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线快马,你对谁的期望值最高?
要说这6名U23国脚中对谁的期望值最高?静子首选的就是韦世豪,原因主要是韦世豪的性格确实有成为顶级前锋的潜质。
静子是一个鲁能铁杆球迷,所以对从鲁能出去的球员都特别感兴趣,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去了解他们,而韦世豪应该是能力非常强,但是又让鲁能球迷最伤心的一位,因为他的叛逃,让鲁能球迷一直对他耿耿于怀。
其实韦世豪是一名非常有实力的球员,当年也是鲁能的希望之星,只是最后在黑心经纪人的教唆下,与鲁能闹翻并且分道扬镳了,但是不管走到哪里,韦世豪都被打上了鲁能的标签,他永远是鲁能出品,这是改变不了的。
静子看好韦世豪,主要是这么多年来对他的观察和了解,韦世豪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球员,甚至可以说他非常的狂和傲,很多人觉得这种狂傲会毁了他,但是静子确认为这是他最大的特点,正是他的狂傲,才让他不服任何球队任何球员,敢于和对方硬碰硬。
不服输就是韦世豪的个性,如果太老实的话,在足球场上永远也占不到上风,足球就是男人的运动,在足球场上说再多都没有,不服就干这才是爷们的表现,足球永远都是气势压倒一切,很多球员技术特别好,但是上场技术就变形,那永远也踢不上球。
韦世豪额度特点就是:心理素质过硬,边路侵略性强,突破欲望强烈,,禁区,附近,有高度的敏锐性,有速度,小技术利用娴熟,有机会就敢于突破和射门,这种狠角色才是中国足球最缺少的!
作为鲁能球迷,如果有机会还是希望韦世豪能够回到鲁能效力,毕竟曾经都年少轻狂,自己的孩子永远都看着最亲,希望韦世豪加油,努力证明自己,为鲁能争光,为国家争光!
觉得静子说的对的,记得随手给个赞哦,最好评论一下,和静子聊聊你喜欢的球员哦,么么哒
鲁能刘彬彬最近一直表现不错?
谢谢您的邀请!这个问题本身就说明了问题:刘彬彬只是“最近表现不错”,而不是一直表现不错。国家队不可能因为谁一、两场中超比赛表现不错就选进来,否则,国家队真的就成了“流水的兵”了。
9月21日,中超联赛第25轮鲁能主场2-2逼平申花之战,第19分钟刘彬彬接段刘愚助攻晃过李帅射空门得手,这也是最刘彬彬最近两场比赛接连打入的第2个进球。为什么最近状态似乎很好,国家队调整了部分球员,包括鲁能的郑铮都入选了集训队,刘彬彬为什么没有进入里皮的法眼呢?
第一、国家队有更好的左边锋,个人技术特点决定其上限
刘彬彬几乎只能打一个位置:左边锋。而目前国家队的左边锋,主力是武磊,替补是韦世豪,郜林都没有了位置。从技术特点上来看,武磊应该是最好的,也几乎是铁定的主力。与其他边左锋(左边前卫)球员的特点不同,武磊不是以边路突破为主,而是斜刺向禁区中路。或者在左边路配合后,无球向禁区内跑动。一是拉开防守空档,为队友制造机会。二是通过跑动,觅得进攻机会。而其他左边锋,更多是以沿边路突破为主,然后选择内切或者传中,这其中以韦世豪为代表。
韦世豪的突破,首先是富于节奏变化、假动作多,其次是更的以内切为主,或单打独斗,最终是寻找机会射门。整个过程显得比较自信,也比较有霸气,制造的进攻机会往往也比较有威胁。特别是他多次沿着大禁区边线横带,然后突然起脚远射,进过世界波,或制造极有威胁的射门。
刘彬彬的特点与韦世豪有类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更多的是以速度甩开防守之后纵向突破,然后传中。从本赛季的中超联赛来看,甚至从刘彬彬大多数的比赛来看,他很少敢于正面过人,一对一摆脱防守的能力并不突出。这个特点,决定了他所能达到的高度。即对方的防守球员吃准他的特点之后,只要选好防守位置,他的突破很可能以失败告终,或者说成功率不是很大。
作为国家队,选材着眼于更长远,或者12强赛,或者日、韩、伊、沙,不能总以中超的表现来当作一名球员能否进入国家队的标准。既然有了武磊、韦世豪,国家队不可能在左边锋位置囤积3名球员。其他位置,比如右边锋只有杨立瑜一人,谢鹏飞能否进入最终的23人大名单还很难说。
第二、状态不稳定,刘彬彬最近状态好,与吴兴涵的伤有关
事实上,刘彬彬在李霄鹏接手鲁能后上场机会并不多。在正常情况下,鲁能的主力左边锋是吴兴涵。但自从亚冠1/8决赛首回合与恒大之战受伤后,整个下半赛季吴兴涵几乎没有参加过正式比赛。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原来打吴兴涵替补的刘彬彬才得到上场比赛的机会。
本赛季中超联赛,刘彬彬一共有出场纪录的比赛13次。其中上半赛季有3次(包括第15轮),而真到第6轮客场对恒大之战才得到第一次上场机会,首发打了84分钟。而之所以得到上场机会,是因为此战之后鲁能要奔赴客场与柔佛DT的亚冠比赛,吴兴涵是那场比赛主力。
换言之,如果吴兴涵不是因伤缺阵,刘彬彬很有可能仍将坐在鲁能的替站席上。
第三、国家队的战术特点,决定刘彬彬的竞争力不强
目前国家队的主要战术是边路突破、快速通过中场。与鲁能的边路突破、下底传中有较大的区别,即国家队一般比较少边路起高球传中。即使有传中,这个任务也交由两名边后卫来完成。中场的两名边锋球员,更多要往中间靠拢,形成紧凑的中路进攻阵型,即在中路要形成局部的进攻人数占优。
如果边锋球员总是拉边,则中路进攻显得空档太大,缺少接应点。特别是中锋争顶头球能力不是太突出的情况下,边锋下底传中等于是浪费一名进攻球员、削弱了中路进攻力量,并且与边后卫重叠。
为什么杨立瑜在恒大助攻次数那么高,到了国家队却打不上比赛?原因主要也在此。恒大中路进攻有艾克森、保利尼奥,最近是塔利斯卡。保利尼奥更是自带进攻体系,他的进攻几乎不需要别人的配合,而只需要有空档。杨立瑜只要在边路找准落点、传球准确,中路就有机会射门得分,或者制造威胁。但国家队缺乏保利尼奥式的中场球员,所以,纯粹的边路突破、下底传中的边锋在目前国家队中没有太强的竞争力。特别是防守能力相对欠缺的边锋,更是难以入选。
里皮在参考恒大的进攻战术,或者说,卡纳瓦罗使用的是里皮的战术——说不定,里皮暗地里给过卡纳瓦罗不少的建议。而为了解决国家队没有保利尼奥式的球员之困,里皮用蒿俊闵和吴曦在中路搭档,用两个人干保利尼奥一个人的活。至少从目前来看,里皮的战术是成功的。
综上所述,刘彬彬要想进入国家队,只有两种机会,一是目前的左边锋球员因伤缺阵,二是刘彬彬个人的技术特点有改变,变成韦世豪那种敢于正面突破、敢于斜插向中路。但至少现在看来,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所以,刘彬彬现在还进不了国家队。
怎么评价本场比赛?
四个字,天佑鲁能!
要说鲁能这场比赛踢的真是艰难!整个上半场加上下半场的开始阶段,足足70多分钟,被泰达按在地上摩擦。要不是王大雷状态神勇,鲁能可不只丢一粒点球的问题。
从赛后的数据上,可以看出,天津泰达本场比赛完全占据上风,不论是控球率还是射门次数都优于山东鲁能。整场比赛,泰达的射门次数高达14次,有7次射正,而鲁能只有6次射门,2次射正。可就是这可怜的2次射正机会,鲁能就收获了2粒关键的进球,在客场逆转了比分!
我不得不说鲁能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回过头来,看鲁能这两粒进球,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
蒿俊闵的这粒进球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这粒进球从脚法上来看,三哥应该是想传球的,没想直接射门,刘军帅在门前的冲顶动作,干扰了泰达门将杜佳的判断,结果这球谁也没碰到,直接传进了球门!鲁能的运气不可谓不好!
第二粒进球,鲁能更是运气绝佳。先是泰达球员无脑的在禁区前沿犯规,送给鲁能直接任意球的机会,然后又由吴兴涵晃晃悠悠的蒙进了一粒头球。就连吴兴涵自己赛后都一个劲的说,这场比赛运气实在太好了!
不仅本场比赛,鲁能在天津的两个客场运气都好的不得了!上场对阵权健,鲁能凭借着佩莱在最后时刻的绝杀逼平权健,而本场比赛,又是在伤停补时,反超了比分,老天爷真的是眷顾鲁能。
这场胜利也让鲁能在间歇期之前,暂时登顶中超榜首,让鲁能球迷在世界杯之前,过了把联赛第一的瘾!
有句话说的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鲁能连续两场比赛,在最后时刻进球,和球员们最后时刻不放弃,在场上顽强拼搏是密不可分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佩莱!
佩莱不仅在上场对阵权健比赛的最后时刻上演绝平,今天更是为吴兴涵送上了关键的助攻!意大利人194公分的身高,杵在禁区里,就是对对手最大的震慑!最后时刻,佩莱还有机会为鲁能扩大比分,可惜意大利人没能把握住单刀的机会。
本轮比赛过后,中超将进入将近2个月的间歇期。意大利国家队确定无缘本次世界杯,所以佩莱在间歇期内没有任何比赛任务,估计意大利人又会和美艳女友开启旅游模式,只希望佩莱不要玩的太疯,毕竟间歇期回来后,鲁能还需仰仗佩莱的发挥。
到目前为止,鲁能另外一名外援西塞在联赛中还没有登场亮相,不知道间歇期回来之后,李霄鹏会不会考虑让西塞在联赛中轮换登场。大家觉得下半赛季,西塞会在联赛中登场亮相吗?
张玉宁受伤后球队的打法变了?
帅锅大侠
弗雷德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听海哥为您乱侃,我胡乱说,您随意听:前腰后置战术尽管并不是由安切洛蒂首创,但要说是安切洛蒂用的最好恐怕没什么人会反驳。为什么现在打前腰后置战术的球队也很多,为什么他们用起来效果就不好,而当初的安切洛蒂在米兰时期就可以将这一战术优势发挥到极致呢?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被人忽视掉了。那就是AC米兰时期的前腰后置战术,并不是因为球队没有组织和持球能力而被迫将一名球员放在后腰位置专门进行组织,而是因为当时的米兰前场能组织和持球进攻的球员太多了,因此才将相对来说身体弱一些的皮尔洛放在了后腰位置。换句话说,如今的很多球队只看到了皮尔洛在后腰位置的组织,却没有看到当年米兰前场有多么豪华。一种战术,在不同的条件下,能起到的效果自然没那么好,比如曼联如果让弗雷德打前腰后置,其实效果并不会那么好。
一个胖子的奇思妙想,前腰后置战术的辉煌。前腰后置战术最早是由谁发明的或者是哪支球队最先使用的,现在已经很难有一个定论了,但如果讨论前腰后置战术哪个教练和哪支球队用的最好,那么安切洛蒂和那支豪华的米兰队是人们讨论这个问题是无法避开的名字。2002年的AC米兰,在米兰高层的转会运作,球队中云集了当时世界顶尖的4个“10号”球员,攻击能力最强的里瓦尔多,直塞能力最强的鲁伊科斯塔,远射能力最强的西多夫和长传能力最强的皮尔洛。相对于其他3个“10号”,皮尔洛的身体素质和攻击能力还是稍微差了一些,因此在前场的竞争中皮尔洛是真的是落了下风。但皮尔洛的组织调度能力和大局观又是4人中最强的,所以这样的局面成为了所有教练最幸福的烦恼。
如果是普通教练或许他会将皮尔洛放在替补席成为一名常规轮换球员,这样一来我们很可能就不会见到现在这样的大师级皮尔洛了。幸好当时的米兰有一名在使用球员方面最强的教练安切洛蒂,他创造性的思维帮助了皮尔洛,帮助了米兰。在他的安排下,皮尔洛从前腰位置后撤来到了球队后腰位置,发挥皮尔洛大局观好和长传能力强的特点,同时考虑到皮尔洛打后腰位置会出现球队攻守不平衡的问题,安切洛蒂还安排了上抢能力出色的加图索作为皮尔洛的防守帮手,解决了球队中场后防力量薄弱的问题,这一安排彻底解决了皮尔洛的后顾之忧,安心组织球队进攻梳理。如此,近些年最华丽和实用的前腰后置战术正式成型,凭借这一套战术,米兰在那些年取得了极大成功,后来的弱化版圣诞树阵型更是用一个欧冠冠军证明了安切洛蒂和皮尔洛的改变成功。
优点与缺点并存,前腰后置战术的强与险。没有任何一套战术是完美无缺的,前腰后置战术也是如此。仔细分析前腰后置战术,这套战术当然有它先进的地方,因为随着现代足球队球场空间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身为前场组织和出球核心的前腰被对方球队针对的越来越厉害,如果不是技术极为出色或身体非常强壮,就很难在对方半场轻松的拿球组织进攻。所以一旦球队中的前腰位置不具备这样条件的球员,在对方的强硬防守下,本方球队的进攻组织就会陷入极大困难导致进攻混乱,中场与锋线脱节。前腰后置就是将球队的组织核心前腰向后撤,避开了对方防守力量极强的后腰和后卫的逼抢,在空间相对充裕,逼抢相对宽松的本方后场用长短传来组织进攻,给了技术出众但身体稍弱的球队组织核心发挥的空间。
但前腰后置战术也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将本身就不善于身体对抗的前腰球员放在后腰位置,大大减弱了中场的防守力量。无论是进攻中这名球员的球权被抢断,还是反击中被对方球员直接针对,这名“伪”后腰能提供的防守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一旦他被突破,对方就可以直接面对本方中后卫,这在球场上就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了。所以为了弥补这一问题,所有的教练都必须在这名“伪”后腰身边摆上一到两名防守型中场来帮助防守,如此一来不仅球队中场的进攻能力减弱,而且还需要在前场有一名能够持球进攻的球员才能将“伪”后腰的传球接住带到前场。这就对前场球员的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东施效颦,曼联不适合打前腰后置战术。现在的曼联陷入了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尴尬境地,归根结底还是球队战术层面出现了问题,只有一套防守反击战术打的还可以,遇到强队或许能靠对方的进攻失误打一波快速反击拼拼身体速度天赋,一旦遇到摆铁桶阵的弱队,曼联中场没有前腰,缺乏组织能力的弱点就暴露无遗。曼联的确需要在战术方面做出一些改变能力,那么前腰后置战术会是曼联需要做出的改变方向吗?其实曼联并不适合打前腰后置战术:
前腰后置战术,对后防线要求极高。之前我们也分析过,前腰后置战术最大的风险就是后腰位置的防守能力不足,一旦被对方突破,那么就会直面本方中后卫。那么为什么当年在米兰的安切洛蒂还敢于使用这样的战术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安切洛蒂对本方的后防线极为有信心,最大的信心来源于当时米兰的两名中后卫马尔蒂尼和内斯塔。关于这两名球员的防守能力我们已经不用怀疑,因此即便球队后腰位置被对方突破,无论是碰上马尔蒂尼这一边还是内斯塔这一边恐怕都讨不到便宜,因此在这样稳固的防守面前,前腰后置最大的风险被弥补,这才是安切洛蒂敢于使用前腰后置战术的底气。
那我们看看现在的曼联如果打前腰后置战术,球队的后防线能顶得住吗?曼联的两名中后卫,马奎尔防守意识出色,高球防守能力强,但是转身和速度偏慢;林德洛夫,高空防守差,防守注意力不集中,唯一的优点就是上抢意识出色。如果曼联打前腰后置战术,那么这样的后防线是很难让人放心的。况且在英超远射是极为常见的得分手段,对方只要突破到大禁区边缘,根本不需要再突破曼联的中后卫防守,一脚远射就能让德赫亚目瞪口呆。
前腰后置战术,前场需要一名持球能力强的球员。前腰后置战术并不是在前场就不需要前腰了,只是将前腰的持球和组织能力分为两部分,组织能力分给后置在后腰位置的球员,持球进攻能力分摊给前锋或前腰。米兰当年为什么这套战术玩的好,因为早期的米兰阵容中前场有西多夫和里瓦尔多都可以持球进攻,后期更是来了一个带球跑比不带球跑的更快的卡卡,这让这套战术更是如虎添翼。
皮尔洛完全不用自己再以身犯险到对方半场去组织进攻,只要在攻守转换和组织中,用传球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可以。那么如今的曼联前场有这样持球能力强的球员吗?林加德,有球的时候感觉球一直在绊脚,詹姆斯速度快,但是人球结合能力稍微差点意思,唯一能持球的就是拉什福德,可拉什福德毕竟主要活动在左边路,很容易被对方防守球员包围。这样一来要么让身材瘦小的弗雷德从后场来到前场一边肉搏一边组织进攻,要么将球传给拉什福德碰碰运气,这样一来,这套战术就失去了威力。
无力吐槽,弗雷德不是曼联前腰后置的答案其实参考曼联球队队内的人员配置,如果不在阵容上补强,球队最擅长的战术还真的只有防守反击战术这一条路了。如果非要打前腰后置战术,那么球队打双后腰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弗雷德的防守能力的确很一般,如今麦克托米奈尽管成长很快,但要他覆盖整个中场进行防守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再增加一名防守型中场,这对本就缺乏组织能力的前场造成毁灭性打击。
况且弗雷德这几场比赛看出来,他的短传能力还不错,但是长传能力稍微逊色了一些,这里或许有战术问题,或许有能力问题,或许也有大局观问题。加上一旦对方球队对弗雷德进行紧逼防守,弗雷德的出球效率和准确率就会大大下降。因此弗雷德最好的位置依然是在左中场边线位置,在这里他能够用自己的脚法获得不错的过人空间,如果将弗雷德放在后腰位置受限于自己的身体素质,很容易被对方球队针对。
鉴于曼联队中几乎没有什么能稳定持球的队员,真要打前腰后置战术,又得提到一名老熟人和一个老问题。那就是博格巴,博格巴拥有曼联队伍中少有的身体强度和带球能力,因此如果他能够安心在曼联踢球并且放下身段配合弗雷德,弗雷德居左调度,博格巴负责上下衔接和在前场持球,麦克托米奈扫荡防守,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的打发注定攻击速度很慢,与前场讲究速度的打法不一致。所以,综合来看,曼联不要在战术上过多纠结了,直接拿下热刺即将免费的埃里克森甚至只要4000万的J罗,不好么。
总结对于现在的曼联来说,最根本问题还在于球队中场攻防不平衡的问题,随着麦克托米奈的成长,曼联中场防守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但是曼联前场的组织方面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或缓解甚至越来越严重,林加德本自然年度0进球0助攻,马塔又老了一岁,加上一贯的球风偏软很难得到出场机会。所以未来曼联应该在前腰位置上补足短板,而不是将弗雷德或前腰后置当成球队的救命稻草,因为前腰后置战术带来的巨大防守风险是现在年轻的曼联不能承受的。
我是海哥乱侃欧洲足球,用球迷的话,谈人,聊球。觉得我写的还不错,请帮我点亮一下文章右下角的大拇指哦。坚持日更,绝不断更,喜欢的话,不妨点个关注,每天一起聊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