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伯爵开始崛起,你的2018年书单里有哪些书?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发育史的体现。阅读,是需要细水长流的。每一个生活的阶段不同,需要面对的生活环境不同。阅读的书籍也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一、图画书阅读系列
这是一本专门介绍图画书的书。图画书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它种类很多。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应该如何从头到尾地阅读一本图画书,也可以了解图画书的结构。包括护封、封面、前勒口、环衬、扉页、正文、后勒口、封底等。本书还介绍和解读了问世百余年来出版的具有重要影响的60本世界经典图画书。
2、《我的图画书论》著者:(日)松居直;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这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的作品,也是想要了解图画书理论的入门作品。这本书主要让读者了解图画书的认知、选择与分享、也推荐一些图画书,以及如何阅读一本图画书。
3、《观赏图画书中的图画》 著者:(美)珍.杜南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4、《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 著者:王林,余治莹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5、《共读绘本的一年》 著者:(美)佩利 著,枣泥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有哪些好看的动漫?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时追剧一时爽,一直追剧一直爽。话说最近沉迷于追剧让努力喵有些乐不思蜀了。在众多剧集中,今天为小伙伴们推荐的是一部国漫叫《两不疑》。
初看这剧名让努力喵想到“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两句诗,该诗句正是出自两汉苏武的《留别妻》,意思是你我结发成为夫妻,相亲相爱两不相疑。不禁感慨此等相知相惜的情感真是令人艳羡啊! 而本作以原本相看两生厌、互不信任不会武功的文治皇帝萧锦昀和舞刀弄枪的武将皇后徐钰因意外互换了身体,不得不接受现实的两人,在扮演对方身份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啼笑皆非的尴尬趣事,以及到后面解开了误会,学会了爱与信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故事。关于恩爱,作为单身狗的努力喵在此不多做赘述!还是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帝后到底为何互换了身体,以及互换身体后两人之间产生各种各样啼笑皆非的尴尬趣事吧!满屏狗粮已吃饱要说这一切的起因,就又要说到每三年一次为皇上选秀的日子,而选秀这件事情是由皇后负责的。但很显然皇上皇后在选秀这件事情上很难达成共识,于是乎两人之间发生了点身体上的小摩擦,结果就两人双双落水,故事由此正式展开。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的皇上爱武装不爱红装的皇后皇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不愧是皇后娘娘,这一推直接把皇上震飞出去了!会发生身体互换神马这种事情,对于皇上皇后来说绝对是天方夜谭,但不可否认意外真的发生了,醒来后皇后发现自己居然变成了皇上。难以置信的皇后既然皇后变成了皇上,自然皇上那边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唯今之计就是找皇上一起商量对策及早将身体换回来。丝毫没有头绪的皇上与皇后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左扭扭,右扭扭,差点没把皇上气疯皇上想来想去,此等非寻常事情还是得请国师出马解决。但是很不幸,就在这个结骨上国师居然闭关了。皇上皇后此时也只能把一首凉凉送给自己了既然国师闭关了,所谓病急乱投医,眼下皇上与皇后两人也只能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太极八卦走一波撞柱求仙换血跳水怎么说呢,方法不对事倍功半,在皇上皇后尝试了多种方法后依然丝毫不见效。无奈放弃的帝后时间不等人,身体尚未交换回来,可我们苦逼的皇上不得不去上早朝了,那么后续故事的走向又会如何?先婚后爱的设定虽然略显俗套,但是胜在后期大逆转后的少女心炸裂,反正努力喵还是非常期待咩!好了,今天的推荐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至今为止对你最受益的一本好书是什么?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在读第一遍的时候,连里面的人名都搞不清楚,经常读着读着就要翻到书的前面,看看这个人是谁的儿子。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读完一遍,只觉得这确实是一本再经典不过的奇幻小说,没有别的再多的感想。
一开始很奇怪为什么马尔克斯将七代家族的每个人的姓名都起的差不多,似乎每个人的名字都是在循环往复着,实则他们分命运也是在循环往复着。
本着自己愚笨的原则,我想,这本书一定没那么简单,于是读了第二遍。这次看的顺畅了一些,对里面的人物关系也稍微清晰了一些,不会经常感到头大了。
读到一小半的时候,突然觉得里面的每个人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看似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与人交谈,每天忙着做生意、做研究,实际上其实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然,我又读了第三遍。在描写方式上,这部小说之所以那么经典,我认为马尔克斯刻画了七代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让读者在看的时候,可以一下子就能分得清这是在描写谁。有些人物其实只出现了寥寥几页篇幅,但短短几句话就能刻画出这个人的性格和言谈举止。
书里面有传奇的将军、神秘的预言、荒唐的不伦恋、还有惊世的美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书里的人物,每个人之间都没有任何感情交流,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也不想去互相了解,每天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到死。
马尔克斯因为这本书一跃成为了世界级作家,这本书也成为了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
推荐大家去看一下,真的很不错👍
历史上荷兰是如何成为西班牙领土的?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赵恺,无授权禁转!
从一群离经叛道的“圣像破坏者”,到为各国王室、贵族趋之若鹜的金融巨头,从饱受非议的“海上乞丐”到几乎垄断欧洲航运的“大洋马车夫”。究竟是什么样力量,令仅由七个省份组成的共和国,一举掀翻了强大的宗主——西班牙帝国(第一日不落帝国)?而又是怎样的动力,令一代代荷兰男丁扬帆远航,在北美、南非和马六甲海峡建立起一座座殖民地定居点,甚至介入满清帝国与郑氏集团之间的恩怨?
【荷兰鼎盛时期,远航亚洲的舰队返回阿姆斯特丹时的盛况】
在欧洲大陆的西北部地区,有一片比邻海滨的低洼地带,这里既是指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同时也是北海频繁侵蚀的重灾区。当地的局面称之为“低地”,国人则以其音译,唤之曰“尼德兰”。尽管在今天的官方报道之中,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尼德兰”的身影了,但事实上今天为世人所熟知的“荷兰王国”的全称,依旧是“尼德兰联合王国”(The Kingdom of Netherlands)。而“荷兰”(Holland)只是这个国家中一个过去的行省。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以偏概全”的局面,或许还要从这个国家悠远漫长的历史说起。
早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当时还是地理概念的荷兰地区便流传着这样一句拉丁谚语:“上帝创造了海,巴达维人使之变成陆地”。这句话显然有着两重含义,一方面巴达维人(batavi)居住于莱茵河入海口附近,在河水冲积而形成的肥沃三角洲上耕作,甚至修筑长堤、围海造田。另一方面巴达维人还是当时散居于北欧、中欧地区的日耳曼各部族中的航海先驱,甚至有西方史学家宣称公元前6500年,荷兰当地的原始人部族便打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艘船——佩塞独木舟。
公元1170年11月1日荷兰北部沿海地区爆发大规模海侵,史称“万圣节大洪水”(All Saints' Flood of 1170)。海水直接淹没了分割北海与内陆淡水湖“腓拉沃”(Lake Flevo)之间的大片森林和土地,形成了一片深入荷兰腹地的海湾,荷兰人称之为“须德海” (Zuider Zee)。
【海侵使得荷兰内陆出现一片名为“须德海”的海洋】
荷兰人用了近800年的时间,才最终于公元1932年建成了一道长29公里、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坝,重新封闭了“须德海”与北海之间的联系,并逐渐使其内陆部分重新淡化成湖。但是在遥远的12世纪,荷兰当地的居民并不能看到未来人定胜天的希望。除了哀悼“万圣节大洪水”中的死难者之外,他们还必须警惕新的灾难,“须德海”周边地势低洼、且土质疏松,谁能不敢肯定下一次大洪水会何时到来,或许也正是从这次大规模的海侵开始,每个荷兰人头顶上都高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但是出乎所有意料之外的是,这场大洪水也在无形之中拓展了须德海的出海口,使得荷兰沿海的局面可以轻松的由此进出北海,荷兰由此走上了发展渔业和海上贸易的立国之路。
中世纪的荷兰在争夺肥沃疆土的欧洲大国眼中,仍不过是贫瘠的边缘之地。其处于法兰西、德意志和英格兰三大强国势力范围交界的特殊地缘,更令其长期借力打力保证着自己的独立地位。荷兰当地的统治者也积极利用这一优势,频繁的周璇于法国、神圣罗马帝国和英格兰之间。同时在频繁的政权更迭之中,荷兰当地的封建贵族势力也较为薄弱。取而代之的是依托于政治强国羽翼之下的经贸外交和兼顾各方利益的“大议会”。尼德兰人不畏惧成为强国的附庸,只要能够为其带来足够的经济利益。当然如果了阻挡其财路,即便对手是强大的“汉萨同盟”也还是必须要被打倒的。可以说15世纪的经济转型直接奠定了未来荷兰人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
【经济的发展,令尼德兰与“汉萨同盟”走向了对立】
从“圣像破坏运动”到“尼德兰七省共和国”的成立,以“沉默者威廉”为首的拿骚家族奔走了二十多年,付出了几乎整整一代人的鲜血。这个过程既有着欧洲中世纪传统贵族篡国的权谋,也有着新生代商业资本崛起的算计。而正是在这两者的共同成就之下,欧洲近代第一个共和制政治在尼德兰的海滨出现。
【“八十年战争”中海上较量,预示着西班牙海权的衰落和荷兰海权的崛起】
【最终凭借着海权的优势,荷兰人彻底击败了其西班牙宗主国】
16世纪中叶的西班牙,拥有着当时欧洲第一流的陆军。正是无坚不摧的西班牙方阵令一批又一批的尼德兰革命者及其盟友倒毙在刀矛之下,但称雄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西班牙海军却在尼德兰沿海表现的水土不服,以至于频频被一群“海上乞丐”抢占了先机。可以说正是因为掌握了制海权,尼德兰的革命者才能源源不断的从海外获得补给和援军、不断袭扰对手的侧翼、援助或封锁一座座港口城市。从这个角度来看“八十年战争”的进程,便是一场海权对陆权的胜利。
《海洋帝国》系列就是讲述了这些曾经制霸海洋的帝国们的盛衰兴亡的真实历史,从中国昔日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可以看到,当西方大航海时代兴起之后,实际上西方几乎是逆着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进行贸易,这也同时促进了西方海上强国的兴起。研究这些国家为何强盛又为何衰落,可以让我们以史为鉴, 勇创新的未来!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朱元璋一伙谁的团队更优秀?
在古代的时候,得国最正的王朝就是汉与明,严格意义上讲两个人的发家都是参与农民起义,最终站在了历史最高的“领奖台”,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能够打下一片江山,不可能离开团队的运作,就像得到皇位最容易的隋文帝杨坚,也是要有自己核心的团队,那么刘邦和朱元璋两大创业团队,谁才更加强大呢?
可以说不同历史时期的实力强弱对比,本身就是关公战秦琼,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对手的不同,很难在一个维度上做出比较,也就是我们很难进行数字的量化比较,这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两大创业团队的实力强弱吧!
当然在分析之前,必须说一下题目的错误,那就是无论是刘邦还是朱元璋,虽然都是参与农民起义,但是两个人都不是农民起义的领袖,秦末农民起义首先是陈胜吴广打响反抗暴秦的第一枪,后面各地纷纷起义,不过实力最大的人是项梁的队伍,甚至拥立了楚怀王,在项梁战死后,这支起义军的领袖也就变成了项羽,可以说名义上的领袖是义帝熊心,毕竟他是名义上的各路起义军的领袖,而实际上的领袖应该是项羽,这从后面秦朝灭亡后,项羽主持各路诸侯的分封,而项羽就算是各路诸侯的盟主性质;至于元末的农民起义,北方红巾军的领袖是韩林儿,不过他是被刘福通拥立的,这也表明韩林儿是名义上的领袖,而朱元璋参与农民起义是加入郭子兴阵营,而郭子兴等人都是遵从韩林儿,后面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等人接受册封,最后朱元璋称帝前,派出廖忠勇去接韩林儿到南京称帝,不幸途中溺水而亡。
下面我们去比较一下双方核心人员吧!
刘邦团队
领袖:刘邦
统帅:韩信、刘邦(战绩比较差,不过确实是团队第二号统帅)
战将:曹参、周勃、夏侯婴、樊哙、灌婴
谋臣:张良、陈平
后勤:萧何
朱元璋团队
领袖:朱元璋
统帅:徐达、朱元璋、常遇春
战将: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汤和、邓愈、沐英等
谋臣:刘伯温、高升、陶安
后勤:李善长
下面我们就分别从四个方面去分析两大创业团队的实力对比。
首先,统帅方面朱元璋团队占据优势。
刘邦团队的统帅主要就是韩信,可以说刘邦能够最终打败项羽,韩信的功劳是最大的,而且刘邦麾下那些重要的功臣,比如曹参和周勃等人建立的战功,都是在韩信麾下实现的,除此之外,整个刘邦阵营找不出第二个统帅,所以我们看到刘邦亲自统兵与刘邦在西线对抗,不过刘邦的军事能力并不强,统兵56万大军攻打项羽的老巢彭城,却被项羽3万骑兵打得落花流水,差一点成为了项羽的俘虏,要不是项羽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下令停止追击,也许就没有后面的楚汉相争了。
而朱元璋团队,早期的统帅都是朱元璋,在他的带领下朱元璋占领濠州,甚至攻占了应天府,也就是南京,在朱元璋的统帅下,打赢了与陈友谅的鄱阳湖水战,这是以少胜多的战例,从统帅能力上去看,朱元璋无疑更加优秀,毛主席都认为古代帝王中军事能力最强的是李世民,其次是朱元璋,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后面攻打张士诚以及消灭元朝的军事行动中,都是徐达为主帅,而常遇春担任副手完成的,徐达的统帅能力或许不如韩信,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可以说两者绝对都是古代顶级名将,从统帅角度去看的话,朱元璋团队占据明显的优势,除了朱元璋和徐达之外,其他诸如常遇春、李文忠、邓愈等人都能够独当一面,这是刘邦团队不具备的优势,要知道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还得亲自统兵攻打异姓诸侯王,这不就是麾下无人的表现吗?相反朱元璋在打赢陈友谅后,就坐镇后方,统兵的责任交给了徐达、常遇春、邓禹、蓝玉和沐英等人。
其次,战将方面朱元璋占据优势。
刘邦麾下周勃和曹参、灌婴、樊哙等人,都是优秀的将才,冲锋陷阵绝对是好手,可以说韩信能够取得如此多战功,离不开曹参和周勃等人,而曹参也是刘邦汉初分封功臣时的武将第一,战绩就是攻下2国和122个县,而周勃的记载也是弓马娴熟以及孔武有力,攻打过赵贲、打败章平、包围章邯,带兵打下泗水和东海郡,夺下22县。
再来看看朱元璋麾下武将,常遇春是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将,采石矶之战中帮助朱元璋顺利拿下太平,攻打集庆的战役中也立下头功,后面西征陈友谅也立下大功,在消灭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中,常遇春奋勇当先,最重要的就是与徐达搭档打败张士诚和北伐夺回北京,洪武二年常遇春为帅搭档李文忠攻取了元上都,夺取开平,不过在率军南归的过程中病逝;李文忠在荡平江南的行动中立下战功,攻打张士诚时李文忠统兵攻打杭州,以及收复福建等地,而他最大的战功是明朝建立后征讨北元,先后搭档常遇春和徐达,后面独当一面攻打蒙古,攻克大宁和高州,斩杀宗王朵朵失里,斩杀鲁王;就是蓝玉也统兵北伐,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而沐英也和邓愈征讨吐蕃,和傅友德蓝玉统兵征讨云南,并且镇守云南,可以看得出朱元璋麾下的大将基本上都可以独当一面,比如常遇春、李文忠、邓愈、蓝玉、傅友德和沐英等人都是如此,这是刘邦麾下猛将不具备的优势。
再次,谋臣方面刘邦团队占据优势。
刘邦麾下最重要的谋士就是张良和陈平,张良是汉初三杰,他的作用对于刘邦而言作用太大,刘邦能够赢得楚汉之争的胜利,离不开张良出色的谋略,刘邦给他的评价就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唐朝武成王庙中的武庙十哲,宋朝武庙张良是陪祭,地位仅此于姜尚,高于武庙十哲,另外陈平也以谋略为长,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刘邦为匈奴围困于平城,也是陈平献计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才保证了刘邦的安全;至于朱元璋麾下谋臣,刘伯温名声非常大,不过在朱元璋麾下的作用并不大,因为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谋略型统帅,这一点很想李世民以及曹操,至于高升,给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所以这方面刘邦团队的谋臣对于团队的作用更大。
最后,后勤方面两大阵营平分秋色。
无论是刘邦阵营的萧何还是朱元璋阵营的李善长,都是以治国理政的优秀人才,这从二人都是各自王朝建立后的丞相和第一功臣就能够明白,在两个人的支持下,后勤粮草方面从来没有出过大问题,这就说明两个人的能力以及对各自阵营的贡献,都是居功至伟的,这一点很难让他们分出高低,所以在这个方面不分上下。
综上所述,两大创业团队四个方面的比拼中,朱元璋团队占据统帅和战将方面的优势,而刘邦团队仅仅谋臣方面更强,不过朱元璋团队在征讨各路割据势力的过程中也没有出现重大失误,这恰好说明朱元璋团队在这方面没有大问题,最后粮草方面两者不分上下,这就说明在后勤和谋略方面两大阵营不分上下的情况下,统帅和战将的高低才是取胜的关键,所以朱元璋团队更强一些,而且朱元璋本身军事能力上就是一个王者,显然要高于刘邦这个“青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