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神银角狰的鬃毛怎么获得,三打白骨精师徒四人外貌描写?
身高《西游记》第二回:魔王见了,笑道:“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怎么大胆猖狂,要寻我见什么上下?”
魔王目测孙悟空的身高:不满四尺。四尺,即1.33米,因此,孙悟空的个头很矮、很小,还不到一米三。
身高只在一米三的人,的确算矮。就连唐僧也说“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又说“你这般小小的一个人儿。”都说明孙悟空是矮小型的。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孙悟空不至于这这么矮吧,那个魔王身材高大,要是他看错了呢?没有看错。又见第二十一回:
那怪仔细怎么样,见行者身躯鄙猥,面容赢瘦,不满四尺。笑道:“可怜!可怜!我只道是怎么样扳翻不倒的好汉,原来是这般一个骷髅的病鬼!”
这个地方的“不满四尺”,是《西游记》作者说的。可见,悟空身高不到一米三是实。孙悟空的整体形象为:矮、小、瘦三个特征。
2. 走路姿势
第一回,孙悟空拜菩提祖师学艺,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
注意:孙悟空走路的姿势是“拐呀拐” 的走。腿脚好象有问题。
第十四回,唐僧救孙悟空出来时,孙悟空没有衣服穿。“却说那孙行者请三藏上马,他在前边,背着行李,赤条条,拐步而行。”
“拐呀拐” 的走、“拐步”而行。很显然,这些都说明老孙的双腿不是直立的,要么是“o形腿”,要么是“x形腿”。究竟是哪一种呢?看第三十五回:
孙悟空把银角大王装在葫芦里后,要赶回去救师父,又往莲花洞口而来。“那山上都是些洼踏不平之路,况他又是个圈盘腿,拐呀拐的走着,摇的那葫芦里漷漷索索,响声不绝。”
很清楚:老孙是个“o形腿”。这“圈盘腿”是有标准释义的,即:向外弯曲的畸形腿。走路时双膝外拐,双脚呈八字步,又叫“罗圈腿”。
3. 脸型
第二回,学艺时。原文: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
孤拐,指脚踝骨。或脸颧骨。转折起伏很大,特征非常突出。
孙悟空面容赢瘦,脸上无肉,颧骨高突,尖嘴缩腮。所以是一张典型的瓜子脸。标准的猴子模样。
《西游记》中多次提到孙悟空是个“雷公脸”。可大家谁也没见到过雷公究竟长的什么样子,所以,就只能这样理解比较恰当:在天庭充当雷公一职的神仙们,多数是由“猴子精”担任的。
作者在塑造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时,比较有意思,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他把做妖怪时的孙悟空描写成“美”猴王,又把归正后的孙悟空写成了“丑”和尚。
同是孙悟空一个人,为何又美又丑呢?分析原因,估计有三:
1. 做妖怪时,是从猴的角度看的,为美。归正之后,是从人的角度看的,为丑。
2. 很重要的是穿着打扮!做妖怪时,勒索了龙王的锁子黄金甲、藕丝步云履、凤翅紫金冠,穿起来当然就漂亮。而做和尚时没衣服穿,打死猛虎,割下皮来,围在腰间。肯定没有名牌的黄金甲好看。
如果在大街上看到某人腰里裹张兽皮,那肯定是件很恐怖的事!
3. 更重要的是,归正后,相貌受到严重摧残:首先,孙悟空被刮了个光头。大家可以试想,一只被剃成秃顶光的猴子,还能好看吗?
再者,那个紧箍咒十分厉害,书中多处讲明,只要唐僧念动咒语,悟空就疼地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箍儿陷在肉里有一寸来深浅,脑袋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
紧箍咒可以把脑袋勒成葫芦形,并且继续念下去,把脑浆都能勒出来!可知孙悟空的头骨变形该有多严重!
所以呢,孙悟空的相貌原本还是个正常的猴像,但自从归正之后,就变丑了。后面描写孙悟空容貌丑陋的地方比比皆是。
比如:《西游记》第十六回,唐僧、悟空师徒两人到观音院借宿时,遇到一个和尚:
那和尚忽见行者相貌,有些害怕,便问:“那牵马的是个什么东西?”三藏道:“悄言,悄言!他的性急,若听见你说是什么东西,他就恼了。他是我的徒弟。”那和尚打了个寒噤,咬着指头道:“这般一个丑头怪脑的,好招他做徒弟?”
第五十四回,在女儿国,那太师见长老相貌轩昂,心中暗喜道:“我国中实有造化,这个男子,却也做得我王之夫。”然后有详细地外貌描写:
女王闪凤目,簇蛾眉,仔细怎么样,果然一表非凡,你看他——
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
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
第八十回,也有详细地外貌描写:
那喇嘛和尚,走出门来,看见三藏眉清目秀,额阔顶平,耳垂肩,手过膝,好似罗汉临凡,十分俊雅。他走上前扯住,满面笑唏唏的与他捻手捻脚,摸他鼻子,揪他耳杂,以示亲近之意。
这两处外貌描写,有许多词汇都是古代“相术”中的术语,唐僧的长相,应该是上等的品相。在古代,作为一个领导、一个头头,要是没有一张好的脸,将是一件十分郁闷的事。
唐僧不仅长的十分俊雅,而且还有三个极为显著的固有特征:白、胖、嫩。
1. 白。
有朋友说,唐僧是个赶路的僧人,不应该白净,应该是晒的黝黑才对。不是的。观音并没有给他规定时间期限,所以他赶路极少。
本只需两三年的路程,他却走了十四年,而被妖怪困住的时间,最长的也不会超过一个月。公费旅游一般,当然白白净净的。
第六十八回,那太监道:“我头前见个白面胖和尚,径奔朝门而去,想就是你师父?”八戒道:“正是,正是。”
第七十三回,众怪道:“四个和尚,内有一个白面胖的……”
看到了吗?西游记快结束了,唐僧师父始终是“白面胖”的。
2. 胖。
一般来说,胖的原因有先天、后天两种。
先天胖因:爹妈都胖,有70%的遗传可能,爹妈一人胖,有50%的遗传可能。
后天胖因:当人体吸收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时,只要假以时日,就一定会胖。
唐僧骑马而行,悟空化斋,八戒挑担,他自己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力。吸收的能量始终大于消耗的能量,当然就胖了。
但唐僧绝对不是个肥肥。否则和上面的“十分俊雅”不符。
我们随便进入一座寺庙,上面供的那些乐哈哈的神仙们,基本上都是肥头大耳神。唐僧应该还不至于如此, 要清秀得多。
3. 嫩。
第八十回,三藏道:“我是老实话。”和尚道:“那东土到西天,有多少路程!路上有山,山中有洞,洞内有精。象你这个单身,又生得娇嫩,哪里象个取经的!”
可见,取经快要结束了,唐僧依然是“皮肉娇嫩”。
第二十八回,唐僧撞着黄袍怪了。
那妖魔,他的灵性着实是强大,撑开着一双金睛鬼眼,叫声:“小的们,你看门外是什么人!”一个小妖就伸头望门外一看,看见是个光头的长老,连忙跑将进去,报道:“大王,外面是个和尚哩,团头大面,两耳垂肩,嫩刮刮的一身肉,细娇娇的一张皮,且是好个和尚!”
唐僧的特征,就是白、胖、嫩。否则就不是唐僧了。
《西游记》第八回说他生得凶险,但见他——
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
1. 鼻
猪八戒的鼻子很有特色,像个“莲蓬”似的,并且还略略向上卷起。这是所有猪子的共性。
第三十二回,猪八戒巡山睡觉,孙悟空变个啄木鸟将他啄出血来。呆子咬牙骂道:“我晓得了,他一定不认我是个人,只把我嘴当一段黑朽枯烂的树,内中生了虫,寻虫儿吃的,将我啄了这一下也,等我把嘴揣在怀里睡罢。”
2. 嘴
“卷脏莲蓬吊搭嘴”,请注意,老猪应该是个吊嘴,上嘴唇肉厚、下垂。一般大型猛犬(獒类)中多有吊嘴者。凡吊嘴的动物,不一定就真的狠,但外貌看上去一定凶恶。
3. 耳
猪八戒的耳朵也很有特色,不仅大的像蒲扇,而且还可以转动,可以直立。
第二十回,八戒道:“不瞒师父说,老猪自从跟了你,这些时俊了许多哩。若象往常在高老庄走时,把嘴朝前一掬,把耳两头一摆,常吓杀二三十人哩。”
耳朵是很灵活的。
第九十四回,国王听言,胆战心惊,不敢观觑。这呆子越弄精神,摇着头,掬着嘴,撑起耳朵呵呵大笑。三藏又怕惊驾,即叱道:“八戒收敛!”方才叉手拱立,假扭斯文。
由此可见,猪八戒的两个大耳朵是可以撑起来的,就像狼狗的竖耳一般。
4. 獠牙
“獠牙锋利如钢锉”,这一点很重要,猪八戒是有獠牙的!这个是“野猪”特征!两个獠牙露在外面是很吓人的。如钢锉一般,很锋利的。
5. 舌
“长嘴张开似火盆”,舌大,鲜红,张开就是血盆大口。
因此,猪八戒的外貌是非常丑的。当走到有人家的地方,孙悟空就会叫他收起嘴脸。
第二十回,行者笑道:“呆子不要乱说,把那丑也收拾起些。”三藏道:“你看悟空说的话!相貌是生成的,你教他怎么收拾?”
行者道:“把那个耙子嘴,揣在怀里,莫拿出来;把那蒲扇耳,贴在后面,不要摇动,这就是收拾了。”那八戒真个把嘴揣了,把耳贴了,拱着头,立于左右。
又当需要猪八戒的丑态时,孙悟空便会叫他拿出嘴脸。
在女儿国,被一群女人围住不能前行时,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
原著中的猪八戒,应该是一个“野猪精”的形象,黑皱皱的。并不是电视上放的家猪模样,又白又光溜。这至少有三处为证:
1. 猪八戒的丈人高老头说的是:“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
2. 唐僧说的是:“我那大徒弟姓猪,法名悟能八戒,他生得长嘴獠牙,刚鬃扇耳,身粗肚大,行路生风。”
3. 孙悟空说的是:“他本是天蓬元帅临凡,只因错投了胎,嘴脸象一个野猪模样。”
这“脑后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 长嘴獠牙”、“野猪模样”,等等,就足够了,这足以说明猪八戒是个典型的野猪精的样子。而不像是家猪。
野猪与家猪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獠牙,有鬃毛,皮更厚,肉更糙。猪八戒全部具备以上野猪特征。长相明矣。
注意,我们仅仅只能知道猪八戒的“外貌特征”是个标准的“野猪模样”,但模样终归只是模样。
西游记里被忽略的有多少个事实?
西游记中常被忽略的127个事实
1
四大部洲的正确念法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应该是——西,牛贺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其中瞻部意思指当时的中国。
2
花果山不是普通的仙山,不但孕育了神猴孙悟空,而且是十洲三岛的祖脉,大地之根,比如来所在的灵山,以及须弥山要强大的多,花果山经常有龙、麒麟和凤凰出现,但因为后来孙悟空和天兵天将对抗,最终被二郎神和手下付之一炬。
3
孙悟空不是花果山的那块石头整个变化的,而是石头产了一个石卵,然后变成了石猴,和人类的生产过程类似。
4
孙悟空刚出生时不久看到水帘洞外石碣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几个字是楷书,而楷书始于汉末,但是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是王莽篡汉时也就是公元9年发生的事情,那时孙悟空已经近五百岁了。
5
水帘洞曾经有人居住过,而且规模不小,可以容纳上千人。
6
椰子酒是花果山最常提到的酒。
7
孙悟空到西牛贺洲是走的海路,这与后来他和师徒几人走的陆路有所不同。
8
菩提老祖的斜月三星洞是个字谜,谜底是:“心”字。
9
唐僧要取的大乘佛经,悟空早在菩提祖师那里就已经听过,应该说孙悟空的佛学根基和启蒙时间要远远早于其师傅唐三藏。
10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打了悟空脑袋三下,从而启发他来学艺的故事起源于佛教五祖弘忍传授启迪六祖慧能的的传授衣钵的故事。
11
孙悟空开始在菩提那里七年都是在扫地打水,真正学艺只有三年,就变成如此厉害的角色,而红孩儿在火焰山整整修炼了三百年。
12
悟空并没有学到想要的长生不老之术,而是靠自己凭借暴力获得除去死籍。
13
孙悟空学艺后回花果山做的第一件事是到附近的国家抢劫。
14
孙悟空在花果山曾经变化成美女勾引人吃人。
15
在孙悟空去龙宫抢兵器前,金箍棒突然放光,好像和孙悟空有心灵感应。而且从后来看,只有孙悟空叫金箍棒变化才灵。
16
金箍棒的重量斤数13500斤,这和一个肺活量不错的成年男子人一天的呼吸次数接近。
17
孙悟空的其他六个结拜兄弟,除了后来牛魔王还出现过,其他五人都在他大闹天宫后不见了踪影,并且,在孙悟空和天兵天将争斗时,没有一个人出手,只是在他第一次打赢时过来一起喝酒庆祝,是典型的酒肉朋友。
18
孙悟空牛魔王等七个大圣的兄弟排名是按照身材大小,孙悟空最小,因此排最后第七,牛魔王个头最大排老大。
19
阎王只是十个冥王之一。
20
养猴子是为了让马常活动吃草,后传成可防止马儿得瘟疫,“弼马温”的确是“避马瘟”的意思。可见玉帝对悟空是量才施用。
21
孙悟空的真正形象是:两耳过肩,尖嘴龇牙。想象一下。
22
哪吒有一样兵器是绣球,但却是用来打人用的。
23
在孙悟空还没有看管蟠桃园之前,他的齐天大圣府就造在蟠桃园的右边,这一切似乎是事先早已安排好的。
24
蟠桃的确十分稀少,平均每年仅结73只,计算方法:按照每株桃树每次能结100只蟠桃,前面1200株每3千年结12万只,中间1200株每6千年结12万只,后面每9千年结12万只,在1.8万年间总计结132万只,平均每年共73只 。
25
孙悟空当上了齐天大圣之后,与如来等五方五老曾经互相以兄弟相称。
26
在天庭,如来和观音的地位相等,同属五方五老。
27
龙的肝、凤的髓,熊掌与猩唇是蟠桃宴会上的菜肴食品。
28
赤脚大仙参加蟠桃宴被孙悟空骗到了通明殿足足呆了一整天,才反应过来跑到玉帝那里告状。
29
悟空的瞌睡虫是与增长天王打赌猜数字时赢的。
30
鬼怪也是可以为天庭正式效力,如:大力鬼王。
31
玉帝许诺二郎神剿除孙悟空成功之后,高升重赏,但实际上后来并没有兑现,只重赏而没有高升,而且二郎神在孙悟空从八卦炉中逃出后再也没有出面捉拿孙悟空,而巨灵神后来还曾再次出现过参与捉拿牛魔王。
32
托塔天王李靖的宝塔是如来给的。
33
佛教的四大天王在道教的玉帝门下供职。
34
孙悟空被投入老君炉时,并没有夺取他的如意金箍棒。
35
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和孙悟空打斗胜负不分。
36
北天门是真武大帝镇守,孙悟空闹天宫时从未敢走过北天门。
37
如来在玉帝面前称自己的称呼是:老僧。
38
如来给观音三个金箍是有三篇不同的咒语,一个人不能同时念,因此观音只给了取经队伍的人员一个戴。
39
沙僧胸前的佛珠是九个人骷髅。
40
猪八戒的兵器九齿钉钯是龙探爪形状,不是耙地的耙子形状。一开始是太上老君造出来给玉帝用作镇殿之宝,后来封天蓬元帅才又给了猪八戒作为兵器,九齿钉钯十分精美。
41
观音常用的武器是莲花。
42
被形容为:五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救苦寻声,万称万应的观音到长安城,把当地土地吓得心惊胆颤。
43
八戒和沙僧的法号悟能和悟净和将近七八百年前的悟空是同一辈份称号。
44
观音的日常打扮可以说是珠光宝气: 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珮。
45
唐僧刚出长安没多久遇到五六十个妖怪,捉住他和两个随从之后,五六十个妖怪只吃了他的两个随从,却把他给放了。
46
在西游记里,观音虽然身份是菩萨,但却是七佛之师。
47
小白龙原来脖子底下戴着一个明珠,后来被观音收服时摘去了。
48
观音禅院,是整部西游记里唯一以神仙的名字直接命名的寺院。
49
黑风山的黑熊精第一次见孙悟空早就知道他闹天宫和当弼马温的经历,并且黑熊精是一个喜欢过生日的妖怪。
50
猪八戒在高老庄曾经以长嘴大耳朵,脑后又有一溜鬃毛的猪的形象长期出现,而和高老庄的人长期一直相处,并没有什么异样。
51
猪八戒真要和孙悟空打可以从二更时分,直斗到东方发白。
52
孙悟空想用金箍棒打乌巢禅师,不能碰到其半点毫毛。
53
不是所有的佛门信徒念的都是西天的佛经,有人念的是东天的佛经 :只见一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里嘤嘤的念佛。那老儿摆手摇头道:“去不得,西天难取经。要取经,往东天去罢。”
54
黄风怪手下的虎先锋捉了唐僧送给他,他的第一个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吃惊。
55
一路上孙悟空变成小虫子悄悄飞到妖怪的洞中,从未趁妖怪熟睡把妖怪打死。
56
沙僧的兵器是降妖杖,是一根内趁金属的木杖,比棍棒短。
57
五庄观门口写着: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花果山水帘洞门口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二者几乎一致。
58
镇元大仙的两个徒弟清风、明月,在孙悟空出生以前几百年就出生了,论年纪是孙悟空的长辈。
59
人参树高达300多米。
60
镇元大仙捉住师徒四人只需一招,具有同等功力的还有九灵元圣。
61
镇元子和悟空结拜后感情深厚,惺惺相惜,舍不得他走,留悟空呆了五天才放他走,但后来悟空再也没提及这个法力无边的结拜兄弟,也没请他帮过忙。
62
西王母的老公东华大帝君经常去灵山参见如来,东方朔是其童子。
63
白骨精确实是女的。
64
孙悟空第一次回花果山就杀死了上千人,后来成佛,位列大慈大悲的观音之前。
65
奎木狼在唐僧到来之前早就做好了准备吃唐僧,在后来百花公主一句话说放就放了。
66
黄袍怪奎木狼的武力等于二十个八戒加上沙僧,八戒可以和悟空单独斗上一夜。
67
没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暗中保护,唐僧在第三十回就死了。
68
八戒和沙僧曾经将奎木狼和百花公主生的两个无辜的孩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活活摔成肉饼,后来分别成为菩萨。
69
道家讲究炼丹,奎木狼炼丹,佛门不炼丹,黑熊精是唯一属于佛门并且会炼丹的。
70
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早就拿着师徒几人的画像专门在等他们。
71
平顶山,孙悟空第一次遭遇了生死危机,被银角差点用泰山峨眉山和须弥山压死,几乎丧命。
72
孙悟空第一次感到绝望是在平顶山,当时听到两个魔头把山水土地当值班使唤时,心惊肉跳,仰天长叹:苍天!苍天!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
73
孙悟空虽擅长变化,但是唯一不能变化的是猴尾巴。
74
西游记中拿着葫芦喊一声别人的名字就把人装进去的故事也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尤其是姓名文化。这个故事就不太可能发生在如西班牙这样的国家。
例如:毕加索的全名是: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
试想一下,银角大王拿着葫芦说: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毕加索:你叫吧。于是银角: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算了你走吧。
75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唯一一次出手展示法力是在平顶山,把已经化为仙气的两个童子用手一指就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可见其法术十分厉害。
76
道家的修炼诀窍心法是悟空和沙僧传授给唐僧的。
77
斗红孩儿时孙悟空被火烧是第二次差点送命,但原因并不是因为怕火,而是被火烧后被冷水一激造成的。
78
红孩儿和金角银角一样具有使唤山神土地的特征,这也是令悟空曾经极度绝望的因素。
79
观音的力气有多大?菩萨道:“常时是个空瓶,如今是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间,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那菩萨走上前,将右手轻轻的提起净瓶,托在左手掌上。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97%在海洋中,四海各分四分之一约有34亿立方公里,合计约34亿亿吨。相比较而言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实在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
80
十分了解孙猴子的观音曾经担心孙悟空因为龙女美貌而骚扰她。
81
孙悟空在加入佛门之前有过男女生活。见原著第四十二回:观音说: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行者道:“可怜!菩萨这等多心,弟子我自秉入沙门,就一向不干那样的事了。
82
在手心里写一个字,然后去勾引别人,别人就会上当是佛门内部公开的法术,观音和弥勒佛都曾经使用过,观音写的是“谜”,弥勒佛写的是“禁”字。
83
红孩儿的善财童子职务是龙女让给他当的。观音原本有个善财龙女,后来又收红孩儿做善财童子,原本的善财龙女变成了捧珠龙女。
84
红孩儿受佛门之戒,却没有剃光头,还留有部分头发。
85
四海龙王曾经对调过,原来西海龙王是敖闰,后来是敖顺。
86
车迟国各府州县乡村店集,都有一张和尚图,捉拿和尚,秃子也要被抓,但有观音吃童男童女的金鱼所在的车迟国会元县却还有和尚。
87
被孙悟空斗法杀死的车迟国三个大仙把车迟国治理得风调雨顺,而且礼贤下士,凡是敬道的人,都要出大门迎接,但是见了国外却不行礼。原文: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
88
虎力大仙做法,玉帝就得马上颁旨依照行事。
89
观音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而观音下凡做妖怪吃人的金鱼起名叫:灵感大王。
90
通天河老鼋自己修行就活了一千三百余年,不需要吃任何蟠桃人参果长生。
91
老君的芭蕉扇比金刚琢厉害。
92
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认为孙悟空让红孩儿做观音的善财童子是给人做奴隶坑害红孩儿,包括后来的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也是这样认为。
93
通关文牒上本来没有唐僧的几个徒弟名姓,直到女儿国才由女儿国王亲手补上。
94
唐僧在女儿国面对风情万种的女儿国女王,是动了心的。
95
蝎子精认得孙悟空,而孙悟空当时却不认得她。
96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和天蓬元帅猪八戒两个人加一起打不过蝎子精,后来被昴日星官叫了两声就叫死了。
97
孙悟空在去铁扇公主那里借芭蕉扇之前有人建议不要提及往事,以免生事,但孙悟空到了铁扇公主那里就说了自己的往事,因此是故意去挑事。
98
牛魔王是个文化牛,有自己的书房。
99
牛魔王曾经去见过已经被贬下界的猪八戒沙僧,但是却没有去见过被压在五行山下自己的结拜兄弟孙悟空。
100
九头虫是西游记里唯一即没被打死,也没被收服并且逃走的妖怪。
101
荆棘岭的十八公,孤直公,号凌空子,拂云叟,杏仙是唯一不想吃唐僧肉也没有阻碍师徒去路并且主要是吟诗做赋而被打死的妖精。
102
黄眉怪是唯一主动捉了唐僧又没准备吃唐僧肉的男妖怪。
103
观音的坐骑金毛吼脖子上的紫金铃是太上老君造的。
104
黎山老姆是文殊普贤观音的长辈,但是指点悟空请毗蓝婆菩萨降伏蜈蚣精却不敢让悟空说出是她指点的。
105
佛门的毗蓝婆菩萨的儿子在道家的天庭谋事。
106
蜈蚣精是唯一即不是神仙的坐骑也没被打死又没逃走而被收服的妖精。(它跟九头虫有区别啊)
107
大鹏精是具有国家总理能力的,他在狮驼国管理具有完备的国家机构和有条理的运行组织。
108
经小钻风的口提到过,文殊的坐骑青狮曾经一口吞了十万天兵。
109
如来认为大鹏是最难对付的人物,收服大鹏出动了灵山所有的人力。
110
如来最终降伏大鹏是靠哄骗的方法,而不是直接以法力降伏。
111
比丘国用一千多个小孩做药引是暗指明朝皇帝用一千多个少女的初经血做长生药。
112
金鼻白毛老鼠精十分擅长勾引男子,她也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干女儿。
113
白鼠精勾引唐僧时,唐僧没有动心。
114
一路上时不时嚷着分行李散伙的八戒在隐雾山被骗唐僧被吃后并没有要求分行李,而是首先想到去报仇。
115
黄狮精开的是钉钯宴却不是金箍棒宴。
116
九灵元圣捉师徒几人的目的是给自己的孙子报仇。
117
九灵元圣捉拿孙悟空猪八戒只需要一招。
118
九灵元圣是唯一受到主人默许的惩罚的坐骑。
119
金平府三个犀牛精下场十分悲惨,一个被活吃了,两只被捉后被八戒用刀砍死,都被锯了角,剥了皮。
120
孙悟空私藏了一只可以避水的犀牛角,本来说是献给佛祖。
121
西游记里嫦娥是一大群人的称呼。
122
降伏玉兔的不是嫦娥,而是太阴星君。
123
佛教灵山脚下的必经之路是一个道观,里面住着金顶大仙。
124
如果不是燃灯古佛,师徒几人取回去的是空白没有内容的经书。燃灯塔现在在北京通州。
125
佛门去给人念回经收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并且还嫌少,按黄金价格250多元/克计算约值一亿六千万多元人民币。
126
西行途中挑担的是八戒,最辛苦,因此他到哪里吃得最多,沙僧主要工作是牵马。
127
孙悟空一生之中绝大部分时间脾气都很好,在出生到成为斗战胜佛之前的一千年左右生命过程中,仅有大闹天宫和取经前期的总共十几年的时间脾气比较暴躁,学艺之前无性,别人打骂都不还手,经过六耳猕猴一事后回归本性与师傅师弟和睦共处再无矛盾。
高翠兰为什么不嫁猪八戒?
这个问题不准确,高翠兰和猪八戒是正式夫妻,高翠兰也没有“改嫁”。
在取经路上,猪八戒经常会说要回高老庄做“回炉女婿”。可奇怪的是,在高老庄的时候,猪八戒对高翠兰并不太在乎,常常有家不回。
我觉得,这个问题倒不如问:
为什么猪八戒在高老庄时跟高翠兰的感情并不好?
猪八戒在高老庄的三年婚姻
先来看高翠兰和猪八戒是怎么成婚的。唐僧带着悟空来到乌斯藏国的高老庄,高太公家正要请人捉妖。高太公向二人讲述了女儿的婚姻:
高老道:“我们这庄上,自古至今,也不晓得有甚么鬼祟魍魉,邪魔作耗。只是老拙不幸,不曾有子,止生三个女儿:大的唤名香兰,第二的名玉兰,第三的名翠兰。那两个从小儿配与本庄人家,止有小的个,要招个女婿,指望他与我同家过活,做个养老女婿,撑门抵户,做活当差。不期三年前,有一个汉子,模样儿倒也精致,他说是福陵山上人家,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愿与人家做个女婿。我老拙见是这般一个无羁无绊的人,就招了他。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只是一件,有些会变嘴脸。”
行者道:“怎么变么?”
高老道:“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若再吃荤酒,便是老拙这些家业田产之类,不上半年,就吃个罄净!”
三藏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
高老道:“吃还是件小事,他如今又会弄风,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又把那翠兰小女关在后宅子里,一发半年也不曾见面,更不知死活如何。因此知他是个妖怪,要请个法师与他去退,去退。”
行者道:“这个何难?老儿你管放心,今夜管情与你拿住,教他写了退亲文书,还你女儿如何?”
高老大喜道:“我为招了他不打紧,坏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亲眷。但得拿住他,要甚么文书?就烦与我除了根罢。”
如果细品,我们发现猪八戒在高老庄上的婚姻实际上分成了三个阶段,他是从一个“好人”慢慢演变成了“妖”。
猪妖在高老庄的第一阶段:标致女婿,勤劳能干,男人楷模
“有一个汉子,模样儿倒也精致”,虽然高太公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但别忘了此时他已恨透了这个妖怪,而妖怪刚来之时,他能把留在自己身边最疼爱的小女儿嫁给此人,绝对是找到了特别满意的乘龙快婿。这女婿怎么个好法呢?
1.身强力壮,外貌不错。2.勤劳能干。3.待人有礼
猪妖在这阶段“模样精致”,也就是五官外貌不错。虽是个黑胖汉子,但高家知道他不是什么读书人,黑胖反倒说明是个健壮男性,很适合庄户人家。
他“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
原来这女婿不但长得精致,而且是个棒劳力,每天起早贪黑,下地干活,不辞辛苦。
还有一点,“勤谨”一词说明女婿为人不错,尊重老人,爱护妻子。
——这在农耕时代是不是可以堪称男性楷模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阶段的“妖怪”不但长得好、爱劳动、懂礼节,更没有任何恶习:贪吃、好色、懒惰、狂妄等一样没有。
猪妖在高老庄的第二阶段:形容丑陋,贪吃的女婿
过了蜜月期的妖怪,开始变了嘴脸。
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够。俗话说:猪八戒掉泔水缸里——足吃足喝。前提是得有个泔水缸才行。这个足吃足喝的猪妖,吃的正是他入赘后打下的家业,当然慢慢就侵害到了高家的祖业。
为什么妖怪在这个阶段变得能吃能喝?这不止是暴露本相那么简单,而是因为有"资本"才吃。他干了那么多活肯定让高家的余粮越来越多了嘛!
实际上,这是猪妖在工作之余,开始享受“猪生”了。显然,高太公还是喜欢当初那个少吃多干的女婿,所以连唐僧都看不过去了,说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
而高太公忧心的是,这么下去,家里出多进少,亏本了。
从猪妖的角度看,大吃大喝尽情享受猪生固然美妙,可这也是跟身材、颜值告别之时,所以,他的面貌变得越来越丑。
猪妖在高老庄的第三阶段:弄风的妖怪,多数时候不着家
最后一个阶段,女婿彻底变成了疯狂的妖怪。
妖怪干的坏事主要是两种:其一,弄风。其二:折磨媳妇儿。
如今又会弄风,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风,任性无度,无孔不入。兴起风来,不但自家家宅不宁,外人家也被搅得不得安宁。
为什么好端端的,妖怪要弄风呢?
更奇怪的还是他对老婆的态度。
众所周知,猪八戒爱媳妇儿是出了名的,西天路上每遇困难,他第一个念头便是要回高老庄看“浑家”。
可为什么在高老庄时,他却“把那翠兰小女关在后宅子里,一发半年也不曾见面,更不知死活如何”?
肯定不是感情变差了,因为在后文书当悟空变成翠兰哄骗猪八戒时,猪八戒可是“走进房,一把搂住,就要亲嘴”。
这说明什么?
说明猪妖的“心变野了”。只有心变野了,才会善于弄风(疯)!原来,猪妖这是在外面的“应酬”变多了,所以才把老婆丢家大半年顾不上亲热,正因为他这种我行我素,才会搅扰得家宅和四邻不宁。
为了让读者留意猪妖三个阶段的蜕变,故事特意强调“三年前来的”,娶的是“第三个女儿”。
看完猪妖“婚姻生活”的三个阶段,我们是不是越看越眼熟,是不是似乎看到了很多人娶妻成家之后的缩影……
成家后第一阶段:我本善良、艰苦奋斗
刚刚娶妻成家,那时的我们恭谨、勤劳、积极、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对未来充满期待,对爱情充满感激。这几乎是每个人青春的记忆。
成家后第二阶段:日渐稳定,纵情享受
经过勤劳致富之后,价值都是自己创造的,难道自己还不该享受一下么?
可这工作和享受的平衡是很难把握。创造的财富越多,享受的幅度也就越大,弄不好就走向失控。
轻则理想不在,身材走形,青涩少年变油腻大叔,美丽少女变彪悍大妈;重则心态和容貌一起变得丑陋,好吃懒做,贪得无厌,入不敷出,坐吃山空。
成家后第三阶段:我行我素,风流闹事儿的人生
这个阶段的人生,是最为膨胀的人生,也是最可能彻底失控的人生,所谓最会“弄风”的阶段。
不管是有钱任性也好,还是没钱认命也好,一旦心态失控,那一定是兴风作浪,折腾个天翻地覆。
要么逞一己之豪雄,铺摊子,借外债,广结交,赚钱如流水,花钱也如流水;
要么任一己之恶性,交些狐朋狗友,干些吃喝嫖赌,搞个家宅不宁,四邻不安。
这一切都可以美其名曰“事业打拼”,至少也可以称作“必须的应酬”。
不可否认,很多“成功人士”在这个阶段都是家中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
家,成了一个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终身旅馆。
那不时弄起的来的“狂风”,有可能是风风火火,争吵不休;有可能是风流孽债,无法收拾;还可能是疯疯癫癫,彻底迷失……
风起来容易,静止难,当初的那个好男人不知不觉间变成了“渣男”。
此时,人们总会感叹,当初的那个“我”怎么不见了?
原来,这你、我、他都跟这只猪妖很像——其实也好,只是一件,有些会变嘴脸。
八戒,这个人物,之所以让当代读者觉得可爱,就是因为他身上有着人性的特点或者说是弱点,带着浓浓的烟火气。他,代表的就是普通人最真实的身体和欲望。
所以说,在高老庄上的猪八戒和高翠兰的感情并不能用好还是不好来定义,他与高翠兰婚姻的三个阶段,更像是对很多人家庭生活状态的比喻和影射。
当然,不见得每个人的家庭婚姻都必然出现这三种状态,但这三种状态绝对是对所有人的家庭生活的高度概括。
斗战神那个银角狰的鬃毛怎么收集?
斗战神中的银角狰鬓毛是一种稀有的材料,主要用于制作高级装备和道具。收集银角狰鬓毛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通过抓捕银角狰获取: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抓捕野外的银角狰来获取它们的鬓毛。
2. 在专门的地图中狩猎:游戏中有一些专门的地图,里面会出现大量的银角狰,玩家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狩猎获取鬓毛。
3. 在商城中购买:游戏商城中也有出售银角狰鬓毛的道具,可以通过游戏内货币或充值的方式购买,但这种方式需要花费一定的真实货币。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游戏中不断地挑战和探索,才能获得足够的银角狰鬓毛来制作自己需要的装备和道具。
西游记中的人物有哪些?
86西游记让我们百看不厌,伴随着几代人儿时的美好回忆。现在步入中年,再回头看西游记,这哪里是写的取经啊,简直写的就是现实、就是生活。尤其是结局:当你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头来或许有真经,或许就是一场空。
说起西游记里有哪些人物,我觉得从派系上划分更为有意义,也方便对剧情的理解。我把西游记的人物派系划分为这么几类。
第一类,天庭派系。以玉皇大帝为首,托塔李天王,三太子,二郎神,福禄寿三星等等,冥界阎王以及各路土地小神仙,以及龙王家族各位成员。很多取经路上的故事都是源于这类人或者最后都需要依托这类人的帮助才可以脱险。
比如对付大力牛魔王,需要三太子的乾坤圈;对付蝎子精需要毛日性格的鸡叫声等等都是需要天庭出手才得以顺利解决。
第二类,道教。
这一类以太上老君为主要代表,南极仙翁、有各路地仙、真人。
一路上,道教出手帮助唐僧一帮人解决麻烦的案例不少。有青牛精,金角、银角大王等。
第三类,佛教。以如来为主要代表,整个西游记都有点抑道扬佛的感觉,佛教出场机会多,制伏孙悟空,点化唐僧取经,一路上帮打各路妖魔鬼怪。主要成员有观音,各路菩萨,罗汉等。
主要降妖战绩有收付黄风怪,红孩儿,黄眉大王,赛太岁,六耳猕猴等。
第四类,就是需要佛教普渡的众生,也就是我们人。
以唐王、女儿国国王为主要代表,包括各路盗匪,阿公阿婆,善男信女。
年少时看西游记,觉得女儿国国王最好对付啊,怎么过的那么慢。孙悟空三两下不就可以把女儿国国王给打到了吗?还是年轻啊,后来才知道情关是人生最难过的关。英雄难过美人关,多少君王爱江山更爱美人。
最后,我想说,西游记就是一部超现实的现实主义小说。写的根本不是什么鬼怪,写的都是人间实实在在的故事,但从众多妖魔鬼怪的最终去处,就能体会到世间百味了。没有后台的下场都十分凄惨,有后台的也就是带回去严加管家,仅此而已啊,像极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