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外汇网,印度疫情会超过海外其他国家吗?
题主的这个问题也是让人无语了,前面说的是伊朗,后面问的是印度,这跳跃性思维……截止到3月6日中午,除我国之外,疫情较重(确诊病例1000以上)的国家依次是韩国、伊朗、意大利以及日本,其中:韩国较前一日新增病例483例、累计确诊病例6767例,伊朗新增1234例、累计4747例,意大利新增43例、累计4680例,日本新增71例、累计1116例。
这是最新统计数据,题中说伊朗“今天增加1800名患者”,不知是哪来的数据?从综合各国的医疗水平、医学技术、卫生条件、经济状况及新增病例数等各方面来看,目前抗击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国家不是韩国、意大利,而是新增病例由前一天591例猛增至1234的伊朗。伊朗在各个方面都很落后,再加上长期遭受美国的制裁而缺医少药、宗教活动等,目前的形势最严峻,正因如此,伊朗驻华大使馆才会发起募捐活动。
除了上述四国,欧美(意大利前文说过了)目前抗击疫情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其中:德国新增105例、累计670例,法国新增230例、累计653例,西班牙新增35例、累计400例,美国新增106例、累计345例,瑞士新增99例、累计210例。这几国虽然累计病例并不算多,但增速却是很猛,如德、法两国最迟也就3天累计病例必会破千,一直藏着掖着的美国新增病例已经破百,西班牙、瑞士的情况稍稍好一些。欧洲国家的形势是真的不容乐观
印度在此次全球疫情中的表现确是极为抢眼,按照印度卫生部门发布的数据,到3月6日中午,印度较前一日新增确诊病例0,累计确诊病例31例,且其中15例是意大利的游客。不考虑美、日等国存在着刻意瞒报、隐报、漏检的情况,印度确诊病例虽然有所增加,但目前绝对是“有效控制”,并未进入到“社区传播”阶段,更未出现某些网友说的“印度疫情大爆发”的情况!若是新增20、30例也能叫“大爆发”,那我也无话可说!!
全球已有86个国家/地区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印度有13.54亿人口,医疗水平、卫生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比较差,一旦疫情大面积扩散,那就不是能否超过海外其它国家的问题了,而是必定会超过我国!有人或许会说“印度医疗水平有多高多高”,嗯,若私立医院也能代表印度的医疗水平的话,我还是无话可说!嘿嘿,不知道印度有多少人能去得起……
好在印度都是输入型病例,现在尚未出现疫情扩散的苗头,管控起来并不难,只要切断外来病毒的感染途径、肃清内部的疑似病例,就能够避免疫情扩散。在一天出现新增22例确诊病例之后,印度朝野已是严阵以待,出台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对出入境人员实行严格的健康检测、控制,拒绝向疫情国发放签证,加大口罩等防护用品的生产力度,等等。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印度出现“大爆发”的可能性不大。
富兰克林波普生平?
富兰克林·伦纳德·波普 Franklin Leonard Pope (1840年12月2日至1895年10月13日)
美国工程师,探险家和发明家。曾经和爱迪生一起合作制作发明并开办公司。于1870年发明了单线电报,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城市进行外汇行情。波普在铁路信号灯锁定信号系统中的工作而获得了多项专利,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在1872年发明的用于自动控制电子信号系统的铁路线路的发明,该技术已在美国主要铁路中广泛使用。
于1886年至1887 年担任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AIEE)主席,而这个AIEE就是现在的IEEE的前身。AIEE于1963年1月1日和IRE(无线电工程师协会)合并成立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PS:作为IEEE前身的主席,于1894年,在大巴灵顿518主街的住所地下室意外地被3000伏电死,去世时54岁。
仅靠利息能否支撑一年的基本花销?
对于有钱人家,可能一百万都不够他一年的基本花销,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一百万仅靠利息也能让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我小姑父,今年59岁了,年轻的时候,喜欢捣鼓一些东西,与朋友做些小生意,正赶上好时候,挣了不少钱。现在年龄大了,儿女也都已经成家立业不需要他操心了。他就想着什么都不干了,与我小姑回农村老家,过过清闲的生活,养养鸡鸭,搞个小菜园,种点蔬菜,没事还能钓钓鱼。想想都美滋滋的。
正好老家有套房子,他手里零零总总加一起也有一百多万,他把钱存在银行,靠着利息就能让他生活美滋滋。
我听了我表哥和我说,我还不信,想着怎么可能光靠着利息就能支撑着一年的开销?
表哥看我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说,你还是不了解这银行存款的好处和其中的利益。
我看表哥一脸神秘的样子,催促着他赶紧说来听听。
他说,想要一百万,光靠利息支撑一年的基本花销,还是要会选择。
一.选择合适的银行很重要
表哥说,自从小姑父想着要回家过这种清闲的日子,他很是支持,操劳了一辈子,是该想想清福了。
但是小姑父又不想让儿女给他钱花,又不想光吃老本,于是,表哥几番想着,就想到了这个法子。因为买理财,做投资,小姑父不同意,毕竟年龄大了,不愿意冒这个险,买房子出租,又想着没那么多钱,再加上本来是要过清闲日子,再去背贷款也没啥意义。于是表哥想着现在银行存款也不错,要不把这一百万存银行,光靠利息应该也就够老两口基本花销了。
他先把小姑父的钱全部都拿出来,看看有多少,然后在打听老家周边的银行,对比几家银行,他选择将钱存在农村信用社里。
我问他为什么要存在农村信用社,而不是国有六大行的农业,或者邮政储蓄银行。
表哥说,咱们来看一下两家银行存款利率你就知到为什么了。
首先他看了邮储银行利率:
活期利率为0.3%
一年的利率为1.78%
两年的利率为2.25%
三年的利率为2.75%
五年的利率为2.75%
农村信用社的利率:
活期利率为0.3%
一年的利率为3.3%
两年的利率为3.75%
三年的利率为4.25%
五年的利率为4.75%
表哥说,从这两组信息来看,是不是存在农村信用社利息更高一些。所以我选择农村信用社存款。
我又问了那你是存了几年的呢?
二.存款时间越长,利息越高
表哥说,存款当然是存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利息越高了。再加上小姑父和小姑身体还不错,手里还有点闲钱。目前这个钱用不到,所以表哥说可以把钱存成五年的,这样获得利息更高,生活的更加有滋有味。
表哥说,既然,我打算存在农村信用社,那就让我们直接来看看在农村信用社存款所获得的利息。
一百万存一年的利息为100万*3.3%*1=33000元,每个月的利息为2750元
一百万存两年的利息为100万*3.75%*2=75000元,每个月的利息为3125元
一百万存三年的利息为100万*4.25%*3=127500元,每个月的利息为3541.7元
一百万存五年的利息为100万*4.75%*5=237500元,每个月的利息为3958.3元
表哥说,这样一看,你是不是就明白了我为什么选择存五年的时间了吧。要是定期存五年,小姑父每个月都会有3958.3元的利息可以供他的基本花销,在农村生活绰绰有余了。
我说,表哥这想法不错,这样小姑父生活质量在一个村子里也是占个头等的了。
表哥摇摇头笑着说,我存的还不是这个,我存的比这利息还要高些,不然我爸现在怎么整天笑眯眯的。
我听了很是惊讶,怎么现在银行利息还有比这还高的。
我赶紧让表哥说说,我好好学习学习,等将来我存款时用。
表哥说,我们大部分人只知道存钱只有定期存款,其实银行存款,还有一种存款方式叫大额存单。这是一种大额度的存款方式,利率要比定期存款的利率还要高,但是它最低存款是20万起步。
三.选择更优异的存款方式
表哥说,因为小姑父要存的是一百万,他顺便咨询了大额存单的利率,发现利率更高,利息也更高了。
他说,邮储银行大额存单最高利率为4.125%,存款时间为3年,
这样三年的利息为100万*4.125%*3=123750元,每个月利息为3437.5元
这个利息还没有存农村信用社五年的利息高,所以表哥选择放弃存在邮储银行。
而在农村信用社的大额存单利率为5.4%,存款时间为五年。
这样五年的利息为100万*5.4%*5=270000元,每个月利息为4500元。
现在社会大部分打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差不多就四五千块,这样看将一百万存五年,每个月小日子过的不仅美滋滋,很有可能每个月还有有剩余呢。
我看了表哥这样的存款方式连连赞叹,现在存银行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我还是会有些疑问?
农村信用社靠不靠谱呢?万一倒闭怎么办?它又不属于国有企业,总感觉心里不安稳。
表哥笑了笑说,大家其实都有这个疑问,总想着倒闭要怎么办?其实农村信用社也是属于储蓄银行,所以它倒闭的风险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是可以选择的。
若是真的不放心,也可以完全将起分成两部分来存款,每部分都是五十万来存在银行,因为根据相关规定,存款不超过五十万,银行倒闭,也是可以把所有存款的。
四.选择合适的时间存款
我听了表哥的话,想着这银行的利息是一直这么高的吗?表哥说,其实不是这样的,银行每年的利率都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但是每年会有四个特殊的时间段,利息会高一些,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把握住这个机会,是自己的利益更高。
其中一月、二月、六月和十二月这四个月的利息相对高一些,前两个月因为临近过年,大家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大,银行为了缓解这一压力,会提高利率吸引大家存款;后两个月是因为很多公司的资金回笼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银行为了缓解也会提高利率吸引大家存款。
正好表哥赶在过年的那段时间存款,所以利率相对高一些。
所以选择合适的时间,也会给自己带来不错的收益。
五.银行福利
现在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存款,会想很多办法来吸引人。其中就是存一定款,会送相应的福利,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不仅钱财有了保障,还能收获相关福利。
我听了表哥的叙述,回家将这件事又和老爸一说,老爸也是很心动,说他在干个几年,也学着我小姑父那样,将一定存款放在银行,过着清闲滋润的生活。
最后:有一百万想要用利息支撑一年的基本开销是可以办到的,但是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息,让自己的基本花销更多,要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我认为存在农村信用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将钱财存在银行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也要注意一些细节,以免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1.在存大额存单时,要明确搞清楚是否是银行的大额存单,确定收益和产品收益,以免搞错,存成定期存款或者别的。
2.防止存单变保单,现在很多人说自己在存款时,明明存的是存单,等到存好时发现是保单,因为现在银行代理产品很多,收益的也相应的变多,所以在存款时一定要选择清楚,选择适合自己的,这很重要。
3.储存好存单和收据。现在好多人存好钱后,总是忘记将存单放在哪里,一定要保存好自己的存单和收据,不然再去办理是会很麻烦。
持仓十几年可以解套吗?
首先,提醒各位朋友,这种死扛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往往是巨额亏损的源头。
我应该是很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刚开始炒股的我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幻想主义精神”的投资者。
一、从实践经验上来看,这样做就是一场灾难。这是经过前仆后继无数韭菜的投资历程验证的,是很多人用几十上百万元高昂学费换来的惨痛经验教训。在此免费教给你,多划算呀!我就有过这么一回的经历,我大概是2000年左右进入股市的,我曾经在入市不久以12元的价格买过一只股票0000XX(惨痛的经历就不细谈了),该股新兴行业基本面优秀,买后风云突变,股价急转直下,先是10元,后来8元,直到跌到4块多钱才开始筑底,本人以死抗为宗旨,在几年的筑底过程中。家人的劝说、老婆的责备让我苦不堪言。那种心理折磨,你无法亲身感受。好在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促成大牛市这支股票涨回来了,但我在回本的同时,损失了几年的资金机会成本,错过一轮大牛市翻数倍的机会。从此以后,我把不死扛,适时止损,作为了股市投资的第一要义。
在以后历次牛熊交替和反弹行情中,不少人因为融资融券加杠杆死扛爆仓一无所有,这种悲剧在我身上再未重演。
我牢牢的记住了当鳄鱼咬住你一条腿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割掉它,不要奢求夺回这一条腿,而因此让它把你全部吃掉。
二、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着很多根本性的问题,这种死扛的方式更是不可取的。中国A股从成立以来就是为企业融资而建立的,部分企业为了上市融资不择手段,证券法严重滞后于金融市场发展,中介机构和证券监管部门监管不严。很多上市公司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造假、违规减持等行为屡见不鲜,近来,暴雷的上市企业此起彼伏,动辄就是数10个跌停板。如果死扛的操作方式,遇到了这种违法违规企业,那么你真的欲哭无泪了。
做为一名今日头条新手,期待您的关注点赞。以后会持续为您更新财经金融交易的有关知识。也欢迎金融圈老前辈批评指正。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历史上最有名的蝴蝶效应的案例有哪些?
说到历史上的蝴蝶效应案例,早在春秋初就存在一典型案例。
公元前771年,西申国联合犬戎攻入渭河平原,摧毁了周王国都城镐京,并攻杀了周幽王,西周从此覆灭。之后,崤山以东的诸侯就拥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王,与西申国支持的周平王相抗衡。从此,周王国进入了“二王并立”时期:崤山以东的携惠王姬余臣以及崤山以西的周平王姬宜臼。
数年后,因为携王失去人心,郑、晋二国先后投靠平王政权,并将周平王东迁到洛邑。公元前750年,晋文侯杀死了携王姬余臣,让周平王成了周王国内唯一的王。从此,天下大局已定——无论诸侯承不承认,周王国都只有这么一位王了。
可王室虽然稳定了,周平王的两大支柱国却先后陷入了麻烦之中。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国爆发了曲沃与晋侯内乱,长达六十七年。从此,晋国长期沉寂,不问东周事务。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也去世了,留下了十三岁的姬寤生与十岁的姬段依傍母亲武姜而生活。因为姬寤生是嫡长子,他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国君之位,即后来的郑庄公。
此时,虽然周平王还未能得到天下多数诸侯的承认,可毕竟携王不得人心,中原传统诸侯对平王政权东也没有强力进行干涉;晋、郑二国借拥立平王的名头四处扩张,虽然显得咄咄逼人,可也没有与传统中原大国产生大的直接冲突,各中原大国也就暂时“听其言、观其行”。
整体上,在周平王东迁后的近三十年里,各方势力一直在冷静地观察局势的发展,保持着相对克制。所以,在春秋初周王国局势一直还算是平稳,并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
可谁都没想到,因为郑庄公的一场家庭内乱,却突然打破了这种平静,引爆了持续长达十三年的东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郑武公之妻武姜而言,她一直更喜欢小儿子姬段,看不惯少年老成的大儿子姬寤生。郑武公在世时,武姜就曾请求改立姬段为太子,可郑武公并不同意。郑庄公即位之初,武姜迫不及待地为姬段请求封邑,结果要到了京(今河南荥阳东南)。之后,武姜就不断怂恿小儿子为非作歹,多次公然挑衅郑庄公的权威。
公元前722年,万事具备的姬段与母亲商议好,偷偷率兵前往攻打郑都新郑。可不曾想,早有防备的郑庄公立刻派公子吕抄了姬段的老巢——攻占了京城。得知京城被夺,姬段慌不择路地逃到了鄢邑(今河南鄢陵)。郑庄公则紧追不舍,派军把鄢邑围了个水泄不通。5月,郑国大军攻破了鄢邑,身受重伤的姬段又掉头北上,逃亡到了卫国的共邑(今河南省辉县)。
赶跑亲弟弟后,郑庄公对母亲的不满也彻底发泄了出来。他将母亲放逐到城颖(今河南登封东南),并立下毒誓:“不到黄泉,你我再也不要见面了!”曾经的一家人就此分隔四方,令人唏嘘不已。
可在郑庄公冷静下来后,却突然良心发现,后悔驱逐了母亲。后来,在颍考叔的劝说下,郑庄公命人挖出了一股地下泉,然后与母亲相约在隧道中相见。进入隧道前,郑庄公赋诗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则从隧道中出来,应和道:“大隧之外,其乐也泄(yì)泄!”最终,郑庄公母子和好如初,重新团聚在了一起。
虽然幼弟被赶出了郑国,可是郑庄公成功平息了一场内乱,又和母亲重归于好,还算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可是,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却突然出现了。谁都没想到,“郑伯克段于鄢”竟然会诱发一场大风暴,想停都停不下来。
逃到卫国后,姬段父子得到了卫人的收留。不久后,姬段就重伤而亡,他的儿子公孙滑因此强烈请求卫人替父报仇。
这时的卫国,正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来遏制郑国。
西周覆灭后,郑人沿着洛阳盆地周边,先后灭了郐国、东虢国、祭国、鄢国、胡国等等诸多子男之国,以确保平王东迁有个安全的政治环境。如此强劲的扩张势头,早就让传统中原诸侯国妒忌不已。在“二王并立”之初,卫武公应该是支持携王姬余臣,视周平王为弑父篡位的叛逆。后来因携王不得人心,卫国在二王内斗时选择了旁观,但这并不意味着卫人就想支持周平王。郑国在卫国周边大势扩张,始终对卫国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卫国人早就想跟东周“小霸”郑国正面较量一番。
就在“郑伯克段于鄢”的当年,在公孙滑请求下,卫人入侵了郑国,占领其边境城邑廪延(今河南延津东北)。
身为王室执政卿,郑庄公当然不能容忍卫人如此嚣张。他立刻命人率王室与西虢国大军讨伐卫国,攻入了其南部边境。公元前721年冬,觉得仍不解气的郑庄公再次派军队讨伐卫国。
自此后,郑、卫双方的冲突算是告一段落,局势再次稳定了下来。
可风暴已经成型,就不会轻易停止。此时,卫国的内乱,再次加剧了局势的恶化。
卫庄公嫡妻庄姜没有子嗣,就收养卫桓公为自己儿子。后来,卫庄公宠妾又生下了州吁,深得卫庄公喜爱。州吁为人,天生喜欢武事。虽然庄姜不喜欢他,可州吁仗着卫庄公的宠爱,根本无视任何人。
郑国两次入侵卫桓公却无力发动反击,这让州吁深为不满。公元前719年,州吁悍然刺杀了卫桓公,然后自立为君。
野心勃勃的州吁篡夺了卫国国政,这让东周局势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加速向前发展了。在篡得君位后,州吁的首要大事就是讨伐郑国。
他深知,要想战胜强大的郑国,单凭卫国的实力很难做到。为此,州吁先联系上了宋殇公,约他一起伐郑。因为郑庄公收留了宋殇公的堂兄弟公子冯,并且有拥立他为宋君之意,这让宋殇公极为忌惮。所以,州吁使者一到宋国,宋殇公就毫不犹豫地同意结盟。此后,州吁又邀请了鲁、陈、蔡三国,除鲁国外,其它二国都痛快地答应了结盟。这么多年来,郑国的四处扩张,早就将周边诸侯国得罪殆尽;州吁顺势而组建“反郑联盟”,可谓深得人心。
公元前719年夏、秋两季,“反郑联盟”两次出兵伐郑,都大获成功。
眼看郑国就要被“反郑联盟”压垮,可在这年9月,篡位不到一年的州吁却意外地被老臣石碏设计杀死。主要发起人一死,这让“反郑联盟”的攻势暂缓下来。
此后两年内,郑庄公趁机对“反郑联盟”的各国发起反击,战胜了卫、陈二国,与宋国打成平手,让郑国与这些国家的仇恨再也无法化解。后来,郑庄公又积极合纵连横,逐步将齐、鲁二国拉入己方阵营,一起对“反郑联盟”四国发起了彻底反攻。公元前710年,随着宋殇公死于内乱、公子冯被立为国君,宣告郑庄公彻底赢得了东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回顾东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源起,人们这才发现原来导火索竟然是武姜偏心所引发“郑伯克段于鄢”内乱。
为什么“郑伯克段于鄢”这一“小小蝴蝶扇动的翅膀”,竟会引发东周一场“剧烈风暴”?根源还是在于“二王并立”所引发的东周大变局。
弑父篡位的周平王被晋、郑等少数国家扶持战胜了携王政权,晋、郑二国获利颇丰,可天下大多数诸侯却没能得到任何利益。因此,无论晋、郑二国愿不愿意,中原传统诸侯国都会对他们产生本能的敌意。
晋文侯死后,长期内乱让晋国一蹶不振。如此情形下,长期稳定发展的郑国就成了众矢之的。所以,一旦郑国国内稍有内乱,就随时会被其它诸侯国利用,借以压制郑国。
“郑伯克段于鄢”之所以会诱发“蝴蝶效应”,进而引爆了东周“世界大战”,其根源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