟至今。”表达求贤如渴,爱才之心。
曹操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还创作了大量诗篇《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实行法制,倡导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2、在军事方面曹操《孙子略解》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在带兵方面,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一次在行军途中,曹操传令不得使战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麦苗。可曹操的战马因受惊吓踏了麦田。他即拔剑割下自己一撮头发,以示处罚,足见执法认真。在用兵方面,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转弱为强。在御将方面,曹操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曹操能够根据将领特点,用其所长。 例如,许褚、典韦壮武有力,忠诚奉法,曹操就让他们战则为军锋,息则统亲兵。
3、在经济方面,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
曹操建安元年,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
建安五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通过以上二项措施,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这是曹操在经济上的一大成功。
开源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
曹操可以说是一个忠义之士,不像历史舞台剧写成白脸奸臣,不明事理的说成乱臣贼子。最后伟人一首词来评价曹操。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关于灭霸团队口号?
Son of thanos
看到大圣归来中的大圣你想说些啥?
你又何曾知道我不是那只在处在归来的猴子。
小时候,看动画片《大闹天宫》,我也幻想自己成为盖世英雄,火眼金睛,明察秋毫,七十二般变化,手握一根金箍棒,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斗恶龙,战天将,掀玉帝,大闹天宫。
于是,小伙伴们学着大圣,翻过围墙,爬过荒山,挨家挨户按门铃,捅锁,偷菜,打架。总之,任何小朋友可以做到,刺激而又惊险的事我们都做过了。每每此时,整个小区都被我们“闹”的鸡犬不宁,少不了大人的吐槽抱怨和举报,于是我们一个个被妈妈牵着耳朵回家接受“教育”。
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初代男神。男神告诉我们——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神。日月星辰都围绕着我们旋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敢想,只要敢做。
然后有一天,妈妈突然告诉了我西游记后面的故事: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后,保护唐僧取经,最终皈依了佛门,走入了正途。
我们懊恼极了。 这个结局简直糟透了。
我们的男神怎么可以轻易屈服于世俗和权威,乖乖做一个体制内的公务员,保护着犹如废柴般的唐三藏,长途跋涉去取什么狗屁真经?在我们的想象中,齐天大圣就应该顶天地里,不受任何人管束:五百年后,破茧而出,功力精进,然后像“基督山伯爵”一样,开始光荣而伟大的复仇之路,畅快淋漓地收拾掉所有天兵天将,自己君临天下,然后和猴子猴孙们永远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花果山。
这才是英雄最好的归宿。
但这终究是幻想。我们逐渐长大。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个人无可奈何的事。看着“隔壁家的孩子”成绩永远比你高,你没有办法;看着“隔壁家的孩子”上名校,你只能上一所默默无名的学校,你没办法;看着“隔壁家的孩子”找到了比你好的工作,你没办法;找对象的时候,看着“隔壁家的孩子”带着惊艳的妹子回乡聚会,而你仍然孑然一身,你没办法;甚至遇到同样解决不了的问题,“隔壁家的孩子”父母一通电话就能解决的时候,你还是没办法。
我们再也不相信自己是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大圣。我们在也不不敢大声地告诉别人:“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普通人,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有一点小权力或者小钱,安安稳稳地过完这一辈子就好了。
我们的想法从“今天去哪里冒险好呢?”开始转变到“今天的工作是什么?”我们开始担心学习成绩、绩点、奖学金、找工作、工资、福利、对象……
总之,我们像被如来佛祖封印了法术的“大圣”一样,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雄风”。
妖怪“混沌”抓走了江流儿一行苦苦保护的傻丫头。 江流儿:“只有你能救傻丫头,你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啊!” 孙悟空:“我做不到……听见没有,我做不到!” 江流儿:“你不去救,那我一个人去救!”
传说中的盖世英雄,齐大天圣孙悟空竟然会说自己“做不到”。青春时的意气风发的美猴王,如今只是一个颓废,低沉失落的普通猴子。
如果电影拍到这里,我只能说《大圣归来》是部恶俗的再也不能恶俗的现实主义写实片。
佛家所讲,一切现实皆现象,一切现象皆表象,万物万物本质皆为空,只因缘和合而成。缘生缘灭,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 是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看淡一切,看轻自我,达到涅磐的永生境界。这便叫做:苦、集、灭、道。
但是,等一等。 是谁规定每个人都必须成”佛“的? 我就是愿意永世不得超生,接受六道轮回痛苦,只愿今生今世活得快活洒脱,不行么?
王阳明老师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每个人都有本能的良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是被暂时蒙蔽了,通过内在的探索,就可以恢复。
我只知道,当过“英雄”的人,绝不会忘记英雄的感觉。
那种一往无前,无所畏惧,要扫除一切腐朽障碍,向着胜利冲锋的激情;那种踩着敌人的尸体,放眼望去独孤求败,舍我其谁的霸气。
而这一切,都拜江流儿所赐,一个崇拜英雄,对于英雄永远寄予希望的少年,让猴子再次熊熊燃烧起了沉寂已经的英雄之心。没有法力,又怎样?我还有不死之身,我还有功夫,我还有牵挂。
最后,凭借英雄之心,英雄真的归来了!战袍加身,神器祭出,光芒万丈,法力无边,扫除世间一切腐朽与罪恶。
在江流儿小朋友的帮助下,孙悟空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格物致知”。
比起《西游记》的结局,我更喜欢《大圣归来》的安排,前世与你有缘,受你恩泽,后世涌泉相报,随你一路西行,斩妖除魔,助你修得正果。
士为知己者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自己“想这样做”,做自己该做的事,即是能力不足,也要做到底。而不是被迫去做我不愿意做的事。
什么狗屁“斗战胜佛”,佛要多少有多少;而齐大大圣,永远只有一个。
永远做我自己,做我想做的;永远“死性不改”,永远“骄傲地战斗”; 即便遍体鳞伤,也要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这才是我心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盖世英雄。
英雄不死,必将再起,其势更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