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余生3遗失的世界,现在存活在世的老三届知青大概还有多少人?
老三届指的是1966∽1968年的初高中毕业生,1947年~1952年出生,现在的正常年龄为70~75岁,也有个别偏大的,有不少同龄人确实已经离我们而去,估计不会超过10%吧,本人就属当年老三届。
那是个火红的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忠于党忠于毛主席是每个学生的忠诚誓言。68年底~69年初,根据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广阔天地,大有做为的指示。大批老三届学生高唱着: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走向农村,走向边疆,走向国营农场,林场。有的参了军,有的去了铁路建设兵团,有的进工厂当了工人。
老三届对国家后来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基础。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开垦荒地建大寨田,种植橡胶林,新修铁路,为后来的改革开发,发展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专门讲过老三届的贡献,总结的非常系统。
如今的我们都是70好几的老人了,难免经常召集几个老哥们姐们聚聚,回忆一下往事,聊聊现在,我们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社会。新中国的同龄人们,我们是幸运和幸福的,也是自豪的。
文笔好的小说有什么推荐?
推荐一本很奇葩的。
首发纵横中文网,90多个网站转载。读者打分平均7.8——8.5分,打“超酷”满分10分的占一半以上。续集初发起点中文网,后转至纵横中文网,与首发章节合并。
书名《微小说与小小说》,共有微小说与小小说500多篇,更新中。有古言,但现代题材的写得更精彩些。第一篇,置顶的《三张五线谱》,根据文革时期风靡全国的地下故事改写。
《微小说与小小说》101三张五线谱(1)这个故事当年是地下故事,只能口口相传。
一转眼,时间就已过去将近半个世纪!那年盛夏的一天,早饭后不是很久,已经骄阳似火,从古镇南边绿溪河河岸的宋代古城墙望下去,河里有一位姑娘在游泳
那条河清澈见底,河对岸的山苍翠欲滴。
那时候提倡敢想敢干,小伙子们很快打听到这美女的来历。原来她叫傅文洁,是省城的人,省城武斗,为了躲武斗,她和父亲临时到这小镇居住,她父亲是个教授。
这天晚上她在院坝里唱一首哀伤的歌:
“亲爱的哥哥哟
接到你的来信,
知道你还是爱我的
可我是资本家的女儿
又怎能与你相配?”
她唱的这首歌道出了她的心事:一旦人们知道了她的家庭出身,谁还会给她写信?她于是把这首《知青恋歌》唱了又唱。这时候她最需要帮助,却不敢向任何人求助,她不敢和父亲回到日夜思念的省城去,因为省城里造反和保守两派武斗非常激烈:武器从木棒、钢管发展到小口径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直到动用坦克、高射炮和舰艇;规模从巷战发展到野战,伤亡数字越来越大!就算武斗平息,她父亲不仅出身不好,还是“文艺黑线”人物,她怕父亲再次被他的学生斗争、殴打。
她的歌声引来众多当地青年,他们听到高兴处,不由得在院墙外热烈鼓掌。
她连忙推门查看,青年们一窝蜂跑了。
当时她心情很乱,月色却很好,她就走过月光下的石板街,来到镇北有着一望无际的农田的郊外。那里西边远处是黑黝黝的连绵的山,山下稻田,长满稻谷,田边谷穗沉甸甸地耷拉在田埂上。她又发现这里除了农田,还有一条从山里蜿蜒而来的小溪。小溪闪着水光,野鸟叫着,四下虫声唧唧,蛙鼓一派,萤火虫飞来飞去,这一带真是富于田园的诗意。她想在这里唱歌,想在这里拉她心爱的小提琴,可是时间真是太晚了,况且她又天生胆小。
第二天一早,她出现在田野
她身材匀称,穿着当时最时尚的女兵服,肤色白皙,睫毛很长,大眼睛,眼神满含看深深的忧愁。她匆匆拉完一曲就往回走,“家”里还有老父亲需要照料
此后他经常到那田野里去。
一天早晨,她在田野里拉这神秘的曲子的时候,深深的溪沟里居然传来为她伴奏的扬琴声!她不敢走下溪沟去看,但停止拉琴,壮着胆子等了一会。不多久就见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背着扬琴走了上来。
她羞红了脸,连忙回转身就走
这时从镇上方向急匆匆走过来一个蓄着小胡子叼着烟的年轻人,她要往左他就往左,她要往右他就往右,总之是不让她离开这里。
她吓坏了,想到这个流里流气的小胡子大概是那弹琴青年的同伙,她简直不敢想像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二篇,《好学生和调皮学生》,发人深思。
《微小说与小小说》1.好学生和调皮学生一个好学生,非常遵守纪律。
她遵守交通规则,可是在斑马线上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飞。
一个调皮学生,凡事不讲规则。
他在闯红灯时被汽车撞倒。
第三篇,《都不知道》,让人想起诗歌《有的人》。(此处有笑声)
《微小说与小小说》68.都不知道华福琼爱向班主任老师打小报告,很多人吃了她的亏。41年后一次同学会,有人忽然提起她,居然没一个人知道她过得怎么样,只是都对她打小报告的行为记忆犹新。
第四篇,其实是一首诗。
《微小说与小小说》129.黎明路灯的光芒像一片树叶落下去了
窗外现出白色的天空
又一个黎明
第五篇,写的古代内容。
《微小说与小小说》130.血腥的秦朝二十多个世纪前的某一天,一个叫做嬴政的小孩继承了王位,那年他13岁。
长到22岁,他杀死了把持朝政的吕不韦。
他兼并了别的6个国家,统一了中国,成为“千古一帝“,中国人付出的代价,是史书上到处有秦军斩首多少多少万的记载。
书生们留恋旧的分封制度,非议新的郡县制度,自以为功勋卓著的秦始皇帝大为不快。丞相李斯建议收尽天下古书以统一思想,于是除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各国民间收藏的《诗经》、《尚书》和充满中国精英们的思想智慧的“诸子百家”的书籍被统统烧毁!秦始皇又下令把对他钳制思想毁灭文化的行为不满的读书人四百多人活埋在咸阳城外的一个大坑里!
这就是非常野蛮残暴的“焚书坑儒”!
从此此后,“百代都行秦政法”,秦始皇的体制延续到两千多年后的清朝。
秦始皇活了49岁,死在外出巡视途中,临死留下遗嘱,要他的大儿子扶苏继承帝位。
朝中有一个叫赵高的,和秦始皇的二儿子胡亥走得很近。赵高、胡亥把李斯拉入团伙,扣下秦始皇遗嘱,伪造了一道圣旨,让扶苏和大将蒙恬自杀。蒙恬就是那个大破匈奴,率军修了万里长城,改良过毛笔被称为“笔祖”的蒙恬。
扶苏哭了,但是“遵旨”自杀;蒙恬自认三代名将,南征北战,为秦国立功,而且他攻灭齐国,扫荡了最后的障碍,让秦始皇坐上了“千古一帝”的宝座,以此不服,被抓进监牢弄死。
秦始皇开了很多头,他儿子胡亥也为争夺帝位的皇帝子孙们开了个最坏的头,骨肉相残,眼都不眨。就是那个开创了诗歌和书法朝代的唐太宗,那个搞书法的皇帝,为了登基,居然杀了他的哥哥和弟弟!
胡亥做了二世皇帝,灰常宠信赵高,赵高为了排挤李斯,诬陷李斯父子勾结陈胜,于是李斯被腰斩,胡亥、赵高还把他全家杀光!
谁叫李斯建议焚书,报应啊!不过李斯也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著名文字学家和书法家,将各国文字统一整理为“秦篆”(小篆)的,是他;被誉为“书法鼻祖”的,是他。《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会籍刻石》,是他的作品。
赵高被秦二世拜为丞相,他怕别人不服,牵一只鹿到朝堂,说是要献给二世皇帝一匹好马。
秦二世笑着说这不是马啊,赵高坚持说就是马,并让大臣们发表意见。有的大臣说好马啊好马,有的大臣说是鹿不是马,于是正直的被杀掉了。
这就是“指鹿为马”,与前面“焚书坑儒”遥相呼应。
赵高是真想篡位滴,所以他派人杀了秦二世。
秦二世的侄儿子婴继位后,太监(相传赵高也是太监,不过也有人说他不是太监)韩谈设计把赵高杀死,并灭了他三族。
这样,不仅战场上血流成河,而且秦始皇帝的公司内部,也是腥风血雨!
流血并没有到此为止,秦始皇的后代们自相残杀或者被人杀害,竟没有留下一个,这个创造了帝制,垄断了天下权力的始皇帝,居然被灭族!
妈妈去儿子家里看到乱了帮忙整理一下有错吗?
我觉得有错。不是你帮忙有错,是你不知道孩子需要有独立自主的生活意识。不说你的观念存在问题你没有认识到,是你还在以不以为然、甚至是咄咄逼人的态度来谈这个问题有错。
看到你提问里充满怨气,就知道你的行为没有获得孩子们的赞同,为此你不高兴,说明你真的不懂得“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聚合,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为了分离,为了让子女独立”这个道理。儿子结婚了就有了新生家庭,儿子的家不是父母的家,父母去要受到邀请,或是得到允许,不只说是这种看到乱了帮忙整理一下。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你动手了就可能让人觉得你嫌弃人家的生活方式了,你在别人家里动别人的东西就是入侵别人的领地,你自然而然的动手表现出你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你根本不知道这样的干预行为如果他们不喜欢,就会导致你们和他们、他们相互之间的矛盾;你对家庭生活的要求不能用来去要求别人;你帮忙整理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不满情绪,你的所作所为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超出可接受范围的“爱的负担”。1.没有界限的行为会成引发家庭矛盾的因素儿子家过什么样的日子是他们的事,跟你没有关系,请不要插手其中。结婚前是你罩着儿子或指挥他,结婚了就让给别人指挥,如果一家二主肯定家庭矛盾不可避免。如果遇到儿媳妇大大咧咧,不会跟你计较,你做了不说的儿媳是性格比较好的女人,如果是玻璃心的人,会不高兴你干涉她的家事。可能你做了还会怼你,你如果与儿媳妇生气争吵,让儿子的家不得安宁,儿子的家容易散,这样对谁都没好处,特别是对孙辈不好。缺乏界限,没有分寸感,会让人不舒服。收拾床具,归置屋子,你不觉得难为情吗?你不在意,儿子,儿媳妇也不在意吗?还是保持一定的界限为好。就拿说卧室来说,属于私人空间,别人是不该进去的。除非你帮着带孩子,可以因孩子而进去,让人觉得不可理喻的是你会觉得理所应当的想法。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儿子的家不是自己的家,是他和他媳妇的家,一般不要随便去,少打扰,让帮忙去帮忙,免得吃力不讨好,还会招致被嫌弃。儿子成年后,脱离了原生家庭(即父母的家),已成为独立家庭,更有了自己的私生活;不要擅自行动,也不要随意进入他们的房间,儿子成家了就是独立的,新生家庭有他们自己的过法,少干预、不掺合。结婚成家后就有了自己的家,这时父母本不该过多干预涉及,因为各人的隐私都需要受到尊重,这是现代文明生活的要求,是成年人之间应该有的距离。从你的提问可以看出你们是分开居住,你自己度量要大,还要懂得保持界限感。你在毫无顾忌地越界还不自知,这是对儿子家生活的一种强行侵入,是家长对于角色转换有持无恐的无所谓态度的表现。你不要以为你把儿子家里收拾干净,你不想等着他们说感谢你的话,你也不需要显摆功劳,问题是你儿子会不会露出你帮忙是媳妇没做到位的想法?如果你觉得儿子认可你的行为,会不会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这不就是在用不动声色的行为责难儿媳妇吗?说实话,有独立意识的儿女,都不希望父母插手他们的生活,他们都成家了,愿意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希望有人在家事上影响他们,导致产生家庭矛盾。2.你对家庭生活的要求不能用来去要求别人家务活应该小两口一起分担,没有是谁应该做的。结婚了,是他们学习相处的生活,也是培养自我操持家务能力的过程,如果某一方因为爱对方多做点,老人没必要夸一边、压一边,有偏袒的嫌疑,是不合适的。要注意不可打压儿媳妇,一定要把儿媳当成客人对待,所谓的当客人对待就是保持距离,相互尊重,客客气气地相处。他们的小家庭里,夫妻关系是核心关系,结婚后儿子最爱的是老婆,正常的母子关系亲密程度,不该超过夫妻之间的感情,甚至可以说只有儿子对老婆好,他们才有可能成为过一生的伴侣。不要什么都看不惯,想用自己的观点去要求别人,改变不了他人,就学着改变自己。作为公婆,不要太干预插手孩子们自己的事。比如认为儿媳妇是该伺候儿子的,看到儿子伺候他老婆很开心,心里就不舒服。其实只要儿子开心,他愿意就好;他不愿意也是他们俩之间沟通的事情,你心里有意见也不能说三道四、指责作难。你觉得房间乱要收拾整理,要先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意了再整理,没人请你,你整理了,儿媳妇会觉得你是在向她立威,真没必要自作主张为整理房间而造成误会,搞得自己也不愉快。就拿叠被子来说,老人的习惯叠被子,不叠就觉得是懒,实际上根本没必要去要求他们叠被子,叠了反而不好,晚上睡的湿气不易排出来,平铺理整齐就好。儿媳妇来自另外一个原生家庭,有自己行事的风格,你要求太多会给她太大压力,她可能因此不愉快而导致不喜欢你。3.帮忙整理可能你会表现出你的不满和干预多体谅孩子们的辛苦。家里有孩子,两人都要上班,平时没时间收拾,会找一个合适的时候收拾干净。他们下班回到家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要做饭,要辅导孩子作业,搞不好还有各种应酬,你怎么能再指手画脚干涉他们生活,如果你插手,摆明了可能是在指责别人的不是,是不会体谅别人啊。多体谅他们上一天班回来已经很累了,不用多管,乱了就乱了,等他们有空也没那么累的时候自己会收拾,你不用总是嘀嘀咕咕,逼着人家去做为止,直接或间接逼人就犯,可是道德绑架,被逼着做事,谁都不可能不产生反感,会更不愿意做。老人没有更多的事家里可以做到一尘不染,真的是靠随时随地都动手维护。儿子儿媳妇要把工作和照顾孩子放重要位置,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实在没法做得到面面俱到,搞卫生这个事不是随时能搞,只能在有空时解决。他们实在没空,或者他们愿意也有条件请钟点工来处理,你就不要因为心疼钱而提出反对意见,你也不该反对,因为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父母要学会放手,管好自己的事,儿子家的事交给他们就行。孩子们已都是成年人,知道生活要干净整洁有序,做事要分轻重缓急,要先顾着重要的事,而且,有时觉得累了也需要休息,你不必干涉他们。你也不用帮忙整理,看不惯就睁只眼闭只眼,不要当成头等大事来唠叨,你少唠叨点,他们生活得也轻松些。有书君想劝你不要把儿子的生活当成自己的,不客气地说,可能帮忙整理一下儿子的家,只是你想要做的,不是他们想要你做的。儿孙自有儿孙福,最好请不要介入孩子们的生活。就让他们过他们自己想过的生活吧,不去管儿子家的事你自己自得其乐,不用出力不讨好,也就不会生气上火了。儿女成家就是独立的家庭,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用不着你操心尽力去管了,更不用为此生气。你需要做的就是学会做明事理的家长,找点你自己喜欢、能培养自己兴趣发展为特长的事做,过好自己的日子最好。一个人的生活可以简约到什么程度?
一个人可以简约,但不可以简单.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人生短短几十年,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一:家里必须干净,当年单身的时候,两室一厅一卫的房子,一床一桌一个书桌,但是厨房设备完善,每天早晨洗漱完毕,打扫卫生,做到床单每周洗,垃圾日日清.朋友来了直接睡地上不会感觉脏。
二:自己会做菜,吃得多了,自然就会做了,哪怕一个人也要两菜一汤加主食,朋友来了不用下楼买菜从冰箱里就能创造六个菜,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三:衣服,就两套,冬夏各两套,内衣袜子也是,如果要求出差一年,我十分钟能收拾完毕,布鞋一双,八块钱的那种,脏了直接买新的扔旧的,衣服也是,买新的试穿合适直接剪牌旧的不要,出差内裤袜子不洗,直接买新的。
四:交通,自己有车,油钱公司报销但是也懒得开,平时打车~报销,但限额。比开车省心,后来借给朋友开滴滴了,反正一样,喝多了喊朋友接驾。
五:吃饭,单位有食堂特别棒,而且免费,因为我是业务岗,很少在食堂吃饭,天天应酬客户,烟钱也就省了,双休,周末朋友同事来喝酒吃饭,都不空手,而且自备的充足,会做饭,可以忽略成本。
六:交友,看透了,朋友不多,都是客户,应酬而已,而且是看心情,简单的很,明天早晨想爬山,今晚决不喝酒应酬,就这么简单。
七:亲戚很少来往,回老家社恐。能不说话就不吭声,左兜华子自己抽,右兜中南海招待,八块的也不错了。乡亲问啥一律装傻,不知道没听说没去过看不到是口头禅,公司的车说好话借的而且顺路出差一会儿就走,月薪三千没有保险天天加班…
八:同学来了让下属冒充我领导,吃个饭我买单说能报销再出半盒玉溪烟,不安排唱歌洗澡和房间,可以回家住但是没床铺。
九:女朋友,没有,不想,知道我情况的就说想出家,不知道情况的一见面就看不上我了,三无人员谁能知道?朋友领导客户亲戚介绍的一律见面就是不买单。
十:生活必须品有生命周期,手机和电子设备新款必须以旧换新,衣服半年最多一年买新的扔旧的,没有衣橱,鞋子一年五双就够,发黄就扔,八块钱而已……
马云定居日本?
他愿意在哪里住是他的事,没人在意的!那是他的自由他的选择!有些人有了钱以后总是想与众不同!没什么不得了的事!马云就是一个资本家而已,他的网贷害死很多年轻人,他就是一个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