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冲锋还能玩吗,大肚匣子是什么枪?
大肚匣子,是20发可拆弹匣的驳壳枪速射型,1927年西班牙抢先制造,原版毛瑟公司1932年正式推出。
毛瑟C96手枪原本是半自动,只有上装子弹的型号,在欧洲不受待见,德国本身也没有怎么装备,但因为特殊原因得到了中国的青睐。
固定弹匣的半自动毛瑟:
1919~1929年,中国因为内战被欧美各国军事禁运,步枪机枪火炮都是禁止,一些流氓国家私下出口武器,比如倭国的三八式步枪,意大利将退役的一战武器粉刷出口西南广西等地。
中央军精锐的手枪队训练:
没有渠道的军阀只能进口不在限制名单上的手枪,C96因为是半自动,威力比普通手枪大,射击速度快,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步兵火力输出的孱弱,所以,驳壳枪非常流行,西北军甚至编制手枪旅。
加装快慢机,有连发功能的驳壳枪装上枪套的有效射程能达150米以上,能算是冲锋枪。所以大肚匣子是当时中国非常具备威力的步兵武器。西北军士兵持加枪套的毛瑟:
红军的驳壳枪:
保守估计,西班牙德国及中国仿造实际有超过100万支驳壳枪,总量的一半以上都在中国。
项羽大翅膀值得换吗?
值得,因为这款皮肤经过改版之后,可以说是得到质的飞跃,开场动画比最初版本提升不止一个档次,皮肤特效也很棒,尤其是身后的大翅膀,很有天使的样子,游戏中技能特效也非常霸气,1技能向前冲锋会有白色光效,2技能和大招是这款皮肤的亮点,所以这款皮肤很值得兑换。
你知道哪些冷知识?
1、ATM机取钱时发出的“呼呼”数钱声其实是假的。
2、人在打电话时,无论递给他什么东西都会接。
3、一颗脱落的乳牙放在雪碧里一周便不翼而飞。
4、双手十指交叉在一起,左手大拇指在右手大拇指上的人情商高于智商,右手大拇指在左手大拇指上的人智商高于情商。
5、兔子在上坡时的速度快于下坡时的速度。
6、蚊子叮了喝醉酒的人,也不会被醉倒。
7、结巴的人跟着旋律唱歌或其他人一起朗读就不会结巴了。
8、人的头发寿命不等,一般男性2∽4年,女性3∽6年,最长可达7年。
9、我们盯着一个字看久了,就突然觉得不认识了。
10、研究表明,经常挨骂遭训的孩子长不高,有一种矮小叫精神剥夺性矮小。同理,经常体罚挨打的孩子也是如此。
11、中华牙膏是外国品牌,黑人牙膏是中国品牌。
12、蓝天中漂浮的朵朵白云看起来轻飘飘的,实则不然,一朵典型的积云重达500吨,相当于100头大象体重。
13、压轴是倒数第二个,压台才是最后一个。
14、照镜子时间长了,你会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变陌生了。
15、人类大腿骨的强度超过混凝土。
16、研究表明智商越高的人睡觉更容易做梦。
17、数钱可以缓解生理或心理上的疼痛感。
18、蟑螂生命力很强,头与身子分离后还可继续存活好几个星期。
19、咬人的蚊子都是雌性的,会叫的知了都是雄性的。
20、天津除了狗不理包子,还有猫不闻饺子。
21、花生虽然打着坚果的旗号,其实他不属于坚果,而是豆科植物。
22、人在看向高处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张嘴,这是因为抬头时颈部皮肤会出现紧绷感,身体更会通过张嘴的方式减轻这种感觉。
23、竹子是草而不是树,竹子是单子叶植物,而树一般是双子叶植物。
24、像指纹一样,每个人的舌纹也都不一样。
25、口红大多含有鱼鳞,它可为你漂亮的唇色起很大作用。
26、七个孔的藕是糯的,九个孔的藕是脆的。炖煮藕时我们选七孔的,炒菜选九孔的。
27、抽水马桶开盖冲水比不开盖冲水效果更好。
28、蜗牛是雌雄同体的,如果它找不到另一半,它能自给自足。
29、天冷时,出门前用食指把鼻子来回蹭几下,不容易感冒。
30、高跟鞋最初为男人发明的,意大利人发明高跟鞋不是为了女性,而是为了方便男士骑马,好让鞋抵着马镫,对骑马者形成保护。
31、人的鼻孔三个小时左右替换呼吸一次。
32、为了保证无菌,罐装的八宝粥都是先在罐内放好洗净的食材再高温蒸煮而成。
33、蜜蜂一生只有一个倒刺,并与复杂的内脏连接,当它扎完人飞走时,内脏也会被拔出来。因此,蜜蜂蜇人后自己会死掉的。
34、古人读书摇头晃脑是为了预防颈椎病。
35、我们想问题时会不自觉地抓脑袋,问题常常会迎刃而解,抓头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思考。
36、皱眉20万次,眉心或额头就会出现一道皱纹。
37、古埃及时期人们用鸽子粪便来染金色头发。
38、海豚可以一边游动一边睡觉。
39、巧克力富含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能对牙齿起保护作用。
40、橘子类的水果都是母的比较好吃,而公的不如母的,母的就是屁股那里是圈而不是点。
冷知识可以启迪思维,引发强烈的求知欲,知识虽冷有用就行!以上40条冷知识欢迎补充、留言、点评!喜欢的请点赞、收藏、转发!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请问在兵器格斗或徒手格斗时一些高手叫喊?
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点意思,的确是有这样的情况,不光是生死格斗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俩小屁孩打架也会是这样,手脚动,嘴里也不闲着,哇哇大叫,有时边哭边叫边拳打脚踢。为什么会这样?一是给自己壮胆,二是震慑一下对手,一般情况下还需要眼睛的配合,怒目圆睁,显得恐怖一些效果更好。其实,这些表现都是人类原始的本能,不需要训练,人人具备,并且不光是人,所有动物都是如此。我们在《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这些科普片中也都有这样的展示,动物之间都会在打仗前相互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示出愤怒,不屈服,用恐吓吓退对手,实在不好使了就开打,没有一个笑眯眯见面就打的,这是自然界里最原始的传承。那么,真的有用吗?
有作用的,两人格斗拼杀是关乎生死的,而且是必须有一个要死,谁都不想做失败者,自然会全力一搏,此时精神很重要,练武之人讲究精气神,而这种精气神也就是一种士气,格斗中发出叫声能够使提振自己的士气,这种叫声其实就是把一些愤怒集中迸发出来,让自己处于兴奋状态,人一旦兴奋就会有干劲,也会集中精力,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格斗中的大叫也会干扰对方集中精力,特别是拼刺刀的情况下,叫声结合假动作能够很好的干扰对方的精力,扰乱对手的判断力。想想看,面对一个嗷嗷乱叫,手舞足蹈的对手你烦不烦,一旦你分神了,他就给你来个突刺,结果,挂了。所以,这样的叫声还是有作用的。
现在的这样的大喊大叫和过去比有了变化,在古代时通常都很流行,两军对垒,相互挑逗,《三国演义》中,三国时蜀国大将张飞张将军率领手下在当阳桥就曾发生了利用大喊大叫的战术吓退曹操的大军,据说把操军大将夏侯杰吓的肝胆俱裂,吓的曹军争相逃命,相互践踏,死伤无数。虽然这是演义的手法,水分比较大,但也说明古代作战时这种吹牛皮的战术是有作用的。这样的战术在古代的确曾广泛流行,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是一种,只不过诸葛亮斯文,把大喊大叫变成了流行歌曲的形式唱了出来。当然这些演义故事无从考证,但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从上面我们也看出来,这种叫喊声能够使自己兴奋,精神饱满,也能够对对手产生震慑作用,向对手传递出王者的风范,从气势上压倒对手。战场上的呐喊声有相互鼓励,驱除恐惧,提振气势,形成威慑力的作用,特别是集群冲锋时,更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震慑力,这样的前赴后继的冲锋在一战,二战中曾广泛的使用。由此也看出,这种呐喊声是有传承历史和人类本能的发挥。是人类面对困难拼死一搏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对胜利充满信心的一种强者的展示。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看法,欢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恶贯满盈的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是如何灭亡的?
关东军是日本陆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主要是用来防卫苏联。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被击毙八万三千人,被俘五十九万四千人,关东军覆灭。战后,余下的关东军官兵作为俘虏被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苏军与关东军的最后一仗,也是最为惨烈的一仗,当属苏军夺取日军虎头要塞一仗。从这一仗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是如何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灰飞烟灭的。
一 东方的马奇诺防线---关东军的虎头要塞虎头是一个边陲小镇,坐落在完达山的余脉——虎头山上,面临乌苏里江,与俄罗斯联邦的伊曼市隔江相望。1933 年,日本关东军侵占虎头后,为了防备苏联,即在这里驻扎重兵,并着手秘密修建地下要塞。他们认为,“虎头恰似正对着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乌苏里斯克咽喉的匕首,又像直插苏联滨海边疆区心脏部位的长矛枪尖。”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日本关东军的天机——这里是有朝一日进攻苏联的桥头堡。
虎头的地形如一只凶猛的卧虎。高昂的虎头,隔江雄视着苏联的伊曼市、伊曼铁道桥、西伯利亚铁路及萨里斯基军事区。进可切断苏联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退可支援绥芬河、东宁的日军主力向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进攻,阻止从伯力南下增援的苏军。
虎头要塞大大小小共有十余处,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起初,日军以中猛虎山为中心修建地下工事,由山底向东西猛虎山延伸,长达 8 公里,之后又延伸到虎北山和虎啸山,形成了巨大的地下隧道网络。隧道宽、高约 3~4 米,用 3 米厚的钢筋水泥浇铸。地下工事包括指挥所、通讯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粮库、弹药库、发电所等,有竖井直通山顶观测所和出入口、通风口、枪眼、炮眼、反击口等几十条横竖通道,像蜘蛛网一样在山底下向各处延伸。工事上面自然植被茂密,不见一点儿人工痕迹。要塞外围,筑有野战工事和飞机场。正是由于虎头要塞的分布范围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日本关东军将其吹嘘为永久要塞,是“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二 被秘密处死的中国劳工1945 年 8 月,虎头要塞由日本关东军虎头国境守备队的 1387 名士兵防守,配备有40厘米口径榴弹炮1门和各种远射程炮。虎头要塞修建费时 6 年(1934 年至1939年),征用劳工十余万,大部分是日军从中国关内及东北骗招和抓来的劳工,也有部分中国军队的被俘官兵。残酷的劳役,非人的待遇,加上食物缺乏及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大批劳工被折磨至死或被枪杀。由于当时修筑虎头要塞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而且日本关东军为保守军事秘密,处死中国劳工也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劳工死亡的准确数字已难于统计。
虎头要塞修建完工后,日本关东军谎称举行庆祝竣工宴会,将劳工和被俘人员集中到猛虎山西麓(猛虎谷)的洼地里。其中,有的被俘军官识破了这一诡计想逃,却被抓回,并强行赶到洼地。宴会进行到高潮时,机关枪突然从山顶一齐向洼地扫射过来。宴会在机枪的火舌中顿时化作血腥的屠场,尸体叠压,血流成河。
三 苏军向虎头要塞发起攻击1945年8月6日,位于虎头西南方乌苏里江畔的新桥国境监视哨被苏联红军挺进队突然包围。日本守备队立即下达了战备令。8月8日11时58分,苏联萨里斯基军事区的重炮(15 厘米口径榴弹炮)打出了第一发炮弹,击中完达车站背后的仓库,引起连锁性爆炸。巨响震撼了整个虎头镇,烟尘弥漫,一片昏黑。
8月9日1时5分,集结于苏联伊曼附近的16门20厘米口径的苏军重型榴弹炮,一齐向虎头的日本关东军阵地开火。苏联第 57 边防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乘坐汽艇和小船,强渡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对日军的所有哨所进行袭击,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消灭日本关东军 260 名,占领了日军的江边哨所,控制了边境线。日军进行了还击。
炮兵第一中队 4 小队用 40 厘米口径大炮打响了射向苏联境内军事目标的第一炮,共发射11发炮弹。苏联边防军占领了日军的所有江边哨所后,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滂沱大雨,雨水淹没了道路,乌苏里江支流松阿察河水暴涨出槽,但苏军仍按原先的作战计划,兵分三路强渡乌苏里江:一路在距虎林县城东南 60 公里的倒木沟、东林子一带横渡松阿察河;一路在距虎头北面约30 公里的小木河、阿布沁河口一带横渡乌苏里江;一路直插虎头西南的黄泥河、月牙泡一带,切断虎头通往虎林的交通线,形成对虎头要塞的南北两翼策应态势。
四 关东军的拼死反抗当日晚6时30分,苏军的炮火再次猛烈袭击,对日军地面军事目标展开摧毁性打击。这是苏军渡江前清扫障碍的炮击。苏军的突然袭击,给日军造成巨大损失,虎头要塞地域的道路、地面工事、营房、通讯设施、铁路和车站均遭到严重破坏,使日军的警戒部队和司令部中断联系。由于守备队长西胁武大佐去掖河(今宁安市)的日本第五军部开会未归,守备队炮兵队队长大木正大尉代行其指挥权。大木正下令,人员和大炮等装备进入要塞。直到8月10日天色微明,日军才进入预定阵地和地下工事。
8 月 10 日凌晨,伊曼方向的苏军炮兵又突然对虎头要塞地域先进行了 15分钟的急袭射 ,再行 等速射。接着,苏空军的 49 架伊尔-4 轰炸机在 50 架歼击机的掩护下,对虎头要塞地域的工事连续轰炸了两个小时,并强击了日军炮兵队。7 时左右,苏军在对岸重炮火力的掩护下,乘汽艇于虎头日军前哨阵地强行登陆。日军则集中了各种火力进行狙击。由于苏军的炮火掩护力强,先头部队成功登陆。这时,苏军35集团军1085团夺取东江边码头的战斗也打响了。11 时左右,从月牙泡、黄泥河方面迂回的苏军也进入日军虎啸山阵地前沿的飞机场附近,并很快攻占虎啸山麓。与此同时,一部分苏军向石切山和小临江台展开进攻。
18 时许,苏军以坦克开路,指挥陆军从三个方向发起第一次总攻。日军的虎头要塞处于兵临城下的严重态势,地下要塞的多处混凝土掩体在飞机轰炸和重炮袭击下出现严重崩裂。但是,近1400 名日军守备队员进行了疯狂的反击。
日军的火力装备较强。如猛虎山主阵地就有 40 厘米大口径火炮 1门、16厘米口径加农炮6门,加上野炮、速射炮、曲射炮、迫击炮,共计 24 门。特别是40厘米口径的大炮,威力巨大。据日军幸存者回忆,这门大炮发射时,阵地被震得天摇地动、耳膜欲穿,炮塔前的遮蔽林被削去一片,旋风将大树连根拔起,旋上天空。整个阵地烟尘弥漫,一切都被浓黑色裹了起来。在其他阵地上,日军也动用了所有的武器、人力向苏军反击,令强大的苏军在虎头要塞前数日止步不前。日军不仅正面同苏军较量,夜间还组织夜袭队,偷袭苏军营地,不惜一切代价地与苏军死拼,给苏军造成很大伤亡。当年虎头镇的居民、至今仍然健在的姜老说,他逃难时,躲在虎西山西面飞机场旁边的草甸子里,目睹了苏军在日军的阵地前一片片倒下。
五 由于电台被销毁,关东军并不知道日本已经投降8 月 10 日,苏军进攻虎西山的日军阵地。开始,苏军勇猛地向上冲锋,日军躲在山上的工事里向苏军还击。苏军虽然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但最终还是冲上了高地,并在高地上插上了红旗。可是转眼间,日军就从工事里冲了出来,疯狂地向苏军杀过去。苏军顿时倒下一片,余下的退下山去,红旗也被鬼子拔下去了。在苏日军力明显失衡的情况下,战地司令官大木正竟下令炸毁无线电。他在军官们面前叫嚷,在险恶的时候,要全员玉碎。他还命令部队在多处隧道安放了 50 公斤重的炸药包,一旦战斗无望,就引爆自毁,决心与苏军死战到底。
1945年8月19日这天,是虎头要塞日本国境守备队最悲惨的日子。前一天,即8月18日,苏军向日军守备队发出最后通牒,要日军按照天皇的诏书无条件投降。但日军由于销毁了无线电台,不晓得日本已宣布投降,仍坚持顽抗,还杀害了劝降的苏军信使。
于是,第二天,即 8 月19 日,苏军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早晨,苏军一举占领了东猛虎山顶,并在那里设置了前进观测哨,然后动用了所有可以投入作战的各种火炮,对猛虎山日军阵地进行无休止的轰击。爆炸声连成一片,巨大的块状物和片状物在烟尘中被抛向高空,日军地下要塞各处的混凝土掩体在猛烈的震动中出现严重的崩裂,伴随着崩裂发出了可怕的、巨大的声响。
上午 11 时,苏军载有“卡秋莎”迫击炮的战车开进猛虎山,对日军的猛虎谷炮塔猛烈炮击,几乎炮炮击中目标。日军炮塔倒塌崩裂,尘土飞扬,烟雾弥漫,遮天蔽日。因为日军的炮弹已经打光,只能用“发射炸药”的办法还击苏军。苏军攻占猛虎山 要塞日军被全歼傍晚时分,几十辆苏军野战重炮车队从虎头镇边的树林子边缘向日军的主阵地靠去。激战一天,苏军攻占了日军守备队本部,驻守中猛虎山、东猛虎山阵地的日军守备队步兵1 中队、步兵队本部、步兵炮中队、炮兵队本部全部被歼。
六 虎头要塞的日军被全部肃清虎头要塞各制高点均被苏军占领。残余日军无力反击,惊慌地钻进地下要塞顽抗。当时,在猛虎山要塞区后方的虎啸山还有由津久井准尉带领的五十余名日军幸存者。由于他们与主阵地失去了联系,所以对主阵地猛虎山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们三四天未见到苏军的踪影,向大虎啸山派出的侦察兵也未发现苏军的踪影,便欢呼雀跃,认为战争结束了,从尚未被炮火摧毁的地下要塞里爬了出来。有人提出,虎头要塞已经不行了,是否应当考虑机动作战。津久井准尉极力反对:“不行!没有得到猛虎山或后方上级机关的通报,不能采取任意行动。我们必须死守虎头。”于是,他们将一门受损的速射炮搬进地下要塞修复。8 月 23 日,他们突然发现山腰处有苏军卡车运行,又看到、听到猛虎山各处腾起的爆炸烟尘和接连不断的爆炸声。
8 月 24 日,他们又发现苏军的迫击炮阵地,便将修好的速射炮推出要塞,运抵平顶山缘,利用傍晚暮色的掩护,对苏军迫击炮阵地连发三炮。由于炮对镜损坏,他们未击中目标。但是,他们重新点燃的战火再也无法熄灭了。他们的炮声刚停,苏军的迫击炮弹就雨点儿般向他们飞来,步兵也随之对他们实施包围,吓得他们立即退缩到要塞里。8 月 26 日拂晓,龟缩在地下要塞里的 50 余名日军官兵突然得到岗哨报告:“敌人来了!”7 时,岗哨报告:“虎西山下的苏军步兵部队开始大规模移动。”接着有人报告,苏军的重炮和野战重炮从虎头镇方向开来。
8 时,他们又发现苏军在虎啸山周围地带布置了阵地,配备有重迫击炮 20 门、20 厘米口径榴弹炮 4 门、15厘米口径榴弹炮 6 门,1000 余名步兵呈密集队形散开。这 50 余名日军官兵感到死亡即将临头。9 时,惊恐中的日军迎来了苏军炮火的猛烈轰击,重炮弹一颗接一颗地在他们的阵地上爆炸,大地如地震般震荡。苏军的炮击持续 20 分钟,突然停止后,步兵开始行动。激烈的枪声不绝于耳,日军从要塞里冲出来进行垂死抵抗,把手榴弹向苏军投去。然而,苏军攻击得更加勇猛。突然,侧翼又冲出一支日军。原来,另外的要塞洞里也有活着的日军,也不顾死活地朝苏联士兵冲过来。手榴弹爆炸声、机关枪扫射声交织在一起,双方展开殊死搏斗……
1945年8月26日下午3时30分,在日本投降11天后,虎头日军守备队仅剩的 53 名官兵被苏军活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场帷幕终于在虎头落下,这次战斗比二战结束的时间拖后了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