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 马超,张郃的一生究竟如何?
在曹魏阵营的武将中,我其实特别喜欢张郃这样比较充满人性的武将。从张郃的一生经历,我们就能够深深的体味到人生是多么的不易。
在汉末三分这个时代,涌现出很多勇猛善战的武将,也有许多运筹帷幄的谋士,义薄云天的忠臣。
而像张郃这样即能冲锋陷阵,又能领兵打仗,智勇双全的武将其实并不多。
张郃的一生,真的挺不容易的,艰难曲折,危机四伏,但依然闪烁着光芒。
在袁绍麾下的时候,张郃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但张郃这个人,与其他三位有所不同。张郃的武艺肯定不如颜良、文丑,甚至可能连高览都不如。但张郃却是四庭柱中最有战略战术思想的。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摆开战场,两军对峙,打成了僵持状态。这时候张郃就给袁绍出主意,他建议袁绍稳固防守,同时派出一支轻骑兵迂回到曹军的后方,进行袭扰。
这个主意特别的精妙狠毒,正好打在曹操的七寸上。曹军的弱点是缺粮少兵,如果后方被袭,后勤支援就跟不上了。如果曹操分兵应对,正面战场上的兵力差距就越加的明显,防御就更捉襟见肘,不敷分配。
但袁绍却拒绝了这个建议。
张郃又给袁绍出主意,既然我兵多粮足,粮草就是重中之重,应当加强后方屯粮之所――乌巢的防御,应派重兵把守,防止曹操偷袭。
袁绍麾下的谋士郭图却认为,应该采取围魏救赵的战略,趁着曹军精锐进攻乌巢,正面空虚的机会,以重兵攻打正面曹军大营。
张郃认为郭图这个主意太荒唐了,纯粹是纸上谈兵的一厢情愿,太小瞧了曹军的防御能力。
但袁绍拒绝了张郃的建议,下令按照郭图的计划作战。
结果正如张郃所料,正面曹军大营没有被攻下来,屯粮重地乌巢却被曹操成功奇袭,粮草被烧得一干二净,袁绍军中顿时大乱。
郭图怕袁绍责怪,就诬蔑张郃。张郃无奈之下就率部投降了曹操。张郃投降,袁军防线顿时洞开,被曹操打得大败。
张郃投降后,被曹操拜为偏将军、封为都亭侯。而后,跟着曹操东征西杀,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攻邺城,夺徐州,征乌桓,讨东莱,战赤壁,破马超,平张鲁,身经百战。
但张郃的升迁之路却异常缓慢。虽然曹操这个人思想很开通,也对人才非常重视,但毕竟身处于那个时代,又因自己所处的政治环境的影响,出于安全的考虑,也往往把军政大权赋予自己亲信的族人。曹家、夏侯家一大堆人,像张郃、张辽、徐晃等异姓将领,待遇和升迁就并不理想。张郃也始终没有得到独领一军的机会。
曹操平定张鲁,收取汉中之后,留下夏候渊为主将镇守汉中,而张郃作为副将的身份,辅佐夏侯渊。
通过张郃的这些经历,我们可以知道,张郃这位武将虽然能力很强,才华出众,但他实际上能够获得展示自己军事才华的机会也并不多。
这次在汉中,张郃虽然是夏候渊的副将,但他率领着一支偏师,驻守在别处,就有了独领一军的机会。
张郃这个人,表面上比较收敛低调,但实际上骨子里充满了矜高,是个内心很狂傲自负的人。
我们发现,张郃在冲锋陷阵,战场厮杀的时候,往往表现的并不勇猛,当发现敌手的武艺很强大,或者战场上发生危险的时候,张郃就会迅速地撤退和逃跑,丝毫不顾及脸面。
这也怪不得他,张郃从来没有把自己等同于许褚、典韦和庞德等这种锋锐型的武将,而是始终坚信自己具备独当一面的帅才。有大才者必自惜,张郃和典韦、庞德作战风格大不相同,从来不拼命死战,而是见势不妙,撒腿就跑。
张郃一生交战过的强手很多:张辽、赵云、张飞、黄忠、庞德、关兴、魏延等,都是一流或超一流的猛将。与如此多的强手对阵,张郃仍然能够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对自己的顾惜。
在战场上,张郃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与夏侯渊、曹仁、曹洪这样的将领不同。别的将领镇守驻地往往是严格防御,固守一地。但张郃这个人比较有主动性。
张郃并没有坚守一地,加强防御,而是率部向巴西、巴东一带扩展,兵锋达处,就将百姓、粮草和财物都迁回他的后方。
张郃这一招确实比较狠辣,不但削弱了敌方实力,还破坏敌方进攻时需要的补充,拉长了敌方的补给线。
这当然不能被刘备忍耐,这对刘备向汉中地区扩张造成了巨大困难。于是,刘备就派猛将张飞率兵前来对付张郃。
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的拉锯战,张飞击退了张郃。当然,我们都知道,两人所得到的支援是完全不同的。之后,张郃收拢败兵,撤回南郑,仍然尽力阻截着刘备前进的路线,刘备数次集中兵力进攻,都被张郃阻住。
由于张郃的这种战略战术上的主动性,刘备对他非常忌惮。这就像“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准备张郃这么惦记着,刘备也是十分挠头的。
曹军镇守汉中的主将夏侯渊战死后,受众将推举,张郃成为了临时的代理主帅,率领军队继续抵抗刘备的进攻,直到曹操率主力部队赶来。
这也说明张郃的军事才华受到了将士们的信任和推崇。但张郃却始终没有被做为独当一面的主将来任用。夏侯渊死后,有曹真;曹真死后,又有司马懿。张郃总是被任为主将的副手。
从内心里,张郃瞧不上司马懿,他认为司马懿缺乏一个军人应有的骨气和刚性。将士们对司马懿那种龟缩防守的战术也嗤之以鼻,颇不以为然,甚至明里暗里的加以嘲笑和讥讽。
在当时的曹魏军中,由于张郃有着极高的军事才华,在将士们心中的威信很高,广受爱戴,这就触碰到了司马懿心底的忌讳。
由于张郃在各次战役中的良好表现,屡次给蜀军主帅诸葛亮北伐中原的计划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也被诸葛亮所忌惮。
同时被敌我双方两位主帅所忌惮,当然不是一件好事。
诸葛亮粮尽退兵,一向谨慎持重,龟缩防守的司马懿却一反常态,下令张郃为前锋,率兵追击,而此时离上次王双追击蜀军中伏身亡的日子并不久远。
木门道一战,张郃殒命沙场,以军人最荣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张郃是个合格的军人,是个优秀的战士。他有才华,有理想,为了一展胸中的抱负,他奔跑过,挣扎过,忍耐过和战斗过。
人生艰险,步步机心,张郃对得起自己的前胸,却没能防住自己的后背。
为什么贴关羽和张飞图像?
门神有很多种,其中用武将做门神的,中国传统公认的是这四个人: 神荼、郁垒、秦叔宝、尉迟敬德,神荼和郁垒是一对,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是一对。
用关羽和张飞做门神的也有见过,不过不合传统,所以很少:如果是因为挡鬼神,关羽是财神不是负责捉鬼的,这点和张飞不搭配;如果是求财求福的,张飞又和关羽不搭配。
所以民间比较流行的多是是用秦琼和尉迟敬德,后来出现的关羽张飞,较少见,有些地方甚至还有钟馗、包公这些。
贴门神,是我国民间传统,比如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些画像。 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
神茶和郁垒是上古时代的人物,在《山海经》等书中有关于他们二人的记载;秦琼和尉迟敬德则是唐代武将。
马超张飞黄忠能组一队吗?
马超张飞黄忠能组一队,缺少谋士。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汉末三国时期著名将领。黄忠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曰刚侯。
张飞厉害还是马超厉害啊?
张飞厉害
渭河之口,许褚与马超有过一战,这一战足足230个回合,双方不见胜负,只是马超经过几次车轮战,体力可能有所下降;
褒州路上,许褚一下就被张飞打败,不过此时的许褚喝了酒,最主要的是许褚在被张飞打败后显得有些怕张飞,即使是之后也没干和张飞单挑,而许褚始终是不服马超的。
张飞夜战马超?
葭萌关之战,张飞与马超火力全开,两人大战了一天仍然未分胜负!为了分出胜负,这两人甚至开始夜战,并动用偷袭技能,那么最终的战果如何呢?张飞和马超,究竟谁更强呢?
葭萌关之战
葭萌关之战,发生在刘备攻打益州时期。当时刘备和刘璋彻底翻脸了,带着张飞、赵云等猛将发动了对刘璋的猛攻,而汉中张鲁,也想在此战中分一杯羹,于是他命马超率军进攻葭萌关。此时的马超,早已不是当年的西凉军主帅了,而是张鲁手下的一员猛将,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所以为了让张鲁对自己高看一下,马超夸下海口,必定要拿下葭萌关,甚至要击败刘备和刘璋,直接把益州送给张鲁。
为了自己的前途,马超拿出了自己最大的本事,再也不藏着掖着了,所以在他的进攻下,葭萌关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见马超在后方动武,刘备和诸葛亮商议,要派赵云或者张飞前去迎战,由于赵云在外作战还未回来,所以只能选择张飞。而为了激发起张飞的战斗欲望,诸葛亮直接明言,马超太厉害了,张飞赵云都不行,只有关羽可以,最终张飞被激怒了,发誓一定要击败马超。自此,马超和张飞都受到了各自阵营的激励,拿出了拼命的本事,葭萌关之战一触即发!
刘备张飞到了葭萌关后,马超立马前来挑战,张飞一见马超如此嚣张,当即表示要去应战,结果刘备耍了个小花招,不让张飞出战,想要先躲避一下马超的锐气,等马超叫阵叫累了,再让张飞出战。
事实上,刘备的这个小花招完全没必要,至少对于张飞和马超这两人的单挑是没啥必要的,因为马超作为主将,是有麾盖可以休息的,根本累不着他!刘备的做法,只能把马超手下的那些士兵给累着。最终当张飞出战时,马超没有丝毫疲惫的样子,刘备此举毫无效果!
张飞出战,想和马超互通一下姓名,于是问吕布认识他张飞吗?在张飞看来,他有打平吕布的战绩,有长坂桥吓退数万曹军的战绩,名声已经传扬了天下,想让马超夸夸他,结果马超直接来了一句“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可把张飞给气坏了!张飞的想法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你敬我张飞一尺,我张飞敬你一丈,结果马超丝毫不给面子,于是张飞愤怒了,直接拿出了最强的本领作战,直接和马超大战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负。
原文:张飞大怒。两马齐出,二枪并举。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
张飞和马超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貌似两人的战斗力差距并不大,但是刘备作为张飞的大哥,他担心张飞,于是他率先鸣金收兵,而张飞回阵以后,发现刘备没啥事,立马又出阵找马超单挑,打了一百多回合,直接干到天黑了,仍然没能分出胜负!
到此为止,马超和张飞已经大战了两百多回合了,都已经从中午打到了傍晚,仍然分不出胜负,两人应该算是平手了。不过马超和张飞两人都不服气,张飞觉得继续打下去,他有获胜的可能,而马超也认为,自己还是有能力拿下张飞的,虽然正面作战拿不下张飞,但是他可以使用诈败计啊。于是两人吩咐手下点起火把,准备挑灯夜战!
这次对战,两人大战了二十回合,之后马超便开始撤退。看到这里,大家千万不要认为马超输了,打不赢了,因为在此之前两人大战了两百多回合都未能分出胜负,可见两人战斗力差距不大,马超不可能在二十回合落败!所以说,马超败退,必定有诈!
原文:到二十余合,马超拨回马便走。张飞大叫曰:“走那里去!”原来马超见赢不得张飞,心生一计:诈败佯输,赚张飞赶来,暗掣铜锤在手,扭回身觑着张飞便打将来。
果然,马超撤退,并非真的战败了,而是想使用诈败计,偷袭张飞,快速获胜!马超的想法非常不错,但张飞这边也不傻,他也觉察出了马超行为的不对劲,所以一直在小心提防,最终当马超回身偷袭时,张飞立马闪过,马超的铜锤从张飞耳边飞过,并未对张飞造成实质伤害。马超不遵守单挑规则,使用阴谋诡计,让张飞非常不爽,于是张飞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立马转身回身,引诱马超追击!
原文:比及铜锤打来时,张飞一闪,从耳朵边过去。张飞便勒回马走时,马超却又赶来。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超却闪过。二将各自回阵。
从上述原文来看,张飞也对马超使用的诈败计,当马超前来追击时,张飞立马回身射了马超一箭,只不过马超躲过去了。之后,两人便各自回阵,再也没有打下去了。也就是说,此时的张飞和马超,对于战胜对方都没了信心,在此之前,张飞认为自己还有机会获胜,而马超也认为,自己使用诈败计便可以击败张飞,但很显然,无论是正面对阵还是背后偷袭,两人都没办法击败对手,他们算是真正的平手!
所以说,葭萌关之战中,张飞对阵马超,算是真正的平手,谁也没有获胜!不过若是考虑到年龄问题,那么张飞应该还是要比马超更厉害一点的!
张飞去世时,原文曾明确给出了张飞的年纪,那便是55岁。而当时是公元221年,也就是说张飞出生于公元166年。葭萌关之战,发生于公元214年,这一年张飞48岁!马超出生于公元176年,葭萌关之战时,马超38岁。
也就是说,张飞和马超单挑时,他已经年近五旬了,放到古代,这算是进入老年了,而当时的马超比张飞小10岁,还是一个壮年,正常情况下,马超这个年纪的体力是完胜张飞这个年纪的。然而无论是正面比拼的武力、持久力,还是背后偷袭的战场敏锐度、防御力,张飞都丝毫不输于马超,这只能说明,张飞年轻的时候比马超更猛!所以说,虽然葭萌关之战中,张飞和马超大战,算是不分胜负,是真正的平手,但是若把年纪算上去,张飞明显要比马超更厉害!老年张飞能够打平壮年马超,那么壮年张飞必定比壮年马超更强!
关羽替换张飞
葭萌关之战,张飞对战马超,最终双方打成了平手,如果把张飞换成关羽,情况会如何呢?会和诸葛亮预想的一样,只有关羽能够打败马超吗?
事实上,要想知道此战中换上关羽,能否击败马超,我们只需要看看关羽和庞德的这一战!襄樊之战中,关羽大发神威,把曹仁打得不敢出战,为了救援曹仁,解围樊城,曹操派于禁统帅七军去对阵关羽,而且考虑到关羽的超强战力,曹操还给于禁配备了一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庞德!
庞德原本是马超的副将,战斗力非常强,在汉中和曹操对阵时,庞德曾一人轮战曹营四将(张郃、徐晃、许褚、夏侯渊),不落下风,令众人震惊。后来庞德投降了曹操,曹操对其恩宠有加,襄樊之战中,为了报答曹操对他的知遇之恩,庞德抬棺出战,拿出了一副死战的模样,和关羽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令众人震惊!
庞德是马超手下副将,战斗力应该是略微逊色于马超的,而庞德能和关羽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可见马超对上关羽,也是不会落于下风的!
更为重要的是,庞德最终使用诈败计,一箭射中了关羽,算是击败了关羽。由此也可以看到,关羽在面对敌人的诈败计时,心态上过于放松,警惕心不足,且自身防箭能力不足。另外,关羽的战马速度也不行了,当年延津之战,文丑想要撤退,结果关羽轻松追上了他,一刀将其解决,但是庞德败退,关羽却根本追不上,所以说,此时的关羽,问题非常大!
综上所述,若是让关羽替换张飞,对战马超,其实他的表现并不会比张飞更好!正面对战中,关羽应该是能够和马超打成平手的,就好像他和庞德打平一样,但是在夜战时,关羽警惕心不足、防箭能力不足(视力差)、战马速度下降等弱点,很可能导致他伤于马超之手!最终的获胜者很可能是马超!
结语
总的说来,葭萌关之战中,张飞夜战马超,并没有分出胜负,此战中两人算是真正的平手!若是算上年龄因素,此时张飞48,马超38,可见年轻时候的张飞,一定比马超更强!另外,若是让关羽替换张飞,他的表现也不会强于张飞,最终很可能败于马超之手!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