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王子5遗忘之沙,匈奴人和匈牙利有什么关系吗?
公元前1世纪在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同时出现了两位雄心勃勃的帝王:中国的汉武帝刘彻和罗马的凯撒大帝,他们都对开疆拓土具有浓厚的兴趣——汉武帝派兵远征匈奴,遣张骞出使西域;凯撒则征服了高卢和不列颠。这两次开疆拓土的远征分别被记载在《史记》和《高卢战记》中,与此同时这两部著作都记载了作为对手的匈奴人和日耳曼人的剽悍善战。在人类文明的古典时代像匈奴和日耳曼这种游牧渔猎部族出于自身经济的脆弱性往往会以劫掠相对富庶的农耕民族维持生计,当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处于全盛时期自然有实力应对偶发性的劫掠行为。但在公元3世纪之后东西方两大帝国同时出现中衰的迹象,之后两大帝国都不同程度受到蛮族的侵袭——在中国这被称之为“五胡乱华”,在罗马被称之为“蛮族入侵”。
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察解读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国舅窦宪率大军征伐北匈奴,大破北匈奴后所刻摩崖勒石。经过认真辩识,确认此刻石即著名的班固所书《燕然山铭》。这篇铭文所记载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壮举,同时也是一场深刻影响力整个亚欧历史的重大事件:永元二年(90年)汉将窦宪、耿秉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北匈奴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外蒙古额布根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耿秉乘胜追击,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1500多公里),出鸡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七十公里),南单于走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出稠阳塞(今固阳),三军在涿邪山会师,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屠申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今外蒙古杭爱山)。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永元三年(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
此后北匈奴就从中国的史籍中失去了踪影,关于北匈奴的去向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直到随着近代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以及新的考古发现才逐渐勾画出北匈奴西迁的大致路径:在公元91年北单于战败后率残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在其立足后仍然出没于天山南北,实施掠夺。公元119年北匈奴攻陷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杀死了汉将索班。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东汉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班勇于公元124年、126年两次击败北匈奴,西域的局势开始稳定。在班勇离职后北匈奴势力又重新抬头,汉将斐岑于137年率军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公元151年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开了第二次西迁的序幕。锡尔河是中亚的内陆河,流经今天的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国,注入咸海。在汉时这里是康居国。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汉朝的反击,已无法立足,大约在160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开始了西迁,来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不过这批迁徙到康居故地的北匈奴后裔很快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直到公元290年左右一支名为匈人的部族灭掉了顿河东岸的阿兰国,当地人只知道只是一支来自亚洲的黄种游牧民族。不过关于迁徙到欧洲的匈人是不是北匈奴后裔史学界一直有争议。事实上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有一点显著的不同就是:没固定的生活地域,各部族之间的互相融合是相当频繁的事。今天的土耳其人自称是突厥后裔,可实际上土耳其是西突厥乌古斯部族同小亚细亚当地的安纳托利亚人的混血后裔,在血缘上同以阿史那部族为核心的古代突厥汗国其实并不密切——甚至都不是同一人种。同样所谓的匈奴其实是一个囊括了草原上众多部族的联盟,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目前所知的考古证据只能大略推断出欧洲匈人应该是来自北亚草原的一支游牧民族,至于其和北匈奴嫡系之间的血缘究竟多近多远那就只有天知道了,至少目前史学界对此是没统一的说法的。
事实上我们并不能简单将欧洲匈人视为匈奴人的后裔——正如今天土耳其把匈奴、突厥等古代亚洲游牧民族认作祖先的行为引起全世界哗然一样:匈奴本来就不是单一民族,而是草原游牧民族形成的共同体,在西迁过程中早已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与各种不同的民族均存在融合迹象。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欧洲匈人的祖先的确是来自北亚草原的游牧民族,但其与匈奴嫡系的血缘远近是无法确定的。我们能确定的另一件事就是:无论欧洲匈人与匈奴嫡系有何关系,但匈人西迁的确深刻影响了整个亚欧大陆的历史进程:当匈人刚一踏上欧洲的土地就灭掉了顿河东岸的阿兰国。375年匈人向黑海沿岸的东哥特人发起进攻,受到匈人威胁的东哥特向西逃到西哥特人的地盘并和西哥特人组成联军。东、西哥特联军在德涅斯特河(流经今天的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摆下军阵,准备迎击匈奴,而匈奴人则趁夜晚偷偷从德涅斯特河上游渡河,然后抄袭哥特人的军阵背后。被匈人击败的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定居于罗马帝国北部。除了哥特人之外其他的日耳曼、斯拉夫蛮族纷纷在匈人的战略压力下逃到罗马帝国境内躲避。公元400年的秋天匈人在喀尔巴阡山以东休整了25年之后开始了新的西征。这次他们的目标不再是日耳曼蛮族,而是罗马帝国,不过他们和罗马的第一次接触还是彬彬有礼、一团和气的:这一年有一个叫盖尼亚的东罗马将官在谋反失败之后逃过多瑙河下游,一头扎进匈人的地盘。匈人将这名叛将的首级送到君士坦丁堡,献给了东罗马皇帝。公元405年匈人袭击了哥特人,哥特人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罗马帝国的腹心——意大利。结果在一个叫法哀苏里的地方遭遇西罗马军队的袭击以及背后匈人的追杀,最终全军覆没。
434年匈人首领卢加单于去世,他的两个侄儿阿提拉和布列达共同继承王位,各掌管一部分领土。两位单于即位不久便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要求东罗马皇帝交出匈人的叛逆,还要年贡翻番,由350磅黄金上涨到700磅黄金,东罗马皇帝受武力胁迫,只得答应。445年布列达单于神秘遇刺,阿提拉成为了匈人帝国唯一的单于。阿提拉独掌大权后马上就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在北欧和东欧盎格鲁撒克逊人为躲避匈人而逃亡英伦三岛,许多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被迫臣服于匈人。在巩固了东方和北方后阿提拉大单于在447年大举进犯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军队接连战败,匈人的骑兵一直深入到达达尼尔海峡和希腊的温泉关,严重威胁到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全,东罗马帝国皇帝被迫求和,双方在448年签定和约,东罗马除了马上向匈奴支付赔款6000镑黄金,年贡也由700磅黄金涨到2100磅黄金。至此阿提拉的帝国东起里海,西至莱茵河,北到北海,南到黑海,将今天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德意志、波兰、匈牙利等地尽数收入囊中。然而阿提拉并不满足于此——他将进一步扩张的目光锁定在了西罗马帝国。450年阿提拉派使者来到罗马,要求娶西罗马皇帝的妹妹荷诺利亚公主为妻,并要求西罗马帝国拿一半的国土作为嫁妆。西罗马方面自然无法接受如此苛刻的要求,于是双方随即爆发了战争:阿提拉集结了匈人骑兵以及臣服于他的斯拉夫、日耳曼各部族的军队50万渡过莱茵河,向西罗马统治下的高卢地区(今法国)发动进攻。高卢的城市就如同草原上猎物一样被匈人一个接一个地摧毁,最终阿提拉的大军兵临奥尔良城下。在这里阿提拉遇到了自己的克星埃提乌斯。埃提乌斯是罗马人与汪达尔人的混血,他于公元418年作为罗马方面的质子来到了匈人的王庭,与此同时当时的匈人王庭也向罗马方面派出了质子——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的匈人单于阿提拉。埃提乌斯在作为人质生活期间近距离接触观察了匈人的一切情况——他不仅熟知匈人的内部情况,而且和匈人内部的实权派人物打得火热。卢加单于执政时期埃提乌斯曾两次借得匈奴军,用以平定西罗马的内乱。后来阿提拉在位时埃提乌斯又三借匈奴军,用以征讨西哥特人、勃艮底人等蛮族。
朋友间的争斗往往没有胜利可言,他们彼此熟悉,常常在对方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之前就预先做好准备,每一次的较量都是真正的较量,几无意外可言。而埃提乌斯和阿提拉这对昔日的密友,各自麾下的军队都是由当世最强大的士兵组成:罗马人和匈人。与此同时双方也都各自拉拢了部分日耳曼蛮族。此次会战双方损失惨重:西哥特王提奥多里克一世战死,结果是匈人被赶到莱茵河以东。但阿提拉并没有因此接受教训,而是于次年领兵避开高卢,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攻入意大利北部。也许是对阿提拉入侵的恐怖记忆犹新,欧洲人给他送上了“上帝之鞭”的称号。匈人攻占了重镇阿奎莱亚,挥师直捣帝国的首都罗马城。西罗马皇帝万分惊恐,只得派罗马教皇利奥一世与匈人议和。恰在此时匈人军中突发瘟疫,而东罗马帝国的援军也快到达罗马城,因此阿提拉便答应议和,但在撤军前仍扬言:如果西罗马皇帝不把他的妹妹荷诺利亚公主给自己送过来,他还会来攻打西罗马。就这样罗马人眼睁睁地看着匈人满载着抢夺来的财物扬长而去,只留下意大利北部的一片废墟。就在阿提拉撤军不久他就神秘死亡,而他的对手埃提乌斯也在罗马内部的政治斗争中被充满猜忌的皇帝杀死。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大单于之位,打起了内战,454年东哥特、吉皮底人组成联军在匈牙利打败了匈人,迫使其退到南俄罗斯草原。461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人帝国,发动了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战争,遭到失败。468年他又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自己战死沙场,从此匈人逐渐沉寂了下去,直至被历史彻底遗忘。匈人帝国崩溃不久的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蛮族出身的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随即在其废墟之上诞生了一系列日耳曼国家,欧洲历史由此进入中世纪。
阿提拉的匈人帝国的确活跃于如今匈牙利的潘诺尼亚草原,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在匈奴人、欧洲匈人、匈牙利人三个概念之间划等号,然而这样的划分却并不一定科学:严格意义上游牧民族之间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亲缘关系,因为他们不像定居民族——今天可能在蒙古草原生活,一旦遭遇天灾或战争就可能转移到中亚生活,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又跑到东欧南俄草原上生活。实际上匈奴作为一个庞杂的族群,分布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正如今天的我们无法用某单一人种来指代全体美国人一样,匈奴人内部也同样存在不同的血缘,很难一言蔽之。总体而言:南匈奴更接近黄种,而北匈奴更接近白种。随着考古成果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欧洲匈人与匈奴在人种、语言和艺术形式上都存在非常大的不同。匈奴人和欧洲匈人之间的关系迄今为止尚未得出统一结论,如果我们直接在两者之间划等号,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将今天的土耳其人、土库曼人、哈萨克人等突厥语族的民族全部划等号呢?既然匈奴人和欧洲匈人之间不能划等号,那么欧洲匈人和匈牙利人之间呢?如今匈牙利的主体民族是马扎尔人。马扎尔人的命名方式是先姓后名,这和周围的印欧语系的民族正好相反,倒是和深受华夏文明影响的东亚各国一样。关于马扎尔人的起源一直众所纷纭:有人认为他们是匈人统治下的部族之一,有人认为他们来自突厥语系的民族,另外美籍华裔学者朱学渊认为马扎尔人是从中国东北出走的靺鞨。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认为马扎尔人最初是生活在亚洲北部的游牧民族,这点匈牙利官方和人民也都承认。从公元800年开始马扎尔人和众多游牧民族一样,沿着横贯亚欧的大草原逐渐向西迁徙,同时期波斯的历史地理学家勾勒出他们迁徙的路线:离开乌拉尔山,先迁到亚速海北面,后来又迁第聂伯河下游,接着喀尔巴阡山脉,借此越过多瑙河进入了欧洲的腹地。马扎尔人进入欧洲后便四处烧杀抢掠,大半个欧洲都成为马扎尔骑兵的劫掠对象,德意志、意大利、法国都深受其害。当时,北欧的维京海盗也在四处洗略,马扎尔人与维京人一陆一海,并称“海陆双雄”,他们在欧洲各地如入无人之境般横冲直撞。然而此时阿提拉所构建的匈人帝国早已灭亡,换句话说马扎尔人和匈人其实也是两个民族,彼此之间的交集就是都是以今天的匈牙利草原为统治核心,所以不排除部分(甚至相当部分)匈人融入了马扎尔人,但这依然不能改变这是两个民族的事实。
被土耳其雇佣兵非法处决的库尔德美女政治家?
库尔德人分别居住在叙利亚、伊拉克和土耳其三个国家中间,这样的地缘政治,让这个民族注定命运坎坷。
被土耳其雇佣军处决的这名库尔德美女政治家,就是库尔德人命运的真实体现。
10月12日,土耳其的仆从军——东方自由人(Ahrar al-Sharqiya)在卡米什洛和曼比季的M4高速公路上,公然处决了库尔德美女政治家哈芙琳•哈菈芙。与哈芙琳•哈菈芙同时被处死的,还有她的10名随从。更令人发指的是,哈芙琳生前还遭到性侵,死后又遭到辱尸。东方自由人的血腥暴行,遭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的人们的强烈谴责。
哈芙琳的公开身份是未来叙利亚党(Future Syria Party)秘书长,在叙利亚内部有很高声望。她1984年出身于叙利亚东北部,家庭背景相当显赫。2009年,哈芙琳毕业于阿勒颇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了一名土木工程师。可是叙利亚内战强行改变了她的命运,他不得不拿起武器,捍卫库尔德人的尊严和自由。
2012年,哈芙琳步入政界,短短几年成了叙利亚北部的高官,去年开始,哈芙琳担任南未来叙利亚党的秘书长。
未来叙利亚党在叙利亚乃至中东是怎样的地位呢?
表面来看,未来叙利亚党是叙利亚的政党,可是其实他的党魁和党徒们全部都是库尔德人。也许这些库尔德人认为未来的叙利亚应该让库尔德人统治,于是他们开始和库尔德人的各种武装合流,军事政治两手抓,为库尔德人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现在的叙利亚波云诡谲,库尔德人的背后,是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大国,要想取得叙利亚的控制权,而俄罗斯为代表的其他国家,则希望中东维持现状。总之,这些大国都想扶持对自己友好的政权,从而保障或扩张他们在当地的权利。
哈芙琳对于未来叙利亚党,对于库尔德人武装,都是极其重要的几个角色。如今哈芙琳却遭到了公然处决,美国自然不同意了,在新闻媒体上公然谴责土耳其。可是,对于土耳其国内的媒体来说,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是有利于土耳其边疆稳定的大好事。
严格来说,哈芙琳应该算是叙利亚人,虽然哈芙琳也没有把叙利亚当祖国,因为他的祖国是库尔德人为主体的民族国家。也因此,哈芙琳的死,并没有引起叙利亚政府的关注,他们对此并没有强烈谴责土耳其。也许,对于叙利亚当局来说,哈芙琳的死,并不值得同情。中东地区因为宗教原因,女子抛头露面的机会少得多,而哈芙琳却能够通晓各国语言,在欧美各国中间游刃有余。库尔德人想要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太需要哈芙琳这样的女外交家了。
未来的库尔德人会走向何方,会不会在欧美扶持下建立新国家,如果真的能,那中东的地缘政治就更复杂了。
历史上的柔然是哪国的?
古代中原王朝最大的外患就来自于北方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绝大多数时候这些游牧民族是由各部族组成的政治联盟,而不是像中原王朝那样的高度统一的集权政治实体。“国家”一词在蒙古语中念作“兀鲁斯”——这是专指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部众联盟国家:有实力的首领可以统合各个部众国家,而当强势人物去世后各部可以自行选择脱离或加入新的联盟体系。这实际上是游牧民族的一贯现象:由于游牧经济的天然脆弱性以及生活的流动性,其实并不太需要一套庞大复杂的国家行政机器,所以在游牧经济条件下很难产生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尽管如今这片草原被称为蒙古草原,然而自古以来这片草原就是各种游牧民族活跃之地:在蒙古人兴起之前这片草原上就曾活跃过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各种民族。这其中的柔然是公元4世纪到公元6世纪继匈奴、鲜卑之后草原上有一个兴起的部族联盟国家。
关于柔然人最初的来源有出自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等诸多不同说法:《魏书·蠕蠕传》中一会儿声称柔然为“东胡之苗裔”,一会儿又称其是“匈奴之裔”,一会儿又说“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宋书·索虏传》和《梁书·芮芮传》则认为柔然是“匈奴别种”;《南齐书·芮芮虏传》称其为“塞外杂胡”。公元3世纪中叶鲜卑拓跋部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俘虏了一个名叫木骨闾的草原游牧部落王子,后来木骨闾触犯了拓跋部的法令而被定为死罪,然而他成功逃脱了对他的抓捕并集合逃亡者万余人深入草原腹地。到了木骨闾之子车鹿会继承部落时他们的实力开始日益提升,最终这个部落在经历长期的东征西战之后成功建立起以自己为核心吸纳草原诸部而形成的柔然汗国。柔然崛起后逐渐发展成为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最大的外患:当时北魏还没统一北中国,柔然以远交近攻之策联合后秦、北燕、北凉等西北割据政权共同对付北魏。北魏天兴五年(公元402年)柔然丘豆伐可汗模仿北魏模式立军法、置战阵,在此后的八十余年间柔然进入了全盛时期:西至阿尔泰山西麓、东至阿穆尔河西、北至贝加尔湖、南至河套平原的广大地区一时间均处于柔然的统治之下。而在这八十余年间柔然与北魏先后爆发过20多次国家级层面的大规模战争,至于边境纠纷更是从未中断过。
正当公元402年柔然汗国兴起之时北魏也正处于开国之君拓跋珪的统治之下,很显然他和柔然的丘豆伐可汗一样均为一代雄主。这位雄主面对柔然的威胁以反击到底作为回应:他展开了一系列穿越戈壁的战略反击,迫使柔然人退出河套地区。拓跋珪死后作为其继承人的拓跋嗣延续了他对柔然的坚决反击政策。到了北魏第三代君主拓跋焘时期北魏开始在与柔然的博弈中占据绝对上风:公元425年拓跋焘领兵北上穿越戈壁攻击柔然。两年后拓跋焘对赫连氏建立的位于如今陕西境内的夏国发动进攻并于公元431年最终消灭了这一割据政权。紧接着拓跋焘将自己的打击目标锁定为北燕和北凉,到公元439年拓跋焘确立了自己对北中国的绝对统治,这在无形中也使柔然再也找不到共同对抗北魏的盟友。在此之后拓跋焘三次深入戈壁打击柔然并均取得了胜利。北魏兼具游牧民族的勇武与中原汉化王朝的制度优势,这使北魏军队在日常训练、军队纪律性等方面具有比柔然更强的优势,已进入定居农耕文明时代的北魏在支撑战争的经济资源方面显然也比柔然人脆弱的游牧经济更为充足,北魏境内的汉人和鲜卑人一样顽强抵抗了柔然人的入侵,可以说北魏在兵力、武器、经济、行政效率等各方面均优于柔然,战争的天平逐渐向北魏一方倾斜。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原属柔然的敕勒副伏罗部阿伏至罗率10余万落西迁脱离柔然的统治,此后柔然统治下的各部族纷纷开始叛离柔然本部。
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柔然可汗丑奴在内乱中被杀,其弟阿那瓌继位刚10来天就被族兄示发战败,被迫投奔北魏。北魏将其安置于燕然馆并册封为朔方郡公、蠕蠕王。此时当初脱离柔然的阿伏至罗的后裔建立的高车国正日渐崛起,北魏出于制衡新兴的高车国而采取保存柔然分其势力的对策,这使阿那瓌得以率部驻扎于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西南)以北的吐若奚泉。公元523年已聚集起30万兵力的阿那瓌在扣留北魏使臣、驱掠魏边“良口二千并公私驿马、牛、羊、数十万”后退还漠北。在北魏与柔然对峙最激烈的时期北魏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以北的边境地带设置了六个军镇——这六个军镇自西而东分别为沃野(今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抚冥(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柔玄(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怀荒(今河北张北)六镇。从内地调来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士兵在这里同鲜卑军户日渐融合,渐渐地六镇军户的身份认同取代了原有的民族身份认同,形成了鲜卑部落兵制与汉族地方豪族武装混合的独特的北魏军制。北魏在孝文帝南迁洛阳推行汉化改革后六镇军户由拱卫国都的干城变成了被日渐遗忘的群体——他们不再能靠自己的军功得以晋升,而是变成像南朝那样以门第取人,一时间六镇军户的待遇骤然下降。到了魏孝明帝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柔然南侵,北魏朝廷调怀荒镇兵马抵御,镇兵要求镇将开仓放粮以便吃饱了肚子去打仗,然而镇将没允准他们的要求。恼羞成怒的镇兵一气之下杀了镇将后聚众起义。次年怀荒镇的起义蔓延到沃野镇: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杀镇将,攻占沃野镇,改元真王。随后率部南下,又遣别帅卫可孤围武川、攻怀朔。一时间起义军声势浩大,席卷边城。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北魏召阿那瓌率10万大军从武川镇西向沃野镇协助击溃破六韩拔陵所率之起义军。阿那瓌乘机占据长城以北的漠南地区,又向西击败了高车国。
六镇起义后北魏朝廷已名存实亡,实际军政大权开始转移到尔朱荣、高欢、宇文泰等实力派人物手中。永熙三年十月十七日(534年11月9日)高欢另立元善见称帝,徙都于邺(今河北邯郸临漳西南邺镇)。永熙三年闰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宇文泰杀北魏孝武帝元修,立元宝炬为帝(魏文帝)。至此昔日的北魏王朝正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名义上东魏和西魏的皇室仍是北魏元氏家族,然而实际权力分别掌握在高欢和宇文泰两个权臣手中。阿那瓌趁机周旋其间:西魏文帝元宝炬以宗室女化政公主嫁给阿那瓌的弟弟塔寒,又娶阿那瓌的长女为皇后;东魏高欢以常山王高骘之妹乐安公主嫁给阿那瓌之子庵罗辰,阿那瓌则以孙女邻和公主嫁给高欢第九子高湛。这一时期柔然开始效法北魏进行汉化改革:阿那瓌重用汉人淳于覃——以其为秘书监、黄门郎,在淳于覃的辅佐下阿那瓌开始定官制、立年号、筑城郭......柔然甚至跨过东西两魏的领土遣使建康(今南京),在双方的交流中柔然表示希望南朝派遣医生、工匠等有专业技能的人前往漠北,这一时期原本逐水草而居的柔然开始出现一部分定居农业和手工业。当然柔然与南朝的交往除了吸收先进的制度与技术之外也包含有牵制东西两魏的意图。然而此时已是柔然最后的辉煌了:与北魏的长期征战以及内乱严重削弱了柔然的国力,尽管阿那瓌趁北魏衰亡之机实现了短暂的复兴,然而根基尚未稳固的柔然却很快走上了穷兵黩武的发展道路,一时间草原各部对柔然本部的离心倾向日渐增加。居住在阿尔泰山南麓的突厥人原本是为柔然人锻打铁器的奴隶。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在求婚于阿那瓌被拒后联合高车发兵击柔然,柔然可汗阿那瓌兵败自杀。阿那瓌死后柔然部众一分为二:东部余众立铁伐为主;西部余众则拥立邓叔子为主。东部柔然在突厥的压力下投奔北齐,被安置于马邑川(今山西省朔县)一带,后来东部柔然试图脱离北齐重返漠北,最终被北齐镇压。公元555年西部柔然在突厥木杆可汗的打击下投奔西魏,后来西魏在突厥的压力之下将包括首领邓叔子在内的西部柔然3000余人交与突厥使者,突厥使者遂将这些人杀害于长安青门外。
柔然汗国灭亡后柔然人除了投奔北齐与西魏之外也有一部分在与突厥的战争中脱离了本部,这部分柔然人像昔日的匈奴人一样开始西迁并以阿瓦尔人之名出现在欧洲的历史典籍中,不过也有说法认为:这些西迁的柔然人和匈奴人一样存在与其他民族高度混血的现象,其实阿瓦尔人身上真正的柔然血统已不多了。应该说阿瓦尔人同柔然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亲缘关系是一个至今仍有争议的话题。公元567年阿瓦尔人与伦巴第人联合击败了盘踞在匈牙利潘诺尼亚平原的格皮德人,在此建立起阿瓦尔汗国。全盛时期的阿瓦尔汗国的势力范围南起亚得里亚海,北至波希米亚,东临喀尔巴阡山,西及阿尔卑斯山。此后阿瓦尔人进一步征服了斯拉夫人后并开始向西欧进军:他们渡过莱茵河与日耳曼人交战。公元八世纪中叶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在国王查理曼的带领下先后平定了阿斯坦、伦巴德、萨克森、巴伐利亚,此后查理曼把目光瞄准了阿瓦尔汗国。在经过公元788年—796年八年的征战后查理最终征服了阿瓦尔汗国。
有哪些发朋友圈的人生感悟语录?
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慎言,独立,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明白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要快乐,要坚韧,要温暖,给予真诚。
看清了一个人而不揭穿,你就懂得了原谅的意义;讨厌一个人而不翻脸,你就懂得了至极的尊重。活着,总有你看不惯的人,也有看不惯你的人。你的成熟不是因为你活了多少年走了多少路经历过多少失败,而是因为你懂得了放弃,学会了宽容,知道了不争。
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过去,不要跟它过不去,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占有,而是追求的过程。心痛了,梦醒了,曾经的伤只是人生的一次经历。天涯海角,物是人非,曾经的一切都已过去。
人生苦短,没有彩排。事在人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随遇而安是一种乐观的处世妙方,顺其自然是一种达观的生存之道。人生在世,短暂不过百年。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没有后来的甜。
在这个世界上,好人总是会被坏人欺负。有善心的总会被恶意伤害。你对人真诚,总会有人来骗你。但即使是如此,我们也不要因此而改变自己。因为这不是一个谁受伤谁就输的游戏。人生到最后,比的不是赢,而是心安。坏人赢了,可良心却输了。做人吧,心安就是赢了一辈子。
人为什么要善良?人本来就善良,因为善良的人是最美丽的,有好的心态才有好的生活,有好的生活才有好的人生。
永远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快乐富足。永远不要去评价别人是否幸福,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孤独无助。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乐与苦。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生活不要安排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太挤。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可以从容转身。留一点好处让别人占,留一点道路让别人走,留一点时间让自己思考。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人生留点余地,不冒进,不颓废,不紧张,不松懈,得到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时不郁郁寡欢,得失之间淡定从容。
昨天再好,也走不回去,明天再难,也要抬脚继续,不管你昨天有多优秀,代表不了今天的辉煌,坚信,昨天的太阳永远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以阳光的心态继续前行,每天都会更美好。
上帝很有意思,猫喜欢吃鱼,猫却不能下水,鱼喜欢吃蚯蚓,鱼却不能上岸。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所以,不和别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没有不被评说的事,没有不被猜测的人。别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做最真实最朴实的自己,依心而行,才能无憾今生。
看起来幸福的人,心里也有难言的苦;时常微笑的人,心里也有无声的泪;炫耀生活的人,可能远没表面那么风光。一个人的幸福,只有自己懂得生活的快乐。所以,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不要纠结于别人的评说,照自己舒服的感觉生活。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的幸福,不在别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
人生有两件事最需要智慧:一是选择,二是放下。我们的人生轨迹,取决于此二事的智慧。所有的选择都有风险,所有的放下都要付出代价,关键在于你想要什么,愿意为了这种得到而舍什么。放下不是不要,而是另一种选择。
人生就像一局棋,布满了危险,也撒遍了机遇;人生恰似一条路,有山重水复的坎坷,也有柳暗花明的坦途;人生如同一条河,有时九曲回肠,有时一泻千里。不管前路多么艰辛,不管生活多么无奈,只要心中常驻快乐,就无须沮丧。使自己保持一个清净的心,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有些东西,注定与你无缘,你再强求,最终都会离你而去;有些人,只能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你再留恋,到头来所有的期望终究成空。不属于你的,那就放弃吧,大千世界,莽莽苍苍,我们能够拥有的毕竟有限,不要让无止尽的欲求埋葬了原本的快乐与幸福。如果你想什么都抓住,最终只能什么都抓不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别把人生搞得太复杂,让一切变得简单些,喜欢了就争取,得到了就珍惜,错过了就遗忘。在历经许多偶遇和分离后,总会懂得,没有抓不住,皆是放不下,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 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 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你容得下世界,世界才会接纳你。
有人帮你是幸运,学会心怀欢喜与感恩;无人帮你是命运,学会坦然面对与承担。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本是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任。人生的必修课是接受无常,人生的选修课是放下执著。当生命陷落的时候请记得,你必须跌到你从未经历过的谷底,才能站上你从未到达过的高峰。
有时候的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太在意别人的感觉,一句非议,一件小事,都在内心耿耿于怀,让外界控制了自己的心情。活着已然不易,路途崎岖坎坷,大可不必屡屡跳下别人无心设置的陷阱。多活一点给自己看吧,很多人很多事与你毫不相干。
如果身处顺境,千万不要张扬,要和满山的杜鹃花一起绽放。如果身处逆境,千万不要放弃,要像开败的白玉兰一样,在下一个春天再向世界招手。如果身处绝境,千万不要沮丧,要像万丈天坑底部的一棵狗尾巴草,虽然死无出路,但也要昂起毛茸茸的头颅,向着太阳灿烂地微笑。
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落后;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变机敏。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聪明的人,总在寻找好心情;成功的人,总在保持好心情;幸福的人,总在享受好心情。同样是一颗心,有的能装下高山,有的能装下大海,有的却只能装下一己之悲欢。有大心量者,方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能成大气候。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梦想有多远、脚步就有多远。
世界上没有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个不被批评的。
生活不是悲情戏,泪水多不是真理,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勇气。内心的弱弱才真是灵魂的缺失,假如给人生寻找一个最好的活法,那么就是,忘了自己忘了伤。人来到人世本来就是来体验的,每个人的财富地位也许会有高低之分,但对快乐和幸福的体会并没高低之别。
你羡慕别人月薪几万,却不知道他日日加班到深夜的辛苦。你羡慕别人说走就走到处游玩的自由,却不知道他为这份自由放弃的东西。一切都有代价,无论是财富,事业,别人永远是别人。别处永远在别处,等你走过去,你现在身处的地方又成为你的别处。不必羡慕别人,顺其自然,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样样顺心。不和小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社会较真,因为较不起;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价值;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要继续。因为善良,所以宽容;因为责任,所以承担;因为某种理由;所以愿意妥协。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人生在世,开心就好。给自己一片天空,无论风雨,勇敢飞翔;给自己一抹微笑,从容自信,洒脱坚定。上天给予我们的,我们就该欣然地接受,而不该累及他人,看淡了苦,淡然了累,生活依然很美好。
人生的道路从来不会一成不变,有坦途,也必然有曲径;有阳光,也必然有云雨;有过去,势必有明天。不要奢望只活在阳光里,没有雨露滋润的生命岂能成长。有一些成功伴随,也有一点波折坎坷,人生因此趋于真实与完美。人生,没有人会活得一无是处,也没有人能活得了无遗憾。
你认为大事,别人认为不是事,说明大家的重视度就没在一个层次上。有些事淡一些,在淡一些。庆幸今天这个决定是对的!也许这是这辈子最成功的一件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不一定见人心!
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情,渐远时,选择随意。有些事,挺一挺,就过去了。有些人,狠一狠,就忘记了。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释了。有颗心,伤一伤,就坚强了。坎坎坷坷人生路,坦坦然然随缘行。
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没有一百分,真正的幸福,不是依赖任何外在的人或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通往幸福最大的障碍就是对幸福苛求太多。人生的路上,如果懂得体谅,懂得理解,懂得宽容,日子就会很温馨,也会很安宁。
使人失去动力的不是疲惫,而是没有人体谅;让人伤心欲绝的不是重情,而是缺少了回应。人累抵不过心累,受伤莫过于情伤。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人对于生活只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放是潇洒,放是美丽,放是智慧。唯独开心快乐,才能坦然地面对生活,坦然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太清醒的人,容易烦恼。不要太刻意去寻找,最好的东西往往出现在不经意之间。
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很多东西,不是你要,就能得到的。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住的。不要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重。人生最怕什么都想计较,却又什么都抓不牢。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等不来的渴望,全都住在缘分的尽头。何必太执着,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
我是胖胖,感恩生活,分享快乐!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用心结交每一位朋友,谢谢阅读,认同请转发和点赞, 谢谢关注头条号:胖胖的爱情!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什么美国不支持库尔德人独立?
库尔德,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棋子而已,怎么可能真的支持呢?
我们来看20世纪库尔德的历史,就是不断被利用和玩弄。19世纪末,随着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库尔德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逐步掀起了库尔德民族运动的第一个高潮。1914年,库尔德人踊跃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长期要求的民族独立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理所当然的机会。战争胜利后,各大国同意了库尔德人的这一要求。但是,库尔德人要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注定要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随后的凯末尔土耳其革命,又将库尔德人作为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英国为首的协约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与土耳其签定了《洛桑条约》,库尔德人几乎被四国分裂,分割格局再次呈现。
二战期间,苏联占领了伊朗北部,库尔德地区也包括在内。1942年, 苏联为了在库族地区扩大影响,在马哈巴德成立“库尔德复兴集团”组织。其实伊拉克国家成立后,库族强烈反对亲英政府。1943年,伊拉克境内的库族在巴尔桑掀起了大规模武装起义。武装起义起初还轰轰烈烈,但是两年之后起义失败了,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随之诞生。库尔德民主党的诞生,更加激发了库尔德人要求建立独立国家的愿望。
1946年,伊朗境内的库尔德人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一“库尔德共和国”。 但是,这个政权仅仅昙花一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形势就越发不利:苏联撤出了伊朗,伊朗随之攻占马哈巴德,紧接着,“库尔德共和国”被废除,库尔德武装、文化遭到残酷的毁灭。尽管如此,库尔德民族要求独立的愿望仍然激励着库尔德人长期斗争。1958年,伊拉克亲英王朝的倒台又给这个民族带来了一线希望。伊拉克成立共和国政府,为了得到更广泛的支持,新政府对库尔德人表示出亲和态度。
1964年2月,库尔德人的武装力量与政府军实现停火。但是,库尔德人仍旧没有过上几年安稳生活。1972年,迫于伊朗、以色列、美国的强烈要求,加上国内某些反对民族和解势力的鼓动,库尔德人领导的武装力量又开始与政府军正面交锋。伊朗等国之所以支持库尔德人对抗伊拉克政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希望伊拉克的秩序稳定,当然,也不愿意看到库尔德人在伊拉克得到自治的权利。然而,巴尔扎尼领导的库尔德武装力量始终没有能够完成库尔德人民的夙感。
由于伊拉克答应在领土上作出让步,伊朗背信弃义断绝了对巴尔扎尼的援助。1976年,塔拉巴尼在叙利亚支持下,成立了“库尔德爱国同盟”,竭力反对巴尔扎尼的儿子马苏德领导的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严重分裂。它的 廊尔值人的长期斗争之所以爱展失败,除了自身的原因外也离不开各国对它的和用和提布。这当中少不了伊明写伊拉克的交体。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伊朗又开始了对库尔德人的支持。
塔拉巴尼与马苏德也握手言和,并肩作战,共同对付伊拉克军队。1988年两伊停战之后,萨达姆命令军队镇压库尔德地区,差点弄成了无人区。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不但损失惨重,而且长期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但是萨达姆仍然是伊拉克的领袖。美国为了巩固在中东地区的势力,控制伊拉克现政府,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之下,以保护库尔德人为理由,在伊拉克北部建立了所谓的“禁飞区”。
“禁飞区”建立后,库尔德人的武装斗争又再次掀起。然而库尔德人并没有因此抓住良机,之前的爱国同盟和民主党与库尔德人的武装不断产生分歧,内部矛盾越来越严重。1992 年,“库尔德共和国”成立,不久就遭到了伊拉克军队的强烈打击。之后,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强烈不满伊朗串通爱国同盟,因此秘密接触伊拉克当局,支持当局攻打爱国同盟,库尔德人面临困境。
而此时,土耳其境内一部分库尔德人正逐渐混入“安全区”,从伊拉克北部不断进攻土耳其。对于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来说,攻击土耳其政府也是有其根源的。早在1923年土耳其宣布成立共和国的时候,土耳其政府就以否认库尔德人为由不断对其境内的库尔德人进行残酷镇压。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也因此成立了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与土耳其政府进行了长达80年的斗争。
随着海湾战争的结束,中东局势度动荡。库尔德人的民族矛盾又逐渐上升为中东地区的热门。围绕这一问题,伊拉克、伊朗、土耳其等国不断以此为借口,开展着各种斗争。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相继卷入这一复杂的局势中。特别是在美国设立“安全区”之后,库尔德人成立了“伊拉克库尔德省”。这样一来,更加激起了伊拉克政府的不满,对这个自发成立的自治政权猛烈打击。
此时伊朗也借口防卫库尔德民主党进攻为由,先发制人,进攻伊拉克。伊朗与伊拉克之间围绕库尔德入进行了不断的战争。库尔德内部的斗争不断,又要抵制来自伊拉克、土耳其的镇压,中东局势特别是两伊边境混成一片。1997年,围绕库尔德人问题进行的斗争达到高潮。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先后卷入之后,土耳其于9月下旬集结大量兵力向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反政府武装发起进攻。紧接着,伊朗、叙利亚也开始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地区附近调兵遭将。
美国又借口伊拉克飞机入侵“禁飞区",不断与伊拉克发生冲突。库尔德人成为动荡中的牺牲品。9月26日,伊朗空军借口打击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反伊朗政府武装,越过两伊边界,轰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东地区以及巴格达以南的库特地区。伊拉克军方对伊明密切监视,并强烈谴责伊朗这行为, 要求这些伊朗空军撒退回伊朗。鉴于伊拉克的强硬态度,美国扬言要将进入“禁飞区"的伊拉克机击落,并有可能运用导弹再次袭击伊拉克,同时也对伊朗的行为作出了警告。
面对复杂的局势,伊拉克强调,如果伊朗再次派遣飞机侵犯其领空,伊拉克不会因为“禁区”的规定而放弃运用飞机及其他手段进行自卫。与此同时,伊拉克库尔德对立两派矛盾加剧,逐渐演变成流血冲突。库尔德人的武装在混乱的局势中越来越面临困境。10月,库尔德人的武装遭到惨败。土耳其获胜后撤离,之后便下令抓捕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领袖奥贾兰。1999年2月, 奥贾兰被捕,并被处以绞刑。这更加激起了库尔德人的强烈反应。
库尔德人一致认为是希腊和肯尼亚出卖了奥贾兰,先后占领希腊驻奥地利使馆、肯尼亚驻维也纳公使馆。随后在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法国、英国和俄罗斯都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库尔德 人的抗议活动。这一系列的反抗,遭到了土耳其的严厉镇压。漫长的武装斗争使库尔德人吃尽了苦头。他们越来越发现,能够和平解决问题其实非常重要。
1999 年7月,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发表声明,号召利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并宣布将放弃武装斗争。库尔德人漫长的斗争史可能还将漫长。尽管渴望和平,但是民族问题仍旧没有解决。世界的多样化,各国利益的冲突,都难免将这个民族作为其争夺利益的牺牲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库尔德的苦难命运还会继续,都是大国夹缝中的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