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饭股神,房子真的是抗通胀的好东西吗?
很明显美国在2020年加快了印钞步伐,去年M2的供应量攀升到了19.18万亿美元,一年货币增发了3.77万亿美元,是近20年来美国发行货币量最多的一年。不仅如此,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公布了一项总计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其名曰是帮助的美国人提供经济救济,但本质上就是面向世界大放水。
2021年,保守估计美国的放水量会超过2万亿美元,大放水的直接后果是货币贬值。还有很多专家分析得出,美国大放水会导致全世界通货膨胀。
2万亿美元什么个概念,相对全球75亿人口来说,人均资产被稀释了266美元。比如老张去年和外国人做生意,他赚了3000美元放入钱包,理伦上今年年底呢他已经亏了266美元,但对他有什么影响呢?他同样可以把3000美元换成其他货币来用,期间蒸发的他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国家做生意就不像老张那么简单了,多数国家根本不想吃亏;还有一些国家往往是对方还没有放大发招,他们就已经被吓得开电闸去了。凭空被抽去200多美元怎么行,就得想办法弄回来,怎么弄呢?你可以印钞,我们当然也可以印钞,你们印2万亿,我们发4万亿。于是拜登的一个计划直接引发了全球大放水,这样汹涌澎湃的大水巨浪涛天席卷全球铺开来,你说被淹得最惨的是哪一群人?
哪一个国家放水量多?伤得最深的正是那个国家的平民老百姓,他们钱包里的钱被一点一点地稀释,眼前的物价一天比一天的攀高,赚钱难、花钱快,陷入一个扛着200斤的沙包还要在上百里沼泽地里前行的困境中,苦不堪言。
而在这种大背景下,很多人说买房子可以抗通货膨胀?劝你省省心!
老张去年买了房子100万,今年房子上涨到150万,你敢说他赚了50万吗?这50万恰恰是多印出的货币泡沫,如果老张一直持有房子那么这个泡沫一直跟随着他,且越滚越大。如果老张把房子甩给了别人,那么遭殃,接盘的那个人同样背负着50万的泡沫。此时有人说老张跑赢通胀了?并没有!因为此时同样的房子150万他已经买不到了。
只是相对来说,老张在这轮游戏中输得并不是那么惨,但是你敢肯定你就是那个能甩泡沫的幸运老张吗?在经济规律中是泡沫终究是要爆破的,当社会里出现了成千上万个老张的时候,由谁来接盘这个又大又无边的泡沫呢?要明白此时大家都陷在泡沫里了还能怎么接?
最后就像日本当年一样,泡沫爆炸之后,别说房子能抗什么通胀,直接飞流直下三千尺,人人都输得精光,有的甚至赔上了性命。
所以在这种巨浪滔天的环境下,多数人是逃离不了被大水冲走的命运的,有些人会寻求一种信用极强的货币来对抗,但是能有这种意识的人少之又少,而且还不一定找得到这种货币。
房子和通胀有关系,但是并不大,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如果没有大的灾难和大型战争,不会出现以前的那种恶性通胀,因为现在的生产力完全可以在各方面达到人们的需求量,国家也不会随便增发货币,尽量避免通货膨胀,因为一旦发生通胀,后果会非常严重……
房子因为是特殊商品,单价比较高,基数比较小,不可能像衣服一样人人好几件,所以就出现了类似贵金属的增值现象,穷人一套没有,富人一人好几套。
现在回到房子和通胀的关系,现在的房子是可以抵御通胀的,但是随着房子越盖越多,这种抗通胀的能力会越来越弱,而且不光房子,只要是实物都能抗通胀……
怎么避免手中的货币贬值?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我需要慎重地提醒你:货币长期看来都是在贬值的,每年以8%的速度贬值。
如果你在银行里面拥有100万,没有任何人打理的情况下。你的100万元有99.9%可能,发生了通货膨胀,已经在悄悄地贬值,实际购买力不到50万。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资金流动性也越来越强。但是同等金额的资金购买力也逐渐减弱。
例如,十年前,1元钱可以购买3个馒头,8年钱0.5元能购买一个馒头,现在3元钱能买一个馒头。
钱越来越不值钱了,而且我们想要赚到钱也越来越难。
通货膨胀也越来越严剧,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通货膨胀,避免自己的钱贬值呢?
什么是通货膨胀?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呢?通货膨胀简单解释为造成物价上涨的一国货币贬值。
简单的理解就是2010年,5元钱可以买3斤苹果。而到了2022年,5元钱只能买半斤苹果。货币额度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货币的购买力却逐渐减弱。
人们现在确实是越来越有钱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随处可见。但是,十年前的百万富翁和现在的百万富翁,生活水平完全是不一样的。
十年前的百万富翁,可以依靠100万元的利息生活,但是现在的100万购买力太弱了。连大城市的一个厕所都买不了。
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呢?通货膨胀的发生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复苏,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通货膨胀的特点就是:经济加速、股票为王、债券次之、现金贬值、商品低迷。
通货膨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好的,但是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有危害的。
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赚钱的能力会有一定的平衡点,当我们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就会走下降趋势。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我们花钱的能力是不断提升的,到了老年的时候,身体越来越不好,我们也需要更多的钱维持我们现有的生活水平。
我们对于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赚钱能力是在下降的。农村的老年人没有任何保证,只能依靠儿女的养老金生活。
城市的老年人会好一点,有五险一金,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但是,一旦生病,自己根本是没有办法承担医疗费用的。
如何避免钱贬值呢?根据最新的数据表示,每年的现金贬值率大约在8%左右,根据每年的经济情况不同,会有一定的上下波动。
想让自己辛辛苦苦赚下来的钱,不贬值,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1.房子和车子的选择
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工作选择在那里买房子,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工作的话。那么,在一线城市买房子压力就会非常大,你奋斗一生,最后将自己所赚的钱全部买房子了。生活岂不是太过凄凉。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有降维思维。降维打击适合生活的任何方面,例如房产的购置。
可以在一线城市打拼,等赚到足够多的钱了。就会到乡下或者二三线小城市生活。
乡下的房子一般不会超过30万元,二三线小城市的房子也不会超过100万元。但是100万元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而言,连一个卫生间都买不到,更不要提买房子了。
换一种思维方式,同样能解决相同的问题。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减少自己钱贬值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北京、上海、深圳的年轻人都吵着说房价贵。但鹤岗的一套房子才4万元,很多年轻人一个月的工资都比4万多。
如果把在大城市打拼攒下来的钱,在鹤岗买一套房子,生活是不是会简单从容一点呢?
2.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的选择
很多人通过炒股票、炒基金,使自己的本金翻倍。避免了货币贬值。
但是更多时候,股票和基金是不稳定的,极少数的人是赚钱的,大多数人都是市场的韭菜。不仅没有抵御市场的风险,还导致自己的本金全部亏空掉。
理财高收益必然会伴随高风险,市场好的时候大家都会赚一点钱,但是市场不好的时候,你是否能挺住市场的寒冬期呢?
股票、基金不是看你能赚多少钱,而是看每时每刻你手里面是否有钱,可以开启下一轮的赌局。
投资需谨慎,理财需要慎重。
不断学习理财知识,提升自己,不求在股市上赚“大钱”,就希望赚一点小钱,维持生计就好。
3.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国债是最好的选择
不会伤害本金的三种理财方式就是:定额存款、大额存单、国债。
定额存款、大额存单、国债在不亏损本金的前提下,还会有一部分收益,所以可以抵御自己的钱贬值。
一般国有银行定期一年的银行利率是2.1%,定额存款2年的利率是2.6%,定额存款3年的利率是3.25%。大额存单的利率一般是3.5左右。国债是3.75%左右。
根据银行和地区的不同,利率会有一定的浮动。具体以当地银行为准。
4.适当的黄金储蓄
老百姓经常说:乱世存黄金。
黄金的市场价值是目前最稳定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黄金都代表尊贵。
黄金与钻石不同,黄金购买前后都是非常值钱的,但是钻石买的时候很值钱,但是想要卖就非常困难啦。
在资金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购买一些黄金,作为投资。
购买黄金需要注意,要在正规机构购买,千万不要贪图便宜就随意购买黄金。
黄金的种类非常多,可以买装饰品,首饰项链等等,可以平时戴,不喜欢卖掉。也可以买银行推出的金条,几年后可以回购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而且十分安全。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喜欢我的文章,就点点关注哟。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理财…等能养活一家四口吗?
用20万养活一家四口。时间倒退15年。是完全可以的。
可是不巧的是。现在是2020年。有一点小小的遗憾。
就目前的生活水平来看。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一个人每个月的开销至少800元甚至更高。
4个人一个月要3200元。一年四季,花钱的时候有多有少。平均3200元一月,一年下来需要38,400,按4万元算。一年也就是挣个20%就够了。
现在是牛市用20万买基金。拿个一两年赚个50%。是可行的。
但是熊市的时候只数是下跌的。大部分基金也会跟着指数一起下跌。这个时候要用20万的本金养活一家4口。就成问题了。
除非你是专业的投资者。既能做多,又能做空。而且对市场的判断还非常准确。这是有可能养活一家四口的。
如果你是新手。我还是建议你不要有这种想法。该上班的上班。理财是可以用一部分钱理财的。至少不应该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在股市里吧。毕竟自己的水平有限。
不过就今年目前的情况来看。把钱拿来买基金是对的。现在正处于牛市当中的一个回调阶段。后面的大方向是继续向上的。这一点毫无疑问。我自己也买了指数基金。我会一直拿着不动。仓位以前也发在空间里了,直到牛市结束,我才会考虑卖出。
支持的点个赞吧。
欢迎留言讨论。
今年最惨的企业是哪些?
2019年一大批中国著名的民营企业集团,从年初到年末接连爆发资金链断裂新闻,陷入彻骨寒冷的濒临破产重组的困境,包括海航集团、三胞集团、丰盛集团、盾安集团、精工集团、银亿集团、新光控股、乐视控股、暴风集团等等。
这些集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运用杠杆进行多元化并购,疯狂的产业并购把自家的资金链玩脱。海航集团、三胞集团、丰盛集团、盾安集团、精工集团、银亿集团、新光控股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乐视控股、暴风集团却是耳熟能详。
以暴风集团为例,CEO冯鑫当时提出了「DT大文娱」战略,依托4块屏幕(PC、VR、手机、TV)发力影视和体育,想将暴风从网络地址企业转型为互联网娱乐平台。2016年冯鑫为了弥补公司巨大的缺口开始用高杠杆激进操作,集团和光大作为劣后级投资人出资2亿和6000万来撬动52亿的产业并购基金,但最终以被收购标的的MPS破产而终结。最终惹上官司锒铛入狱,公司人去楼空只剩上市公司的空壳。
另一方面,作为上一代华人首富李嘉诚,同样在欧洲不断的扩张商业版图,为什么人家没事而国内的这些富豪悉数惨败?实际上李嘉诚主要并购的是最传统的能源企业,每一家企业都拥有巨量现金流,与股神巴菲特的总粮仓保险公司Geico,也是为他成功提供了很大的现金流一致。还有当年的万宝之战,作为宝能集团,他非常了解万科企业未来的现金流状态,所以就算动用了5倍杠杆,依然没有玩脱并且赚得盆满钵满。
总结:产业并购并非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动用杠杆收购无现金流企业才是致命的。并购扩张必须以目标企业的现金流为准则。
你怎么看华大基因的股价?
一 李超和张小虎
多年后,面对着华大基因的股价,李超回想起30岁时他和张小虎第一次在王府井旁边茶楼见面的情形。
那是三年前的2017年11月10号,一个阴雨绵绵的冬日,但是室内热烈的气氛却和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问你,假设华为现在上市,你会不会买他的股票?”,小虎眼睛望着李超,神情像读高中的哥哥帮助读小学的弟弟解一道数学题,他是一个老股民,8月份他以95元的价格入手了华大基因,如今的价格是200元了。他的自信是有道理的,毕竟股价已经翻了一倍多。
李超并没有多大的感觉,但是接下来的这番话却彻底吸引住了他。
“深圳有三宝,腾讯,华为,华大基因,未来华大基因会成为另外一个华为,华为不会上市,但是华大基因上市了,他肯定会像腾讯一样,你想想,要是2005年的时候你买了腾讯的股票,到今天涨了至少几百倍了。
小虎聊起股票来就滔滔不绝,“华大是做基因测序的,这是真正的高科技,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华大基因承担了1%的测序工作,在自然科学杂志发表了很多顶级论文,市场份额现在是国内最大的”
“而且华大基因的管理层非常有创新,他们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5.8亿购买了128台测序仪,提供了全球基因测序工作10%以上的工作量”,小虎继续说道。
看着李超的表情,小虎知道他感兴趣了,其实小虎并非职业炒股,更不是什么推荐股票的专家,他只是像所有老股民一样,只要碰到股票这个话题,就想显示出自己的专业。
“未来十年最好的投资方向就是生物工程,每个人都想长生不老,都想变得更有魅力,基因工程就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你想想市场有多大?”
“现在买是不是有点贵?”,李超的声音并不大
“贵?华大现在才翻了15倍,腾讯翻了多少倍?600多倍”。相比李超底气不足的样子,小虎就像股神在世。
接着张小虎打开手机,“看,假设你上市就买到了,价格是13.6元,到今天翻了多少倍?”
李超接过手机,“那不是十几倍了?”
“是啊,但是这才刚刚开始”
....
第二天李超就买了华大基因,那天的股价是220元,他以100万全仓杀入。
那之后华大的股价再没有超过他的入场价格,开始下跌的时候,李超还是非常的淡然,他非常相信股价会涨上去。
但是当股价跌破200的时候,他开始有点紧张,天天盯盘了,到处打听消息,每一次消息都让他坚定了信心,特别是听到“股票要赚钱,必须要长期持有”的时候。
当股价跌到170元的时候,他已经亏损了23%,这时候他想要割肉,但是想到要亏损23万多,就忍住了。然后股价依然一直跌,中间虽然有波动,但是从来没有超过170元,越跌他就越舍不得割肉,“总会涨回来的,我就当存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李超形成了自我强化,任何有关华大基因的消息,他都会选择性的过滤,好的会帮助他加强信心,而差的消息就让他破口大骂。
2018年的5月13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李超在等朋友打球的时候,无意中在朋友圈看到别人转的一个文章,《你怎么看待华大基因的股价?》,他马上点进去,全文如下:
二 你怎么看待华大基因的股价?
1 华大基因的股价贵吗?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句话用来形容华大基因的股价走势很合适
到底多疯狂?我们通过数据来解读一下
华大基因的股价150元
华大基因上市一年不到实现股民梦寐以求的十倍股。
我给股市小白们普及一下这意味着什么呢?
现在的市盈率差不多150倍,这意味着以现在的价格买入你需要150年才能把你的投资成本拿回来。
在生活中你愿意做一个150年才回本的生意吗?
每股收益以一季度0.25元为基础,一年是1元,1元/150元的股价=0.66%,连1%都不到,存银行都比这高。
在生活中你愿意做一个回报率这么低的生意吗?
假设你上市就买了这个股票,并且一直持有到现在,你得到了传说中的十倍股,但我不会恭喜你,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暴富的经历对人一生是有害的,这类似于赌博,会让你失去耐心,失去对工作的热情,热衷于赌低概率的事件。
概率学定理不会让一个人同时中二次大奖,但这个过程中会不断的让你产生损失,最后的结果是比没有中之前更糟糕。
2 华大基因的业绩表现
基本情况
总市值595亿
扣非净利润8022万
我不得不再感叹一下,一个净利润只有8000多万的企业,市值竟然差不多600亿,这个世界得多疯狂啊!
那他的净利润增长率到底怎么样?
2017年19.66%
2016年26.93%
2015年832%
2014年-79.3%
首先是不稳定,暴涨暴跌就不是一只好股票,其次最近二年的增长率并不高,甚至连格力的水平都达不到,人家可是1000多亿营收,华大基因2017年才20个亿。
有时候高增长率也会很快的化解高估值,比如腾讯这样的企业有50倍的估值(当然比华大基因150倍还是正常很多),但是人家连续多年的增长都是50%以上,所以很快高估值就化解了。
但是目前的增长只有20%,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估值?我只能说傻白甜的股民太多了。
增长率不高,那它赚钱的能力怎么样?
净利润率:
2017年的营业收入20.96亿,扣非净利润3.2亿,15.26%的净利润率,还行,但是并非特别突出,请看看老板电器,格力空调,茅台这些蓝筹股,全都比这高。
再看净资产收益率:
2017年10.75%
2016年10.38%
2015年9.2%
2014年3.32%
好,不看了,因为没有必要了,就这四年净资产收益的表现,是非常普通的水平。
就这些数据表现,持有这个股票的股民只能自求多福了。
三 华大基因是好生意吗?
虽然华大基因的估值现在处于疯狂的状态,但这并不是他自己的错,而是非理性的股民抬上去的,虽然不是好价格,但是好生意吗?
1 到底什么是好生意?几个标准:
巨大的市场
只有巨大的市场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只有直接面对全球几十亿的消费者才有巨大的市场,看看近几十年来牛逼公司没有一个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国内的阿里,腾讯,百度,格力,茅台,云南白药.....国外的,微软,苹果,谷歌,脸书,亚马逊....,
定价权
企业只有获得了定价权,才能获取高收益,具备二个条件才能有定价权:1 直接面对消费者做生意,因为消费者不像企业客户一样有谈判能力,2 短产业链,伟大的企业所处的行业无不是产业链很短,比如可口可乐上游是糖厂,茅台上游是种高粱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上游,只有产业链很短企业在行业中才会有话语权,风险也会小,想想那些化工企业,产业链长达几十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涨价都让利润大幅度降低。
重复性消费
如果某种产品消费者一年才用一次,那么这个生意没有办法做大,为什么香烟是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毒品同理),因为重复性消费高。
到底什么东西决定你生意的大小?
销售额=消费单价×消费次数
这是做生意的朴实道理,单价高,消费次数也多,就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好生意,但是世界上没有这样的生意,你吃盒饭的次数必定高过你去餐馆吃饭的次数,单价和次数是一个硬币的二面,不可能同时拥有。
品牌吸引力
如果消费者对你的品牌就像恋爱中的女人一样,非你不嫁,那么这个企业就赚大发了,想想那些非某个品牌烟不抽的烟民,是他们让香烟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
2 华大基因做的是什么生意?
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是通过基因检测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基因组的诊断服务,大白话就是帮助你做亲子鉴定,通过基因检测发现疾病等。
他的招股说明书上说的这些服务对象就是B端企业,对比好生意都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标准,华大基因好像缺乏想象力,当然面对消费者提供服务只是时间问题,但毕竟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来。
市场有大?
2015年全球的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60亿美元,2016年为70亿美元,到2020年120亿美元,这是全球的市场,而且是整个产业链的市场空间,华大只是做其中一个环节,也就是检测的生意。
中国有多大呢?我还没有得到数据,华大2017年的营收是20亿,他的市场份额是30%,那么中国大概60-70亿,这个市场是非常小的。
消费频次高吗?
我觉得消费者对基因检测是一个低频服务,难道你会不停的去检测自己的基因?一辈子做那么几次就够了,这必定是一个低频服务。
消费者对基因测序的期待是什么?
人们对生命最深层的渴望是什么?长生不老应该是最核心的需求,其次是让自己身体更健康,更美好,这些通过生物工程学,基因改造未来可以完成,但并非基因测序可以满足的。
华大基因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整个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提供基因检测仪和试剂,他们拿了产业链利润的大头,因为上游才真正具备技术含量,他们生产仪器设备,然后通过买耗材(试剂)赚钱,想象一下早年做打印机生意的施乐公司。上游检测仪几乎都是外资垄断,最大的产商叫做“llumina”,市场份额超过80%,华大基因使用的检测仪就是这家公司的,合作方式是购买仪器并获得授权。
华大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在产业链中约有25%的利润空间,华大在2013年进入了上游,用收购的模式花了1.176亿美元买下了美国基因检测仪企业CG,但遗憾的是不知道是技术差距还是其他原因,华大基因主要使用的设备还是“llumina”的。
目前国内有很多的竞争企业进入到基因检测这个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贝瑞和康,他在妇女产前基因检测方面的市场份额和华大很接近了,而且增速比华大还高。
而且行业的价格也将快速下降,因为检测仪器设备龙头“llumina”实现了量产,这就像打印机,大哥大刚刚面世的时候一样价格很贵,但很快市场竞争加剧,利润下滑。
下游是医院,病人,企事业单位等
小结:
1 基因检测市场还很小,处于行业早期,做的是2B生意,市场不够大,即使华大占有30%的市场中国也不过几十亿的小市场。
2 华大基因在产业链中处于中游,利润大头是上游拿走了,因为上游控制了具有核心技术的设备仪器,华大在行业缺少定价权。
3 而中游现在有非常多的对手进入,甚至增长速度快于华大基因,未来基因检测服务的价格会快速下滑,竞争加剧,华大护城河很浅。
4 华大基因业绩表现并不像股价那么靓丽,净利润增长速度只有20%左右,净资产收益率只有10%左右。
5 基因检测本身是一个低频服务,除非迎来重大技术革新,通过基因可以改造人类,但那是未来的事情。
四 李超
李超并没有仔细的看完,因为他已经多年没有深度阅读的习惯了,但他感知到这篇文章说的是利空消息,他本能的骂了一句“放屁”,然后在文章下面留言“你这样的伪专家,什么都不懂,误人子弟!”
球友来了,然后他开开心心打球去了,他喜欢大汗淋漓的感觉,这会让他忘记生活中的不快。
就这样李超持有华大基因一直到2020年底,三年来李超已经从一个菜鸟成长为老股民,MACD,KDJ,均线,支撑,压力位,突破,M顶,W底,江恩这些技术名词张口就来。
但最近李超早已经不再和朋友聊股票了,因为到2020年12月底,华大的股价是87.8元,40倍的市盈率,李超依然亏损60%。
回想起多年前那个与张小虎喝茶的遥远下午,回想起华大基因220元的股价,李超的心情很暗淡。
“长线持有就能赚钱?说这些话的都是骗子”,他狠狠的骂道。
请关注黑马财经圈,普通人的投资成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