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唯一打败吕布的人,就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吗?
人们一提起吕布,就会联想起赤兔马。赤兔马日行千里,浑身火赤,身高八尺,身长一丈,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势。赤兔马和吕布相得益彰,两者一起征战沙场,没有敌手,赢得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赞誉。赤兔马是董卓用来劝降吕布的礼物,那么吕布为何为了区区一匹赤兔马,就杀害了义父丁原呢?
董卓为人暴虐,他把持朝政,对反对者肆意杀戮。对于平民百姓,他更是视为草芥,在多个场合进行大肆屠杀。董卓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天怨,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但是,董卓本人也有过人之处,否则他也不会能够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步。
董卓在历史上的记载中,有着为人大度豪爽的长处。他在没有发迹的时候,名声就传遍了边陲地区。有一次少数民族的首领去他家里做客,董卓没有可招待的食物,就把自家的耕牛宰杀了待客。这些少数民族的首领见了十分感动,回去后就收罗了一批牲畜回赠董卓。
正是由于董卓的长处,使得他得到了一批人的拥戴。他手下的西凉军对他马首是瞻,忠心耿耿。在夺取朝廷政权后,董卓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对一些有名望但是顶撞自己的政敌,还是保持了宽容的态度。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故技重施,依然用厚礼来打动他。
如同古今对彩礼的态度一样,如果排除敛财的因素,一个家庭给对方的彩礼数量,就代表了这个家庭对这门婚姻的重视态度,也代表了女方到达婆家后的未来的地位。董卓之所以拿出赤兔马来劝降吕布,也正是代表了自己对吕布的态度。
在汉朝时期,对好马的偏爱是一种社会风气。当年汉武帝为了获取汗血宝马,不惜动用大批军队,付出巨大的牺牲。因此,拥有一匹质量上乘的千里宝马,不但代表了此人的财力,更是代表了此人的身份地位。尤其是征战沙场的武将,拥有一匹宝马,可能在战争中决定个人的生死,也会让自己如虎添翼。
董卓是武将出身,自然知道战将对宝马的喜爱。他收罗到赤兔马,自然爱如珍宝。因此他在送出赤兔马前,还是短暂犹豫了一下。在部下的劝说下,同时也是性格使然,他便决定把赤兔马送给吕布。由于有了这份重礼,让吕布感受到了董卓对自己的态度,对丁原产生了异心。
二、杀害丁原是吕布卑劣性格使然。李肃去劝降吕布前,曾经对董卓说了自己的这位同乡的性格,那就是“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吕布杀害丁原的结果。吕布作战十分勇敢,连用兵如同孙吴的曹操,都是他的手下败将。但是由于吕布勇而无谋,他一再被曹操使用计谋击败,最终在白门楼上走向了自己末日。
吕布的见利忘义的性格,更是加速了他的灭亡。吕布一生中跟随了许多主公,但是他毫无例外地全部背叛了他们。不仅如此,他还杀害了丁原、董卓这些被他称为义父的人。在独立之后,他争夺兖州、徐州,与四周的诸侯作战。在战争中,吕布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以随时对自己的战友反目成仇。
这使得吕布与曹操、刘备、袁绍、袁术等人都产生了矛盾。最后,吕布遭到了曹操和刘备的联合攻击。那些与吕布有矛盾的对手,对他都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吕布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无力对抗强大的敌人。虽然他拥有过人的武艺,也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吕布这一次背叛丁原,也正是他见利忘义的本性作祟。吕布从董卓向自己赠马一事上,感受到董卓对自己的态度。他对此产生了幻想,想要利用董卓的看重,实现自己飞黄腾达的野心。为了向董卓表明自己的忠心,同时也为了向董卓献礼,他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义父丁原的身上。
丁原是一手提拔培养吕布的人,是吕布的义父,也是他人生中的恩人。可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吕布丧心病狂地对他下了手。他杀死了丁原,用丁原的首级作为自己改换门庭的见面礼。在得到董卓的信任后,他再次拜董卓为义父,梦想着会拥有美好的前程。
经过这件事以后,吕布见利忘义的性格被大家所知。在经验丰富的政客眼中,这也成为掌控吕布的关键。在王允的连环计中,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他在激起吕布对董卓的怨恨后,又用除掉董卓后的利益来诱惑吕布,使得吕布亲手除掉了董卓。
不过,吕布的所作所为最终也遭到了报应。在虎牢关前,张飞当着千军万马,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他破口大骂“三姓家奴”。吕布因此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公孙瓒,转而攻击张飞,就能够看出这件事对他内心还是有着冲击的。这个污点伴随了吕布一生,直到白门楼上他临死的时刻。
当时吕布为了乞求活命,对曹操主动求降。曹操因为吕布的武勇,一时内心产生了动摇。刘备在这个时候上前提醒曹操,让他认清当年丁原、董卓的下场。醒悟过来的曹操马上下令处死吕布,吕布也因此大骂刘备无信。可是他没有想想,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是他见利忘义,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后来赤兔马被曹操送给了关羽,关羽为此向曹操下拜。如同吕布一样,关羽也感受到了曹操对自己的态度。但是讲求信义的关羽,并没有因此背叛刘备。他在斩颜良诛文丑回报曹操之后,回归到刘备的麾下。与吕布不同,关羽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结语:董卓为了拉拢吕布,不惜将千里马赤兔马送给吕布。吕布为回报董卓,不但答应为其效力,还斩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作为见面礼。这是因为董卓送给吕布赤兔马,表达了自己对吕布的态度,给吕布许下了荣华富贵的前途。
见利忘义的吕布被董卓的态度所迷惑,为了自己的前程,背弃了自己的信义。但是,在他得到荣华富贵的同时,也背负下千夫所指的恶名。这不但使他被各路政客玩弄于股掌之上,还断送了他的生命。可以说,在吕布杀死丁原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三国演义吕布对战水浒传卢俊义?
谢谢邀请~
卢俊义肯定完虐吕布!
一般比较武将的战斗水平都是通过对比法来对比的比如AB都和C打过,结果A输了B赢了,通常认为B比A厉害!
三国和北宋虽然差很远,不过只要找到参考物就可以对比了,关于吕布和卢俊义还真有参考物!
那就是水泊梁山的地五十六把凳子小温候吕方!!
吕方这个人实在太厉害了,一下子就让人想到了三国的吕布,说明在人们眼里吕方和吕布是一样级别的或者略差一点!
而卢俊义是江山的第二把交椅,肯定比56牛逼!
综上所述卢俊义完胜吕布
正史吕布被谁干掉的?
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联络而进入兖州,占据濮阳,与曹操血战两年,曾使曹操数战不利,但最终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时而和好,时而相互攻伐。期间,以辕门射戟化解刘备与纪灵的争斗。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遣将击败刘备与夏侯惇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于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处死
颜良和吕布到底谁更厉害?
吕布和颜良武力谁更高?还真难说,从《三国演义》一书的设定,吕布应该是无敌的,自然在颜良之上。但是,从小说里来分析,颜良的绝对属于超一流高手行列,虽然最后被关羽突袭而死,但是实际武艺隐隐不在吕布之下,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有两个事例可以说明。
第一个事例,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本来是要派吕布出战的,结果华雄自告奋勇,话也说的好听“杀鸡焉用牛刀”云云,于是董卓欣然接受,还给华雄升了官,派其出马。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华雄武艺不低,至少是一流武将的上选,董卓才会同意他的出战,否则面对十八路诸侯以及他们手下众多的将领,一旦一开始就输得难看,便会折了士气,丢了西凉军的颜面,后果不堪设想。当然,华雄自己也知道武艺不及吕布,才会说得那么谦虚,不过吕布也没有反对而是默认了,这说明吕布对华雄的武艺是认可的,起码在董卓阵营,应该仅次吕布。
再看华雄的战绩,一上来就击败了孙坚,并反杀了孙坚部将祖茂,随后华雄又连斩袁术骁将俞涉,韩馥上将潘凤,气势如虹。这时,袁绍冒出了一句话:
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第五回》所以,至少在袁绍心里,颜良和文丑的武艺应该在华雄之上,从后来颜良和文丑的表现来说,袁绍的话应该是中肯的。因此,颜良文丑高于华雄,接近吕布。
第二个事例,由于吕布和颜良没有直接交过手,只能通过有交集的武将交手,从侧面来分析了,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参考关羽,许褚,徐晃这三人,关羽的战例留在最后,先说许褚,徐晃和吕布,颜良之间的交手情况:
许褚斗吕布:
许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胜负。操曰:“吕布非一人可胜。”便差典韦助战,两将夹攻;《第十二回》许褚斗徐晃:
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第十回》徐晃斗颜良:
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第二十五回》许褚和徐晃打平,吕布二十回合没有搞定许褚,颜良却二十回合打败徐晃,并且让曹操众将惊讶,而不敢上前单挑,这里可能还包括了许褚,当然只能说可能。所以,颜良在面对曹魏上将的表现超过了吕布,那是不是说颜良的武艺在吕布之上了?显然不然,因为武将单挑涉及太多因素,包括状态,环境,体力等等。特别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武将单挑背后的各自军队,这相当于后盾呀,兵势军阵如何,都会对武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除了关羽,张飞,赵云三人无效)。而当时颜良的十万精锐的河北军队,多少也对徐晃带来了压力。
再说许褚和徐晃,虽然二人四五十回合打平,但是纵观二人的战绩,许褚的实力还是高上一些,至少许褚是超一流的存在,徐晃是强一流的存在,吕布二十回合没能打败许褚属于正常现象。不过,曹操也看出许褚再坚持打下去,也不妙了,所以让典韦夹攻,最后还得加上两夏侯,李典,乐进才能打跑吕布。所以,吕布的表现一点也不亚于颜良,甚至是超过了,毕竟颜良只是让曹操众将忌惮,没有被多人围攻的战例。
综上所述,吕布还是强过颜良的,不过颜良也只是略输一些而已。至于虎牢关一战,关羽和张飞三十回合没能搞定吕布,为何却在白马坡一役中,一刀刺下颜良呢?很多朋友会说,那是因为赤兔马突袭呀?其实不排除一些偶然因素的帮助,但是,更重要的是关羽此时的武艺已经进入顶峰期,成熟期,甚至超过当年的吕布一些。因为,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都是关羽前期的战绩,此时一无赤兔马,二经验还有所欠缺,三未必就把青龙偃月刀用得炉火纯青呀。所以,关羽土山杀退许褚,徐晃的联手,接下来又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这时候关羽的武艺可能超过当年吕布。
三国演义天下第一猛将吕布?
正史里吕布只有一妻,不过不知道姓名。
有人说吕布的妻子姓魏,但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吕布妻子姓魏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英雄记》里说吕布与部将魏续有外内之亲,然后清代学者何焯就根据这一句话,就认定吕布的妻子姓魏。
《三国志集解·吕布传》:何焯云:然则布妻乃魏氏也。但是何焯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外内之亲“(内外之亲)并不是指的姻亲。
古代称父亲的姊妹(姑母)的儿子为外兄弟,称母亲的兄弟(舅父)姊妹(姨母)的儿子为内兄弟。外为表,内为中,故外兄弟与内兄弟合称“中表兄弟”。
也就是说吕布妻子姓魏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我们还是没办法知道吕布妻子姓什么。
其次,在东汉末年乱世,吕布很爱自己的妻子。
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出身和吕布类似的刘备,他被人打跑的次数不比吕布少,但是刘备的妻子就经常被人掳走,比如《三国志·甘夫人传》里就提到甘夫人入门之前,刘备“先主数丧嫡室”。而刘备之所以娶糜夫人就是因为吕布掳掠走了刘备的老婆和儿子。
《三国志·曹纯传》里也记载了刘备有两个女儿被曹纯掳掠走,而《三国志·赵云传》则说刘备“弃妻子南走”。
可见乱世之中,夫妻因为战乱而被迫分离,不止是平民百姓,即使刘备这样的名人也难免遭遇这种情况。
换句话说,在乱世想要保证和自己媳妇儿在一起,就必须付出相当的努力;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吕布一次也没有让自己妻子失陷,就连郝萌造反,吕布第一反应也是赶紧带着自己媳妇跑路,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吕布的妻子比刘备的妻子更幸福。
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大家肯定想问貂蝉,但正史里没有貂蝉的,正史里只说吕布和董卓的婢女私通,可没有介绍这个婢女的情况。
还有侧面证据可以证明吕布在徐州时应该是没有纳妾的:
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这里的“太祖”指的曹操,这段话的意思吕布觉得自己对部下很好,结果部下都是白眼狼,而曹操则反驳说,你天天背着妻子给自己部下带绿帽子,你还说你对部下好?
从这段记载看,吕布在徐州时身边应该只有正妻而没有小妾的,或者说在吕布心中只有正妻最重要,妾室和婢女都可以随时丢弃。因此,即使有貂蝉这么一位女性,那么吕布到徐州的时候也不在吕布身边了。
至于吕布死后,吕布妻子的遭遇。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重要人物的妻子被杀或者被霸占,史书上都会写的,比如袁谭的妻子被杀,《先主传》不厌其烦的说刘备媳妇和女儿怎么被俘虏了如何如何,包括曹操霸占别人媳妇儿这些事情《三国志》与《后汉书》也没什么隐瞒,甚至关羽想要杜氏妻都被写入正史里,可见如果吕布的妻子被曹操霸占或者杀死,又或者赏赐给部将都会有记载。
而既然史书没有记载,而陈宫临死前又拿话刺激曹操:
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我个人推测,吕布的妻女应该是善待了,而且从史料看,吕布有一女,但是没有儿子,这也是吕布妻子能被善待的原因:威胁小。
那么现在还有没有吕布的后人呢?
可以说正史上没有记载,但是不妨碍民间很多人自称是吕布后人。
因为正史上说吕布是九原人,而九原就是今天内蒙包头市,所以包头市不少姓吕的市民都主张自己是吕布后人,或者是吕布族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