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征服者,有哪些值得一玩的老游戏?
电脑游戏的话不妨试试avg游戏,赛伯利亚系列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AVG即冒险解谜类游戏(Adventure Game),这类游戏通常没什么操作性,更偏向于解迷和剧情,近年来也出现过很多优秀的独立游戏作品,如《机械迷城》、《地狱边境》等等。但是说到AVG,最让小A印象深刻的当属《塞伯利亚之谜》系列,这是小A玩的第一款冒险解谜游戏。
《塞伯利亚之谜》是Microids公司2002年发布的一款第三人称冒险解谜游戏,这款游戏最早在加拿大设计制作和发行,并由漫画家Benoit Sokal负责创作,游戏于2004年推出了续集《塞伯利亚之谜2》,故事紧接第一部剧情。惊喜的是该系列的第三作,时隔12年之后终于在近期推出,现已登录Steam平台,玩家目前可以预购,正式版将于12月2日推出!其实一、二两部剧情已经很完整,第三部应该会是全新的故事,
游戏的剧情很长,这里小A就放个简介吧,毕竟这样的游戏就如同看电影一样,剧情才是主要玩点。在Syberia的故事里,纽约女律师Kate Walker受到一家玩具公司的委托,去法国的一个小山村里洽谈一家机械玩具工厂的收购事宜。但是在她抵达的前夜,工厂主Anna Voralberg就不幸辞世了,临终前她把工厂托付给了弟弟Hans,但是他的弟弟早已失踪多年,生死未卜。Kate必须穿越从欧洲到西伯利亚的铁路线,沿途打听工厂继承人的下落,而在这一旅途中,她还听到了在遥远的小岛塞伯利亚生活着活的猛犸的传闻。。。游戏展现给玩家一个不可思议的机械世界,再加上神秘的猛犸象,真让人欲罢不能,急切的想一探究竟!
得益于Benoit Sokal的细腻画风,游戏画面表现十分出色,游戏中玩家可以看到哥特式建筑的修道院,复杂精密的机械建筑,生锈的机械、斑驳的桥梁,这样的风景直逼真实的照片效果!第二部中,随着列车向北方的深入,天上飘浮着实时营造的雪花,有时零星地飘落。有时又大如鹅毛,背景中摇动的树枝,实时漂荡在半空的雾气等等,这些动态效果和优美的静态背景完美结合,使得游戏场景更加难忘!
主角每到达一个新的场景都会有新的谜题等待着玩家解决,但是谜题的难度适中,玩家不看攻略的话应该也不难解开。
游戏的音效和背景音乐是游戏的另一大亮点,音效处理的相当微妙,玩家可以通过音效轻而易举地分辨出开启的是厚重的锈铁门还是木头门,管弦乐的游戏背景音乐非常动听,颇有些经典的味道。音乐和音效一同与游戏的环境相互映衬,既烘托了游戏气氛,又配合的天衣无缝,置身游戏当中,玩家仿佛亲身打开一扇扇锈迹斑斑的铁门或是让一个个烦人的机器运转正常!游戏的人物配音同样可圈可点,人物说话非常自然,这绝对是是一部超出你预期的好游戏!
游戏操作很简单,玩家只需拿着鼠标点点屏幕就行,这也是绝大部分AVG游戏的玩法。点击屏幕控制主角移动,和NPC说话,获得道具,使用道具等等,玩家一只手就能完成。虽然有点乏味,但这样简单的操作无疑能够让玩家更能充分融入游戏剧情当中。
《塞伯利亚之谜》系列无疑是一部经典的AVG游戏,从气势宏伟的画面,到不可思议的游戏音效以及背景音乐,再到精彩的游戏剧情......每一样都很完美!虽然剧情很长,但过程充满各种谜题,保证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不会乏味!没有玩过冒险解谜类的朋友,赶紧是试一试,小A保证你绝对会爱上它!
欢迎关注电玩客 abcvgker.qwe.专注经典怀旧游戏
改变世界历史的钓鱼城?
刀叔导读:那是一场失败的战役,却见证了川人的血性!
在现今合川钓鱼城风景区的西岩半坡上,有一块高5.6米、长5.91米的巨石。
巨石的前方被凿为平面,平面四周镌刻有放射状花纹。平面中间是一尊高3.7米、宽2.4米的"千手观音"像。在"千手观音"的左侧有3尊小佛,右边有2尊小佛。然而,在"千手观音"神龛的两侧,却残存着一些可读的文字:“汉……跨开达……逆丑元主。王公坚以鱼台一柱支半壁……”
在经过考古专家鉴定之后确认,上述残文中的"逆丑元主",指的就是曾经率部攻打钓鱼城的蒙古大汗蒙哥。而"王公坚",则是指在南宋末年,曾经率领钓鱼城军民守城抗击并击毙蒙古大汗蒙哥的钓鱼城守将王坚。
原来,这是一座四川军民为了纪念王坚率部抗击蒙古大军而刻下的“记功碑”。残存文字中明确褒扬了王坚"以钓鱼城一柱"、"支撑了南宋半壁河山"的历史功绩,那么王坚的记功碑文为何会刻在"千手观音"上?
这很可能是元军在占领钓鱼城之后,看到或者是知道这座“记功碑”。因为王坚曾率部击毙了他们的大汗蒙哥,且碑文上又刻有"逆丑元主"等文字,元军便令工匠凿毁“记功碑”而已"千手观音"代之。而工匠们却有感于王坚的忠勇与功绩,冒死在"千手观音"像上留下了“记功碑”中的重要碑文。
王坚,南阳人,南宋名将孟珙的得力爱将。当蒙古军进攻四川时,王坚随孟珙入川御敌。
后来王坚积战功升任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王坚在出任合州之后,他调集民夫修筑加固了钓鱼城。开庆元年,蒙哥大汗亲率大军围攻合州,王坚于钓鱼城多次击退蒙古大军,蒙哥后派人入钓鱼城以高官厚禄诱降王坚,但王坚却以杀来使明志。蒙古军随后攻打钓鱼城九个月而不能下,大汗蒙哥也被钓鱼城的旋风火炮击中而死。
蒙古大军被迫撤退之后,王坚因此战功授封为宁远军节度使,后调任湖北任安抚使等职。后因遭到南宋奸相贾似道的打压排斥,于景定五年三月郁愤而终。
钓鱼城之战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合州之战,1258年,蒙古大军进逼重庆,但在重庆北面的合州钓鱼城下受阻。
大汗蒙哥曾派降将前去招降,却被合州守将王坚严辞拒绝并斩杀了。所向披靡的蒙古人哪受过这样的羞辱,于是蒙哥大汗下决心要用武力征服钓鱼城,却让他身死异乡。
钓鱼城之战堪称是改变了南宋及世界历史进程的一战,首先它导致了蒙古这场灭宋战争的全面瓦解,使南宋朝廷得以延续20年之久,使进攻四川的蒙古大军被迫撤军。
而统率东路军的忽必烈,本已突破长江天险并包围了鄂州,但因为蒙哥这一归天,他为了与其弟争夺汗位,也不得不撤军北返。从云南经广西北上兀良哈台的南路军,一路上也是所向披靡,已经攻至潭州(今长沙) 城下,在闻听蒙哥战死之后,该军也慌忙的渡过长江北返。
由此可见,蒙古的这两支军队都是按预定计划进军并取得巨大战果的,最终却因为钓鱼城之战的失败而功亏一篑。
其次,它使蒙古大军的第三次西征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势力对欧、亚等他国的威胁。
1252年,蒙哥大汗派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旭烈兀先后攻占了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的大片领土。
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他获悉了蒙哥的死讯,便留下少量军队而他自己则率大军东归。埃及人躲过了灭顶之灾,蒙古人的大规模扩张也从此走向了低潮。因此,钓鱼城之战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而是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蒙哥大汗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曾率军与拔都等人远征过欧、亚许多国家,素以运筹帷幄、骁勇善战著称,于1251年登上了蒙古大汗的宝座。
关于蒙哥大汗之死,《元史》中记载蒙哥汗远征四川于六月患病而死,但在《马可波罗游记》和明万历的《合州志》等书中,则称蒙哥汗是在钓鱼城之战中负伤身亡。无论是哪种说法,蒙哥在此战中归天了是千真万确。
不光是蒙哥大汗,蒙古大军的先锋主将汪德臣,也被钓鱼城中射出的飞石击中身亡。汪德臣是蒙哥的爱将,他的死给蒙哥了精神上的很大打击,令他长久的扼腕叹息。另据《元史》本传及元人的文集中记载,还有很多曾跟随蒙哥出征西亚、欧洲的将领也战死在了钓鱼城下,由此可见钓鱼城之战的惨烈及蒙古大军死伤之惨重。
从1235开始到1279年结束,钓鱼城抵挡住了当时号称天下无敌的蒙古大军近半个世纪, 直到南宋朝廷灭亡之后,钓鱼城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以及忽必烈亲口许诺不杀城中一人的条件下,守将王立才率部终止抵抗。
钓鱼城落入蒙军之手后,守城的32位将领全部拔剑自刎(一说是36名),无一人求生,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川中将领,真可谓是忠烈千秋!
也正是由此,才有了“川人从未负国”,才有了抗日战争中悲壮的川军和“死字旗”。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原创自媒体)
为什么说近代中国是任何西方军队所不能征服的呢?
这是因为,历史,让中国人明白了,工商业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中国内部的思想矛盾解决了,中国人,就团结起来了。
一个团结一致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被征服的。
我们看看,自秦汉以来的中国历史,只要我们内部团结,我们,什么时候被人征服过?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同时,北方匈奴,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以步兵为主的秦军,就在黄河之滨,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大战。
战争的结果,是秦军毫不费力,就把匈奴骑兵,赶出了河套地区,并且再不敢来犯。
秦朝灭亡后,由于汉朝初建,内部矛盾挺多,这时,匈奴,是又凶悍了一段时间。
但是,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巩固了汉朝内部之后,凶悍的匈奴,就立刻变成瘪三了。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霍去病率军5万,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别称或曰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魏晋南北朝,隋朝以及唐朝初期,由于中原内乱,北方和西方游牧民族,又变得凶巴巴的了。
到了唐玄宗时代,中原内部,终于又团结一致了。
于是,和从前的匈奴,变成南匈奴和北匈奴一样,这时的突厥,也变成东突厥和西突厥。
东突厥投降与唐朝,西突厥则逃至西亚。
后来,唐朝又陷入内乱,于是,北方游牧民族又凶狠起来。
到宋朝,为什么又富而不强,被北方游牧民族按在地上摩擦,直至最后灭亡呢?
这是因为,这时候的中国,社会矛盾更加深刻,而且,涉及到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转变,涉及到意识形态的转变。
中华民族的世界观,是阴阳性的世界观。
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是中道性的价值观。
正是在这种阴阳性的世界观与中道性的价值观的支配下,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宋朝之前的历朝历代,都是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但是,到了宋朝,工商业的发展,再也不可依靠人为的政治手段,强行压制。
宋朝工商业生产的发展,已然占据了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
熙宁10年(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
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
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
宋朝已经由农业社会,在开始向工业社会悄悄迈进了。
这样的情况,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必然导致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必然导致工商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工商业主与农民地主之间的矛盾?
问题是,如何看待这个矛盾?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西方社会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羊吃人”,就是大搞圈地运动。
而中国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王安石变法”。
显然,“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不同。
“商鞅变法”,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所以,就可以成功,也必然成功。
“王安石变法”,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所以,就不可能成功,也必然不可能成功。
王安石,没有把握住历史的脉搏。
他还是以为,这时的土地兼并,和汉唐时代的土地兼并一样,是大地主阶级对于小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
而事实上,这时的土地兼并,是工商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兼并,是工商业生产,要把农业生产,纳入到自己的生产秩序之中。
王安石没有这样的的历史高度,他也就没有相应的意识形态,他也就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他也就解决不了这样的历史问题。
当然,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也同样没有高度,同样没有相应的意识形态,同样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也同样解决不了这个历史问题。
所以,在没有更高层次的指导思想的情况下,工商业主集团,与农民地主集团直接肉搏,工商业主集团,肯定是大获全胜。
这就导致工商业主集团,虽然掌握不了社会舆论,却能够掌握朝廷的决策。
朝廷的每一项决策,都是要拿铜板做后盾的。
没有铜板,任何决策,都是一纸空文。
那么,工商业主们,愿不愿意打仗呢?
以小生产为主的工商业主们,又有多么宏大的视野,又有多么崇高的境界呢?
所以,岳飞,到底是被谁杀死的?
真的是赵构和秦桧吗?
赵构和秦桧,只不过是两把刀而已。
而捉刀之人,实际上,是当时的工商业主集团。
正是由于,工商业主与农民地主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所以,就导致宋朝富而不强,导致宋朝无法应对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导致最后灭亡。
宋朝的灭亡,并没有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
没有人认识到,工商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也就没有人去解决这个矛盾。
明朝重新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这只不过是扬汤止沸。
这是没有认识到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的表现。
所以,明朝重蹈宋朝的的覆辙,就是必然的。
当西方列强带着工业革命的气息,来到中国后,中国的知识精英们,终于知道,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是什么了。
中国,就是要发展工商业。
当这种思想认识得到统一,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就解决了。
中国社会,就能够重新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了。
这就是近代中国,不能被任何西方军队所征服的原因
为何1961年果阿战争被印度吊打时没人帮忙?
这场印度与葡萄牙之间的果阿之战估计没几个人知道。可是当时的葡萄牙确实是北约成员国。那么为啥当葡萄牙被印度人暴揍的时候,北约不帮助葡萄牙来打印度呢?我估计很多人的答案又会这样说:北约是假牙、北约欺软怕硬、北约不可信任、北约是选择性“执法”等等。我还是那句话,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不了解北约内部的条款——可以不说,千万不能乱说。一旦别人听信了之后,这就会对别人的思维造成影响、这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了。
现在的果阿地区(包括果阿、达曼、第乌岛)位于印度的西海岸,属于是印度的一部分叫做果阿邦了。这个地方是良好的海港(印度海军的重要基地),面积3983平方公里,人口约145万人。
很多人不太知道的是:果阿邦目前是印度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印度的人均GDP只有2100美元左右,可是果阿邦地区的人均GDP达到了4900美元左右,是印度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了。果阿邦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所以发展的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我们先来简单地说一下:果阿地区的历史情况。1510年开始在往后的几十年里面,葡萄牙殖民者相继侵占了果阿、达曼、第乌岛,作为其殖民整个印度的据点。
可是后来葡萄牙殖民者与英国人争夺印度失败了,其他的地方都被英国人占领了,只剩下果阿地区还在葡萄牙人的手中。
往后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印度一直被英国人殖民着,当时英国人那是日不落帝国——印度人根本没有挑战英国的勇气和实力。
可是二战改变了这一切,英国人虽然在二战中是战胜国,可是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二战以后,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纷纷脱离殖民统治开始独立起来了。
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自己的国家,同时也成为了英联邦的成员国。独立了以后的印度总体上跟西方关系还不错,同时也保持了跟苏联良好的关系。
1954年,印度人收回了法属印度的5个不设防城市。那么在印度的领土上就剩下果阿地区还被葡萄牙人占领着了。当时葡萄牙确实是北约成员国,葡萄牙早在1949年就加入了北约。
印度独立了以后,果阿地区的人们就迫切地想回到印度的怀抱了,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印度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1955年8月15日开始,印度先后分批派遣共约5000名印度志愿军进入果阿、达曼、第乌岛,支持和配合当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但不久即遭到葡萄牙军队的强力反击——失败了。
当时印度的实力还不咋地,所以在往后长达数年的时间里面,印度人还是选择持续的支持果阿地区人的反抗运动——自己没有亲自上场。
不过时间来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葡萄牙出现了问题——非洲的葡属殖民地爆发了解放运动,葡萄牙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非洲去了。
这一时期,印度又开始跟苏联积极互动起来。赫鲁晓夫在一次发言中宣称,尽管果阿地区已经落入到葡萄牙人手中近400年,但仍然是贼,偷的东西也必须要物归原主。
得到了苏联支持的印度开始信心大增起来。1961年12月18日至12月19日,印度用了四个十八个小时就收复了被葡萄牙占领近四百年的果阿地区。
为了这次战斗,印度准备很多年,当时出动了印度唯一的航空母舰和全部空军及数万装备精良的陆军,印度大动干戈对付的是没有任何援军的葡萄牙殖民地五千人部队。
这里顺便说一句:1957年的时候,印度从英国那里购买了轻型航母“大力神”号,并将其更名为“维克兰特”号。
战争的结果是乏善可陈的:葡萄牙人没有过多的抵抗。当印度人的重型坦克进入果阿地区的那一刻,五千葡萄牙军队就投降了,整个战斗中印度人伤亡22人,葡萄牙伤亡三十人左右。
不过印度的这次胜利也产生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开始变得自信心爆棚起来、开始奉行对外扩张的政策了。印度在苏联的强力支持之下,开始跟我们提出无理的领土要求了——印度以为我们跟葡萄牙一样不禁打。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1962年,我们以偏师痛揍了印度人一番,印度人这边差点被打成了新德里保卫战了。
说完了果阿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葡萄牙既然作为北约成员国,为啥被印度痛打的时候北约没有出手呢?印度在果阿地区痛揍葡萄牙殖民者的时候,北约成员国以及美国人都保持了中立、保持了沉默,甚至连强烈谴责印度的行为都没有出现。
为啥北约不出手帮助北约成员国葡萄牙反击印度呢?其实核心原因有四个:
1、大家都知道,北约内部是有共同防御和互助条约,也就是北约里面随便哪一国被打,别的国家都要上的。可是北约条约里面的共同防御政策规定:成员国的殖民地不在条约保护范围内,葡萄牙被揍不适宜北约的集体防卫条约。
很多人也许说,条约可以变一变、改一改、变相执行不就行了。我想说,只要跟老外做过生意的应该都知道,老外对文本协议、合同那是非常严谨的,几乎到了逐字逐字的程度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2、印度当时是英联邦的成员国,英国人一开始就劝过葡萄牙放弃果阿地区的。可是葡萄牙没有给英国人面子,这样一来北约内部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了。大部分北约国家都没啥兴趣去支持葡萄牙的,感觉葡萄牙有问题。
3、印度当年跟苏联人关系密切、苏联是大力支持印度跟葡萄牙战斗的,这就非常好理解了。当时的情况是:苏联还是很厉害的,这也是北约没有出兵的一个因素。话说回来,北约当时在南亚几乎啥兵力都没有,即使想打也没有实力打。
4、印度人的闪电战太快了,这场印度收复果阿地区的行动根本称不上战争,甚至连战役级都达不到。印度人一共只用了48小时就搞定了葡萄牙军队,在这样一种速度之下:北约连个反应时间都没有。当时印度军队受到了果阿地区人的强烈欢迎,这应该算是一场里应外合的战斗。
总之一句话,印度打北约成员国葡萄牙,可是北约没有反击的原因主要是:条约实用性的问题、战斗太快的问题,前苏联的态度问题,另外就是解放殖民地是当时的潮流之举。如何快速分辨帝国时代2的各个版本?
《帝国时代2》是一个80后终爱的即时战略游戏,多少个版嘛,可能大家玩的时候都不会注意,是1999年后最火的游戏,基本上当时每一个网吧都会安装,玩的时候你会发现桌面有好几个图标,但是我们都会认定一个"铁帽子"图标就对了。
《帝国时代2》正式名称叫《帝国时代Ⅱ:帝王世纪》,出了4个版本也叫资料片,分别为:《征服者》《失落帝国》《非洲王朝》《蛮王崛起》 。而每一个版本实际上差不多,只是加了一些兵种、文明国家。这些都不重要,因为玩法才是核心。而我们最常玩的是《征服者》。
后来出了《帝国时代3》被骂声一片。
我是盒子君~喜欢的欢迎关注,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