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摩托2004手机版,车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关于车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首先我说出我自己的观点:对于俄罗斯来说,车臣是以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存在的。往往俄罗斯能够罩得住的时候,车臣就暂时的臣服;可是俄罗斯一旦不行或者衰落了,车臣立马就会重新发起独立的。车臣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历史上沙俄先是攻占了车臣,可是往后车臣人经过了漫长而勇猛的反抗。此后沙俄通过强力的武力压制和几乎种族灭绝的手段才控制了车臣地区。苏联解体的时候,车臣人再一次要求独立,往后又发生了两次车臣战争。目前车臣表面上已经臣服于了俄罗斯,不过未来到底车臣会不会再次独立,我认为:那就要看俄罗斯自身的实力能不能罩得住了。
车臣国土面积1.79万平方公里,有128万人口,目前是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一个自治共和国。
他们家的领导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就是那个:小卡德罗夫。现在和上一任车臣的领导卡德罗夫父子,都是老普一手扶植的。目前好像随着俄乌冲突局势的变化,这哥们现在又有一点不同的想法了。
我们先来看看:车臣与俄罗斯的那些恩恩怨怨吧!19世纪初期的时候沙俄发动了高加索战争。 在这其中进行了各种复杂的、血腥的战争,最后俄国人搞定了车臣,并最终在1881年的时候——车臣并入沙俄并趋于了稳定。
这期间发生了长达61年的车臣人的反抗运动,不过沙俄人对付这样的情况通常有一个基本的办法——留地不要人。据不完全统计:沙俄通过各种方式干掉了75%以上的车臣人,使车臣民族人口数量迅速减少,最终车臣人被沙俄征服了。
不过这种没有文化认同只有武力手段征服的地方往往都是有后遗症的——口服心不服的问题。
二战的时候,车臣人又开始跟德国人一起来反抗苏联了——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同样的事情二战时期的乌克兰、克里米亚都干过。
往后苏联在1944年打回来的时候,车臣人的命运再一次被改写——斯大林几乎把整个车臣民族的人全部运往了西伯利亚地区。车臣人在被斯大林驱逐的路上,因为缺乏食物和药品,病死饿死10万多人。
不过这样的事情对于苏联也是轻车熟路了,二战末期的时候,苏联人几乎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了克里米亚人、波罗的海三国的人等等。至于理由基本上差不多:二战的时候,这些地区的人都跟德国人合作过。
二战以后车臣又回到苏联的怀抱里面来了,不过大家要注意一点:此时车臣里面的人大部分都是俄罗斯族了。原来的车臣人都被迫到西伯利亚或者倒在了去西伯利亚的半路上了。
1957年的时候,赫鲁晓夫成立了一个所谓的“车臣共和国”。不过此“共和国”非彼共和国。“车臣共和国”只是为了自治而成立的地方自治行政单位,是直接隶属于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的。一直到这个时候,车臣的部分当地人才允许从西伯利亚回迁回来了。
1957年——1991年这段时间里面,车臣内部虽然有一些零星的反抗活动但是总体上还是臣服于苏联的。
1991年底的时候,苏联轰然倒塌了,当然了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俄罗斯的贡献是比较大的。既然苏联都解体了,那么各加盟共和国就纷纷地独立出去了。
曾经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就分道扬镳了,变成了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车臣人一看自己独立的机会岂不是又到来了。往后就在苏联解体的前一个月,也就是1991年11月的时候,车臣的领导就发表了所谓的“独立宣言”,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了俄罗斯联邦了。不过当时俄罗斯人的态度很明确——不承认。
当时苏联刚解体属于一地鸡毛,俄罗斯实力严重下降、经济一团糟。另外叶利钦当年是亲西方的,于是乎车臣人一看这是个天赐良机——独立地搞起。
车臣宣布独立以后,一开始的时候由于俄罗斯自身的实力实在是太差了,所以并没有立即出兵解决车臣问题。但是俄罗斯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坚决不承认车臣的独立,不过往后自己回血、准备还是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
最终叶利钦在1994年12月11日签署《解除"非法"武装和在车臣境内恢复法律制度》的命令。同一天,俄罗斯三万大军开始集结待命,准备从三个方向进攻车臣——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
其实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打得并不好,主要:一是,俄军自己的战术、武器装备、各种实力还没有恢复;二是,车臣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给俄军造成了重大的困扰和伤亡。
这场持续了20个月的战争,最终以车臣武装分子头目杜达耶夫被俄军猎杀结束。不过俄军也付出了阵亡2837人、伤13270人、失踪337人、被俘432人以及大量武器装备被毁的代价。
可是车臣问题还是没有彻底的解决,虽然名义上车臣已经归俄罗斯管辖了,但是实际上车臣还是处于独立的状态。
此后几年里面,车臣武装分子在俄境内开展了很多次的各种袭击、绑架人质等等活动,让俄罗斯这边很是恼火。
最终俄罗斯方面在1999年的时候,又开打了第二次车臣战争。这一次俄罗斯方面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此时俄罗斯的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
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准备充分,战术、指挥灵活,放弃了以往用大量的兵力来进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运用了特种部队,用猎杀的方式对付车臣非法武装。
同时,俄军还运用了高科技的精准武器装备,对车臣的重要军事目标、基地进行了精准的打击。2000年2月初,俄军攻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取得了军事行动的决定性胜利。这也宣布:第二次车臣战争结束了。
往后车臣问题实际上也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时不时地还是会出现反抗俄军的行动以及各种袭击。不过后来俄罗斯人采取了一种新的办法,就是让:车臣人对付车臣人自己,俄罗斯在后面扶植亲俄势力就行了。
2006年7月,车臣非法武装的领导者巴萨耶夫被俄军斩杀。老普后来又相继培养了卡德罗夫父子在车臣掌权,并不遗余力地支持。最终车臣问题在2008年以后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现在,老卡德罗夫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小卡德罗夫继续在车臣掌权了。按照表面上来看的话,小卡德罗夫好像还是蛮听老普的,不过表面上并不代表骨子里面的一些东西。
最后来分析一下:如今的车臣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呢?其实很简单:1、现在车臣几乎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王国般的存在,小卡德罗夫在车臣应该属于是说一不二的领导了。
2、车臣现在表面上对老普、对俄罗斯是毕恭毕敬的。我个人认为:一旦俄罗斯的整体实力下滑或者进一步地失去对车臣的掌控能力的话,车臣估计还是会继续往独立这条路上狂奔的。
例如:当年德国人来了就跟德国人合作、苏联解体了就立马要独立,这也说明——车臣人跟俄罗斯不是一条心。
3、车臣独立的背后都有西方人和美国人的影子在里面。如果俄罗斯进一步衰弱的话,车臣可能会在西方和美国的支持下搞出点什么事情来的。
我的个人观点就是:车臣人在历史上无论跟沙俄、还是跟后来的苏联都有着极大的恩怨的。目前只不过俄罗斯的实力还可以,车臣人暂时潜伏了下来而已。如果有一天俄罗斯的实力不行了、老普不在了,我估计车臣还是会继续把独立运动搞起来的——强扭的瓜不甜。暴力街区和暴力街区13有什么区别?
《暴力街区》和《暴力街区13》是两部不同的电影作品,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连续关系,因此两者的情节和角色并不相同,只是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暴力街区》是一部1991年上映的美国犯罪动作片,讲述了一个黑街区阿富汗族裔青年凭借自己的力量反抗街头暴力和不公正的社区问题的故事。
而《暴力街区13》则是一部2019年的法国动作片,讲述了一个警察小组在一个被毒贩和黑帮控制的贫民区进行秘密行动的故事。影片的主题是打破贫民区中的犯罪和暴力环境,为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两部电影情节和角色并不相同,只是在探讨贫民区和社区暴力这个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暴力街区到底有几部啊?
暴力街区一共有3部。
1.《暴力街区13》,巴黎,2010年,一堵墙把落后地区与其他地区隔离开来,那里没有法律,没有制度,并且被黑社会集团所控制,他们胆大包天,无恶不作。达米埃是警察局的一个精英,是特殊行动小组的高级督察,也是武术高手,非常善于打入敌人内部。他完成任务以 迅速、敏捷、准确著称。
这一次,政府交给了他一个在他职业生涯中最棘手的任务,一个具有大规模杀伤性威力的武器被十三区最凶猛的黑帮偷走了。达米埃的任务是要除去这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爆炸系统,为此他必须与雷伊托合作,因为雷伊托是唯一知道这个黑帮内幕的人,并且雷伊托也要营救他落入黑帮手中的妹妹。
2.《暴力街区13:终极》,将故事设置在上一部的两年后的2015年,政府在难于管理的巴黎近郊竖起的水泥隔墙更高更厚了,将整个贫民窟和黑帮都包围在其中,这里便是“暴力街区13”,没有法律,没有制度。现在的街区已经分别由5个黑帮老大各自把持,冲突和暴力事件更加频繁。特殊行动小组高级督察达米安与身手矫健的雷伊托再度联手,一同打入黑帮,要把这座暴力之城从混乱中拯救出来。
3.《暴力街区2014》,在弱肉强食的“红砖特区”内,残暴冷酷的大毒枭特里梅因为邪恶核心,卧底探员达米安(一直希望将他绳之于法。另一方面,希望离开禁区重过新生活的利诺,因为女友罗拉被特里梅因掳走而心急如焚。拥有共同敌人,来自不同世界,背景各异的达米安与利诺决定联手对付特里梅因。
有哪些曾经占领过网吧的游戏?
曾经一度风靡网吧的游戏有哪些 那些逝去的回忆!还记得你偷偷在网吧玩,你的家长来抓你的场景吗,现在的我还历历在目!
玩家们对于游戏的热爱,总是有一个时间限制的。无论是质量再精美的游戏作品,也会有只属于它们的生命周期。
而那些当年在网吧引起"万人空巷"的游戏,给玩家们的青春,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曾经一度占领网吧,整排连坐的游戏吧!
2001 年《传奇》:最初一代的国产网游
如果要探寻一个国内网游发迹的源头,那么就不得不提到《传奇》这个名字。这款由盛大代理运营的网游可以说在零几年的时候在大陆彻彻底底的走红,经典的"战法牧"设定也为日后的网游开创了一个先河。
这么多年来,有着无数网游都仿照着《传奇》的运营方式来设计,不过能将其超越的却是微乎其微。时至今日小弟还经常听闻某《传奇》大佬一掷千金,只不过那个霸占网吧的《传奇》却再也回不去了……
我收回刚才那句话!现在你可以和渣渣辉、成龙一起攻占沙城!
2002 年《魔兽争霸 3》:至今仍有不少玩家坚持的一款 RTS
"暴雪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不仅仅是一个梗,更是一代玩家对其旗下作品的一种肯定。于 2002 年发行的《war3》是每个暴雪粉丝都津津乐道的一作,而从这款游戏诞生出的《DOTA》更是铸就了无数的辉煌。
这款集 RTS 大成的游戏已经在国内火了十几年,当年街头巷尾的网吧里 少不了这款游戏。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的暴雪嘉年华上官方公布了《魔兽争霸 3》重制版的相关消息,这也让新老玩家都有一个重温经典的机会!2019 年,我们就可以见到重制之后的阿尔萨斯王子了!
2003 年《CS》与 2007 年的《穿越火线》
说起《CS1.6》,想必当年混迹网吧的 90 后一代或多或少都见过它的身影,这款与 2003 年发行的游戏不知不觉间便占领了国内的大小网吧,它不仅将 FPS 这一概念带进了国内,更是拉进了陌生玩家们之间的联系。
即使是在今天,《CS1.6》的正统传承《CS:GO》依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声誉,可以说,《CS》这个名字,已经如同那些经典 IP 一样,成为了一代人的精神象征。
而 2007 年,腾讯将穿越火线带进了中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魔改,随后取得空前成功。" 888 元的火麒麟"、"冒蓝火的加特林",让 CF 成为了腾讯收入"三辆马车"之一。
当年网吧一堆学生连坐玩,成就了"三亿鼠标的梦想"。不过现在,当年这些学生也都已经长大成小弟这样的上班狗了吧?
2005 年《劲舞团》:网吧空格键毁灭者!
那些年网吧爆红的游戏,给网吧老板带来了不少的福音。不过,有一款游戏同样是遍布了全网吧,却让老板感到深恶痛疾,这就是 2005 年发行的一款音乐游戏——《劲舞团》。
该游戏的游戏方式很简单,跟着音乐的节拍快速按下上下左右以及空格键即可。正因如此,《劲舞团》可谓是吸引了相当一批女玩家,这也使得该游戏的社交性出类拔萃,所以爆火也算是在情理之中了。
话虽如此,但该游戏的玩家都有一个怪癖,那便是玩到兴起便会猛砸空格键。除此之外,《劲舞团》一定程度上还跟当年流行的"非主流"文化所挂钩,所以该游戏也被不少网吧老板所深深的憎恨。
2006 年《跑跑卡丁车》与 2008 年的《QQ 飞车》
到了 2006 年,韩式网游大行其道,一时间网吧里也都变成了开着"尖峰"、"马拉松"、"棉花糖"跑着"城镇高速公路"的人。《跑跑卡丁车》以休闲的玩法与卡通的画风获得了玩家们的青睐,就连小弟当年也是"跑跑党"的一员。
现如今,玩跑跑的人早已不像当年那样众多,可能是大家对竞速类休闲游戏没了兴趣,也可能是《跑跑卡丁车》越来越变了味,而 2008 年发行的《QQ 飞车》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不管是何原因,《跑跑卡丁车》已经陪伴着我们的青春一起,早已回不去了……而现在腾讯已经觉得,把这款游戏做成了手游。
2011 年《英雄联盟》:人尽皆知的大众游戏。
众所周知,MOBA 游戏的起源是《DOTA》,可真正将 MOBA 领域发扬光大的却是《英雄联盟》。虽说距该游戏的诞生已有 7 年的时间了,但直到今天全国各地的网吧都还依然被《英雄联盟》所占据。
到目前为止,英雄联盟依然占据着全球活跃用户量 的位置,已经彻彻底底了成为了一款"全民"级别的游戏,并且玩家们依然保持这极高的电竞热情,这里还是要加入一句,IG 牛逼
。
2017 年《绝地求生》:因直播而走红的吃鸡
近几年来,由于直播行业的兴起,一款被玩家称为"吃鸡"的游戏因其独特的玩法而意外走红。收集物资、缩圈对抗、明争暗斗,无论是普通玩家还是主播都被这种娱乐性十足的玩法所吸引。
一传十,十传百。在那段时间里,《绝地求生》在热度排行榜上久居不下,网吧里三、四连坐吃鸡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些网吧还自发举行活动、线下比赛等等……
小弟打死也要说:现如今,上面的那些游戏,已经没有往常那般的火热了,网吧老板很多也改行卖起了麻辣烫,手机成了玩家更喜爱的消遣工具,网吧或许也成为时代淘汰的产物了吧……
在旅行中有发生过什么让你震惊的事吗?
那可太多了,够写一本书的!我就只讲我在丹麦旅行时的经历,要是写成文章起个标题的话,可以叫做“哥本哈根之旅的震惊三连击”。
问题是这“三连击”互相之间毫无关联,但居然全都发生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
真心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外加“不玩不知道,一玩吓一跳”。
第一击的地点是哥本哈根新港附近的广场上。这个广场算是一个城市核心区,很热闹,当地人和外来游客都很多。
顺便说一句:广场上有一块巨幅广告,是咱中国人的华为。你在国外旅行时若看见这个,会比在国内看着震撼,也更有自豪感。
结果老非在一个露天冷饮店坐下,也就是喝了一杯冰咖啡的功夫,就来了两拨人来游说我,意思很简单:朋友,考虑一下,入个伙呗!
第一个是金发老外,走过来笑呵呵地递给我一本多语种的小册子,然后用流利的中文介绍了一通!
游说的结论是:你应该信佛。
简直是当场惊呆!——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有木有?!
第二个还是金发老外,同样是走过来递给我一本小册子,咱也不知道啊,就打开来看了一眼。
结果是他刚张口说了两句英语,就被我赶苍蝇一般地给轰走了。
我想想哈,要怎么说大家才能明白——他是个“车轱辘”,懂了么?
第二击的地点是哥本哈根的老市政厅广场。老非我兴冲冲地跑去拍摄老市政厅,因为那个老建筑很漂亮。
结果赶上广场上乌殃乌秧地坐着一大帮人,还来了不少警察——原来是一群来自中东的移民在这里集会。你知道,他们既是移民,也可以说是难民,基本上拥有同一个宗教信仰。
画风是这样的:一会儿是用大喇叭高喊着诉求口号,一会是大音箱播放着民族音乐,然后一半人嘻嘻哈哈地站起身来跳舞。
跳舞很容易看懂——如果叙利亚、阿富汗你没去过的话,那你去土耳其也好,摩洛哥也罢,差不多都是类似的这款音乐和舞姿。
口号就看不懂了——老非我英语都说不利索,阿拉伯语就更别提了。
架不住我实在是好奇啊,就问看热闹的丹麦人,终于赶上一个上了岁数还愿意说两句的当地看客。
老先生一脸鄙夷地说:很简单啊!他们嚷嚷了半天,绕着圈地说了许多,其实一个词就够用了——Money!Money!Money!
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理直气壮地要钱?
老先生双手一摊:我不知道啊!也许整个丹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原因吧。他们既不工作,也不干活,就知道要钱。
第一次的“眼见为实”确实让人震惊——但后来欧洲走的国家多了,才发现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至少老非我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旅行时都遇见过。
嗯,欧洲的移民问题,欧洲人你们自己搞定吧,老非我就不评论了。
你若有啥看法呢,咱们评论区见。
第三击的地点是我所入住酒店的大堂。我有一个大学同学,他早早地移民欧洲了,说是在丹麦,所以老非我就约了一下试试。
没想到他就在哥本哈根,那就见一面吧。
这位老兄在大学时的学业成绩可是前排就坐的,除了专业学习之外,每天都抱着英语书猛啃——问就一句话:我就想移民美国,或者欧洲。
寒暄过后,问他现在丹麦做什么工作,这位仁兄苦笑着摇了摇头说:嗯,能做啥啊,反正跟你现在的身份有关。
跟我身份有关?我还以为不是做房地产,就是做建筑设计呢。
结果人家说的是当下的身份——游客。
他在丹麦做导游,也就是地陪,专门接待来自中国的旅游团。
接下来自然是好大一通的唏嘘,不展开了,其中的几个主题词,大家随便想想都想得到:后悔了,当年还不如留在国内混;中国向前发展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也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中国游客真有钱,素质不见得有多高但买起东西来真的很土豪……
这位仁兄移民之后的境地,也让我多少有点震惊。
因为聊天时我有一个潜在的感觉:当年他是我们班最具自信心的一个人,现在面对一个来自国内、混得很一般的老非,居然都有点自卑的味道。
真不是老非我有多厉害,而是“厉害了,我的国”。
结语:以上三件事,都发生在老非旅行时的同一个城市——丹麦的哥本哈根,所以搁在一块看就很有意思了。
它们并无一目了然的关联。
但往深想一想,其实也可以说是有点关联的。
如果某个区域、某个国家一直是原地踏步的状态,那么当他们看中国时,也许会觉得我们不是在奔跑,而是呼啸而过。
(图1来自网络;其余照片全部为老非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