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t盒子战绩查询入口,nv战队拿了什么冠军?
Natus Vincere战队来自乌克兰,该队的缩写为Na`Vi。NAVI建立于2009,旗下拥有CS,DotA2,WOT,FIFA,SC2分部。且不说其CS分部的辉煌战绩,作为今天的主题DOTA,DotA2分部先是赢得第一届DotA2邀请赛冠军,获得100万美金奖金,以及第二届DOTA2邀请赛的亚军,尽管只是亚军但其将所有中国战队打入败者组,依旧证明了其实力。到了第三届DOTA2邀请赛,NAVI战队以2比3惜败于Alliance战队,再次取得亚军。三年,1冠2亚的成绩奠定了其DOTA2王者的实力。
可好景不长,随着几位队员离开战队,只有Dendi一人坚持在NAVI,NAVI落下神坛!

看着过去的天才少年Dendi只能靠投票登上TI舞台,装扮着屠夫的样子,那难受的感觉涌上心头。

还好,这次NAVI终于王者回来!
现在的战舰世界值不值得玩?
如果是过国服,就别玩了。已经一年多没更新了。已经快成SI服了。从公测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除了两艘比较难获得的金币船,所有船已经出齐了。上线匹配一局,一片脚本,几个活人,不是萌新就是坑。只能和自己身边的人一起玩一玩。游戏是好游戏。也很符合一些年龄大一点的人玩,节奏较慢,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小学生,手残党,只氪金就希望能秒杀一片的,入不了坑。高级账号还有1000多天,真心坚持不下去了。
如何适应云时代的运维?
云计算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IT领域未来重要的趋势之一。云时代IT领域各种问题,都在逐渐通过整个行业的智慧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也正因如此,唱衰运维的调调一直不绝于耳。当代表运维价值的苦力活被程序代替,甚至比人做得更好时,运维人员该去向何方?
在WOT2016 互联网运维与开发者大会现场,腾讯社交网络运营部助理总经理、技术运营通道会长赵建春作为一个有着十年经验的运维老兵,分享了他眼里运维的分工和理念有变化,如何实现云时代的高效运维?企业未来还是否需要专业的运维管理团队呢?
腾讯社区网络运维团队主要负责以QQ延伸出来的各种社群的运维和维护,包括QQ空间、QQ音乐、QQ会员、QQ秀等一系列的QQ产品。整个团队成员不到90人,却维护着将近10万台服务器。在经历了多次重大事件及活动的考验和洗礼后,赵建春深刻感受到,运维团队最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而不是做一名救火队员。在可靠这件事解决之后,上才有更多时间提升整个运维工作的效率。
高效运维的两大理念
谈到高效运维,赵建春最喜欢拿建筑行业做对比。在他看来,建筑行业是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的一项工作。发展到今天,搭建一个高楼就像搭积木一样,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这个过程实际做了大量的细分工作,每一个团队都会把自己负责的,自己擅长的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最高效,最终交由设计师设计,拼装起来就完成了。这对于运维领域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专业领域细分
赵建春所在的团队对接入运维、逻辑运维、存储运维和业务运维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在接入运维、逻辑运维和存储运维层面,通过专业的分式方式让团队每位成员都聚焦到更加细分的技术领域,把相应的工作做到更精更细更深。对于业务运维这部分,则是用一些对业务理解能力较好,协调能力较强的同事去对业务进行一些支撑及更多的沟通,更加专注于一些大的目标实现的事情,同时做一些优化的工作。
减少运维对象
具体到运维管理层面,赵建春一直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减少运维对象。运维其实管理挺复杂的一块事情,一定要对内容和分析做一个清晰的边界划分,有一个比较好的分类,分类以后把每一类东西进行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具体来说,就是把服务器类型、机房数量、QA流程、容错架构、软件架构等都看成是抽象的、需要运维去管理的“对象”,对象越少,运维人员就越能深入和全面地掌握这些对象。这种寻找、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也是专业细分的一种手段。只有以上两点作为基础,才能谈到实现高效运维。
大规模海量服务运维实践
赵建春讲到,维护海量服务时,出现的故障必须得到服务器及时的处理,不能影响项目服务。容错方案就成为决定系统运维成败的第一步。我们写出来的程序和代码、运行的实例都是运维团队需要管理的资源。那么我们能不能对每个资源都定义一种形状,然后进行搭建?
1、统一框架CMDBA
将某一业务模块上所有依赖的资源全部登记进该统一框架。通过高效的监控手段、容量管理等方式进行快速决策和调度。
2、L5系统
集容错、负载均衡、路由、灰度监控能力于一身的容错方案。 L5系统类似于DNS,底下有一排能提供的服务模块,通过L5和DNS、L5和Agent两个环节解决单点问题,并达到容错和负载均衡的作用。
3、统一框架和架构
将整个网络通讯列成一个标准框架, 业务逻辑部分以SO动态库方式编写,与框架分离部署,类似WEB服务器上的CGI。接入层用QZHTTP,逻辑层是SPP和SF的框架。框架的统一大大减少了运维成员学习的成本。实现了统一维护,极大提高通讯效率。
4、动态资源管理
腾讯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应对海量方面的成熟经验。其中就包括腾讯云的CDN。腾讯有十亿以上的用户,遍布在全国各地,为了让所有的用户访问资源更加快和近,腾讯将其做了超过500个节点,部署在离用户最近的点上,把资源分发到离用户近的地方。当出现访问压力时,腾讯云可以通过对用户就近接入的物流策略进行动态的调度,让用户访问就近的节点减少压力。资源在分发时也会进行一个预先的推送,或者预拉取,防止在访问的时候出现集中式的拉取资源的方式。
另外,腾讯云在全国上海、天津、深圳部署有QQ整体后台的接入点,可以让用户进行跨地域的分布,从而解决高并发访问时的资源调度问题。
第三,腾讯云会对访问的整个链路进行分析,防止每次大的访问量从前到后穿到整个链条上,而是会访问到局部的模块,来解决这些问题。
未来小公司的专业运维将逐渐消失
最后赵建春谈到,云计算会变成未来的超级标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云计算就是IT产业的运维平台,无论是传统行业、创业者还是互联网公司,都会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整个业务的运作,而不是把精力消耗在在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上。
像腾讯云服务经过过去几年发展,尤其是去年表现出翻倍式增长,在全球已有50家数据中心,提供500家数据加速节点,超过10T整体带宽,4T防DDOS攻击能力,700万+域名提供解析等公有云服务。近期,腾讯云也发布了新的战略,推出“黑石”新品并公布出海计划,不断演进解决方案,提高服务能力。
所以对于小型公司来说,可能专业的运维将会慢慢消失,开发的人直接使用云计算的服务运维。而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大的公司,租用的服务器比较多,涉及到一些混合云的方案,还是需要一定的管理人员,但是需求量不会像原来那么大。
未来是全面拥抱云的时代,对于运维人员来说,一定要建立学习云和使用云的意识,去主动拥抱云,适应云时代的运维需求。
为什么现代坦克用滑膛炮而放弃线膛炮?
2019年,英国正式开始向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寻求帮助,计划将现役挑战者2上的L30A1 120mm线膛炮换装成莱茵金属的Rh-120 120mm滑膛炮。这意味着,将来还在用120mm线膛炮的就只剩下印度了。。。
死守了几十年传家宝的英国佬最近开始顶不住了,要换滑膛炮了
阿琼MK2搭载了一门120mm线膛炮,技术来自英国
线膛炮的寿命和威力均不如滑膛炮为啥各国纷纷在坦克上放弃线膛炮?这和寿命及威力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英国的L30线膛炮,其EFC(Barrel Effective Full Charge,身管全装药)寿命在400~500发之间,相比之下德国莱茵金属的Rh-120滑膛炮是1500发,是L30的整整三倍。光凭这一条,线膛炮就被秒了。
Rh-120 L44的寿命情况
再说说威力的问题。线膛炮先别难过,虽然你寿命短,但是你威力也小啊,这么一看是不是心里平衡点了?线膛炮由于膛线刻槽的问题,其摩擦阻力先天大于滑膛炮,这不光带来寿命问题,而且还造成弹药初速低的问题。线膛炮同等发射药容积和弹种,打出来的初速都是不如滑膛炮的。比如莱茵金属的Rh-120 L44已经可以达到1650m/s的初速,L55更是可以达到1750m/s,而英国的L30线膛炮,打相对较轻的L23 钨合金穿甲弹也只能打1,534m/s。。。这在各国数据中差不多是垫底水平。也正因为如此后来英国人只能给L30用贫铀穿甲弹,走低速重弹的路线。所以L30炮在钨合金弹这条路线上就算是废掉了,打贫铀弹也肯定不如美国的M256 L44(即莱茵金属的L44)。
当然你可以说,英国人线膛炮这么差,还不是在海湾战争中血虐装了滑膛炮的T-72吗?这倒是事实,但是比较两种技术路线,是要比较他们的性能上限和演进能力,田忌赛马是要不得的。挑战者2的L30线膛炮在当时虽然可以碾压苏系坦克的穿甲弹,但是就是不如同时期的Rh-120,到了今天也已经被中国、俄罗斯反超了,足以说明线膛炮的差劲。
线膛炮和两种重要弹种不适配的问题三代坦克上最重要的弹种是长杆穿甲弹APFSDS,其次是破甲弹HEAT。然而这两种炮弹线膛炮本身压根就不适合发射。线膛炮最初的广泛应用是因为可以膛线给炮弹提供一个自旋角动量使其保证飞行稳定,从而保证了精度;然而。。。对于破甲弹和长杆动能穿甲弹来说,完全用不到这个功能,自旋角动量反而降低这两种弹的威力。首先破甲弹的原理时利用高速液态的金属射流击穿装甲,但是如果炮弹带自旋的话,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离心力。看过转筒式洗衣机的都知道,洗衣机工作的时候水会被甩到一边,对于高速金属射流也是液体,受到离心力后相当于射流直接被甩散了,威力会大打折扣。
破甲弹的原理是利用锥形金属药罩,在爆炸时将药罩融化形成液态的高速金属射流
离心力可以把本来集中的流体甩散
至于长杆形状的动能穿甲弹,其长径比太高,如果给予其一个较大的自旋角动量,反而会造成其内应力变大,产生切向的弹性形变。如果是弹性模量不好的材料甚至可能飞行过程中就解体。所以不能再靠自旋来保持飞行稳定,必须上尾翼。因此APFSDS这种弹药,不能自旋,或者说 不能高速自旋,带一点微旋是可以的。
因此HEAT和APFSDS即使在线膛炮上发射,也必须上滑动弹带来保持不旋转。滑动弹带就是套在炮弹或者弹托上的一个东西,它和炮弹的配合类似轴承配合的方式,也就是弹带外圈的动能几乎无法传递给内圈,同时又能保证配合。这样就结局了线膛炮发射这两种炮弹的难题。然而这玩意意义何在?由于HEAT和APFSDS依然不旋转,线膛炮高精度的优势可以说压根没有体现出来,你还要单独设计一个弹带。。。就跟达文西的手电筒一样,这种发明意义何在?
在炮膛内,滑动弹带旋转,炮弹不转(或微旋)
达文西的手电筒大家都知道吧?跟线膛式反坦克炮差不多
冤有头债有主,英国人死抱着线膛炮不放,就是不舍得放弃碎甲弹而做出的折中妥协。碎甲弹(High Explosive Squash Head, HESH),其实是英国人最早发明的一种反坦克炮弹,这种炮弹是利用大容量装药,在击中坦克装甲式可以变形粘附在坦克上起爆,通过爆炸传递冲击波让坦克内壁装甲崩落杀伤人员设备。这种弹对付战后一代、二代坦克很有效果,但是面对普遍装备了复合装甲和凯夫拉防崩落衬层的三代坦克威力十分有限,几乎没啥用。但因为装药量大,拿去客串一下支援型火炮当榴弹打倒也不错。所谓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作为碎甲弹的发明国,英国哪能轻易放弃这种祖传弹药?由于碎甲弹不是次口径穿甲弹,自旋是可以保证其精度的,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啥英国坚持用线膛炮了。而其军事强国,对碎甲弹没有这样的执念,啥好用就用啥,自然也就早早淘汰了线膛炮。
碎甲弹的原理
碎甲弹一般是黄色的头,也被WOT和WT玩家称为小黄弹
java开发达到什么样的技术?
1、首先,不清楚你的学历,沈阳、两年、睡前6.5K,这个工资水平在沈阳对开发人员来说应该算一般吧。
2、来北京发展,对于开发人员来讲,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各大行业的独角兽公司基本在北京都有公司,总部或者分公司。
3、不清楚为什么对自己的技术不太自信,现在的工作内容你是否能够胜任?是否可以按时或者完美的完成?是不是自己的Java相关开发水平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4、来北京找Java开发工作是很容易的,搬砖的满大街都是,大部分开发人员在公司做的都是基础的开发工作,针对业务进行开发。
5、来北京工作,工资肯定比沈阳高,但是相应的生活成本就上去了,比如房租这就是一大块,其他的我认为和沈阳差不多,税前1W,在刨除各种花销也剩不了几个钱。
6、如果年轻,有机会走出来见识一下,还是挺好的,毕竟从事的这个行业。
重要提醒:目前经济不经济,各大公司都在裁员缩减开支以准备过冬。
总之,这个冬天有点冷,希望你能根据自己的综合情况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