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鬼门关,你心中既帅又有演技的男演员排行榜?
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对于帅的定义也不一样。以上是我个人认为最帅的男演员排行榜
第十:杜淳
杜淳,男演员杜志国之子,国内一线当红小生。1981年5月22日出生,200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前夕拍摄了他的成名处女作《汉武大帝》饰演青年汉武帝,让人深深记住了这位霸气果敢的少年皇帝。代表作《大旗英雄传》《敌营十八年》《走西口》《古今大战秦俑情》《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我的经济适用男》《宫锁珠帘》《北京青年》《租个女友回家过年》《云中歌》
第九:黄晓明
姓名: 黄晓明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山东青岛 身高: 179cm 职业: 演员、歌手、商人 毕业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 代表作品: 大汉天子、神雕侠侣、上海滩、风声、赵氏孤儿、匹夫、血滴子、中国合伙人 主要成就: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男演员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 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男主角奖
第八:霍建华
霍建华,中国台湾男演员。年少时热爱唱歌,一直梦想发唱片成为歌手。2003年,为了得到演唱电视原声带的机会,霍建华接下第一部电视剧《摘星》,正式踏入演艺圈,并在一年之内拍摄了包括《摘星 》《我的秘密花园》《麻辣鲜师》《美丽俏佳人》《海豚湾恋人》《西街少年》《千金百分百》在内总共7部偶像剧,创下台湾至今无人打破的记录。随后,霍建华来内地发展,接拍了《天下第一》《胭脂雪》《仙剑奇侠传三》《一一向前冲》《唐琅探案》《怪侠一枝梅》《倾世皇妃》《感动生命》等剧,尝试了各种风格迥异的角色,演技日臻完善。
第七:陆毅
陆毅,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妻子是同班同学鲍蕾。以《永不瞑目》而一炮而红的陆毅,不仅外形帅气逼人,而且一向少有绯闻又好脾气的他一直被圈内圈外各界人士所称道。
第六:钟汉良
钟汉良,香港影视歌舞四栖明星。早年香港无线电视舞蹈训练班毕业,1995年以一首《OREA》在台湾乐坛一炮而红,有歌坛“小太阳”之称。先后出过《在你身边》等十余张专辑,连续两届被评为台湾十大最受欢迎偶像之一。2012第三届乐视影视盛典亚太地区最具人气男演员和年度电视剧最佳男演员双冠王。第26届内地金鹰电视节作为第一个打破港澳台限制入围并获奖的演员
第五:王凯
王凯,1982年8月18日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内地男演员,200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03级表演班。 2005年出演首部电视剧《寒秋》 (又名《虎穴》)凭借此片进入娱乐圈;2008年因出演《丑女无敌》中陈家明一角而走红;2011年主演电视剧《枪炮侯》;
第四:郭晓峰
郭晓峰 出生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1995年 参演八一厂电影《大转折》而入行 【在八一厂出道时期的作品】 《大转折》、《大进军》、《小秋》、《北纬38度线》、《席卷大西南》、 《大战宁沪杭》、《界碑》、《彭德怀》等影视剧 郭晓峰与弟弟郭晓冬电影作品。
第三:于和伟
于和伟 出生辽宁抚顺,凭借2003年《历史的天空》 饰 万古碑 2004年《敌后武工队》 饰 贾 正 走红,后参与2008年《光荣岁月》饰 玉岷 2008年《漂亮的事》 饰 江百川 2009年《家仇》 饰 张天心 2009年《特战先锋》 饰 毛人凤 2010年《三国》 饰 刘 备 2010年《老马家的幸福往事》 饰 莫文辉 帅呆了2010年《冰是睡着的水》饰 周新宇 2010年《幸福在路上》饰 马刚 2010年《兵临城下》 饰 杨少诚 2010年《青盲之越狱》 饰 张海峰代号A 颜值一路飙升。
第二:胡歌
胡歌,中国内地当红小生,有“古装王子”的美称。14岁便成为电视台的小主持。因成功塑造了《仙剑奇侠传》中豪爽深情的李逍遥,年仅23岁的胡歌一炮而红。06年,胡歌遭遇一场车祸停滞一年,后幸福拾荒的同时再度复出。他曾领衔多部广为人知或感人至深的影视剧,也在玄幻及武侠电视剧的领域内具有充足经验。2010年,他的作品《神话》在中央八套作为开年大戏播出,一举打破央视八套的收视记录。其人擅长摄影,文采飞扬,志做导演,频唱影视剧歌曲。
第一:靳东
靳东,1976年12月22日出生于山东济宁,1999年考入中戏表演(音乐剧)专业,素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为人称道。于《闯关东》中出演龟田一郎,温文尔雅、悲情十足的表演赚足观众的眼泪。在《特殊争夺》中饰演岳振声,外形阳刚俊朗,胆识超群,被网民评选为“中共历史上最帅的地下党”.而《开天辟地》中扮演青年周恩来,既温文沉稳又英气逼人形似神更似,被评价为“最帅气英武”。他的表演被吴宇森评价为“开拓了表演方法一个新的空间,甚至让我觉得以往看过的表演都是一个套路”。是年青演员中少有的“能用眼睛说话”的人。
过生日为什么要吹蜡烛?
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月亮女神生日圣坛上摆放了点燃蜡烛的蜂蜜饼。后来逐渐演变为孩子的生日蛋糕,并增加了吹蜡烛的内容。古希腊人相信燃烧的蜡烛具有神奇力量,一口气吹灭所有蜡烛,小孩便可愿望成真。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每逢人们过生日,除了会有生日蛋糕之外,还会在蛋糕上插上几根蜡烛,寿星对着蜡烛许愿,然后吹灭蜡烛。那么过生日为什么要吹蜡烛呢?
在古希腊,人们都信奉月亮女神阿耳特弥斯。在她的一年一度的生日庆典上,人们总要在祭坛上供放蜂蜜饼和很多点亮着的蜡烛,形成一片神圣的气氛,以示他们对月亮女神的特殊的崇敬之情。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疼爱孩子,古希腊人在庆祝他们的孩子的生日时,也总爱在餐桌上摆上糕饼等物,而在上面,又放上很多点亮的小蜡烛,并且加进一项新的活动——吹灭这些燃亮的蜡烛。
他们相信燃亮着的蜡烛具有神秘的力量,如果这时让过生日的孩子在心中许下一个愿望,然后一口气吹灭所有蜡烛的话,那么这个孩子的美好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另一个解释,古时欧洲人相信烟是能升上天堂的,许愿后吹灭蜡烛,就代表愿望能随着烟传达到天空。而如果是一口气就吹灭了所有的蜡烛,那么愿望就可能实现。
总之,吹蜡烛成为了生日宴上有着吉庆意义的小节目,逐渐地发展到不论是在孩子还是成人甚至老年人的生日晚会或宴会上都有吹蜡烛这个有趣的活动。
谁能说说七月十五中元节由来?
中元节是由许多种叫法的,七月十五,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等等,这么多的叫法也是与我国传统民俗,宗教有关,甲午子所写的叫法的先后顺序也是其出现的先后顺序。
第一种叫法七月十五,也是中元节最早的来历,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那时候还没有佛教和道教。最早七月十五这个日子是大家祭祀的日子,因为农历七月十五,是孟秋之际,快要到粮食丰收收获的季节了,大家向祖先神灵祭祀,供奉祭品,祈求在秋天有一个好的收成。下面的都是最早的关于七月十五祭祀的记载,《周礼·春官·司尊彝》:“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礼记·月令》记载:“孟秋之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第二种叫法为盂兰盆节,是佛教的叫法。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大体就是释迦摩尼的一个弟子,为了救助已故的母亲,得到释迦摩尼的指点,具体大家可以查一下这个故事。在佛教中这个日子也叫做佛欢喜日。
佛教在汉魏时期传入我国,也带来了盂兰盆节的传统,中国又是一个孝道的国家,盂兰盆节在佛教中就是为父母祈福添寿,结合七月十五祭祀的日子,马上就在中国流传开来,新的宗教要想扩大影响,必然要借助一些民间的风俗,而普通的老百姓也需要宗教来抚慰心灵。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 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
另外鬼节名称也是来自盂兰盆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就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因此,民间便盛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魂,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放河灯,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灾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气。
第三种叫法叫做中元节,这是道教的叫法。看着佛教借助七月十五搞盂兰盆节,咱们本土的宗教道教也不甘人后。早期道教产生于汉代,其理论中有天官、地官、水官的说法。可能也是为了借助民间有七月十五祭祖的习俗吧,道教把七月十五日定为地官的生日,被称作中元。相应的天官和水官的生日,也被称作上元和下元(农历正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地官主管赦罪,所以在这一天,道观中会举办大型的斋醮活动,赦免亡灵的罪过。而信众也自然会参与进来,为自家逝去的亲人祈福,希望他们在阴间过得更好一点。
咱们中国本就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国家,不像欧美只有一个上帝,随着历史的发展,多民族的融合,华夏的包容,一些宗教习惯逐渐与民族等融合,佛教、道教和我们的传统祭祖习俗逐渐地融合在一起,所以经过隋唐,到了宋朝的后期,大家基本上接受了“中元节”这个来自道教的节日名称,同时又保留了佛教盂兰盆节的节俗,再同时最古老的家族祭祀自然也不能丢下。
唐朝宰相卢杞为何被视为大奸相?
长得难看也就算了,心眼还这么坏——唐朝著名坑人宰相卢杞卢杞在唐朝宰相绝对算坑爹的典范,关键是他不光坑爹,还坑同僚、坑皇帝。
在不到三年的宰相任期内,他坑完文臣坑武将、坑王武将坑皇帝。一轮无差别的挖坑之后,成功的让天下所有人,不论好坏贫富都视其如仇寇(“故天下无贤不肖,视杞如仇”)。要论坑人的频率,唐朝著名奸相李林甫都远不及他。
从祖荫上说卢杞还是挺有背景的,他是盛唐宰相卢怀慎之孙,御史中丞卢奕之子。
卢怀慎是盛唐时期著名的清官,死后追谥“文成”,可见其官声。其父卢奕在安史之乱时,忠贞不屈被安禄山所杀,唐肃宗追授礼部尚书,谥号“贞烈”,入《忠义传》。
卢杞可倒好,也不知道是怎么遗传的,父祖廉洁勤奋的优点没继承不说,长得还跟车祸现场似的。
按照《旧唐书·卢杞传》的记载,卢杞长得实在太磕碜,白天出门都会吓到小朋友。(“貌陋而色如蓝,人皆鬼视之”)
而旧唐书对他爹卢奕的描写是“大腹丰下,眉目疏朗。谨愿寡欲,不尚舆马,克己自励。”
当然了,史官写史也是有倾向性的,卢奕恪尽死节必须得用点好词儿,卢杞全天下人都烦他,给个差评也可以理解。
但从别人对他的态度能看出,大家都烦他可不是因为长得难看。唐朝江湖里的老油条,郭子仪郭巨侠是这么对待卢杞的。
这段的意思是,卢杞去郭子仪的府上拜访,郭巨侠屏退左右和家人,独自接待卢杞。等他走了,家人询问原委。郭子仪说:“卢杞长得这么难看,下人见到难免讪笑,这哥们心灵扭曲、睚眦必报,将来一旦掌了权,咱全家都得挨收拾。”
要说“手提两京还天子”的郭子仪真是目光如炬,卢杞成了宰相后,所有跟他不对付的同僚都被他送上了不归路。德宗临朝后,最先任命的宰相是唐朝著名的财税改革者杨炎,他提出并推行的“两税法”是中晚唐能摇摇晃晃支撑一百多年的重要基石。
等到卢杞也成了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杨炎嫌卢杞长得丑,又没本事,不愿意搭理他,二人由此结仇。
要说二人闹得很不愉快,里面也有杨炎的问题。这位大哥虽然是个能臣,但心胸也不宽绰,唐朝另一财税方面的专家著名刘晏就是被他办了。
所以,郭德纲说的一点没错,“同行都是刻骨的冤家!”
最终,卢杞给杨炎找了个暖和的地方“养老”,贬去崖州(今海南三亚西)做司马。
在被贬的路上,杨炎估计自己要挂,写诗感叹:“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是,生度鬼门关。”
果不其然,走到离崖州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德宗的赐死诏书追了上来。
卢杞办了杨炎也算能理解,毕竟同为宰相,争宠是万古不变的定律。但卢杞将时年七十多岁的颜真卿推上绝路,就实在是有点令人发指了,要知道颜真卿可是有恩于卢家。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平原郡守,为了震慑河北诸郡,安禄山将卢奕、李憕、蒋清三人的首级传阅诸郡。
传到平原郡时,颜真卿杀死叛军使者,收好卢奕等人的首级,用草编做人身,接上首级,装殓后祭奠,设灵位哭祭。
卢杞做了宰相后,却不知报答,反而嫉怨颜真卿耿直上言,先是改授他为太子太师,夺了颜真卿在吏部的实权,还到处打听哪个方镇有空缺,准备把他排挤出长安。
颜真卿去见卢杞,对他说:“你先父卢中丞(指卢奕)的头颅送到平原郡,脸上满是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亲自用舌头舔净,你还容不下我吗?”
但小人的阴暗心理是刚直的颜真卿不能理解的,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
卢杞派颜真卿去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这简直就是让颜真卿去送死,大臣们纷纷上奏坚决反对。另一个宰相李勉偷偷上奏德宗,“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但德宗一味轻信卢杞的话,下达了诏书。
面对这道催命诏书,颜真卿整理好行囊,以“君命可避乎?”谢绝了同僚的挽留,慨然上路。
最终,颜真卿在李希烈军中,怒斥叛贼被杀,享年七十六岁。
类似的例子还有礼部尚书李揆,卢杞将七十三岁的他送去出使吐蕃,导致这位老臣在路上暴毙。
除了上述三位外,短短三年间被卢杞坑了的文臣还有严郢、张镒、崔宁、杜佑、关播、源休、郑詹、刘暹等人,党同伐异之下,朝中能臣为之一空,重要岗位都是他的党羽。
在坑同僚之余,卢杞还用坑老百姓的方式,顺便把德宗也带到了坑里。德宗一朝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没钱,因此才会颁布杨炎的“两税法”改革。
擅长揣摩上意的卢杞,当然清楚德宗为这件事睡不着觉,但朝里理财的能手杨炎、杜佑都被他送上路了。无人参谋之下,卢杞开始琢磨斜招了。
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河北的节度使公然开始对抗中央的敕令,旋即战火再燃。
卢杞为了筹措每月一百万贯的军费,让自己的党羽赵赞、韦都宾上奏德宗说:“国家没钱平叛,可富商有钱呐!家财超过万贯的,留一万贯持家,多出来的借给国家,按这个办法筹集五百万贯军费,分分钟就能搞定。”
德宗一合计也是哈!等仗打完了,再还呗,咱也不赖账!(“上许之,约以罢兵后以公钱还”)
但他忘了一件事儿,虽然以国家信誉背书向民间借贷,也可以算国债的一种,但如果不是以自愿为前提,就跟抢钱没区别了。
结果,京兆少尹韦祯、长安尉薛萃在“借钱”过程中,动辄爆捶长安富商,逼人走投无路上吊自杀,京城富户如同被盗贼洗劫。但即便如此,搜罗的财物估值也只有八十八万贯,离五百万贯的目标相差甚远。
卢杞一看完不成任务,把手伸向了长安市场中自发形成的商业信用体系,将富商存在市场的货款、抵押金、预付款(“僦柜纳质钱”,“积钱货”、“贮粟麦”)全部收走了1/4,并直接封了市场中的钱柜。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商人们顿时都炸了,长安城内的市场全部罢市抗议。愤怒的市民堵住道路,指名道姓的要求卢杞出来走两步,给个说法。(“百姓相率千万,众邀宰相于道诉之”)
卢杞虽出来极力解释,但百姓情绪越来激愤,一副撸胳膊挽袖子要揍他的架势,吓得卢杞一溜烟跑回了朝廷。(“杞初虽慰谕,后无以遏,即疾驱而归。”)
最后,德宗不得不出来给他擦屁股(“德宗知下民流怨,诏皆罢之”)。可“借钱”行动失败了刚一年,卢杞又开始动歪心思了,这次他盯上了房产税(“税间架”)。
建中四年(783年)六月,户部侍郎赵赞又请求收“房屋间架税”、设立“除陌税”。“间架税”实际上就是最早的“房产税”,“间”是个量词,“架”指的是两根柱子之间的空间,两架为一间。
卢杞这回坑人的覆盖面可实在太大了,堪称360°全覆盖无死角的打击。不论男女、老幼、贫富,只要有房全在征收范围之内,而且还没有免征额度。
在他的房产税计划里,“房屋分为三等:上等每间收税二千,中等收税一千,下等收税五百。”
要注意呀!征收单位是每间(开间),而不是一栋,换句话说就是两柱子之间一个窗户的面积是征税的基本单位。而一般的房屋都是三开间,一门两窗的布置。
这样征收下来,穷人家的房子也得上千钱,富人家的大宅子动辄数以万计。
要是户主敢不交,后面还跟着罚则呢,“凡隐没一间,杖打六十,举报人赏钱五十贯文。”
伴随“房产税”一起实施的还有“除陌税”(“商品交易税”)。卢杞将之前的税收额度从20%,直接提升到了50%(“率一贯旧算二十,益加算为五十”)。
如果是以物易物的交易,直接折算成钱征税,如果私自交易被税官发现,隐瞒一百钱就没收;隐瞒两千钱杖六十;举报的人赏钱十千,赏钱由隐瞒者出。
这两条政策施行后,唐朝的商业日渐萧条,百姓民怨鼎沸,“痛怨之声,喧嚣遍及天下”。以至于,建中四年(783年)“泾师之变”中,哗变的士兵冲入长安城,对老百姓居然喊出了,“不抢你们的‘僦柜纳质’了,不税你们的‘间架、除陌税’了!”
这几句话口号一出,乱军立刻和百姓达成了默契。长安城内出现了一幕奇景,乱军在前鼓噪而行,数以万计的长安百民夹道而观,泾原军变几乎演变成了一场市民狂欢的花车游行。
德宗在皇宫中彷徨无计,传令禁军前来护卫,结果“上召禁兵以御贼,竟无一人至者”。
见势不妙的德宗只得带着太子、贵妃和一百多太监仓皇逃出长安,直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成了唐朝历史上第三位出奔的皇帝。
就算把皇帝都坑出京城了,卢杞还不忘在坑人的溜光大道上狂奔。德宗从长安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紧随而来,灵武节度使杜希全率盐(今陕西定边县)、夏(今陕西靖边县)二州士卒六千人赶来勤王。
结果卢杞从旁边蹦出来了,支棱着眼睛说道:“援军怎能从乾陵旁边走呢?惊动了先帝的陵寝谁负得了责任?要走也得走漠谷呀!”
名将浑瑊出来反对说:“走漠谷不好,地势险要恐怕叛军会有防备。”
德宗再次听从了卢杞的意见,果如浑瑊所料,杜希全被叛军据险堵在漠谷不能通过,只得撤军而回。
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带兵自魏县赶来救援,一路上多次痛骂卢杞、赵赞等人都是奸臣,并说:“搞乱天下的就是这几个货,等我见过皇上,将请求杀了他们。(“宰相(卢杞)谋议乖剌,度支(赵赞)赋敛重,京兆尹(白志贞)刻薄军食,天下之乱皆由此。吾见上,且请诛之。”)
消息传到卢杞耳朵了,这厮可吓坏了,他跑到德宗面前说:“就别让李怀光来奉天了,直接然他屯住在长安附近,等其他勤王军队到达,约定时间一起收复京师”。
德宗下召,令李怀光屯军便桥等待消息,李怀光大怒以为朝廷对他有猜忌,看不起他,渐生反意。
不过,卢杞蹦跶的日子也不多了,各地弹劾他的奏折雪片般的飞来,德宗无奈只得将其贬为新州司马。没想到,卢杞被贬后还挺笃定,他在新州口气非常坚定的对人说:“老子还会回去做宰相的!”(“吾必再入用”)
还真别说,卢杞把德宗的脉把的还真准。贞元元年(785年)正月,德宗回到长安后,废止了“房产税”,下《罪己诏》(《奉天改元大赦制》),并大赦天下。
这时候,他居然又想起了卢杞,想要任命卢杞为饶州刺史。想法一经传出,引得群臣激愤,坚持反对给卢杞授任这一官职。
次日早朝,德宗很不高兴的对宰相李勉说:“朕想安排卢杞做一个小州的刺史,可以吗?”(“朕欲授杞一小州刺史,可乎?”)
李勉听后,也没含糊硬邦邦的回应道:“陛下安排他做大州刺史也没问题,然而百姓失望怎么办?(“陛下授杞大郡亦可,其如兆庶失望何?”)
德宗被撅的直翻白眼,哼哧着说:“你们都说卢杞是个奸臣,我怎么没感觉到呢?”(“众人论杞奸邪,朕何不知?”)
李勉一针见血的回应道:“天下人都知道卢杞奸诈,只有皇上不知,这正说明了他的奸诈!”(“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
等到散骑常侍李泌上殿奏事,德宗又问道:“卢杞的事儿,我都答应了,这可如何是好?”(“卢杞之事,朕已可袁高所奏,如何?”)
李泌是个历经玄、肃、代、德四朝的老江湖,不像李勉是头倔驴,说话非常艺术。
听到德宗问话,马上整冠下拜,说道:“我之前听说外人说,皇上相当于汉朝的桓、灵二帝,现在看来就是尧、舜也比不上您呀!”(“累日外人窃议,以陛下同汉之桓、灵;臣今亲承圣旨,乃知尧、舜之不迨也!”)
这马屁拍的德宗全身通泰,再也不提卢杞的事儿了。就这么着,卢杞这小子,再也没能见到德宗,当年就憋屈死了。
纵观卢杞为官一任,坑人密度之大旷绝古今,可以这么说,他不在挖坑,就在挖坑的路上。坑人的打击面之广,基本是无差别级的,忠臣、良将、皇帝、百姓无一不坑,当属坑爹界的翘楚。
好在他一共就干了三年,要是向李林甫干个十七八年,估计唐朝就得垮在他手里。
有一点颇值得玩味,唐德宗李适可不像穆宗、敬宗整天只想着斗鸡走马、吃喝玩乐,李适还是很想把皇帝干好的(“推诚至玄化,天下期为公”)。
但就是这么一个有点想法的皇帝,却对卢杞为人一无所知,在几年时间里,对他言听计从,乖乖的当枪使。
甚至都被坑的逃出长安了,大臣崔宁愤怒的揭发卢杞奸恶,结果卢杞跑来一顿哭诉,唐德宗甩手就把崔宁杀了。
说来说去,奸臣自有奸臣的道行,要论体察上意的本事,忠臣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当一件事,忠臣奔着事儿去,而奸臣奔着人去,自然胜败立分。
所以,当李勉一针见血的打皇帝的脸,“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德宗也只能翻白眼受着。
您都被坑的汉中自驾游了,还不知道是咋上路的,也算挺奇葩的一件事儿了。动画组故意抹黑酒天丸?
期待已久海贼王动画912集终于在今天中午更新,这一次登场的主角分别是酒天丸、旱灾杰克以及四皇凯多;尤其是酒天丸,他可是赤鞘九侠当中的最强者,是锦卫门他们最信任的伙伴,也是他们讨伐凯多的巨大战斗力。酒天丸登场 一言不合砍伤旱灾杰克酒天丸为了生存和等待锦卫门他们的到来,不得不将自己包装成盗贼,去抢夺大蛇的食物,甚至来到了捡漏镇跟穷人争夺健康的蔬菜、肉以及水;然而就在此时,作为凯多心腹的三灾之一的旱灾杰克也出现在众人眼中,这两位强者早就看不惯对方,瞬间发起战斗。旱灾杰克一直都想要抓住酒天丸,他之所以没有死去,都是因为凯多想要收他做部下,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战斗力;酒天丸听到后非常气愤,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告诉旱灾杰克,不管之前还是现在,我都不会加入凯多,我的一生只听从一个人的话,那就是光月御田。旱灾杰克就是如此的装逼,在他眼中,认为酒天丸的实力没有多强大,并不打算使用全部力量,最终自己的一把弯刀被酒天丸砍断后,其爆发式的速度及斩击,让旱灾杰克无法进行闪躲,被狠狠地砍了一刀,酒天丸也告诉旱灾杰克,不要小瞧武士。动画组抹黑酒天丸 旱灾杰克大砍酒天丸被酒天丸砍了一刀后的旱灾杰克,再也不敢大意,两人再一次发起攻击。在速度和攻击上,旱灾杰克显然不如酒天丸,更何况还受到重伤,他能跟酒天丸大战几十个回合问题不大,但最终的胜利者必然是属于酒天丸。其实只要看过漫画的海米们都清楚,两人打的时候并不长,因为后面凯多意外出现而终止战斗。但是有一个画面让小蜘蛛无比气愤,明明原著没有发生的事,却在动画中出现了,酒天丸可是真惨,被动画组如此抹黑。不少海米跟小蜘蛛一样生气,因为在912集中酒天丸不但被旱灾杰克砍伤,甚至被千刀万剐,身上有着无数道刀痕。小蜘蛛立马打开漫画进行查看,结果再一次颠覆小蜘蛛的认知,动画组又在乱改原著的剧情,让大量的海米误以为旱灾杰克真的有这个实力,去反杀酒天丸,还在他身上留下无数道刀痕。大家不妨来看看原著漫画的真正内容,从分镜可以看出酒天丸和以受伤的旱灾杰克打得游刃有余;期间旱灾杰克想要砍伤酒天丸,却被灵活的胖子躲开,并没有受到伤势,同时酒天丸也告诉旱灾杰克,我绝对不会被你这种小角色干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足以知晓酒天丸和旱灾杰克两人的差距。酒天丸的真正实力完爆旱灾杰克 不输疫灾奎因酒天丸的实力还没有真正展示出来,一位能让御田亲自击败的强者,再经过20年的修炼,酒天丸只会越变越强;凯多之所以能够看上他,也是因为酒天丸的实力强大,甚至比旱灾杰克还要强大;通过漫画我们可以知晓除了旱灾杰克,还有疫灾奎因、炎灾烬两员大将;其中疫灾奎因也是一位胖子,千万不要小瞧他哦,路飞可是差点死在他的瘟疫上,同时疫灾奎因是古代种腕龙形态的能力者,如果让他来对付酒天丸,小蜘蛛认为两人只会两败俱伤。所以说,今天更新的912集中有一部分是动画组在故意抹黑酒天丸,让旱灾杰克报仇雪恨。然而实际上酒天丸却完爆旱灾杰克,甚至可以跟疫灾奎因五五开。以上就是小蜘蛛的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的海米可以留言讨论。文:小蜘蛛