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姬屋,有没有类似斯巴达克斯这类过瘾的剧?
《斯巴达克斯》这类过瘾的要看想要过的是什么瘾了,大致可分为两类:重口味和大尺度。
一、重口味过瘾系列
《权力的游戏》
这个剧不只是狠毒残忍,还有的是无比的震感,剧中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七国之战,王朝更迭等有很多剧情是一起在发展的,而且剧中的风景很美,特效很棒,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剧。
《血族》
对于口味略重的小伙伴来说,《血族》的诞生简直是他们的福音。行尸走肉+原始吸血鬼+生化危机+变异感染,要啥有啥。
故事简单点说就是,七大始祖之一要降祸人间,其他六大始祖绝不会袖手旁观。人类、始祖、吸血鬼Boss和石心公司之间,为了生存、自由、权力各自为战。
拷问人性,是所有美剧最后的回归点。《血族》也不例外,它利用人类的亲情纽带关系,彻底奴役人类之后,采取了纳粹式的镇压方式。人性、神性、兽性、奴性,在所有人身上交替出现。或许,血族寄生虫正潜伏在我们脑中某处。可能,只是可能,爱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无耻之徒》(Shameless Season)
能与斯巴达克斯一争高下的在我看来只有《无耻之徒》这部美剧了,也可能是最没底线的美剧了。剧中充斥了酗酒、吸毒、滥X、LGBT、偷盗、暴力,满嘴“motherfucker”,没有三观、恶搞无下限。
虽然这是一部喜剧,但是却从头到尾表现出美国底层阶级低级社区的诸多现实矛盾。家庭不和却又温馨,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迷乱而又想对家庭和朋友担负起责任。剧中的主角家庭几乎每个人都涵盖了一种当今社会最为厌恶的缺点,但是他们仍然去奋力求生,去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去追求生、追求爱。
虽然生活是一坨狗屎,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在最接近梦想的时候被无情的抛弃,却可以仅仅只用短短几分钟就再次选择重新坚持自己的追求。
《罗马》
相比斯巴达克斯感觉政治斗争更好看!人心争斗才好看,真是一步走错步步错,站错了队也好可怕。
《罗马》绝对是部正点的,基情四射的历史剧。小人物改变大历史视角!乌瑞纳斯和波罗两人几乎见证了从老凯撒到屋大维期间的所有重要历史事件,从而带出了整个罗马的恢弘史诗! 人人都有需要还清的债 人人可能成为英雄 但英雄的命运并不平淡 血流成河的罗马只是无数悲剧人物的一个归宿而已 换句话说:出来混 迟早要还的。
《大西洋帝国》
这是一部黑帮片,尽管是在一个建立在历史事实上的虚构城市,但却影射出当时美国社会的百态。20世纪20年代可以说是美国的第一个黄金十年。《大西洋帝国》可以说是一副长卷,囊括了大西洋城的方方面面,以禁酒令为开始,以共和党人新市长当选为结尾。尽管共和党人是以反对特权起家,然而,在那个时代,共和党已经和民主党同流合污,成了保守的力量。因此,新市长竞选时提出的改革理念,和当选之后的演讲形成的巨大反差,可以说是对政治的极大讽刺。
极其精致的画面、精彩的剧情、合适的配乐,同时尺度也大的惊人,剧中每个演员都表演的极其精彩,让人感觉这并不像一部电视剧,而像一部大手笔大制作的电影。
推荐系列:《西部世界》、《黑吃黑》、《博基亚家族》、《都铎王朝》、《圣城风云》、《地狱之轮》、《绝命毒师》、《维京传奇》、《行尸走肉》、《圣殿春秋》
二、大尺度过瘾系列
《黑帆》
悠远紧凑,步步推进,史诗般恢宏又透出一丝血腥;至今看到海盗就想起加勒比和黑帆,个人认为加勒比更像传说,黑帆就是写实。里面角色不管身处哪个阵营,都是有血有肉的那种,后劲十足的片子。一座岛,一艘船,背后的人物关系和每个人三观的碰撞,无时无刻不擦出形态各异的火花。
《欲奴》( Submission)
如果说《五十度灰》是满足普通女性对于“霸道总裁”的幻想,那么Showtime出品的六集迷你剧《欲奴》(Submission)则是更加针对‘不让描述名称’的爱好者。
《加州靡情》( Californication)
当年《X档案》里的帅哥,现在成陷入各种性愛各种乱论中的中年落魄男。男主角是一个极为矛盾的人,一方面沉浸在酗酒磕药和无止境的性爱中不能自拔,一方面却想重新赢得前妻女的爱,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男主角汉克的各种荒诞的艳遇很值得一看。
有没有什么类似于斯巴达克斯这样的的重口味又有剧情的电视剧呢?
您好,这里是优质影视领域创作者【映画台湾】
我就只推荐三部重口味,剧情又特别好的电视剧吧
1 《无耻之徒》Shameless
本来是一部英国电视剧,2004年开播第一季。曼彻斯特一个家庭,母亲跑路,父亲糜烂不管家里,六个孩子中,大姐变成一家之主,发生了一系列的惊爆的故事。该剧演足了11季,于2013年完结
英国版还能看到当年如花似玉的詹一美
2011年,美国Showtime翻拍了美国版,依然大获成功,美国版更加无所限制,各种十八禁重口味,但却成为2010年之后最优秀,最受欢迎的美剧之一
这部剧目前播出了九季,但饰演灵魂人物大姐的埃米·罗森退出,不过第十季2019年还是会播出,只是没了埃米·罗森的这部剧,不知道会不会有个好的收尾,或是将如何拍下去
2 《马可波罗》Marco Polo
奈飞2014年开始拍摄的重口味历史剧,要论黄暴程度,远远甩过《斯巴达克斯》,美国人拍的中国古代的宫廷香艳传奇,真是各种毁三观,这部剧中还有陈冲、朱珠、邹兆龙等华人演员,真真儿是画面太美我不敢看。这部剧拍了两季之后就没了
男主洛伦佐·里凯尔米很帅
3 同样的历史背景的超重口味剧集还有这部《波吉亚家族》,奥斯卡影帝杰瑞米·艾恩斯主演,依然是重口味大台Showtime的作品,该剧讲述的是14到16世纪间对意大利产生重要影响的波吉亚家族的故事
虽然这部历史剧集口味也是相当重啊,但好在俊男美女如云,很赏心悦目
为何很少有人报仇雪恨?
在古代,只要发生了战争,最痛苦的莫过于哪些平民百姓。虽然很多历史书上都说对百姓秋毫无犯,实际上是什么样子就真心不说好了。
就拿李自成进京一样,从书上来讲无数的百姓夹道相迎,听起来很美,可实际上当满清入关的时候,站在路口拍手称快依然还是这些百姓。
只能说很多事情听听就好了,千万不要当真,一项爱民如子的刘备,在夺了成都之后,也会让手下对城中百姓掠夺三天。
所以说只要发动了战争,就不可能秋毫无犯,普通的百姓都如此了,哪么身为弱女子的女性又如何呢?
只能说很多时候,只会出现更坏的情况。
而且因为古代的教育方式,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大多数情况下几乎就类似于某种物品。
既然属于物品,哪么在战争胜利后,也就要把所谓的战利品好好的分配一下,于是大多数女性就成了某些在战场上面立过功劳之人的妻妾。
像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到现代社会,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或者说一定会出现巨大的反抗,毕竟我们现代所讲究就是自由。
把自己像一个物品一样被人分来分去,尊严何在。
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样了,因为儒家思想,女性在自己未嫁人之前是见不到自己的丈夫的,也就是说她们跟自己的丈夫是没有一点感情的。
大多数女子都是依靠婚后来配养感情,所以说这个感情基础有多不牢靠就可想而知了。
再加上古代所谓的三妻四妾,每个女性对于自己的丈夫很可能都停留在被包养这么一个状态当中。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自己有十几二十来个妻妾,每个月可能就是跟自己的某个妻妾见两次面而已,能有多高的感情在里面。
所以当发生了战争之后,这些女性又成了俘虏,然后又成了敌人的妻妾,其实对于她们来说,跟以前的生活几乎不相上下,只是条件不如以前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指望这些女人报仇雪恨,如果能把老公不陪自己的嫉妒转化为仇恨的话,或许她们第一个仇恨的人可能就是自己的老公吧。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女性会反抗,比如说以前身为正妻的女性,或者说之前辈受恩宠的女子,就会念着自己前夫的好,就会对敌人产生巨大的仇恨。
因为正是这些人的入侵,才让自己的生活直接从天上掉落到地面,才会让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成为了阶下囚,所以这些因为身份地位发生变化的女子,才是真正的想要复仇的哪一波女子,而其它的女性就不太好了说,毕竟身份高贵的也就哪么几个而已。
所以说在古代战争当中女人被俘,并且成为敌人的妻妾之后,并不是没有人想过复仇,只是很少而已,并且都是那些生活上面有着巨大的落差的女子。
而普通的女性可能就无所谓了,反正都是生活,在哪不一样,毕竟以前哪些人也没有给自己多高的身份与地位,说白了就是没有什么认同感而已。
古诗词中是怎么称赞女性的?
《庄子》曰:西施、毛嫱,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尹文子》曰: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敢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 《阚子》曰:西施自窥于井,不恃其美,犹佐汤沐;尧舜自窥于世,不恃其贤,犹须才德。况中庸而距谏!嫫母自窥于井,以为媚于西施;桀纣自窥于世,以为贤于尧舜。 《韩子》曰:魏王遗楚王美女,王甚悦之。 《慎子》曰: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以皮褐则见者皆走,易以玄锡则行者皆止。 《淮南子》曰:曼颜皓齿,形姱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美者,西施、阳文也。(许慎注曰:阳文,楚好女也。) 又曰:蔡之幼女,卫之稚质,纂组奇彩,抑黑质,扬赤文,(纂组,织纪也,如今之绶也,没黑见赤其工也。)汤禹之知不能逮也。(言不能及二国女之行也。) 《神仙传》曰:介象字玄则,会稽人。入山求仙,见谷上有石,皆紫色,如鸡子,象取二枚,见一美人,被五彩。象向之叩头,乞长生,女曰:"汝急送手中物,还著故处。汝未应取此。"象乃送石还,女授丹方一首。 《穆天子传》曰:赤乌之人献二女于天子,女聪、女列。赤乌氏,美人之地也。 刘向《列仙传》曰:萧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以妻焉,一朝随凤飞去。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乘紫云之辇,履玄琼之舄,下辇上殿,呼帝共坐,命侍女许飞琼鼓云和之簧。 《续列女传》曰:曹节弟破石为越骑校尉。越骑营伍伯妻有美色,破石从求之,伍伯不敢违。妻执意不肯行,遂自杀。 《襄阳耆旧记》曰:楚襄王游云梦,望朝云之馀,上有云气,宋玉曰:"昔先王游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暧乎若云,皦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浮如倾,对曰:我帝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丧,封乎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为灵芝。" 《西京杂记》曰:卓文君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作《美人赋》以自刺。 王子年《拾遗记》曰: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灵芸年十七,容貌绝世。时明帝选良家子入宫,灵芸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玉唾壶承泪,壶即如红色。及至京师,壶中之泪凝如血矣。 又曰:蜀先主甘后,沛人,生微贱,里中相者云:"此后后贵,位极宫掖。"及后长,体貌特异。年十八,玉质柔肥,态媚容冶。先主置后白绡帐中,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河南献玉人高三尺,乃取玉人置后侧,常称:"玉人之所贵,比德君子,况为人形,而不可说乎!"后与玉人洁白齐色,观者殆相乱惑。嬖者非惟嫉于后,亦妒在玉人。后欲毁之,乃诫上曰:"昔子罕不以玉为宝,《春秋》美之。今吴、魏未灭,安以妖玩经怀,勿复进也?"上乃彻玉人,众嬖皆退。当时以甘后为神知妇人。 又曰:吴王潘夫人父坐法,夫人输入织室,容态少俦,江东绝色。同幽者百馀人,谓夫人曰"神女",敬而远之。有司陈于吴主,使图其容。夫人忧戚不食,减瘦改形。工人写之以进吴主,主见喜,以虎魄如意抚案嗟曰:"此神女也!愁貌尚能感人,况在欢乐!"乃纳于后宫。 又曰:孙亮作绿琉璃屏风,每于月下清夜舒之。常爱宠四姬,皆振古绝色:一名朝姝,二名俪居,三名洁华,四名洛宝。 又曰:周成王时有因祗国,去王都九万里,献女工一人,善于工巧,体貌轻洁,被纤罗杂绣之衣,长袖修裾。风至,则结其襟带,恐飘摇不能自止。善织,以五色丝引而结之,则成文锦。 《吴会分地记》曰:土城者:勾践时索美女,欲以献吴,于罗山得西施、郑旦,作土城贮之,使近道习见人,令贤傅母教之三年。 段龟龙《凉州记》曰:隐王美人张氏,色艳,出家为道。乃自投门楼,双股频折,口诵经,颜色自若,俄而死。 《邺中记》曰:广陵公陈逵妹,才色甚美M袖长七尺,石虎以为夫人。 《三国典略》曰:崔孝芬取贫家子贾氏以为养女,有姿色。腾纳之,请以邑号。 又曰:齐武成曾有疾,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徐之才云:"此至灵所致",即进汤服一剂,便觉稍远;又服,还变成五色物。数剂疾平。 《帝王世纪》曰:纣以鬼侯为三公,鬼侯有女美,而进之于纣,纣悦之。妲己乃泣而谮之,纣怒鬼侯女,遂杀之,而醢鬼侯。 何集《续帝王世纪》曰:张天锡疾笃。阎、薛二姬并有国色,天锡谓曰:"吾死之后,汝二人岂可更为他妻?"皆曰:"尊若不讳,请效死尊前,誓无他志。"二人自杀。天锡有瘳,追悼二姬,葬以夫人礼。 《说苑》曰:齐王起九重之台,募国中有画者,赐之钱,狂卒敬君居常饥寒,妻端正。敬君工画,贪赐画台,去家日久,思念其妻,像向之嬉笑。旁人瞻见之,以白王,王即设酒与敬君相乐,谓敬君曰:"国中献女无好者,以钱百万,谓妻可乎?不者,杀汝。"敬臼甸慞惶听许。 《世语》曰:太祖下邺,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妇女被发垢面,立绍妻后,文帝问之,答曰:"是熙妻",顾搅发,以袖拭面,姿貌绝伦。遂纳之。 《世说》曰:汉玄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焉,其中皆行货赂。王昭君,姿容甚丽,志不可苟求。工遂毁为甚丑,终身不召。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帝,以昭君充行,既召见而叹之。 又曰: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温尚明帝女南康长公主。)正值梳头M袖籍地,肤色玉耀,不为动容。徐曰:"国破家亡,以至今日,若能见杀,乃其本怀。"主惭而退。 《俗说》曰:宋祎是石崇妓绿珠弟子,有色,善吹笛,后在晋明帝处。帝疹患笃,群臣进谏:请出宋祎,帝曰:"卿诸人谁欲得之?"阮遥集时为吏部尚书,对曰:"愿以赐臣。"即与之。 《典说》曰:司隶冯方女,国色也,避地扬州,袁术登城见而遂纳焉。诸妇害其宠,绐言将军以贵人有志节,但见时示忧色,必长见敬重。冯氏如其言,术益哀之。诸妇因绞悬之厕,言自杀。术诚以为不得志而死,乃厚葬之。 《方言》曰:娥、〈女赢〉,(音盈。)好也。秦曰娥(言娥娥也。)宋谓之〈女嬴〉(言〈女嬴〉〈女嬴〉也。)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自关而东,河淆之间谓之媌,(今关西人亦呼好为媌,吾交切。)或谓之姣,(言姣洁也,音交。)赵魏燕岱之间曰姝,(音妹,亦四方通语耳。)或曰妦。(言妦容也,音蜂。)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故都曰忏。(秦旧都,今扶风雍县也。晋旧都,今太原晋阳县也。其俗通呼好为忏,五干切。) 又曰:釥、(错眇切。)嫽(洛夭切。)好也。青徐海岱之间曰釥,或谓嫽。(今通呼小姣洁喜好者为嫽眇。)好,凡通语也。朦庞(鸱〈尨鸟〉)丰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大貌谓之朦,或谓之庞。丰,其通语也。娃(乌佳切。)媠(诺过切。)窕(途了切。)艳,美也。吴楚衡淮之间曰娃,南楚之外曰媠,宋卫晋郑之间曰艳,陈楚周南之间曰窕。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美色或谓之好,或谓之窕。故吴有馆娃之宫,秦有柒(音七)娥之台。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美状为窕,美色为艳,美心为窈。奕、偞,容也。自关而西凡美容谓之奕,或谓之媟。(弈弈、媟媟,皆轻丽之貌也。) 《竹书纪年》曰:桀伐岷山,献女于桀,二女曰琬,曰琰。桀受女,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 《楚辞》曰:姱容修态縆洞房,娥眉慢睃目腾光。 又曰:粉白黛黑施芳泽。 又曰:美人既醉朱颜酡。 又曰:室中之观多珍怪,兰膏烛明华容备。 《山海经》曰:丹山西即巫山也,帝女居焉。宋玉所谓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崔豹《古今注》曰:魏文帝宫人有莫琼树、薛夜来、陈回衣、陈巧笑。琼树始制蝉鬓,望之缥缈如蝉翼,故号曰"蝉鬓"。 桓谭《新论》曰:或曰陈平为高帝解平城围,隐而不傅,子能知乎?曰:"陈平说阏氏,言汉有美女,其容貌天下无有,今急驰使归迎,欲进单于,单于见必爱之,则阏氏言之单于而得免也。 《六韬》曰:纣囚文王羑里。散宜生受命而行宛怀、条涂之山。山有玉女三人,宜生得之,因费仲而献之于纣,以免文王。 何承天《纂文》云:孚瑜,美色也。 服虔《通俗文》云:容丽曰媌(莫豹切。)形美曰媠(汤火切。)容媚曰婠(乌活切。)南楚以好为娃(乌佳切。)肥骨柔弱曰婐(乌果切。)娜(奴果切。)颊妍美曰妩媚,容茂曰〈女乐〉。(羊灼切。) 《越绝书》曰:越王勾践得采薪二女西施、郑旦,以献吴王。 崔骃《七依》曰:闾娵之孕既丽且闲,紫唇素齿,雪白玉辉,回眸百万,一笑千金。孔子倾于阿谷,浮屠忘其桑门,彭祖飞而溶集,王乔忽而堕云。 司马相如《上林赋》曰: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皆古神女名也。)绝殊离俗,妖冶闲都,靓妆刻饰。 又《美人赋》曰:臣之东邻有一女子,玄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离宫闲馆,寂寞重虚;门阁昼掩,暧若仙居。芳香郁烈,黼帐高张;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素质艳光。辞不具载。 蔡邕《协初赋》曰:其在近也,若神龙彩鳞翼将举。其既远也,若披云扫汉见织女。 陈思王《洛神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蜿若游龙。荣辉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醲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辞不具载。 曹植《扇赋》曰:情骀荡而外得,心悦豫而内安。增吴民之姣好,发西子之玉颜。 阮籍《清思赋》曰:靥白玉以为面,披丹霞以为衣。袭九英之曜精,佩瑶光以发辉。 袁弘《夜酣赋》曰:开金扇,坐琼筵。卫姬进,郑女前。形窈窕以纤弱,艳妖冶而清妍。似春兰之齐秀,象明月之双悬。 宋玉《神女赋》曰:楚襄王游于云梦之浦,使宋玉赋高唐之事。王梦神女,其状甚丽,王异之。明日以白玉,玉曰:"其梦若何?"王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抚心定气,复有所梦。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乎若明月舒其光。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耀殿堂。忽兮改容,蜿若游龙乘云翔。"王曰:"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夫何神人妖丽兮,含阴阳之渥饰。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极毛嫱。" 又《登徒子赋》曰:夫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太白,施朱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又《高唐赋》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唐之岨,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王曰:"朝云始出状若何?"玉对曰:"其始出也,对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袂。障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旌。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处所。" 王粲《神女赋》曰:发似玄鉴,鬓类刻成。质素纯皓,粉黛不加。朱颜熙曜,晔若春华。口譬含丹,目若澜波。美姿巧笑,靥辅奇牙。 傅毅《舞赋》曰:郑女出进,二八饰侍。眉连娟以增绕,目流睇而横波。 刘桢《鲁都赋》曰:众媛侍侧,鳞附盈房。娥眉青眸,颜若濡霜。含丹吮素,巧笑妍详。掖耀日之珍笄,珥明月之珠珰。圭衣纷裶,振佩鸣璜。 应玚《神女赋》曰:腾玄眸而俄青阳,离朱唇而耀双辅。红颜晔而和妍,时调声以笑语。 张衡《舞赋》曰:裾若飞烟,袖如回雪。窣若霆震,瞥若电灭。于是粉黛施兮玉质灿,朱簪挺兮缁发乱。 谢灵运《江妃赋》曰:小腰微骨,朱颜皓齿。绵视腾采,靡肤腻理。天台二娥,宫庭双媛。青袿晨接。紫衣形见,或飘翰凌烟,或潜泳浮海。万里俄顷,寸阴未改。辞不具载。 魏文帝《与繁钦书》曰:今之妙舞,莫巧于绛树,清歌那激于宋腊。 《古诗》曰: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又曰: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衣裳,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愿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梁简文帝《晚景出行诗》曰:细树含残影,春闺散晚香。轻花鬓边堕,微汗粉中光。 梁徐悱妻诗曰:东家挺奇丽,南国擅容晖。夜月方神女,朝霞喻洛妃。 晋阮籍诗曰:妖冶闲都子,英曜何芬葩。玄鬓发朱颜,睇盼有光华。 又曰:西方有佳人,皎若白素光。被服织罗衣,左右佩双璜。 又诗曰:抖晰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玉佩,婉娈有芬芳。 左思《娇女诗》曰:吾家有娇女,娇女皦白晳。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髻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五言。) 傅玄歌曰:有女怀芬芳,媞媞步东厢。蛾眉双翠羽,明硇蔻清光。丹唇翳皓齿,秀颜若圭璋。巧笑露靥辅,众媚不可详。令仪希世出,无乃古毛嫱。首戴金步摇,耳系明月珰。 李延年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岂不言倾城国,佳人难再得! 陆机《艳歌行》曰: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 古乐府《陌上桑行》曰: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言名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绳,桂枝为笼钩。头上发堕髻,耳中明月珠。 鲍昭《堂上行》曰:胪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满堂皆美女,目我对湘娥。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 曹植《美女篇》曰: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桑条芬苒苒,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雀钗,腰佩翠琅玕。
关于杜鹃的诗词?
在古诗词中,杜鹃鸟又名“杜宇”、“子规”
拟行路难(南北朝)鲍照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
荆棘郁蹲蹲。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奔亡道中其五(唐)李白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江上送客(唐)白居易
江花已萎绝,江草已销歇。
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
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
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唐)白居易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
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
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闲。
最惜杜鹃花烂熳,春风吹尽不同攀。
山石榴(唐)白居易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斫得厅前栽。
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麴尘。
泪痕浥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
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子规(唐)杜甫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杜鹃(唐)杜甫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
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
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杜鹃行(唐)杜甫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
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杜鹃行(唐)杜甫(一作司空曙)
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
跳枝窜叶树木中,抢佯瞥捩雌随雄。
毛衣惨黑貌憔悴,众鸟安肯相尊崇。
隳形不敢栖华屋,短翮唯愿巢深丛。
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饥始得食一虫。
谁言养雏不自哺,此语亦足为愚蒙。
声音咽咽如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
口干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于苍穹。
蜀人闻之皆起立,至今斅学效遗风,乃知变化不可穷。
岂知昔日居深宫,嫔嫱左右如花红。
杜鹃(唐)杜牧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
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子规(唐)杜牧
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河渎神(唐)温庭筠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
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
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锦城曲(唐)温庭筠
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
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
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子规(唐)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听子规(一本题上有摄山二字)(唐)顾况
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
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闻子规(唐)雍陶
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
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夜闻子规(唐)王建
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
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杜鹃花(唐)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闻砧(唐)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途中闻子规(唐)李中
春残杜宇愁,越客思悠悠。
雨歇孤村里,花飞远水头。
微风声渐咽,高树血应流。
因此频回首,家山隔几州。
子规(唐)鲍溶
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
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
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
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
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
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
芸黄壮士发,沾洒妖姬袂。
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
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
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吾闻凤凰长,羽族皆受制。
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
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
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
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
三叹尚淫哀,向渴嘻流涕。
如因异声感,乐与中肠契。
至教一昏芜,生人遂危脆。
古意叹通近,如上青天际。
荼蓼久已甘,空劳堇葵惠。
谁闻子规苦,思与正声计。
子规啼(唐)韦应物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何时明。
子规思(唐)陈陶
春山杜鹃来几日,夜啼南家复北家。
野人听此坐惆怅,恐畏踏落东园花。
忆故园(唐)顾况
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
故园此去千馀里,春梦犹能夜夜归。
杜鹃花词(唐)施肩吾
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
丁宁莫遣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
泊花石浦(唐)刘言史
旧业丛台废苑东,几年为梗复为蓬。
杜鹃啼断回家梦,半在邯郸驿树中。
暮春送人(唐)无闷
折柳亭边手重携,江烟澹澹草萋萋。
杜鹃不解离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山中听子规(唐)朱放
幽人自爱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
窗中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啼。
咏史诗·成都(唐)胡曾
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
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
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闻杜鹃(唐)罗邺
花时一宿碧山前,明月东风叫杜鹃。
孤馆觉来听夜半,羸僮相对亦无眠。
汝身哀怨犹如此,我泪纵横岂偶然。
争得苍苍知有恨,汝身成鹤我成仙。
闻杜鹃(唐)李洞
万古潇湘波上云,化为流血杜鹃身。
长疑啄破青山色,只恐啼穿白日轮。
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
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
新楼诗二十首·杜鹃楼(唐)李绅
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
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
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宋)陆游
杜宇真吾交,劝去恨不速。
忠告输肝肺,厚意均骨肉。
陋哉鹧鸪语,揣我贫念禄。
竹鸡更鄙浅,泥淖忧车轴。
秋风严濑清,春雨戴溪绿。
行矣勿复疑,照影巾一幅。
三月三十夜闻杜宇(宋)陆游
斗转春归不自由,韶华已逐水东流。
子规独抱区区意,血泪交零晓未休。
杜宇行(宋)陆游
去年杜宇号阡陌,家家聚有忧蚕麦;
岂惟比屋衣食忧,县家亦负催科责。
今年略不闻杜宇,蚕收麦熟人歌舞;
岂惟襦新汤饼宽,邻里相约先输官。
杜宇(宋)陆游
杜宇虽微禽,用意举世稀。
念昔春盛时。
天地皆芳非,杜宇默无声,不畏百鸟讥。
东君将促驾,乃独号鸣悲,日夜不肯休,流血沾其衣。
念言身尚存,乃使春独归!饮啄虽如昔,此身当畴依?月明抱树枝,敢忘此歔欷。
虽无精卫劳,区区亦庶几。
寄言天壤间,勿谓斯禽微。
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宋)苏轼
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
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
旅怀(宋)文天祥
昨夜分明梦到家,飘飖依旧客天涯。
故园门掩东风老,无限杜鹃啼落花。
清明(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生查子(宋)向子諲
春心如杜鹃,日夜思归切。
啼尽一川花,愁落千山月。
遥怜白玉人,翠被馀香歇。
可惯独眠寒,减动丰肌雪。
鹧鸪天(宋)晏几道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
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
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贺新郎(宋)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蝶恋花(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独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沁园春(宋)陈人杰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
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
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
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
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羔,跃马何之?
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
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
万年春·杜鹃(元)丘处机
春暖烟晴,杜鹃永日啼芳树。
声声苦,劝人归去。
不道归何处。
我欲东归,归去无门路。
君提举,有何凭据。
空设闲言语。
临江仙·闻杜鹃戏成(元)王丹桂
一片闲心闲不倦,腾腾兀兀忘机。
晓来微雨过窗扉。
翠霞青嶂里,还听杜鹃啼。
句句不如归去朗,我今已应归期。
功成自是步云霓。
何须施巧辩,苦苦竞相催。
滇海曲(明)杨慎
海滨龙市趁春畲,江曲鱼村弄晚霞。
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
杜鹃花(近代)秋瑾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