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影加点,李元芳大后期出装?
出装顺序:急速战靴、暗影战斧、泣血之刃、无尽战刃、破晓、魔女斗篷。
2、出装思路:李元芳前中期的CD短,可以用双穿提高爆发能力,后期用斗篷增强生存能力。

李元芳技能加点推荐
主升:谍影重重
副升:刃遁
召唤师技能:惩戒

李元芳铭文搭配推荐
1、铭文顺序:蓝色狩猎、绿色鹰眼、红色异变。
2、铭文思路:提高暴击率,增强物理攻击伤害
峥峥拆塔流米莱狄出装?
峥峥是LOL游戏中一名英雄的名称,这里介绍峥峥(Jhin)拆塔流米莱狄出装及加点思路。
加点思路:
峥峥一般开出去的主流加点是12/18/0,主要是拿到杀人奖励和减少冷却时间的效果。
出装思路:
1. 经典出装:暗影刃、饮血剑、攻速鞋、折光镜、破败王者、死亡之舞。这个出装方式适合前期比较强势的峥峥,对单挑和团战都有不错的表现。
2. 推进拆塔流出装:无尽之刃、饮血剑、攻速鞋、负极斗篷、守护天使、破败王者。',
这个出装方式适合场上塔比较多的情况下,以推进为主的峥峥,能够快速消除对手的防御塔,为自己及队友创造有利的塔前环境。
总的来说,峥峥的出装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对阵双方和比赛局面调整出装。
刺客三觉厉害吗?
首先这次三觉对于原地踏步的刺客而言殊为不易,也让很多半脱坑状态的朋友选择回坑,非常开心。在我看来本次三觉对刺客而言更重要的是技能形态的优化:
1、旋刃:受到三觉被动影响,技能倾泄速度加快,单刷循环能力进一步加强(但不知道是否有足够sp来加点),组队的话已无需此技能加入循环(除非3倍收招bug重现)。
2:剑刃风暴:受到三觉被动影响,风暴聚怪效果加强、伤害间隔缩短,聚怪的话其实只能算一个彩蛋,螺旋穿刺及盘子都能起到类似效果;风暴作为一个高频使用技能,伤害间隔缩短的实战意义非常大,很多刺客同样的连招打出伤害不一样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风暴有没有转满,本次改动让风暴更容易打满伤害,好评。
3、螺旋穿刺:小螺旋由于本身技能演出速度较快且伤害不俗,现在基本是必满技能,刷图实战中的伤害占比十分优秀。本次改版伤害进一步提升,且技能本身吃攻速加成,使其手感更加舒服,但不知道攻速加成对护石有没有影响,小螺旋护石本身是刺客单技能伤害提升最高的护石,但由于演出速度一直被诟病故而选择的人不多,装备小螺旋护石后这个技能演出速度有多快让人期待。
4、雷光刃影:作为刺客老牌核心技能之一,雷光极快的演出速度倍受好评,但“空雷光”无论是高端刺客或者新手玩家都时常出现,改版后抓取时不再受到攻速影响,也就是说雷光不再那么容易空了,我想这也是韩服策划改动的意义所在。
5、疾风乱舞:与雷光类似,刺客核心技能,但“卡收招”同样让人心烦,虽然有无数次的优化但效果一直不佳,本次改版直接来了个“预收招”,字面理解是只要在疾风收招前按收招,即使最后本体演出完毕,只要提前按了就会发动收招。具体有待实测,如果真是这样的改动,“卡收招”将成为历史。且本次改版增加了收招无敌,这在实战中可以无缝衔接绝命1觉三觉等,达到长时间的无敌效果,实战作用很大。
6、月轮舞:优化技能收招范围判定,增加收招无敌。第一个范围判定,1觉现在收招分5段攻击,尤其是第一段攻击的身位距离本体非常近,需要有良好的位置调整才能打满输出,这次改版后能让更多的人可以轻松打满输出;至于无敌,不再赘述,懂的都懂。
7、陨落螺旋刺:现在陨落护石的最大作用之一就是加快技能倾泄速度,伤害瞬间爆炸的效果非常爽!而在护石出来前,哪怕是通过cx陨落柔化的操作,陨落技能的倾泄速度仍然让人头疼,本次改版后陨落吃攻速加成,让大家在舍弃陨星时仍然可以保持较快的技能演出,为大家的护石选择提供了更多方向。
8、月影突袭:突袭的评价一直不是很高,原因在于技能演出速度和命中率,但由于后续新护石增加了突袭演出速度、范围和伤害,且今后有tp的加成,可以预见这个技能的伤害可能会跃居到刺客技能伤害前5。 本次改版增加了近身判定,伤害不再容易丢失,输出更加稳定。
9、残像瞬影杀:可在空中释放,其他不说了
10、万象星陨:演出速度极快,5s出头,3s左右本体攻击,最后1s收招,代表什么——可以偷跑。 至于说可以和1觉绑定,让1觉收招变成万象星陨,无进一步资料,效果有待实测
wow正式服dh加点?
魔兽世界9.2浩劫DH天赋加点:3313221,也就是邪能之刃、恶魔之刃、毁灭之痕、虚空行走、第一滴血、战刃大师和魔化。选择刃舞橙,把联动性必须拉满,所有加成刃舞的天赋都点。
一个单人旁一个刀多一点读什么?
仞
读音:[rèn]
部首:亻五笔:WVYY
释义:1.古代计量单位。 2.测量深度。3.古同“韧”,坚韧。
仞 rèn
〈名〉
(1) (形声。从人,刃声。本义: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
(2) 同本义 [ren,an ancient measure of varying length]
仞,伸臂一寻八尺也。——《说文》
(3) 按,诸说不一
筑宫仞有三尺。——《礼记·祭义》
深八尺谓之洫,深二仞谓之浍。——《考工记·匠人》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夫子之墙数仞。——《论语·子张》
(4) 春秋时楚地名,在今湖北省十堰市东 [Ren village]
子越自 石溪, 子贝自 仞以伐 庸。——《左传》
(5) 用同“刃”。锋刃,借指刀剑之类的兵器 [same as“刃”]
仞,通作刃。——《正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