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游戏,人为什么会怕死?
人为何怕死,我认为是源于对未知的恐惧。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手段能够测知一个人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死亡不仅仅是肉体的消亡,同时也是思维和意识的消亡。一个人就这么从时间里走出去了,一切成了虚无。你生前的一切不再跟你有任何关系,一年,十年,100年,1万年,亿万年,足够的时间将抹去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痕迹和信息。尽管你来过,但你跟没来过一样,你曾经的存在,对于漫无边际的宇宙时间,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来说,无限微弱,无限微小。理论上的“你”重新回到了未出生前的状态,这个世界的一切,“你”不知道,“你”的一切,这个世界不知道。
为什么说一战要比二战更加惨烈?
这只是一部分人的观点。西欧国家普遍认同一战比二战惨烈。比如英、法、比利时等。
但美、俄并不认同。在俄国人看来,二战比一战惨烈。而且是要惨烈的多。
这一点,从俄罗斯从来不纪念一战,但经常纪念二战。以及从沙俄、苏联参战一、二战的兵员损失对比上,可以看得很明显。
美国也同样如此。美国人对一战的印象是肮脏的,可耻的。是美国历史上的污点。
自己莫名其妙被卷入战争,投入较大。战后别说分赃了,就连阻止大家分赃都不行。自己兴冲冲的参战,灰溜溜的又被赶回老家。
丢人现眼,国之耻辱。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二战前,美国国内关于是否参加二战的论战。反对派全是用参加一战来论证美国参加二战必然要吃亏。
所以美国人对一、二战的观点比较现实。
他们承认一战惨烈,但认为二战更惨烈。
而且正是因为二战的惨烈,自己的牺牲。所以自己才有资格坐到世界老大,安理会五常头把交椅,世界警察的位置。
用我们古人的话说,这叫宣扬统治法统。
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不是抽奖抽来了。
别嫉妒哥的荣誉和地位,你还不配嫉妒。
叫爹,快叫爹,现在!马上!——美国人对二战胜利的心理刻画。
如果不是伟大的苏联红军解放欧洲,现在哪有你?再质疑我,当心我抽你!——俄国人对二战的心理刻画。
至于英法等西欧国家普遍为什么认为一战比二战惨烈,原因很简单。
首先。一战,它们是真的拼尽全力打了。
法国坚持了四年,巴黎没丢。这是法国从大革命开始到现如今,唯一一次在举国规模的大战中,保住自己的首都。
在整个一战期间,法军总计死伤606万人。
而后来的二战,法军总计死伤才56.7万。
就这50多万的死伤,绝对多数还都是法国投降前的一个月,被德军打掉的。
投降后,从1940年6月~1945年5月,法国根本没死几个人。
两次大战,死伤差距如此悬殊,法国人当然不会觉得二战比一战惨烈了。
在法国人看来。只要大家能忘掉二战,什么条件都可以谈。谁提二战,谁就是王八蛋。
比利时在一战期间,亦坚持了四年。虽然首都丢了,大部分国土也沦丧了。但比利时没有投降。在英法德支持下,比国政府顽强的坚持到了一战结束。
在一战期间,比利时全国才740万人,但它却动员了近38万部队。堪称是砸锅卖铁。
而到了二战,比利时仅坚持18天,就稀里糊涂的战败了。全国沦陷。
沦陷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为了保全国家,没逃走,留下了,并几次去德国与希特勒会谈,讨论比利时人民和王室的命运。
在希特勒的威逼下,后来他不得不起用一批亲德的比利时人执掌政权。这导致许多比利时人认为他里通卖国,就连丘吉尔也大骂他卖国求荣。要求比利时流亡政府以叛国罪指控他。(被比利时流亡政府拒绝)
1944年,盟军逼近比利时。德军将利奥波德三世和家人掳到奥地利软禁。
后来,盟军解放比利时,利奥波德三世仍被扣在德国人手里。比利时人干脆就选了利奥波德三世的弟弟查尔斯亲王代理国政。
至于他们的老国王,人民直接遗忘了。
1945年,美军解救利奥波德三世,当他准备回国登基时,比利时政客不干了。当时比利时德社会党、自由党、乌德比斯特党等党派的负责人一起指责他。
一个屈服于希特勒的投机分子还想复位?想什么呢?
为此,支持利奥波德三世和反对他的人在国内大论战。
1950年,比利时人举行公投。约58%的人认为利奥波德三世应该复位。不过为了避免再次引起骚乱,利奥波德三世还是退位了,把王位让给了儿子博杜安。
说实在的。走,很容易。留下来,才难。利奥波德三世在沦陷前没走,留下与比利时人一起共患难,这是很了不起的行为。但他的留下却在当时被很多人视为是耻辱。
所以对于二战,比利时人也是羞于提起。
当年不敢跟德国人死战到底,战后却把一腔热血净用在欺负自己的国王和与纳粹睡过觉的比利时女人的身上。不堪回首。
插一句,男人战后把怒气撒在女人身上,羞辱女人,剃光她们的头发,在她们身上或脸上画上羞辱词汇,扒光衣服拉到街上游街示众,这在当时的法国、荷兰、比利时,比较常见。
当时的人还觉得没什么。但事后翻旧账,都是羞愧难当。
英国参战一战,损失同样惨烈,约88.6万人战死,166万人受伤。
这一死伤数字是英军在二战期间的6倍多。
而且英军在二战的死伤,还包括了他们在亚太战场和中东战场的损失。
均摊到单个战场,英军的死伤都不算多。
所以,英国对二战的态度,固然不像法国和比利时那样消极。英国人认为,整个欧洲都投降了,就大不列颠没投降,这个牛皮还是要吹下去的。吹到第三次世界大战又何妨?
但英国人也承认,二战不如一战惨烈。
六倍差距的死伤,是摆在那里的。
对于一战,英国国内的祭奠建筑、哀悼以及纪念会,远比纪念二战的要多的多。
第二方面。在西线战场,一战的烈度以及惨绝人寰的程度,确实比二战的西线要高。
一战的南线战场,不值一提。所有的大战都集中在西线和东线。然而东线俄军的死伤虽然很多,但战斗并不激烈,俄军只是一边倒的被屠杀而已。所以一战的核心战区,只有西线。也就是现在比利时和法国东北部,那一巴掌大的地方。
在这块小小的战场上,英法比联军与德国的死伤合计,加起来有近千万人。
至于战场形势,1914年马恩河会战后,战线是什么样,截止到1918年德国投降前,基本还是那个样。
当时的防御性武器与二战相差无几,但进攻武器极其落后。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双方士兵都是拿血肉之躯迎击重机枪。几年大战下来,死伤几百万人,战线也就移动了4~8公里。
这种打法,在二战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在东线,苏德双方也是有进有退,战线随时都在变动当中。
一战的战线不变,双方长年累月的对峙,这必然会导致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士气低落,士兵会认为自己的牺牲毫无意义,谁都杀不死谁,但是却血流成河。为什么要继续打下去?继而,各国均出现各种反战思想,甚至是哗变。
二是精神压力巨大。战壕里全是泥巴水,睡觉都只能谁在泥水里。同时,战壕里还到处都是战友的“零碎”。在土里随便摸一把,摸到几根断手指,烂肠子,不是稀罕事。你不想待在战壕里?那更糟糕。对面几十个狙击手就等着你冒头。一冒头,一颗花子弹直接送你见上帝。在这种环境下,再有斗志的人也会精神崩溃。
三是当时的战地卫生医疗水平也没有跟上武器的发展。很多人不是被对手打死的,纯粹就是救治不及时,在病床上闭眼的。
如果只是3~5%的人病死,那倒还好。但大量的人因救治不利病死,问题就大了。
毕竟,看着战友在战场上瞬间被打死,和看着战友在手术台上痛苦哀嚎着咽气,给人的精神打击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一战之前,欧洲大约四十年没有大战。往年的战争,记下战场实录的都是贵族群体。普通小兵没有读过书,他们看到听到,但是写不到纸上,无法通过媒介把战场的残酷告诉给后方的民众。
而贵族笔下的文字,又偏文艺范。往往不能还原真实的战场环境。
到了一战,由于当时双方的士兵,多多少少都读过一点书。因而当这些人在战后把自己的见闻写成回忆录后,战争的残酷性,瞬间就被揭露了。
受此影响,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关于一战的电影,比如《西线无战事》、《我的孩子杰克》、《战壕》、《战马》等。
导演想表现的都是一战的残酷性,而非到底谁打胜了,谁打败了。
谁胜谁败,往往不是一战电影表达的重点。
其实说实在的,一战的西线,比不上二战的东线残酷。东线战场,不止有著名的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有很多一战模式的阵地战。
但一来,苏德的话语权,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英法重。
德国人打败了,没人权,没话语权,它自己干嚎,我好惨啊,没人搭理它。大家只会被认为它是活该。你嚎什么嚎?
苏联倒是有话语权,但西方不搭理它。
后来苏联没了,俄罗斯话语权削弱。现在西方更不搭理他了。
时至今日,舆论已经完全被西方操控。诸如美军攻占柏林之类的谣言满天飞。
美军在欧洲才死了几个人?这一下,二战东线的残酷,瞬间就被谣言掩盖了。
二来。苏联自己拍的二战电影,让人厌恶战争的程度也确实不如西方拍的电影。
西方拍的一战电影,画风多为:泥泞不堪的战壕,被炸的光秃秃的树干,被毒气污染的土地和河流,还有烂在泥地里的尸体。
苏联拍的二战电影,画风多为:领导人运筹帷幄,高层将领指挥得当。底层士兵为了保家卫国,一往无前,不惧牺牲。战场上,飞机大炮坦克对阵。惨烈的画面主要集中在因战争而受波及的平民,比如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而不是士兵如蝼蚁一般,在枪林弹雨中战死。
插一句。不光是苏联电影。早年美国拍的二战电影也是如此。胜负一定要有,输得一方若是轴心国,其在电影内,必然是被碾成渣渣。赢的一方若是轴心国,其在电影内,必然也赢的没那么轻松。
比如1945年,好莱坞拍的一部叫《菲律宾浴血战》的电影。用现在的眼光看,完全就是主旋律电影。
明明是日军完胜,美军惨败,麦克阿瑟灰溜溜撤走。但在电影里,讲的却是美军海军鱼雷艇部队英勇抗击日军的故事。结尾处,专门给麦克阿瑟特写:我会回来的!
这部电影现在看来,很无聊。但在当时却获得了次年奥斯卡两项大奖。
这说明,美国观众买账。什么反战思想?二战电影就得分出个胜负!我们是胜者,日本鬼子和德国鬼子就是败者。反思什么?反思当年没多杀几个鬼子?
美国人在二战电影里面添加反战因素,反思战争,也就是近二十年的事,历史很短。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电影带来的差异性对西方普通人的认知是有影响的。
现在的西方人,一不知道一战的残酷,二不知道二战的残酷。他们对战争的了解,很多情况下就是通过电影。
一战的电影那么惨烈,二战的电影相对没那么惨。所以很自然,一战比二战残酷的观点在西方也就大行其道了。
当前美国是选票重要还是抗击疫情重要?
对于当前的美国,到底是选票重要?还是抗击严重的疫情重要?这个问题还需要问吗!其实仔细去看美国人到底形势就知道,很明显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自己大选的支持率和票数是关键。
当前选举争夺战如火如荼地进行,尽管目前拜登占据优势,但是对于誓不罢休的特朗普来说。他肯定是想方设法、就算是厚着脸皮狡辩,他也要尽可能去拿到摇摆州的选票。而对于美国目前最紧急的疫情,特朗普根本没有心思操心。
美国当前的疫情形势很糟糕早在此前的时候,白宫对外的口号就是:“疫情正在逐渐消失!”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明显就是掩人耳目的骗局罢了。因为恰恰那个时候是大选日临近,特朗普政府想要营造一个好的形象,因此必须对外开口是甜言蜜语。只能够用疫情感染者骤减,疫情变得逐渐明朗,来获得美国民众的人心。但是很可惜,美国人并不是傻子,他们早已经洞悉了川普的把戏。不仅仅接连不断地示威游行,而且更多还有让川普下台的口号。
可以说就算特朗普绞尽脑汁,但是也是仍然无济于事。疫情暴涨的确诊人数,就是最鲜明的例子证明。截止北京时间11月5号,美国疫情现有确诊人数是326.9万人,累计确诊人数多达980万人,死亡人数来到23.9万人。并且每天还维持着几万人的激增!累计确诊人数岌岌可危突破一千万!像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纽约州都是疫情的重灾区。据大数据统计,美国最近疫情状况刻不容缓、已经是基本来到不可控的地步了。单日确诊了10.2万例患者,美国本土也是面临进入重大危机。
此前美国知名疫情研究专家福奇,语重心长去白宫表示到:“当前疫情已经很严重,并且现在秋冬季节临近,很可能以来复盘时期,政府需要做好防范和一切准备。”但是特朗普政府可不这么想,他不想要福奇来搅局,在大众目前乱说话造成恐慌。表示禁止福奇来到白宫,并且表示福奇如果胡言乱语,会把他送到监狱禁闭。特朗普不管福奇的忠言逆耳,民众的命在他的眼里,似乎并不算什么,毕竟自己当总统才是最重要的。
他为了自己保住总统的席位,总是在民众面前口嗨。一方面表示在他的领导下,美国的疫情状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一方面又不敢面对死亡人数的激增!总而言之,特朗普就是无法面对疫情的真实情况。但是特朗普自己是很怕死的,此前他被爆出感染新冠肺炎,不到几天的时间。他便可以全方面得到治疗,并且最终生龙活虎地出现在大众目前。但是毕竟地位不同啊,他可是堂堂的美国总统啊。而我们对比到底下季阶层人士呢?很多人买不起药,吃不起药,得不到普及的核酸检测。最终就是无辜死在家中,实在是相当悲凉。
不仅仅特朗普这么想,很多美国民众想法同样如此据CNN的调查显示,在大多数民众的想法里。肆虐、恐怖的新冠肺炎,并不是今年美国人选举的头等大事。仅仅只有16.6%(六分之一)的选民认为,疫情是他们坚定他们投票的关键因素。剩下的大多数人,接近84.4%的人都认为,疫情并不是今年投票的最关键因素。在他们的想法里面,经济恢复、种族平等是他们看来,成为今年大选的最重要投票理由。
在他们的想法里,特朗普根本就是一个滑稽的老头。并不具备当选为总统的资格,四年前特朗普击败希拉里,最终逆袭上位就是一个闹剧。四年前特朗普最终意想不到上台了,而今年面对拜登,美国人不会让特朗普继续连任的。因为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频频有关于种族歧视的骚乱暴动,并且在特朗普政府的执政下,美国在国际形象上的公信力大大降低。特朗普频频退群退组织,在国际舆论上引起了不小的坏风声。
像什么巴黎协定、中导条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等,都是特朗普头脑发热的决定,实际上根本就不应该退出。而至于疫情这个因素,只是大多数美国人考虑最后的一点。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目前竞选票很激烈的威斯康辛州,单日确诊感染者是5000多起,并且还有死亡人数52例。并且保持每日涨幅比例44%,但是这个州却是共和党、民主党争夺选票的重点州。疫情似乎不是特朗普、拜登两人考虑的重点。
民众似乎也十分积极,今年的大选活动,吸引了一大批人,据说投票人数超过几亿人。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表示:“今年的投票者,无论是感染被隔离,还是普通的患者,都有权投票。就算你被生病隔离,选民还可以戴口罩,与其他人保持6英尺远,并且可以投票后洗手。”从这点可以知道,不仅仅是美国总统,乃至全国上下,都对于今年大选投票的看重。这似乎关乎国家存亡与否,因此严重的疫情,在美国人心里又算什么呢?特朗普和拜登,谁会最终当选呢?下面来说一下经济这个问题,实际上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整体的经济是有提高的。特朗普大力提倡减税和低利率,一直在高喊“美国优先”的原则。失业率更是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美国整体失业率只有3.5%,是最近5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且我们要做到,特朗普在位期间,美国GDP的增速,是超过他的“前任”奥巴马的。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基本上是没有拜登任何机会的。78岁的“乔瞌睡 ”(拜登),经常会议时打瞌睡睡着,要么就是演讲频频忘词。这种半个身子躺进黄土的人,说让美国民众信服这种老头,成为自己国家的总统。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吧!特朗普整体调动气氛、以及自己那种强势的性格,整体上是要好于拜登的。
不过特朗普也不是万般好,拿几方面来说,目前美国制造业仍然无法回流,低水平的制造业,仍然是美国实体经济空洞化。疫情处理十分糟糕,反对移民政策,让很多向往自由美利坚的人才,只能遗憾叹气望而却步。拜登这个人基本上没有作为,充其量就是一个“傀儡总统”罢了。不要对他抱期待,很可能干不了4年就GG了。毕竟78岁的老头子,还指望拜登能干什么呢?还是和以前一样,演讲就忘词,要不就是睡着了吗?实在是莫大的滑稽!
总结今年的美国大选,目前已经来到了白热化阶段。拜登目前支持率颇高,美国人也乐意让特朗普下台。很明显选票要大于疫情,因为在美国人心里,疫情仍然不能打动他们,就算死亡几十万人。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崇尚的就是自由,口罩不戴,管他谁爱不爱呢?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论是拜登还是川普当选。我们都要知道,他们都是全方面对于我国的封锁、针对。我们必须自立自强,强大自己才是最关键的。
有没有哪些让你看哭的电影或者电视剧?
我也来推荐一部让我感动的稀里哗啦!无语凝咽的电影,却看这个名字就非常的充满浪漫气息,假如爱有天意,正如咱毛主席爷爷讲过的那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首先,这是一部韩国电影,事实上,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九分,本人看电影是非常挑剔的,我看电影的准则,八分以下的基本不看,看了也是浪费时间,每次影荒的时候,我在搜高评分的电影中,它总会出现,但本人又不是一个特别爱看纯爱情的电影的人,直到有一天,实在是无聊,就耐着性子看了这场电影,电影的节奏非常舒缓,对于本人这种喜欢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人来说,它就像一股清泉,慢慢的侵入你心扉。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房间的角落,一位清纯美丽的女孩,悠闲的翻看着手中的信件,偶有清风吹过,吹乱她的发丝,窗外的白鸽不时地抖动着翅膀,故事就这样的娓娓道来!信件中记录着他母亲的爱情往事!即为爱情何为爱情?每一部世界名著或说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哪一部不是以悲剧收场的呢?同样由于战乱的原因,或说天意弄人她的母亲和她心上的恋人,最终各自家。小女孩也沉寂在爱情的长河中,依偎在他恋人的肩头,双方喃喃低语,道不尽的缠绵悱恻,情到浓时,恋人为她戴上了一条项链,至此,女孩与作为观众的我都泪如泉泳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原来这条项链是她母亲,送给自己心上人的信物。而小女孩的恋人就是她母亲心上人的的儿子,上一代无法续的情缘,在他们这一代中,完美的相遇。
其次,假如爱有天意的导演郭在容
本人看的第一部韩国电影,应该是我的野蛮女友,当然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我没有想到原来这部跟假如爱有天意,风格非常迥异的作品,也是出自同一导演,真是令人刮目相看,真是天才导演!
最后,能够感动的你,热泪盈眶的电影,应该是很多,但是能够让你看一遍哭一遍的电影,这绝对是其中的一部!
厚黑学的这句话怎么看?
正式开讲的金凤凰讲坛,立志做切切实实地解决中小企业和劳苦大众疑惑的亲民讲坛。欢迎关注 唐潮钱进 垂听。
今天是元旦。先祝各位读者韶华若诗、初心如昔,流金岁月、梦想不灭。
祝大家实鼠不疫、牛转钱坤一、先说说几个基础知识1、汉语既博大又精深有时候,一些事情,正反说都有道理,都无法反驳。比如说,李四看到“张三大胜李四”的新闻,很不开心,改为了“张三大败李四”,以为看到“张三大败”很爽,结果更糟。又比如,无穷开心,到底是说富有了才开心,还是说无限的开心。还比如,一个女孩说一个男孩是好人,请问,她是爱他呢,还是不爱他呢?
罗翔老师目前还是离开了微博,由学生负责解答2、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祖籍中山的阮玲玉也说过人言可畏。还有,如果你知道你的“偶像”罗翔老师也因为别人的质疑而宣布离开微博,以后答疑由高分学生负责。你是否会更迷惑。要知道,他可是法学博士,又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
元旦凌晨,龙岗必胜客宣布下架南山必胜客的游戏。晚上又重新上架。3、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有时候,你说的话,不一定是你的真实想法,你做的事,不一定是你的原意所为。今年元旦凌晨,龙岗必胜客凌晨发帖,宣布下架南山必胜客的游戏。这可是内卷啊。而且很多人凭自己的想象,一面倒支持龙岗必胜客。其实,这无非是在商言商的游戏而已。没必要上升到“二选一”的战争高度。
二、学习致良知的正确方式这种时候,就有必要以吾师阳明先生的心学作为工具来判断了。
阳明先生的世界观——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1、什么是阳明先生的“世界观”先说一个故事,看看阳明先生的世界观,和其他的世界观有什么不同。(本故事已提过,欢迎点击悦读 唐潮钱进 原创作品:说别人的善良是助纣为虐的农夫与蛇,这样下定论应该吗)
话说几万年前的一个黄昏,四个人攀上参天大树欣赏落日。当落日的余晖消失在人间时,整个世界万籁俱寂,仿佛融为了一体。第一个人虔诚地说:“感谢神创造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第二个人不以为然,纠正他说:“世界是物质爆炸后诞生的,与神何干!”“你俩真笨!”第三个人指着自己的心脏道,“世界是我心的反映。我心在,世界就在;我死了,世界自然就没了。”就在三人各执己见、吵得不可开交时,最后一个人从静坐冥思中醒来,说道:“你们是良知不明,所以把世界看得支离。”三人异口同声质问:“你怎么看这个世界?”此人回:“天地万物本一体,从无善恶之分。如果你们觉得有,那是因为你们的心分出了善恶。倘若心无善无恶,万物就无善无恶。如此看来,世界是什么样,我心说了算。”这显然是第三个人的论调。前两人很鄙视,第三个人有些得意。接着,第四个人又补充:“但若没有了这世界,我的心就不能称之为心。世界万物都不存在了,你的心还有什么用?躯体不在了,你的心脏还有什么用?所以,世界和我心,是互相感应互相依存的。”今天,我们终于明白了他们的世界观。第一个人是唯神论,第二个人是唯物论,第三个人是唯心论,第四个人就是阳明先生的世界观——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2、什么是阳明先生的“度”凡事应有度。我们也来看看阳明先生的度是什么。
阳明先生的心学之纲有四句话(即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是他的世界观,第二句是他的人生观,第三句是价值观,最后一句就是方法论。四句话是一个正循环。正确的世界观会让人拥有真善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拥有了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后,又会相应塑造更好的世界观。正如天下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对那些内心光明的人,只需要说第一句和第三句就可以了,因为TA一直都是在行良知,自己不知而已。但对那些良知被遮蔽的人,就要说第二句和第四句,让TA知道,自己的“意”(念头、想法的意思)是有善有恶的,要注意在做事时端正念头(格物)。这四句话不是对所有人都一概而论的。这就是阳明先生的“度”。3、什么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1509年,被任命为庐陵县令的王守仁仍然坚持通过写信给弟子传授心学。在信中提到,做事的时候,要持一颗无善无恶的心。
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勃然生怒,也不能因为对方的恭维而失去底线;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求就存心整治别人,也不能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就屈意宽容别人。这些别人不能代替你分辨清楚的,你心中才能明了的,就是良知。如果你认真省察克治,心中没有丝毫偏离而导致枉人是非,这才是致良知。4、为什么说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主义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也会因若有所得而眉飞色舞。一个来月后,他很遗憾地告知心里的烦恼,“可惜政事缠身,不能每天来听,也不能抽出太多时间用于修行”。王阳明接口,“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官员很吃惊,“难道工作和修行不分家?”“工作即修行!”王阳明回答,“只有把心学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我常说事上磨练就是因此。”是的,心学不是悬空的唯心主义。如果你一意孤行,抛开世事去追求修行,反而处处落空,无法真正领悟阳明心学的真谛。
三、试试“致良知”的威力今天先到这里,我们结合“致良知”的学习,总结一下。
1、凡事不要先入为主每一件事,都不要先入为主。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其实,世上至少存在三种真相:你认为的真相,别人认为的真相,以及真正的真相。
2、不要与层次不同的人争辩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要和只活在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也不要和春生秋死的蚂蚱谈论四季,这纯属浪费时间。思想丰盈的人,活在自己心里,而不是活在别人嘴里,或者文字里。
3、每个人只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厚黑学并非所有都对,阳明心学也不是万能的药剂。
每个人只能解决自己的问题,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世上有很多“马后炮”和“事后诸葛亮”,如果你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你的答案,估计白费心思的概率比较大。真正的答案,永远在你自己的心中。所有的答案,永远只需要在你心里求。
就像罗翔老师,如果他能学点阳明心学,估计现在不会这么委屈。
违法的事,肯定不能做。违背良心的事,最好也不要做。
古人曰,勿以恶小而为之。
本评论由头条号 唐潮钱进 的特邀作者 白小生 撰写,加入我们,PLZ JOIN US,一起阅世界、悦生活,带你涨事理、长知识!
唐潮钱进,一个有原则的异想天/地,一个有底线的醉生梦/镜;一群被本职工作耽误的策划人,一群历经千帆燃感性的创作人。这里有说不完的想法和故事,你有酒钱吗?
白小生,号称孙中山故乡的百晓生。企业金融顾问制度的研究者、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探索者、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践行者;一个看透真相依然热爱的自甘平凡人,一个一言不合就发长文的自视清高人。
本文仅代表 原创作者 的观点和立场。不论您是否认同,欢迎关注 唐潮钱进 号,一起悦读复杂多变却并非无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