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禁播mv,爱因斯坦是否说过光速是不可超越的?
准确来说,宇宙膨胀的速度曾经并且正在超光速,但是情况和大多数人其实想象得不太一样。
光速不变原理首先,很多人可能会问,不是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可以超光速的么?可是,事实上,这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假设:光速不变原理。
通过推导,我们可以知道的是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物质是不可能超过光速的,要让它们超光速需要无穷大的能量。而静止质量为零的,比如:光子,可以达到光速,但也无法超过光速。
所以,光速不变原理其实是针对物质、信息、能量。
可问题是,宇宙空间既不是信息,也不是能量,更不是物质。所以,光速不变原理并不会对空间起作用。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看宇宙空间是如何超光速的,我们可以从宇宙大爆炸说起。
宇宙膨胀我们都知道138.2亿年前有个奇点,这个奇点空间曲率无限大,温度无限高,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然后这个奇点发生了大爆炸,在第一秒内出现了许多事。
其中有一件事就叫做:暴胀。
那什么是大暴胀呢?实际上,宇宙大爆炸之后,空间就一直在膨胀。
而大暴胀就是极其快速的空间膨胀,具体的描述就是:
在宇宙大爆炸之后10^−36秒,宇宙空间呈现出了加速膨胀的过程,整个过程的时间只持续了10^−33至10^−32秒。在这期间宇宙空间发生了100倍的膨胀,也就是2^100 ,尺度变大为原来的10^30倍。
这种天文数字其实我们很难能够感受得到,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如果把那个时候的宇宙看得像一个沙子那么大,那它就是一下子膨胀到可观宇宙那么大(直径930亿光年),然后再把这个时期的宇宙看得像沙子那么大,再膨胀到可观宇宙那么大。
所以,这速度不是超过光速一点,两点,而是超出了比上万亿倍还要多。暴胀之后,宇宙继续膨胀,只是速度要慢得多。
可能你要问,有没有证据呢?我们可以先从大爆炸说起,大爆炸的证据大概有三个,分别是:
哈勃观测到红移现象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氦元素的丰度其中,哈勃观测的红移现象,是指星系正在退行。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的余热宇宙中传播的证据,这是理论语言,并且实实在在找到的证据。通过大爆炸模型,科学家算出了宇宙大爆炸到至今,氢元素和氦元素的比例,并且通过观测,理论和实际观测相符。
那暴胀理论呢?
关于暴胀理论也是有证据的,2014年3月17号,BICEP2科学家团队对外宣布了可能在B模功率谱中探测到了:大暴胀时期所产生的引力波。这个发现成为了证明暴胀理论最强烈的证据之一,也同时完善了标准宇宙学模型。不过,这个发现,目前多方科学机构还在确认当中,后续可能还会有变数。
除此之外,科学家之所以承认“暴胀理论”,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理论解决了宇宙大爆炸留下来的很多问题,这当中就包括了:
宇宙为什么在各个方向都显得相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为什么分布这么均匀?宇宙空间为什么那么平坦人类为什么观测不到磁单极子?这些问题,暴胀理论都能很好地解释。除了暴胀理论,其实还有其他假说,但没有暴胀理论的证据充分,以及解决的问题多。
目前宇宙膨胀也超光速了除了暴胀理论中,宇宙空间膨胀超过了光速之外,其实目前,我们的宇宙也在超光速膨胀。并且,还是加速膨胀。这是1998年,两个科研小组通过研究1a型超新星,独立发现了的结果。这种加速膨胀的情况,直接预示着宇宙存在着某种真空能,能够提供斥力,使得宇宙加速膨胀。
后来,科学家将这种真空能命名为暗能量,暗能量占到了目前宇宙总量的70%。
如果,以地球为参考系,利用宇宙模型,我们就可以算得出,星系退行的速度,也就是宇宙膨胀的速度,在大尺度上,超光速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篇幅关系,在这里就不进行运算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宇宙空间不会受到光速不变原理的限制,因为空间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膨胀也不会传递信息。所以,宇宙空间膨胀是可以超光速的,在暴胀理论中,宇宙膨胀速度达到了光速的万亿倍以上,而如今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也存在着超光速的现象。
有哪些电影刚出来时被认定是烂片?
其实,上映初期被认定为“烂片”,后来慢慢逆袭为经典的电影作品不再少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种现象也都存在。
咱们就拿国内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来讲,影片被尘封了20年,堪称华语影坛的遗珠之作,《那山那人那狗》绝对算得上是一部十分“逆袭”的电影,无论是从票房还是口碑人气,上映初期和后期相比,用“天翻地覆”这个成语来形容也不为过。
《那山那人那狗》简介《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典型的国产文艺片,影片上映于1999年,改编自彭见明的经典同名小说《那山那人那狗》。
电影由国内著名导演霍建起执导,老戏骨滕汝骏、新演员刘烨(当时刘烨还在上大学,影片中明显可见非常青涩),以及90年代的女神陈好领衔主演,该片至今为止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邮政题材的作品之一。
故事大背景设立在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西南部一个偏远落后的山村里,一位走了20多年邮路的老乡邮员父亲,因为年长面临退休,他亲自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大学生儿子踏上了坎坷的邮递之路,父子俩一路跋山涉水,经过短暂的独处,父子二人之间的隔阂,渐渐消除的故事。
为何会被认定为“烂片”呢?《那山那人那狗》刚开始能“烂”到什么程度,很多人都想象不到。
1.拍摄前期
电影拍摄前,出品人四处寻找投资人,但几乎没有投资方看好这部电影,出品人到处筹钱,最后拿到的投资还是少之又少。
为了节约成本将影片拍下去,剧组人员全部乘坐火车来到长沙,然后再从长沙转乘长途汽车一路颠簸赶到影片拍摄地。
2.上映初期
经过长达数月的拍摄制作,电影终在1999年得以上映。不过在影片上映时却遇到了票房惨败,国内大部分电影发行公司对此片都不感兴趣。
影片甚至“惨”到只卖出了1个拷贝,一时间被多家媒体比喻为“国内发行几乎等于零的电影”,为何这么说呢?
咱们来看一下当时的影片数据:当初该片国内全部收入仅仅只有40多万元,而且是来自于卖给央视电影频道、电视播映权的。
至于国外发行收入,仅仅只有8万美元,其中还包含日本电影公司花费6万美元将影片买断。
从“烂片”到“经典”的逆袭令人惊讶的是,经过日本片商的宣传,《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上映后,顿时成为了现象级爆款电影,日本不少地方影院要求加映该片,日本票房收入一度高达8亿日元,甚至打破了国产片《我的父亲母亲》在日本的票房纪录。
《那山那人那狗》也因此一炮走红,看到该片在日本如此受欢迎,2001年11月份,国内影院又重新放映了此片,而且影片先后在金鸡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上荣获重量级大奖。
在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过程中,有评委这样评价《那山那人那狗》:该片代表了中国电影的一个高度。 这是一部十分质朴的影片,人们不仅欣赏到了南方乡村美丽的绿色风景,还能体会到长久以来在日本丧失的父子亲情,而这种父子亲情恰好是日本最为缺乏的——《日本经济新闻》专栏作家池内纪。2019年北京电影节上,《那山那人那狗》的修复版再次重映,一时间在国内引发了轰动,不仅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甚至还有不少日本影迷赶来中国怎么样。
时至今日,影片中风景秀丽的山水美景、质朴浓厚的父子亲情依旧深深打动着国内外观众,成为代表中国电影水平的标准之作,实现了从“烂片”到“经典”、“票房佳话”的华丽逆袭。
《那山那人那狗》称得起“国内经典”。
太阳光到底能照射到多远?
理论上,太阳光现在可以照射到45.7亿光年远。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有45.7亿岁了,它发出的光走了45.7亿年,就到了距离我们45.7亿光年的位置。当然,恒星年龄测算只是个大致年龄,太阳这个年龄是科学界测算出来的数据。
现在人类能看多远?但太阳光走了这么远,并不一定就能够看到。如果在距离我们45.7亿光年的地方,有一个与我们人类相当的文明存在,凭目前人类的科技能力,还无法看到这么远一个太阳的光芒。这是因为,光随着距离拉远,在路途会由于各种粒子尘埃阻挡发生折射、散射、吸收、衰减,最终光度就越来越弱,而人类的视网膜是有分辨极限的,超出了这个极限,就看不到了。
人类通过科技发展,建造了巨大的望远镜,延伸了人类的视角,让人类能够看到比肉眼远很多的天体。如哈勃望远镜,现在已经观测到了距离我们130多亿光年的星系群,发现了距我们90亿光年的恒星。
但哈勃望远镜也还是有观测极限的,发现这么远的天体主要是因为:1、星系群非常大,也非常亮,比太阳大多了、亮多了;那颗被称为“伊卡洛斯”,距离我们90亿光年远的恒星也很大,而且发现它纯属幸运,因为它的光线路径正好经过了一个太空引力透镜,这个巨大的引力透镜把这颗恒星放大了2000倍,加上哈勃望远镜的共同作用,才被人看到,因此这颗恒星又叫引力透镜星1(LS1)。
绝对星等和视星等天上的各种星星有恒星和行星之分。恒星是由于中心核聚变自主发光发热的天体,行星自己不发光,但会反射阳光而被人们所看到。人们把天上星星亮度(光度)强弱,用星等来划分等级。星等有两种,一种是绝对星等,一种是目视星等。
绝对星等只有自己发光的恒星才有,行星没有绝对星等。绝对星等亮度等级,是假定所有恒星都距离我们10pc(秒差距,约32.6光年)的位置能够看到的亮度,也就是恒星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出的光来测定的亮度,因此是恒星真正的亮度;目视星等简称视星等,是人类肉眼感觉到星星的亮度,不管恒星还是行星,也不管它们距离我们远近,只要能发光,人类凭肉眼在地球上感觉的亮度,给它们定下的等级。
因此视星等只是感觉亮度,不是天体的实际亮度。
星等以数值划分,数值越小表示越亮,数值越大表示越暗。还有负数,负得越多,就表示这颗星星越亮。星等是按照相差五等,亮度差100倍来划定的,100的开5次方根就约为2.512,就是每一个等级亮度差约2.512倍,相差多少等,就是2.512的多少次方倍。
人类目前能够看到最暗的天体由于天上的星星距离我们完全不同,有的只有几千万千米,如金星;有的几光年,有的几千光年,如海山二。近的都是行星,光年级距离的都是恒星。
因此我们看到的亮度就完全与其绝对亮度无关,反而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几颗行星,如金星、木星、火星比天上所有恒星都亮。人类肉眼能够看到天上的星星共有6000多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恒星,最近的就是金星,距离最近时只有约4000万千米,肉眼能够看到最远的恒星是海山二,距离我们约7500光年。
太阳在银河系里面算一颗中小型的恒星,绝对星等只有4.83等;但由于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只有约1.5亿千米,因此视星等达到-26.74等。
肉眼分辨极限约为6等星,因此我们夜空中能看到最亮的星星为金星,星等约-4.6等,最暗的星星为6等左右。之所以左右,是因为观星空气条件很重要。如空气宁静度好,没有光污染,就能够看到更暗的星星,反之连5等星也很难看到。
哈勃望远镜最暗分辨率可以看到28等星,人眼能看到的最暗星等为6等,比哈勃望远镜差了22等,因此哈勃望远镜的最暗分辨率是人类的2.512^22倍,也就是6.3亿多倍。
太阳距离多远我们还能够看到?视星等和绝对星等有一个换算公式,表述为:m=M-5log(d0/d)或M=m+5log(d0/d),前面公式是已知绝对星等换算出目视星等,后面公式是已知目视星等换算出绝对星等。式中,m表示目视星等,M表示绝对星等,d0为10秒差距(32.6光年),d为天体实际距离。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基础知识,通过星等换算,就能得出:当太阳在距离我们8.6光年的天狼星(最亮恒星)位置时,视星等为1.94等(天狼星亮度约为-1.46等),就是一颗不太亮,在天上排在第40位的亮星了;当太阳距离地球56光年远的时候,视星等约为6.005等,已经是人类肉眼能够看到最暗的极限了,再远点就完全看不到了。
如果采用哈勃望远镜搜寻观测,太阳就还可以远离,一直到距离地球146万光年的时候,视星等约为27.83,哈勃望远镜还勉强能够看到,再远就很难观测了,除非中间有一个引力透镜,把太阳放大,就可以再远许多。不管怎么看,看到了就说明光到了那里,但没有看到并不等于光没到那里,只是你没这个本事看罢了。(上面图片很难描述准确太阳亮度,仅供参考)
当然这是太阳光在传播中,没有被其他天体、尘埃遮蔽的情况下,与人类生物特征和科技水平差不多的文明能够看到最远的太阳,如果低于或高于人类文明则另当别论。理论上太阳光已经走了45.7亿年,宇宙的顶级文明也只能在45.7亿光年的地方看到太阳,如果再远再有本事也枉然。
读者朋友同意我的说法吗?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你认为相对论是修正了还是颠覆了牛顿引力理论?
要了解相对论(具体应该是指广义相对论)和牛顿引力理论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得先看看两者都说了些什么?
牛顿引力理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东西都会往地上掉的趋势,而天体之间似乎都绕着转,就拿地球来说吧,它就绕着太阳转。
牛顿那个时代的人就试图解释这个问题,不过由于数学工具,也就是微积分还没有被发明,因此,在牛顿之前一直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后来,牛顿发明了微积分(这里强调一下,是莱布尼茨和牛顿分别独立发明了微积分),于是,他利用微积分解决了万有引力的问题,并提出了万有引力的理论。
不过,我们还是来具体看一看,牛顿这套理论有个前提假设,他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独立的,是刚性的,换句换说就是,时间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运动而发生改变。同样的,空间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理解成对于任何人来说,1公里就是一公里,不会因为你相对于谁跑得快,这个1公里长度变短了。所以,当别人问牛顿引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时候,牛顿其实没办法直接回答,因为在他的理论中,引力是一种超距作用,说白了就是引力的速度是瞬间传递的,要远快于光速。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而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分立的。应该结合起来看,构成一个四维时空,也就是三维空间加上一维时间。这就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核心,他在这个理论当中统一了时间和空间。
从狭义相对论,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运动对时空是会有影响的,具体来说,如果有一个人相对于你运动得特别快,那他的时间就膨胀了,尺度就缩短了。不过,狭义相对论描述的是平直时空的情况。
而爱因斯坦把相对论进一步地深化,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最大的区别就是时空上的区别,狭义相对论是在平直时空的运动情况(也是我们常说的惯性系下的运动情况),而广义相对论则实用性更广,可以用在弯曲时空中。
天体由于自身的大质量,是可以使时空发生弯曲的,因此广义相对论是可以用来解释引力问题。不过,我们要明白一点,实际上,广义相对论本身不是特意解决引力的,它只是狭义相对论推广到非惯性系下(也就是弯曲时空)的一个理论,而这个理论的副产品是可以解决引力的本质问题。也就是说,引力的本质是时空的弯曲。
举个例子,地球绕太阳转实际上就是太阳压弯了周围的时空,地球沿着时空的测地线(四维时空的“直线”)在运动。
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里我们还要搞清楚一点,所谓的“引力”,或者“四维时空”,其实它们都是看不到的,引力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先做一个定义,定义引力具体指代什么现象,四维时空也是如此,它们只是某一种物理现象的代号而已。但是,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引力”或者“四维时空”。因此,科学家不比较谁的专业用语更高深。那他们比的是什么呢?
他们比的是误差。说白了就是谁的理论和现实更贴合。牛顿引力理论其实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内是极其准确的,甚至可以用这个理论来预言彗星的周期,海王星的位置等等,我们现在的航空航天中用到的还是牛顿引力理论。
而爱因斯坦的理论适用面更广,可以用在速度快,引力强的地方。同时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中,科学家预言了宇宙大爆炸,黑洞,引力波。前者有坚实的证据,后两者已经实际观测到了。
牛顿引力理论一直没能解决的“进动”问题,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所以,我们其实不能说牛顿的引力理论被推翻了,我们只能说,牛顿的引力理论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它在其适用范围内极其的准确,是一个合格的理论。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则适用范围更广,更加准确。
NBA风尘四侠里?
😂😂说实话作为亚洲人真的欣赏不来欧洲人的美。条友勿喷。
NBA风尘四侠赫赫有名。詹姆斯,韦德,安东尼,保罗。除了韦德是通过NBA新手训练营认识的,其他都是高中就成为了好朋友。至于这个称号怎么来的,听说好像是因为四个人一起经常出去浪,所以网友戏称的,也就自然而然保留下来了。
当然因为这个称号,有个表情包也因此火了很久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韦德老婆-尤妮恩
众所周知,你大爷是爱妻狂魔,时常在instagram上秀恩爱,怪不得叫骚韦,不仅球场迷踪步骚的很,秀起恩爱来也是骚的可以。
尤妮恩高中运动天赋极其出色,后来又有过一段医疗时间。更是某次因为机会接触了模特行业,做起来模特,再到后来出演电视之类的。果然成功的男人背后,女人也是出色无比的。
2,詹姆斯老婆-萨瓦娜
我认为这就是中国古代典型的良家妇女,一直默默无闻,在詹姆斯背后。詹姆斯也对老婆有很高的评价。“任何一个像我这样的人都需要有一个坚定的后盾,一个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支持你的人,萨凡娜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很爱她。”能够在光鲜的媒体环境下坚守自我,为老詹生养了大詹,小詹可谓是将来的nba接班人。小女孩也甚是可爱。
3.安东尼老婆-拉拉
甜瓜安东尼的眼光自然不错,老婆身材倍棒。其也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当然相比于其他几位,安东尼老婆显然更喜欢出风头,秀大尺度恩爱照片,也让我甜瓜头疼不已。然而两人的爱情还是极为坚固的
4保罗老婆-克拉雷
娃娃脸的保罗也是一名好男人,经过8年的爱情长跑,保罗和女友也步入婚烟殿堂。
从我所知道的信息来看,我对保罗老婆知道的信息甚少,想来也是那种默默无闻在背后支持丈夫工作的好女人。
总的来说,成功的男人背后女人肯定不会太差。早说身材美貌我认为安东尼老婆最好看,要论兢兢业业持家保罗老婆詹姆斯老婆好看,韦德老婆多才多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