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配资世界,2015年股市崩盘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当时天台排队不是笑话,更不是段子,仅仅我身边的人,就在无法原谅无法解脱的时候,走上了绝路。
那个时候,蒸发的财富难以估计,不在这个市场,对当时的灾难是很难有体会的,现在我写这些,都好像前尘往事,但,曾经的许多朋友,却是永远不能再见了。
行情有多疯狂,落寞就有多惨烈。
只是,谁都没有预料到,那下跌来的波澜壮阔,如此惨烈。
我一个朋友,自己做过操盘手,后来成立私募,应该属于技术派,且是靠过硬的技术发家的,早期做的就是打板,凭借出色的短线能力,对风险的把控能力,尤其看线看图,真的做到出神入化。在2000你那凭借6万元入市,在14年身家最少2个亿,又凭借一轮牛市再次腾飞,资产增值多少,不便说,在4600点全部清仓,一股不留。后来他打电话告诉我,不要太贪心,5000点无论过不过,在那位置必须全部清仓,一股不留,全部。
我听他的话,抽出了资金买了套房子,剩下的买了辆车,又到农村盖了个别墅。天天忙着装修,买材料。看家具。
等回到南京的时候,从别人那儿听到了他的不幸,原来,该指数一轮强势下跌,直接杀到 3700点的时候,他综合各方信息,觉得可以做一波反弹,于是筹措了所有资金,加上配资开始大规模满仓进去,希望快进快出一把,博一把强力反弹。
但,市场走势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打光了所有子弹发现不到几天就被满仓套牢,那是他全部身家,一旦爆仓,自己将一无所有,于是,他抵押了房子,再次被套,找了私借,还是被套,最后,拿了高利贷,仍然被套,直到借无可借,瞬间爆仓自己财富全部蒸发,还欠了好几个亿。
整天债主逼迫要债,朋友在和一个高利贷争吵中,冲动之下一刀杀了高利贷,然后从楼顶上一跃而下。
当时,这样的事情非常多,也许有关股市的事情,一律不许报道负面信息发,防止恐慌造成进一步扩大。变成更惨烈的踩踏。
我听完朋友遭遇痛心不已,打了他家人电话,都已欠费停机,心下伤感,找到他的别墅那儿已经被查封,辗转问道他家人的位置,发现租住在城中村,他父亲满头白发,妻子瞬间老了十多岁,孩子啃了块薄饼。喝着水。
看完扎心的疼痛,跟叔叔说,我和他是生前好友,才听到噩耗,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老人泪水涌上眼眶,心下不忍,给老人转了十万,给他妻子留下两万,留了自己号码给他们,告诉有什么事可以打我电话……
但叔叔从来没有打过,人走了,悲伤和所有痛苦都留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他们还要面对生活的苦难。
朋友如果没有后面博反弹,他一辈子赚的钱,可以让他几辈子不用为钱发愁,但赚得再多,在那样的市场里,加上杠杆,蒸发速度非常快。
快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比如,从6月15日到8月26日,仅仅只有52个交易日,对于投资者来说,每天都是度日如年,每天都是不尽的煎熬和痛苦,如果加上杠杆,哪怕只是一倍的融资,支撑不了一个星期就爆仓。如果杠杆高,那这时间更快,五倍配资快的一天,慢的三天,就什么都不剩下。
在这期间,有17次千股跌停,还有几次两千多支个股悉数跌停,那已经不是理性的市场,只要还在市场里,全部被屠杀。
那样的市场里,消失的不仅仅是散户,散户反而没有那么疯狂,敢于满仓满仓的,都是老股民,甚至是市场中绝对的精英,他们做的时候,早就考虑到风险,甚至,把风险底线估计很充分,但,市场惨烈程度远远超过他们的认知。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你扛过了股灾1.0,账户岌岌可危,可还有股灾2.0,哪怕你是天选之人,股灾3.0你还能承受住,且每次股灾大幅下跌持续都在两月以上。当时涨得有多疯狂,下跌的时候就有多惨烈。当时,哪怕是极小的散户,什么技术都不懂,有个几十万的市值,账户里每天都能盈利一两万,持续收益的冲动,绝大多数人开始疯狂的加码。最后关门屠杀,血流成河。甚至我对象,在2014年行情启动前,自己账户里有90万,专门买银行赚点利息好逛街,后来经受不住诱惑,开始追涨杀跌,到15年6月前,账户市场竟然达到了500万元,她是什么都不懂得小白,到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这不是正常的市场,太疯狂了,万一下跌,那是要命的。
劝对象清仓出来就不听,我这多年老股民权威,在她不停赚钱,铁的事实面前一文不值,竟然还嘲笑我,说什么悲观者正确、乐观者赚钱。当大家都想到了利润,没有人在乎风险的时候,这样的市场就到了崩溃边缘。
最后,经历两个月时间,他的账户蒸发了70%多,没有动用杠杆,赚了5倍利润全部还了回去,可以想见,在当时的市场里,哪怕融资只放到一倍,那也注定是万劫不复的。
惨烈到什么程度呢?两个月时间,很多朋友账户纷纷爆仓,没有的也自己万般无奈之下平仓了,有人万念俱灰清仓的,这些朋友还算好些。毕竟,钱没有了,人还在。
那时,仅仅我的通讯录里的朋友,就有十几个失联了,再也联系不上,没有人能说清楚他们的下落和结局。2015年股灾,是A股票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股灾,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灾,对股民的灾难教育,可谓刻骨铭心,永世不忘。用惨痛的事实告诉股民,投资需谨慎,股市有风险。指数基金和股票基金哪一个更适合定投?
在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品种,比如去年我买股票型基金,我以支付宝买的银华为例投入10元,,大家要明白一点定投不是投了就不动,我用做股票的思维去买卖基金。8月25日买入,中间也高抛底吸几次,1月4日再次买出(基金的收益是按照1月5日的收益计算)4个月里面有10%的收益。而我们看这段时间,大盘股涨的相对来说最好,大家买基金的时候也要看基金的相对配资,指数基金一般买上证50ETF.沪深300.等这段时间指数的涨幅没有大盘蓝筹大,定投应该买入大盘蓝筹股为主的基金,指数上涨大,就应该买入指数基金,怎么选,一般买龙头,涨的最好的。
不是叫大家买银华,我只是举例说明。
光靠利息会过的好吗?
有500万存款的收益,在2020年家里人口低于4人的话可以过的好,但到2040年,多余1人就过不好了;
500万存款,光靠利息会不会过的好,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分解成几个问题,1, 500万存款未来20年收益情况 2,未来20年的生活成本的变化,3,什么样的生活算是好的生活;
1, 500万存款未来20年的收益;
2020年银行5年期的存款已经普遍降到4%以下,1年期的甚至已经降低到2%以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率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即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简单说利率要能让企业负担的起,存款利率一般会比贷款利率低,以确保银行有合适的利润空间。而企业是否可以负担的起银行利率总体上是和GDP增长率是相关的。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GDP增速回落是大概率的事情,通过统计1978年到2018年我国人均GDP的增速来看,人均GDP的增速总体趋势是下降的,高速增长时期已经过了,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到2040年,人均GDP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增长速度会非常的慢。因此总体上说,未来一段时间银行存款的收益是下降趋势的。可以认为在2040年的时候500万存银行的收益是超不过20万人民币每年的。
人均GDP增速的回归分析
2, 未来20年的生活成本可能会稳定在人均支出50000人民币以下
我们通过分析我国统计的数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正相关,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是人均GDP的48%左右,这个也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创造的社会财富中,资本分的份额在逐步扩大,而普通劳动者的份额逐步缩小。我国人均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5%到70%,也就是说
人均支出上升的趋势在2040年左右会趋于平缓,也就是说会到达每人每年50000人民币左右;
3,20万在人均年消费5万的地方生活会好吗?
202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000,支出为19800;而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最高的那部分为85000(大约是平均收入的3倍),根据70%的比例,这个群体的人均支出为59000人民币(差不多是平均支出的3倍)。可以预计等到全国人均支出在50000左右的2040年的时候,城镇收入最高的20%的那个群体的人均支出应该超过会相应的15万了。
总结,有500万的存款,在2020年的时候可以有20万左右的年收入,可以让一个4口之家(人均5万支出)维持比较好的生活;但等到2040年的时候,收入不会超过20万,而要想过的好,人均支出要15万左右,这个时候4口之家只能维持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平;如果一个人生活,500万是可以过的好的,如果多于1个人少于4个人,500万存银行现在可以过的好,但20年后会过的很一般;如果多于4个人,500万存银行现在都过不好。激光打标机哪家好?
2003年,中国第一台光纤激光打标机在华工激光(abchglaser.qwe)问世,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标志着我国激光行业迈入新的里程碑。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激光打标机厂家众多,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分辨激光打标机哪家好,成为众多客户共同面对的难题。
2003年华工激光研发的国内第一台光纤激光打标机
激光打标机哪家好?
看规模
随着技术普及,激光打标机行业的入行门槛逐渐降低,三、五个人就可以成立一个公司,采购别人的激光器、振镜、打标软件、外壳,从而组装成为一台机器出售,一方面激光打标机品质得不到保障,更重要的是影响激光打标机市场正常运行。
要选择激光打标机厂家,首先得从规模入手,市场上规模较大的激光打标机厂家,往往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经市场考验,产品品质和售后有保障。
同时这一类激光打标机厂家往往也具有比较全面的打标机产品体系,无论是金属、塑料、薄膜等材质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激光打标机产品。
像开头提到的华工激光,在激光打标机领域,华工激光一直是国内领导品牌,其产品包括针对便携式需求的桌面式、手持式激光打标机,针对在线打标需求推出的“飞动”系列在线激光打标机,还有针对各行业推出的专业机型,如PCB、汽车标签等。
除此之外,激光打标机领域,大族激光、超越激光等也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激光打标机厂家。
激光打标机哪家好?
看核心
激光器是激光设备的核心部件,它的品质是影响激光打标机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占据了激光打标机价格的大部分份额。
IPG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光纤激光器品牌,也是市场上占有率最大的一个激光器品牌,其生产的高效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以及拉曼激光的技术均走在世界的前端。
IPG高、中、低功率激光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国内激光设备生产之中,不少较高端的激光打标机都采用IPG的激光器,相应的产品价格也较高。
近些年的技术发展,国内也涌现出一批激光器生产厂家,其自主研发的激光器,成本低于国外,加工效果也毫不逊色,如武汉锐科和华日激光等。
武汉锐科是美国IPG公司和英国SPI公司之后,全球第三家研发光纤激光器并规模生产,在中国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产业化,打破了光纤激光器一直由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
华日激光2009年开始发展纳秒级的紫外激光器,经过8年发展,华日月产纳秒级紫外激光器可达到600台,在紫外激光打标机中具有广泛应用。
激光打标机哪家好?
看资质
作为专业的工业加工设备,激光打标机也存在着各种认证标准,有了认证证书,激光打标机才能在国内外进行销售。
其中主要包括我国的ISO质量管理认证、欧盟CE认证、美国FDA认证、德国OHSAS18001认证等国内外权威认证。
华工激光产品CE认证证书
以CE认证为例,CE代表欧洲统一(CONFORMITE EUROPEENNE)。凡是贴有“CE”标志的产品就可在欧盟各成员国内销售,无须符合每个成员国的要求,从而实现了商品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
其实要说激光打标机哪家好?并没有恒定的统一标准,依据实际需求,选择品质、售后有保障的激光打标机厂家,总能找到一款合适的。
你怎么看有消息称证监会已经向商业银行发券商拍照?
传证监会要给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此消息一出就上了热搜,很多分析人士次消息堪称金融行业的一次重大改革,纷纷讨论此政策会对金融行业造成的影响,甚至对银行业和证券业构成重大影响,也讨论此消息会对A股市场造成什么影响,特别是银行构成利好,银行的上涨能否推动股市的上涨,很多人不懂,为什么的证监会给券商发放牌照看似和普通的一件事,会引起市场那么的反应,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讲解下中国金融机构在经营跟国外的不同,此次金融改革对于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和表达出管理层的意愿,和中国金融行情目前发展的现状,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我国金融行业的经营情况我国金融行业是实行的分业经营,跟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我们大家属于的高盛,摩根史丹利等都是属于混合经营,混合经营意思是,一家金融机构可以从业多项金融业务,比如一家公司可以同时经营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但在我国的这是法规明令禁止的,比如银行机构只能从事银行业务,不能涉及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
这时候很多人会感到疑惑,在实现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集团型公司既然从事证券,也从事银行和保险,最为典型的就是平安,比如有平安保险,平安银行,平安证券,而且这都属于一家公司啊,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类很多案例。
但是法律法规规定同集团下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可以从事金融业的多个领域,但是在经营上必须要相对独立,相互分开,不能出现混合经营的情况,在财务报表也需要分开核算,并且在资源上也不能相互融合使用,比如保险获得保费资金,不能用用于银行的房贷,证券的自营盘资金也不能用于银行放贷和保险理赔资金等。
银行也不能用客户的存款自己用于高风险的投资等,所以在资金的使用情况下也是相互独立的,各自做好各自领域的事情就行,银行主要是利用现在社会上的资金资源,实行的资金的融通,以控制风险为主,保护的客户资金的安全,而券商的一些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很多产品的是追求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符合的客户群体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管理层担心一旦出现混合经营的情况会触发很多系统性风险,不可测因素大大增加,所以银行一般是不拥有券商牌照和保险牌照的,但在实现生活中的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银行从事了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比如让我们购买一些中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这是为什么呢。
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银行的客户基础较好和基数较多,因为我国居民都有存款的习惯,银行从事证券,保险业务,属于代理业务,很多都属于同集团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喜欢客户资源共享,所以的银行才会出现推销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但客户的资金的不进入银行财务报表中,客户购买产品的资金也不由银行管理,而是由相对应的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管理,所有资金也是流通其对应的金融机构,那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分业经营呢,不直接跟一些欧美国家实施混合经营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我国金融行业起步较晚,各项制度尚不完善,证券行业和保险行业起步更晚,担心混合经营下会出现互相占用资金的现象,触发一些金融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第二,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特别是银行存款资金基数较大,防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
第三,避免出现综合性大型金融机构出现内部恶意竞争的情况,各项制度不成熟很难一次性完美处理后各行业的问题,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发展。
但随着中国金融行业逐步发展,并且逐步实施金融开放,如果再次实施分业经营的话不利用金融行情的长期发展,比如我们经常接触的一些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大摩”、“小摩”证券投行业务只是其一项业务,下面我们重点讲解下证监会给商业发放券商牌照的目的,和管理层的具体想法和意愿。
给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意义此时给券商发放牌照意义重大,是我国的金融行业的一次伟大变革,表明国家重点发展金融行业的信心,本身金融行业存在的最大目的就是给实体经济服务的,比如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发展受到重挫,管理层让金融机构让利1.5万亿,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所以此时的金融行业的变革,管理层也希望金融行业能够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实体行业的恢复,其存在很多积极意义,下面我们就分类讨论其重要意义:
第一,管理层有意打造中国“航母型”券商,去年就传出消息说管理层要大力发展头部券商,因为目前我国证券行业的竞争力的远不如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目前证券行业龙头中信证券,目前市值才2000亿元左右,甚至市场前段时间也在疯狂讨论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的事件,如果再次按照的分业经营的模式,龙头券商也很难出现高速发展的情况,目前市场上一些券商发展受阻,龙头券商发展也出现放缓的情况,这几年中信证券的业绩也并无出现大幅度增长的情况,而且还是完全依托A股整体行情,市场行情好业绩改善,市场行情较差业绩出现下滑的情况,对于经纪业务依赖性过大,特别是一些的小型券商特别明显,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的A股总市值已经在全球数一数二了,如果没有大型的投行类公司,很难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第二,我国目前已经取消外资的一些列限制,甚至愿意外资券商能够从事证券部分业务,也允许外资参股国内券商,如果我国再不发展一些大型的证券,到时候很难跟这些全球大型券商或者投行抗衡,此时给商业银行发放牌照也充分这一点,目前外资已经介入了,管理层最为重要的目的是促进中国券商行业的发展,使用的手法就是最为典型的“鲶鱼效应”。
第三,我们银行业起步较早,通过一段时间发展后,目前我国四大行已经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特别是工商银行已经多年蝉联全球银行排行第一了,如果给商业银行发放牌照,托管理层希望可以依托银行的优势,大力发展证券行业。
总结:以上我们通过以上两大方面讲解了管理层给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最重要的原因,为何这类事情的关注度较大,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实施的是分业经营,此次消息是中国金融行业的一次变革,给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意味我国管理层大力发展金融行业的信心,但短期会对一些小型券商带来很大冲击,也会促进银行的发展,其实就是的“双刃剑”,看利弊关系,但我觉得给商业银行发放牌照确实能够促进证券行业的发展,因为银行在中国金融行业的优势太明显了。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