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特指令书,核潜艇通讯还是依靠长波电台吗?
请教一下水下通信有什么特色?。。喂,喂?你在听吗?。。是。那请问水下通信有什么特色?。。。。。。喂,喂?
正好以前曾经关注这个问题,在此介绍一下潜艇和岸上到底在用什么手段进行通信。
首先,水下通信的特点是由潜艇的特点决定的,潜艇有什么特点?潜艇的特点就是一旦暴露了就是个死,所以战时绝对不能暴露,至少要尽可能降低暴露的可能性。这种要求远比潜伏的间谍要高得多,间谍只需要一个掩护的可靠身份就可以,而潜艇连影子都不能让人瞧见,藏得越深越好。
在这种要求之下,岸上的指挥部和潜艇之间如何进行通信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因为通信过程的秘密性也必须得到保证,不能让潜艇为了接收和发送信息而暴露,那连收尸的机会恐怕都不一定有。
现代潜艇都要求能最大程度的延长在水下潜伏的时间,而淹没在几十米乃至于几百米水下的潜艇能使用什么通信手段?隔着吸收电磁波能力很强的厚厚的海水层,水面上的绝大多数通信手段都是无效的。
首先,短波和超短波通信手段基本无效,因为它们穿透海水的能力连三两米都不一定有,而且它们的通信距离对于潜艇的任务来说太短了,直接出局。
不过,不出局的通信手段也有很多,下面小编给大伙列了一下,为了做个对比,咱把商用蜂窝网络手机放在了最左边,可以看到信号最好的莫过于浮标通信,不过浮标通信在密集的航空反潜兵力面前那就是找死,所以还得有多种手段留给隐蔽通信适用,其中有个在海床附近反而能信号满格的水下网络通信嘿,这个放在最后面啰嗦。
从前一战二战时代的时候潜艇还曾经可以在水面上大摇大摆地航行,直接用天线接收长波信号,但现在不行,不过还有个替代手段,那就是通信浮标。没错,通信浮标很low很容易暴露,但它有个无与伦比的优点那就是通信带宽特别大,直接连上卫星,占据军用带宽看蓝光电影、发直播视频都不是问题。
所以浮标通信虽然很容易造成潜艇的暴露,但如果有己方的反潜机掩护的话,潜艇还是可以放心大胆地放出浮标来痛痛快快地跟指挥部煲上一通电话粥。上图为德国U212A型潜艇的卡里斯托(Callisto)浮标通信系统。
现在美军还研发了一种高大上的可以跨越水-空气界面的通信手段,俗称冒泡和解读冒泡。主要原理是潜艇在水下用声呐向水面发射声波,声呐波在海面会形成波纹,然后飞行在中高空的飞机通过雷达读取制定位置的海面的波动。在飞机读取了海面的波动后,用一套很复杂的算法把海面自然的波浪过滤掉,剩下就是潜艇用声呐冒泡的结果,可以解读出完整的句子哦。不过这种通信方式也有弱点,一个是通信速率比较低,靠冒泡每秒钟都说不到一个字节,另一个弱点是用主动声呐冒泡还是容易暴露。
目前最传统也是用的最多的,其实还是甚长波和超长波通信(后者只有美国进入了实用阶段)。其实长波通信的原理并不特别复杂,几乎所有频段的电磁波信号,包括广播电视和手机信号在大气层里遇到了电离层,只要角度合适都是可以向地面反射的。而波长越长,电磁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一次反射的距离就越远,而且更重要是衰减更小。因此长波电磁波可以拿来实现远距离通信,它可以绕过高山峡谷以很低的衰减率到达几千公里外的地方被人接收。
除了可以绕开地形遮挡和空气中衰减慢之外,长波还具备穿透海水的能力,虽然甚长波(对应频率为甚低频VLF,波长10-100公里)可以穿透几十米深的海水。超长波(对应频段为超低频SLF,美英则喜欢称之为极低频ELF,波长1000-10000公里)则可以穿透150-250米深的海水。长波通信的这个优点非常适合远程对潜通信,所以现在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的战略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都装备了长波通信收信装置,注意,是收信装置。
核潜艇在水下接收甚长波信号时的状态,一根拖曳缆拖带着天线、馈线和稳定部分,保证天线部分稳定在水下6-9米深处,为了收一条30字节的报文,这种状态一般需保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虽然甚长波通信时潜艇本身可以保持在45-70米的深度,但拖曳天线距离水面仍然较近,反潜飞机借助蓝绿激光等手段发现水下这个深度的天线难度并不大,在很多热带海域,甚至用肉眼就可以发现水下5米深的运动物体。
为了提高安全性,美军在21世纪列装了超长波通信台和潜用接收机,使用SLF频段的超长波可穿透深度100米以上的海水,因此接收天线可以在水下100多米的地方接收信号。
如上图,核潜艇接收超长波信号时自身可以保持在122米左右的深度,拖曳天线的最高点保持在120米,这样反潜飞机就很难发现潜艇和天线了。
慢~~~~慢啊,不用一回长波通信真不知道啥叫真慢。
但是,超长波通信的传输速率太慢了,慢到3个字母需要15分钟才能传送完毕。按照这个通信速度计算,一部3个G的高清电影需要30643年才能传输完毕(前提还得是不会中途掉线),也就是说从原始人画岩画的时代开始一直传到今天才能用超长波传完一部高清电影。
这个速率太慢了,写一句诗7个字也得传送1小时45分钟,所以用这种手段传送命令是不现实的,美军把超长波作为呼叫自己核潜艇的BP机来用,嗯,是的,作为网络原住民的你可能几乎没听说过这玩意,其实就是上面这个玩意,小编暴露一下年龄,我还真是曾经用过一年这东西。
超长波此时的作用就是给处于深海的核潜艇一个“滴”的一声提醒,意思是你该上浮到比较浅的深度收听命令了。收到这个信息之后核潜艇就会上浮到45-70米,开始准备接受甚长波通信传送的命令,命令内容是绝对保密的,小编认为可能就是如下格式:
军迷都以为核导弹跟电影里说的一样,艇上有半截密码,国家元首的核手提箱里有另外半截,把这两截密码对到一起,再由两个人同时转动钥匙才能发射核导弹。切,虽然现实中确实是类似这种设计,但至少美国空军和海军在冷战时代可不是完全相信这套办法能保证对苏联迅速进行毁灭性的核报复。2001年之后不断有消息披露出来,那就是美国军方战略核力量可以在国家领导阶层瞬间全灭的情况下照样发动核反击,为啥呢,因为他们可以不需要总统的那半截密码。
别跟别人乱讲是我跟你说的这事儿。
那么这些核潜艇为啥不装长波发射装置,没有发射装置那不就是个收音机吗?没错,现在核潜艇上的长波通信站就是个巨型收音机,其收信主机重达几吨,还得拖曳几千米长的天线和馈线,就是为了当收音机用的。之所以只能有收音机,因为TM长波台的发射装置太大了。
美国的东北——缅因州的卡特勒甚长波通信站的天线阵,分为北阵和南阵两群,总面积
21平方公里,工作频率24千赫,发射总功率达到21兆瓦,竖有26根243-304米高的钢塔。这个通信站的占地面积相当于两座明代西安城,可以说相当大了,但其实它在各国长波台当中也只能算是中等大小。
来稍稍体会一下长波天线阵的大小,上图是卡特勒通信站的一个重锤,重锤的作用是拉紧天线,使之在冬天结冰和降雪时不会下垂到地面,这样的重锤每根天线塔下都有一个。
再看看所谓长波天线,这根总线连同外部绝缘的直径至少有400毫米。
现在终于明白为啥核潜艇只有收音机而没有发射机了吧。
除了浮标、跨界面和长波通信之外,蓝绿激光通信在最近几十年内崛起了。波长470-540纳米的蓝绿激光在水中的衰减率很低,在美国和法国的试验中可以穿入水下300米,我国的实用化装置也已达到了100米的实用通信深度。
蓝绿激光的好处很多,它可以直接由在轨卫星与水下潜航状态的潜艇通信。而且蓝绿激光的上行和下行带宽相当牛掰,在较浅的深度,速度甚至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上百K,收发中等尺寸图片都够了。蓝绿激光通信的技术进展保密程度高,在这儿就不多费口舌了,不过未来30年内蓝绿激光将是水下通信的主流手段之一,这是毫无疑问的。
最后是水下网络通信,用小编的话说,水下网络通信分为固定电话和蜂窝移动电话两种。
固定电话相当于在海底盖了很多电话亭,这些电话亭的位置是绝对保密的,电话亭和陆上指挥部用光缆连接,核潜艇跑到电话亭附近,释放出一个“飞行插头”,在声信号引导下与电话亭连线,这就是打固定电话啊。
水下网络通信的移动电话则是这些电话亭改成了蜂窝基站,利用水声通信(其实就类似于主动声呐)想周围一定范围内发送信息,潜艇如果没有处在高威胁区域,也可以使用通信声呐给水下基站发送信号。
水下网络通信特别适合大把撒钱的土豪,比如川总的美国海军,所以毫无疑问是美国海军首先立的项,不过近年来西太平洋的几个国家也开始大力开展水下网络通信试验和铺装。未来的水下估计得需要用卡子搞搞排线了,要不中美日印的水下网线说不定都缠到一起了。
处于海底的美军艇长能跟他们的总统直接通电话可能不再是梦想,中国海军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技术水平,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而且不会花很长时间了。
现在程序员到了40岁以后都什么出路啊?
说程序员是一碗青春饭,大多是因为这是一个需要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工种,而超过40岁的程序员身体机能逐渐弱化,家庭琐事缠身,往往面临继续做技术还是转做管理的局面。有人考虑转型,当然也有人选择对这份职业矢志不渝。
一、平凡的程序员
虽然有很多人鄙视平凡,但也有人享受其中。做一名平凡的程序员,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用自己码下的代码改变世界,是无数热爱编程的程序员的梦想。
可以说,大多数选择将程序员作为终身职业的人都是热爱这份职业的,他们来到这个行业不是为了高薪,更不是为了每天把自己搞得满眼黑眼圈。对于这些人来说,一行行代码并不仅仅是实现某种用途的命令,而是一篇优美的长诗。
尽管在国内浮躁的IT环境中,这样的程序员可能并不多见,这不能全怪程序员,而是企业对程序员的定位不够准确。而在程序员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一个七十多岁的程序员,一辈子是一名程序员,却让比尔盖茨敬佩有加。这个人叫做戴夫·卡特勒(DaveCutler)。
戴夫·卡特勒今年已经七十四岁了,却依然是一名程序员。他没有队伍,不做经理,但是他在公司的职位比大部分副总裁还要高。
据说,有一次某一个队伍预测一项工程要数月完成,他看不过去,两天,一个人就完成了…
二、自主创业
有人愿意因为热爱,而选择做一辈子的程序员,也有人选择做程序员只是由于“曲线救国”,进而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引擎的口号后,中关村创业大街成立,无数青年人投入到了自主创业的热潮之中。
而在互联网刚刚兴起之时,也有无数怀揣技术理想的年轻人回国创业。为了实现通过技术改变世界的理想,创业似乎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一条道路,尽管,他们知道这条道路并不平坦,尽管无数年轻人在这里摔倒,但是无论国内国外,程序员通过自主创业成立商业帝国的例子不在少数。
比如:苹果乔教主乔布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Fac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百度李彦宏、360创始人周鸿祎、小米雷军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程序员一般都比较聪明,但是聪明和创业成功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绝对的。
对于程序员这个群体,他们信奉着技术改变世界;带着一点执着和一份自信走上创业之路,但这样的人往往会面临和别人相处时过于自负的问题。而创业的成功一定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这里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运营、推广等一系列动作。所以,程序员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的创业者,就必须要学会和人打交道,学会适时的收敛自己的锋芒。
三、以梅姨为榜样·进军管理层
为了避免程序员随着年龄增加而导致身体机能弱化,避免精力弱于年轻人的程序员与其他年轻人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同时,保证自己的手艺不会丢失,很多程序员都希望自己进军管理者行列,最好的选择当然还是公司的CEO、CTO和CIO。
但是,无论在一个社会还是公司,管理者永远都只是少数人,大多数公司也只有一个CEO、CTO和CIO。少数就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尽管如此,最终达成个人目标,赢得社会赞誉的人也有很多。比如4月初接任王坚的阿里现任CTO张剑锋,还有雅虎美女CEO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
以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为例,今年41岁的玛丽莎·梅耶尔1999年入职谷歌,曾经是谷歌的第一位产品经理和首位女工程师,如今是雅虎的首席执行官。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梅姨正式从程序员进军管理层,如今已然担任雅虎CEO一职四年。
可以说,作为一名管理者,你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求背负团队进度和效率,也要求任职者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卓越的领导力。
从一名普通的"码农"晋升为上市公司的CTO或者CEO,整个晋升之路就像是一个漏斗,很少有人能沉淀下来。但是,这仍然是程序员寻求一条专业化最理想的道路。
四、自由职业者
当国内对于自由职业者的定义还停留在无业游民或艺术工作者的时候,很多国家的程序员已经实现在家挣钱的梦想。很多国家成熟的IT环境让程序员成为IT自由职业者似乎并没有那么难,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
如何成为自由职业者?
程序员应该都知道或者接过一点儿"私活儿",少则三五百,多则成千上万。其实这也是成为程序员自由职业者线下盈利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只是,这需要程序员认识一帮能够给你私活儿的朋友,还需要擅长和对方谈业务。
相比线下利用人情关系接私活儿的方式,在线众包业务似乎更适合自由职业者。类似于freelancer的网站在国外已经出现很久,目前国内也出现一些相似的网站。程序员可以通过在线"承包"的方式,凭自己出众的业务能力和好运气来抢工作。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通过做topcoder来赚钱的,这种方式虽然对业务能力要求不高,但是对技术及规范化要求较高、英文沟通能力要求较高和也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你要晨昏颠倒以适应时差)。
知晓了这些关于程序员未来职业发展通道的路线,笔者对多名程序员进行了采访,这里摘录联想、百度、新浪、ZOL四家公司的真实案例供大家参考。
成俞晟:专业专注 不吃青春饭!
职位:联想企业级解决方案资深工程师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成俞晟身上,再适合不过。出生于86年的成俞晟,虽然还没到三十岁,但最近却常常沉浸在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感之中。原因很简单:他已经是一名准爸爸了。
而在兴奋与喜悦的背后,成俞晟表示,自己如今的幸福,都是一直以来的辛苦付出换来的。从十几年前的第一台配有DOS操作系统的电脑到现在,成俞晟虽然也曾不如意,但是凭借对技术执着的追求已经成为联想企业级解决方案资深工程师。
进入联想工作五年了,在业余时间,成俞晟依旧泡在服务器机房中与满满的辐射为伴,听着机房内高分贝的风扇声。摆在笔者面前的29份专业资质证书充分证明了成俞晟在计算机领域的能力,而这些努力也换来了他成为联想有史以来跨级晋升第一人、三年从Band5晋升至Band9第一人,联想风范奖最年轻获得者的荣耀。
身为联想企业级解决方案资深工程师,成俞晟虽为技术牛人,却没参加过程序员培训班,也毕业于一所不知名的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他说自己编程主要是为了方便工作,而技术的提升只来自于实战。只有不断的操作、演练才能保证过硬的技术,让用户满意。
对于程序员是不是一碗青春饭,成俞晟给出了这样的答复:程序员30以后由于家庭和身体因素,编程灵活性会下降,接受新技术的能力确实不如年轻人,对于这部分人可以转做软件构架师、软件项目经理或新程序员指导人。但还有一些涉及硬件底层汇编、C语言、驱动程序、协议等和计算机底层相关人员可以继续深入的开发,不受年龄限制,而且越老越有经验,不太存在“青春饭”这个问题。
仲伟涛:未来可能进入创业公司担任CTO
职位:百度高级研发工程师
仲伟涛出生于1984年,初过而立之年的他如今已为人父,一切都和普通人的人生并无不同。理工科出身的他,偶尔也会在朋友圈秀一秀自己帅气的儿子,“抱怨”一下每天开不完的会,但每当说到技术,都会带着一种与生俱来又或是长期磨练出的专注感。
仲伟涛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并获得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财务管理双学位。以优异成绩毕业的他,和很多同学一样,走上了程序员这条不归路。尽管毕业于理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但是学校的知识与工作的需求还是存在很大差异。
仲伟涛直言,自己的是PHP、JAVA和Lua等语言大多都是工作中自学的。今年年初,仲伟涛辞去了原来某企业的首席架构师的职位,跳入BAT,成为百度高级研发工程师。
对于程序员未来职业发展的问题,仲伟涛认为,技术人员不管多少岁都要面临继续做技术,还是转型作管理,或者其他的选择。就仲伟涛自己而言,他表示自己可能未来会选择一家创业型公司担任CTO。
如果说40岁的程序员会面对职业选择的困惑,不如说,这个困惑在入行那一刻就已注定要面对。国内IT环境的现实,让更多的程序员不得不早早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这样才不至于到不惑之年而倍感困惑。
世界十大军事家?
第一位,威廉·斯利姆 (william slim1891.8.6-1970.12.1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缅甸战役中担任英国和英联邦军队司令)指挥兵力:30万;指挥战役:5次;获胜次数:4次;最高官衔:陆军元帅和帝国总参谋长斯利姆荣登十大将军榜首是因为二战期间他在看来无法逾越的逆境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新加坡陷落之后,斯利姆接管了一支可能是历史上士气最低落、装备最差和分裂最严重的军队,但他运用高超的领导艺术很快把这支军队的士气调动起来,并凭借少得可怜的兵力在噩梦般恶劣的条件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斯利姆不仅是杰出的战略家,还是一位有人情味的、受人爱戴的领导人,他手下的人都叫他“比尔大叔”。
【并列第二位】阿瑟·韦尔斯利 (wellesley1769.5.1-1852.9.14)(威灵顿公爵 (duke ofwellington),曾在伊比利亚半岛和滑铁卢战役中担任英国军队司令)指挥兵力:9.6万;指挥战役:13次;获胜次数:12次;最高官衔:陆军元帅威灵顿公爵的父亲是一个生活邋遢的爱尔兰贵族,但他却是一个纪律严明的人,而且对其军队的福利极为关心。威灵顿不喜欢穿花哨的军装,而是注重战斗的实际效果。如果一场战斗确实没打好,他甘愿承担责任,而不是把责任推给下属。威灵顿的军队从未得到充足的给养,而且他的部队总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雇佣军组成的小部队,尽管如此,威灵顿敢于同当时最优秀的将军展开较量,而且仅在比利时的卡特勒布拉战役中败给拿破仑一次。但此后不久,他在滑铁卢战役中又打败了拿破仑。埃尔温·隆美尔 (erwin rommel1891.11.15-1944.10.14)(在二战期间担任德国非洲军团司令,1944年担任诺曼底德国驻防军司令)指挥兵力:50万;指挥战役:10次;获胜次数:5次;最高官衔:陆军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隆美尔的团被派到法国。他在法国明显表现出其领导素质,并因此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隆美尔厌恶政治,才能卓越,谈吐坦率。这位“沙漠之狐”是狡猾的战术家和战略家,他的部下和敌人都钦佩他。鉴于隆美尔必须要对希特勒负责,他所取得的成功就更令人钦佩了,因为他厌恶希特勒政权,而希特勒的疯狂指令使任何将军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无论这位将军多么有天才。
【第四位】霍雷肖·纳尔逊 (horatio nelson1758.9.29-1805.10.21)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担任英国海军司令)指挥兵力:2万;指挥战役:4次重大海战;获胜次数:4次;最高官衔:海军上将纳尔逊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海军指挥官。他的行为准则、英勇品格和高超的航海技术直到今天还是海军军官学习的楷模。纳尔逊有统领世界上最庞大和经过最好训练的海军的优势,率领这支海军一直以出色的谋略智取敌人并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重大胜利。纳尔逊是开明的领导人,对愚蠢的人没有耐心,对于他认为愚蠢的命令不予理睬。纳尔逊对部下关怀备至,他们对他的每一项决定都很推崇。
【第五位】拿破仑·波拿巴 (napoleon bonaparte1769.8.15-1821.5.5)指挥兵力:60万;指挥战役:18次;获胜次数:15次;最高官衔:皇帝拿破仑是历史上最天才的战术家,而且是建立了开明的、反封建政府的杰出政治家。他被他的官兵奉若神明,他对事实和数字有极为浓厚的兴趣,而且有令人惊愕的记忆力。但作为皇帝,拿破仑使用的兵力不受限制,他也无需对任何人负责。另外,他不顾惜人命,在其军事生涯中使25万人丧生,令人惊骇。
【第六位】格奥尔基·朱可夫 (georgy zhukov1896.12.1-1974.6.18) (在二战期间苏联的所有重大胜利都是在他领导下取得的)指挥兵力:250万;指挥战役:6次;获胜次数:6次;最高官衔:国防部长朱可夫于1915年应征加入沙皇骑兵部队,于1923年加入红军。朱可夫在其同僚中几乎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斯大林的清洗运动整死的人,但他不得不在这位“独Cai者”的阴影中度过整个生涯。他是富于革新精神的杰出战术家,尽管对达不到其高标准要求的军官非常严厉,但在普通士兵中间威望很高。
【第七位】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 (paul von lettow-vorbeck1870.3.20-1964.3.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德属东非――现称坦桑尼亚――的德国军队司令)指挥兵力:1万;指挥战役:广泛的游击战;战果:牵制了16万英帝国军队;最高官衔:上将莱托-福尔贝克足智多谋、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能保持镇定,而且讲求实际、富于思想、乐于接受新见解。他因自己的普鲁士贵族身份而自豪,在必要时残酷无情。虽然福尔贝克的军队在数量和武器方面远不及对手,但他用他的兵力使英国人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从而成功地阻止了英国人把非洲变成一个大战区。
【第八位】莫尔伯勒公爵(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担任英荷联军司令)指挥兵力:11万;指挥战役:5次;获胜次数:5次;最高官衔:总司令莫尔伯勒公爵约翰·丘吉尔富于个人魅力、聪明、擅长搞政治阴谋,还是一位战略大师,这一点在他对后勤和通讯的掌握上尤为突出。像威灵顿一样,莫尔伯勒公爵对其军队的福利非常关心。他从未打过败仗。
【第九位】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1893.7.20-1920.10.25)(马其顿和希腊国王,曾统治北起雅典南至印度的庞大帝国)指挥兵力:5万;指挥战役:4次;获胜次数:4次;最高官衔:国王亚历山大性格勇敢、无所畏惧,在战略和战术方面都是天才,但容易冲动、残酷无情。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使政治形势、军事实践和经济都发生了变革。
【第十位】尤利塞斯·格兰特 (ulysses s. grant1822.4.27-1885.7.23)(在美国内战期间担任北方联军司令)指挥兵力:50万;指挥战役:12次;获胜次数:8次;打成平手:1次;最高官衔:总统格兰特是位意志坚定的男子汉,即使在极端沉重的压力下也从未失去自制。格兰特打过败仗,曾使许多人丧生,但由于能充分理解后勤的重要性,他往往打胜仗。
人类历史上最没有意义的战争战斗有哪些?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我的个人观点:其实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战争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古代历史上各个王朝的更替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可以造成人口丧失一半的后果等等。可是这些战争的本质意义又在哪里呢?无非是张三打败了李四、皇帝从张三变成了李四;过一段时间以后王二又用同样的办法打败了李四变成了王姓皇帝而已——简称周期论。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人类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呢?其实战争的本质就是对资源的掠夺而已。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可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当通过谈判、合作、威胁甚至是恐吓都达不到效果的时候,最终往往就采用战争的方式来重新分配利益了。
一战、二战的爆发原因:本质上还是列强们的一场利益争夺战而已。
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大概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自己人之间为了利益、为了大位而发生的内战;
另外一种就是所谓的反侵略战争;最后一种当然是侵略战争了。
其实所有的战争用目的来定义或者用效果来定义,才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
例如:当年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战争就是一种非正义的战争,以赤裸裸地占领土地为目的的战争;
反之,海湾战争中的多国部队打的就是一场主持公道的战争;那么哪场战争更加有意义呢?显然是多国部队的这场海湾战争更有意义了。
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如果当年伊拉克占领了科威特而没有国家出面阻止的话,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呢?其实无法变成两个样子:
一是,伊拉克占领了科威特以后得到了好处和利益,然后发现没有国家出来阻止其行为。那么往后伊拉克的胃口会越来越大,战争将永无停止之日。
其实这和近代的日本非常相似,例如:甲午战争打赢了、日俄战争又打赢了,导致日本膨胀起来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二是,当伊拉克的行为没有被阻止或者说没有遭到打击的话,那么无非起到了一个模板的作用。往后就会出现: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的现象——世界同样将永无宁日起来。
这样一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小小的结论:当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战争。起码阻止了整个世界朝着无序化的状态演变。
但是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的战争都没有任何意义,这些战争除了造成重大的损失以外,什么也没有得到。这种无意义战争的典型代表就是:国家的内部战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战争。
举个例子:古代王朝的更替战争、古代的农民战争,其实说到底意义并不大。这些战争的本质目的只有一个:推翻以前的、建立属于自己的,例如:清朝推翻了明朝这样的战争。
这种战争其实并没有改变什么东西,可是造成了内部的巨大消耗以及内部群众的巨大伤亡。清朝推翻了明朝以后,其实本质上还是建立了第二个明朝而已,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明朝的模式。那么这场战争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按照本质来分析的话,无非是爱新觉罗家用武力打败了老朱家,从而建立了属于爱新觉罗家的一个皇权模式而已。
这对于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其实说白了只不过是一场权力交接战而已,一方夺取了另外一方的权力,往后还是按照老模式继续进行下去罢了。
说句很多人不太爱听的话,最近的这场冲突或者叫做特别军事行动,根本上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俄方在战前说的目的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还要去掉乌克兰的军事化等等。
当然了,想发动一场战争的借口那都是随便找的,这其实也无所谓了,例如,历史上每次战争大部分打着的旗号都是要喊出:均田地、同富贵、过好日子等等。
可是大家一看历史书就会发现,这基本都是忽悠人的,洪秀全打下南京以后干了点什么大家都是知道的。很多借口或者说开战的口号也仅仅是为自己的战争行为找个理由罢了。
可是这场冲突下来,如果反观俄方的得失来看的话,打到现在基本上没啥意义了,例如:制裁和封锁加剧、战争的成果有限、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以后对俄的威胁更大等等。
最后总结一下:历史上无意义的战争有哪些特点呢?一是,往往这些战争都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私欲而打的,对广大群众来说意义不大、除了付出人员的牺牲、财产的损失以外几乎啥也没有得到。
二是,这些战争并没有改变什么,即使某些势力打赢了、打胜利了,可最终还是涛声依旧了,例如:古代王朝的更替战争,总体上无非是换个人做皇帝而已。
最后我想说,对历史的走向没有发生任何意义的战争、对世界的和平没有取得任何正面作用的战争、对改善群众生活没有一点进步意义的战争。这些战争总体上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战争、都是为了满足某些人、某些势力私欲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