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织田信长的女婿?
松平信康
松平信康(1559年4月13日—1579年10月5日),日本战国时代人物,通称冈崎三郎(与祖父松平广忠一样),德川家康与其正室筑山殿长子,妻为织田信长次女德姬。生前叫德川信康,死后被贬称为松平信康。生有一女熊姬,嫁于本多忠胜的长子本多忠政,生本多忠刻。
织田信长是哪里人那个时代的?
织田信长(1534年5月28日-1582年6月2日)是活耀於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
织田为其苗字,族姓则有三说:平氏、忌部氏或藤原氏,一般认为忌部说可能性较高。幼名吉法师,出生於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但後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巖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织田信长的三个黄金骷髅酒杯?
貌似分别是浅川长政.朝仓.等人的头骨所致。
这些人都曾经是信长崛起时的拦路虎,甚至浅川还是其妹夫织田信长姓?
织田信长,织田为其苗字,族姓则有三说:平氏、忌部氏或藤原氏,平氏可能性较高
如果织田信长统一日本?
答:如果织田信长没有因意外而死、如愿统一日本的话,他当然也会征伐朝鲜。从历史记载来看,信长生前就有进攻朝鲜的计划,而当时朝鲜的政治形势也为信长的征伐提供了有利机遇。
要想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织田信长是否有过征伐朝鲜的计划?
二、当时的朝鲜能否作为理想的进攻目标?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织田信长生前就有海外扩张的计划,希望以此方式为他的儿子们赢得足够的封地。1582年时,与信长私交甚好的传教士弗洛伊斯就在他的《日本史》中记载了信长的构想,日语原文如下:
“信長は、事実行なわれたように、都に赴くことを決め、同所から堺に前進し、毛利を平定し、日本六十六ヵ国の絶対君主になった暁には、一大艦隊を編成して、シナを武力で征服し、諸国を自らの子息たちに分かち与える考えであった。”翻译过来的大意是:信长成功上洛之后,又继续向堺市进发。当信长平定毛利、成为统治日本六十六国的绝对君主后,他将会组建一支大舰队、以武力手段征服中国,并将征服所得的领土分给他的儿子们。考虑到日本入侵东亚大陆的传统和日本水军弱鸡的情况,信长既然想要征服中国,那么他必然会选择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取道朝鲜从东北地区攻入中国的计划——这也是历史上丰臣秀吉所采用的侵朝路线。
另外,与西方传教士交往频繁的徐光启也从传教士口中得知了信长的计划。徐光启在《徐文定公集》中指出,秀吉的朝鲜攻略其实就是沿袭了信长的既定策略而已:“朝鲜者,文弱之国也;牺牲玉帛,待于二境旧矣。秀吉承信长之后,其欲逞志于我,无异信长。顾其国中未能大定,即如萨摩一事,经营如此,危杌之势,抑可知已;而欲渡海万里与我为难乎?”总之,从主观上说,信长生前就有海外扩张的计划、因此题目中认为信长进攻朝鲜的假设是有历史依据的。如果没有本能寺之变,主导朝鲜征伐的人就是信长而非秀吉。
与利玛窦交谈的徐光启
此外,朝鲜积贫积弱的局面也为信长侵朝提供了机遇。与信长同时代的朝鲜君主有两位:明宗李峘(1545-1567年在位)和宣祖李昖(1567-1608年在位),在他们统治期间,李氏朝鲜已经走向衰弱:明宗统治时期,朝廷长期陷于外戚争斗和“士祸”之中、政治极为混乱;到了宣祖时期,士大夫党争又极为激烈,先是东人党与西人党之争,西人党失势后,东人党中又分裂出南人党与北人党,北人党击败南人党后又分裂成大北派和小北派,这些党争不仅导致朝政混乱,也使朝鲜的国力因内耗而被极大削弱。另外,由于承平日久,朝鲜军队也已毫无战斗力、贪腐横行,在军队组织、武器装备和作战经验等方面都显著弱于战国时代的日军。从秀吉第一次侵朝战争的情况来看,在明军未出兵干预的情况下,日军仅用时数月就攻陷了朝鲜八道中的七道,朝军也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面对这样一个软柿子,信长当然不会放过。信长的军事才能和部下身经百战的强大军队,则是他进攻朝鲜的资本所在。
综上所述,信长如果统一日本,将很可能发动侵朝战争。那么,信长在侵朝战争中的表现和成就能否超过秀吉、他又能否改写历史?这就是另一个问答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