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d战队成员国籍,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产品?
了解科技趋势的一个渠道就是看展,每年都会有大小科技展会在世界各地举办,其中,年初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是最大的展会之一,也为一年的科技走势奠定了基调。
2018年CES,除了有三星、LG这样的科技巨头为我们展示它们的最新成果,还有一大批中小企业、甚至是初创公司带着它们引以为傲的产品悉数亮相,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可能。
是不是奇葩你说了算
作为不走寻常路的笔者,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本届CES上的那些“奇葩”产品,它们到底是黑科技还是上天派来搞笑的你说了算。
【男人篇】
男人不能说不行 这条内裤让你重振雄风
在这个手机不离身的时代,很多男性喜欢把手机放在裤兜里,但你是否知道,各种无线电磁辐射会直接影响到精子数量和质量,甚至对DNA都会有影响。如果你还没有生育,那下面这个防辐射内裤你可以考虑。
Spartan防辐射内裤
这款亮相CES的Spartan内裤乍一看和普通内裤没什么区别,但这种内裤是由抗菌银纤维和棉线编织而成,能够有效阻挡99%的电子无线信号,而且可以水洗300多次不变形。价格方面每条45美元(折合人民币289元)。
其实看到这条内裤就让我想起了以前在电视广告经常播的磁疗内裤,到底是宣传噱头还是真有用不好说,不过生殖健康问题确实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你可能喝得起红酒 但不一定买得起开瓶器
现如今,爱喝红酒的人越来越多,但开酒瓶确实很麻烦。众所周知,红酒多用橡木塞密封,传统的开瓶器、海马刀用起来很费劲,而且,开瓶后一次喝不完,保存后再喝由于氧化,口感就不好了,怎么办呢?
Coravin智能取酒器
今年CES出现的这款Coravin智能取酒器就是为这群讲究的人设计,在整个取酒阶段,它能保证瓶中的酒不与氧气接触,倒完还能完全密封。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倒酒时,装置往酒瓶中灌入惰性气体氩气,酒随着导管流出;倒酒结束后直立瓶身,释放出多余气压,瓶内仍是充满氩气,整个过程没有接触氧气。另外,Coravin智能取酒器还可自动将针孔封闭起来,防止氧气进入,这样葡萄酒能保存几个月。
至于说它的价格,也达到了土豪级别,999美元(约合人民币6481元),和iPhone X一个价,你会买哪个呢?
2用手环就能防性侵 这波脑洞也是服气【女人篇】
用手环防性侵 这脑洞也是服了
一说到智能手环,我们总觉得它是和运动有关系,比如说计步、计算卡路里等,曾风光一时,备受追捧,现在貌似不那么火了。但是在CES,有这么一款手环,它的功能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Invi手环
Invi手环外观上和普通的装饰手链并无差别,但这个手环是专为女性“自卫”设计的,里面可藏着“生化武器”!手环的银扣处有一个隐藏的臭味机关,当遇到袭击者时,佩戴者解开手环,就会散发出“秘制恶臭”,让袭击者“闻风丧胆”,佩戴者就可借机逃跑了……
借助科技的力量保障女性的安全是好事,但还是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它会不会被广大女性接受?比如说这个手环,用气味赶跑袭击者,如何保证自己不先被熏倒呢?70美元(约合人民币450元)的售价,我还是买防狼喷雾算了……
肌肤怎么样 照照就知道
试想生活在一个没有镜子的世界是怎样的?众所周知,女人对于自己的外表非常在意,照镜子更是家常便饭。调查显示,女人每年平均花在镜子前的时间为120小时。
HiMirror智能镜子
今年CES,有不少厂家在镜子上做文章。比如说这个HiMirror智能镜子,它自带LED灯和摄像头,通过拍摄脸部照片分析用户的肌肤问题,可自动检测人脸上的黑斑、红斑、皱纹、细纹、黑眼圈等。除此之外,HiMirror内置亚马逊Alexa,可作为语音助手使用。
其实,用摄像头来测试皮肤状况并非新鲜事,比如说前段时间美图发布的AI测肤技术,通过一张面部照片诊断皮肤问题。随着算法的不断成熟,未来不论是这样的智能镜子还是能够检测肌肤的App,一定会更加火爆。但是,发现问题是一方面,解决问题是更重要的一步,也希望未来有黑科技可以从根源是解决我们的肌肤问题。
这个跨界厉害了 欧莱雅搞起智能穿戴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护肤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课。众所周知,紫外线是皮肤的一大杀手,今年CES,法国著名化妆品公司欧莱雅(L'Oreal)为我们展示了一款UV检测器,它只有指甲壳大小,非常袖珍。
欧莱雅UV检测器
这款UV检测器是通过NFC连接的,可以显示紫外线指数、气温、你在阳光下暴露多久等信息,与App连接后可以同步数据并打分,方便用户了解自己的皮肤情况。用户可将其贴在指甲盖上、甚至挂在眼镜上。工作人员透露,这款UV检测器将于今年夏天问世,售价不会超过50美元(约合人民币325元)。
在这个用手机就能查看紫外线指数的时代,它的出现或许就不是那么吸引人了,你怎么看?
3专为老人设计的腰带 看到功能我想笑【老人篇】
人一上了年纪,各种各样的身体问题接踵而至,老人腿脚不方便,一不小心就可能摔跤,这后果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今年CES,我们看到了两个厂商都在老人摔倒这件事上做文章。一个是智能鞋,一个是智能气垫。
这双鞋虽然智能 但不一定有人穿
智能鞋和老人摔倒有什么关系?难道穿上后老人就不会摔倒了?当然不是啦,要真有这样的鞋就是黑魔法了。这双E-Vone智能鞋外观和普通鞋并无差别,它的作用呢就是在老人摔倒后将其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发给紧急联系人。
E-Vone智能鞋
E-Vone智能鞋鞋底内置一系列传感器,包括GPS、加速计、陀螺仪和压力系统。人穿上鞋后感应器自动激活,检测到老人摔倒后告知联系人。E-Vone智能鞋有多种款式,价格在100美元-150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649元-973元),还需要每月20元(折合人民币130元)开通警报服务。
在笔者看来,这种智能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用性还是会大打折扣,老人一年能摔几次?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就算摔倒了等家人赶过去是不是太晚了?
跤你随便摔 摔疼屁股算我输
CES上脑洞大的厂商有很多,比如说下面这个来自法国的参展商,为了减轻老人摔倒受到的伤害,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腰带气囊保护屁股和胯。
Hip'Air腰带气囊
Hip'Air腰带气囊内置多重传感器,据说当监测到人要跌倒时,可以在0.2秒内打开左右两边的气囊,从而进行缓冲,能够减少90%的伤害。
Hip'Air的研发时间长达10年,售价600欧元(约合人民币4674元)。先不说价格问题,单想想它的实用性,有多少老人会天天把它绑在腰间呢?
智能睡衣亮相 实时监测身体数据
除了对于老人摔跤的关注,一家来自日本的科技公司想通过给衣服注入智能元素,关爱老年痴呆患者。
Xenoma智能睡衣
这款智能睡衣乍一看像是钢铁侠的外套,上衣布满了一条条线路,用来监测用户的移动数据这样护理人员就知道病人什么时间在移动。胸前还有一个小盒子,主要是用来放电池、加速计、陀螺仪和蓝牙装置的,充满电能用8小时。
随着智能穿戴的兴起,这两年智能衣物也不断涌现,无非就是能监测身体数据或者给设备充电。但是,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做到让智能衣像普通衣服那样款式多样、穿着舒适,而且价格过高,噱头大于实用。我倒觉得,智能衣的突破还得取决于新材料,啥时候整个不会脏、不会臭的智能衣一定会有很大市场。
4索尼狗孩子都想要 但目测你买不起【孩子篇】
索尼机器狗回归 但目测你买不起
索尼在CES展示了一款名叫“Sony Aibo”的机器狗,这个机器狗可谓大有来头,Aibo诞生于1999年,经过几次迭代后由于业绩不佳最终停产。2017年11月,索尼在日本发布了新Aibo,也就是在CES亮相的这款机器狗。
索尼Aibo机器狗
新一代的Aibo不仅造型更加可爱,而且具备了更强的学习和交流能力,它的眼睛是两个萌萌的OLED显示屏,鼻子内装有摄像头,它的后背、前方与头顶都有着感应装置,能够感受到主人的抚摸指令,还可以听得懂各种英文指令。Aibo的屁股位置还装有一个摄像头,用来自动回充,就像扫地机器人那样。
其实,Aibo还是一个有“情感”的机器狗,可学习怎样使主人快乐,逐渐适应并习惯更广泛的环境。不过,Aibo价格不菲,19.8万日元(约合1.15万元人民币)的售价估计会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吧?
治愈系机器人 让孩子看到希望
科技展会上机器人可谓争奇斗艳,但在这琳琅满目的机器人中,有这样一款机器人被誉为“最治愈”的机器人。这是一款鸭子造型的机器人,但它的设计初衷却让人佩服——专门为对抗癌症的小朋友设计。
Aflac机器鸭
这款机器鸭分别在脸部、背部和翅膀下装有5个触摸传感器,通过触摸,机器鸭可以发出叫声或者做出亲昵的举动。除此之外,机器鸭配有不同的表情贴片,孩子可根据自己的心情把不同的表情贴在机器鸭胸前,它就会做出相应的举动。
另外,机器鸭胸部传感器中还包含一个化疗PICC线附件,孩子可以像自己接受化疗一样给机器鸭化疗。对于面对病魔的孩子来说,机器鸭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一种分担。
每只鸭子花费大约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01元),但是Aflac公司表示目前不会售卖,而是会免费将这些机器人捐赠给全国的癌症儿童。
AR智能牙刷 让孩子爱上刷牙
孩子不喜欢刷牙是一件让父母头疼的事情,毕竟牙齿健康要从小抓起,如何能让孩子爱上刷牙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呢?CES上有这样一款儿童牙刷,加入了时下火热的AR技术,边玩游戏边刷牙。
Magik智能牙刷
Magik智能牙刷需要配合App使用,通过AR技术,使孩子置身于虚拟的游戏场景中,而游戏的目的就是通过刷牙发射炮弹,消灭那些正在侵蚀牙齿的蛀虫。可以看出,无论是牙刷的设计还是App的设计都很讨孩子喜欢。
另外,为了防止孩子刷牙过度,该游戏每天最多玩3次,孩子刷牙的时间、时长这些数据会被记录并同步发送给父母。
售价方面不会超过30美元(约合人民币195元),但毕竟牙刷是易耗品,三个月一换,要是能像电动牙刷一样只换刷头就好了。
写在最后:不难看出,凡是加上“智能”二字的产品,价格往往翻几番,而且有些真的是为了智能而智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痛点。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还是鼓励创新的,现在看来很成熟的产品也并非一蹴而就,期待未来有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产品改善我们的生活。
不知道给大家盘点的这些奇葩产品中有你看好的么?
alps战队成员介绍?
1、Zdz
姓名:朱德彰
位置:上单
国籍:中国
生日:2001.12.03
常用英雄:船长、剑魔、吸血鬼

2、Xiaohao
姓名:彭浩
位置:打野
国籍:中国
生日:2002.07.19
常用英雄:盲僧、巨魔、男枪

3、Forge
姓名:邓杰
位置:中单
国籍:中国
生日:2000.09.01
常用英雄:塞拉斯、刀妹、妖姬

4、Harder
姓名:周世灏
位置:中单
国籍:中国
生日:暂无
常用英雄:沙漠皇帝、仙灵女巫、破败之王、离群之刺

5、Betty
姓名:卢禹宏
位置:下路
国籍:中国
生日:2000.01.16
常用英雄:维鲁斯、赏金猎人、赛娜、霞

6、Qiuqiu
姓名:张明
位置:辅助
国籍:中国
生日:1998.04.17
常用英雄:布隆、泰坦、锤石

战队赛程
6月11日(周六):AL vs RL
阵容:上单-朱德彰、打野-彭浩、中单-邓杰、下路-卢禹宏、辅助-张明
6月15日(周三):LNG vs AL
阵容:上单-朱德彰、打野-彭浩、中单-邓杰、下路-卢禹宏、辅助-张明
6月19日(周日):AL vs BLG
6月23日(周四):AL vs LGD
6月26日(周日):IG vs AL
7月1日(周五):AL vs V5
7月5日(周二):WBG vs AL
7月9日(周六):AL vs UP
7月14日(周四):AL vs TT
7月18日(周一):WE vs AL
7月21日(周四):FPX vs AL
7月27日(周三):OMG vs AL
8月1日(周一):AL vs RNG
8月7日(周日):JD vs AL
8月10日(周三):EDG vs AL
8月13日(周六):AL vs TES
刀塔2的Aster在WESG仅仅取得2场胜利?
很荣幸看到题主的问题!
个人认为Aster人员阵容是没有问题的,Aster的问题不是在人员配置上,而是在队内氛围和职业态度上。
Aster在组队之初,其人员配置几乎被圈内所有人看好,上个赛季Sylar上个赛季在VG.T的表现绝对是大腿级别,所以才能让B神心甘情愿的掏出四百万买断,而天赋强大的三号位XXS和四号位BBK也是拒绝了众多的诱惑而来到Aster,而芬队在五号位的位置上经验老道,唯一的不定因素就是中单了,中单到底是Mushi或者lover还要看后续B神的抉择了。
人员配置可谓是与VG和LGD不相上下,而这么强大的配置在赛场上却一再遭遇滑铁卢,而后续也爆出各种问题,诸如对内的训练不积极,据传是对内成员表示自己能力足够,拒绝天梯和训练加大强度,B神制定训练计划实施遭遇阻力,而这支靠B神人情组成的队伍,队内成员散漫也逐渐失去对Dota探索前进的动力,失去了斗志,可以说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而在ESL One卡托维兹失利后面对国外豪强的血虐后,我相信Aster的队员们已经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也相信B神也会为茶队做出调整,不管是对内的氛围还是散漫的人心,这一次WESG表现也在预料之中,毕竟人员不是最强配置(WESG只能同国籍参加,Mushi不是中国人)。
距离Ti已经只有五个月,重新调整人员配置也需要一个新的磨合期,并不一定就能组成更强的队伍,还不如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王道,我们也希望B神的Aster调整能让Aster的对内氛围和态度对胜利的渴望,能在下一个Major或者Minor看到Aster的精彩表现!
imp是中国国籍吗?
imp不是中国国籍,而是韩国国籍。
具晟彬,男,游戏ID:IMP,1995年6月7日出生于韩国,韩国《英雄联盟》电子竞技职业选手,2014年11月28日由SSW战队转入LGD战队。
2019赛季JDG战队ADC选手。现任网络主播。具晟彬于2012年开始参加职业比赛,在2013年OGN春季赛中获得冠军,2014赛季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上获得冠军。在2015年LPL夏季赛取得冠军。
LPL现在有几支全华班战队?
有关现役全华班的情况,已经有不少答主介绍的相当清楚了,这里也不再赘述。但阿茶我想从LPL历史以来的全华班情况,来聊一聊大家对于全华班的情结。
最早的全华班——S2冠军其实如果真的追根溯源,首支在S世界赛上拿下冠军荣誉的正是一支全华班战队,那就是S2的冠军队伍TPA,也就是台北暗杀星。
当然,从赛区感情上来说,隶属于LMS赛区的TPA在大陆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力,国内观众真正对于全华班这个词、这个概念产生感情和共鸣,还是要等到S4世界赛,全华班OMG零封了韩国队伍白盾,极大地鼓舞了国内粉丝的信心和荣誉感。
要知道由于S3总决赛和其后全明星的惨败,中国不少粉丝都产生了恐韩症。而在S4结束后,OMG宣布引入Uzi打造最强全华班,也是给很多国内粉丝打入了一剂强心针。
如果继续按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LPL赛区很有会有更多的队伍朝全华班的方向发展。毕竟顶着这三个字的队伍只要成绩不是太差,都能收获大量的粉丝,要是再打出一两次高光,甚至有可能直接被粉丝捧上神坛。
但其后发生的两件事,彻底改变了全华班在国内的地位。
OMG的陨落和韩援入华S4世界赛结束以后,LPL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OMG从SHR引入Uzi,取代原先一直被认为是队内短板的良小伞,成为首发ADC。这一消息直接让国内的撸圈沸腾,不少粉丝认为银河战舰版的OMG将成为S5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第二件是S4最强的两支队伍:三星双子队直接解散,十名选手全部被LPL队伍引入。连带着有许多优秀的韩国选手也选择加盟中国队伍,大家非常熟悉的IG中单rookie就是在这一阶段进入IG的。
而这两件大事,直接摧毁了全华班在国内的粉丝基础。
首先就是OMG在S5赛季队内不和,直接导致队伍在夏季赛成绩稀烂,失去了晋级S5世界赛的资格,还造成了非常大的舆论风波;
其次韩援几乎主导了接下来两年LPL的队伍格局,想要出成绩,就必须买强力韩援,一直坚持全华班的OMG连一次S赛都没进过,反而越打越烂,全华班在观众心中的印象更加差劲。
沦为噱头的全华班虽然S7的时候,全华班组建的RNG杀进了S赛四强,但由于S5S6两个赛季的铺垫,观众和粉丝对于全华班这个概念已经不感冒了。
特别是在S8世界赛上,IG夺冠以后,大家发现与国籍相比,选手自己的职业素养、赛训态度和实力其实更重要。不管是MSI还是S赛,这本来就是一个以俱乐部为单位参加的世界性赛事,而非国籍,强行要求全华班在大部分粉丝看来已经变成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所以现在虽然LPL也有很多全华班,但基本上都是因为年轻选手的大量井喷造成的原因,真正以全华班为核心卖点大肆炒作的队伍已经很少了,包括粉丝在内也并不买账。
所以对于大部分粉丝来说,全华班,可能更多是心里存在的一个美好期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